最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记下发生的点点滴滴,真是件很享受的事。记得以前小学时被迫写日记或者周记,每次记的都是大同小异,甚者想了很久还是无异。现在想想,也许是以前还小,缺少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心,也许发生过很值得记的事,却被无知幼稚的我给忽视了呢。
最近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感觉有点像个语文老师。读书给人的影响真的很大,特别是读好书,会让人有种醍醐灌顶如梦初醒的感觉,又有种如朋友般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过的得太浮躁,浮躁到或者说匆忙到忘了停下来,去感受身身边的一切。读书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帮我们去学会感受。当你真正静下心阅读时,你会发现那寒窗苦读的十几年书究竟是种怎样的摧残呢,说摧残,好像严重了点,但是那的确算不得读书。当你真正开始阅读时,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可以变得哎比以前更好,可以更好地去跟别人交流,更乐观更开心地迎接每一天。而我也在想,也在后悔,以前十几岁时没有开始阅读。不过现在开始也不晚,养成这个好习惯,以后有小孩子的话,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他也会爱上这件事的。
(啰嗦半天,未进主题l,未完待续)
《余生皆假期》,来自伊坂幸太郎先生的小说。以前未曾拜读过他的作品。我是个孤陋寡闻的人,对日本的作家了解甚少,只知道村上春树。所幸的是,平日里喜欢装装文艺,看看书,读读微信里一些公众号介绍的诗句精选,每每看到动心的句子,有所感触,甚是惊喜,就忍不住去找找那本书。因此,才没有错过它。
当然,阅读的起因不仅仅是因为几句精句,(请相信我不是那么肤浅的,事实上也有点肤浅),更由于它的书名。《余生皆假期》,生命里剩下的每一天都是假期,有没有同样给你一种很心动的感觉呢?我想,那该是何等轻松欢乐的心态呢!提及假期,远离工作的纷扰,早上睡到自然醒的畅快,又或者是悠游自在地走在林间大道上,一副得意洋洋、全世界就我最幸福的膨胀感,我们会联想到所有我们为之向往的画面。也许,真实的假期并非都是非常欢快的,但是至少在我们遇到讨厌的事情时,总是会想到假期。例如,“没关系,反正暑假都快到了,加班就加班吧”,最近的我一直这样对自己说。因为光是想想,已经让人爱得心醉。更何况,余生都是假期呢? 沟口先生、冈田先生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两人在黑帮老大毒岛先生的手下干活,做一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事。虽说性质并不太严重,吓唬吓唬别人,顺带捞一笔外快,偶尔也路见不平,帮助一些弱小的群体,然而总体上也并非光彩的事。冈田先生很有想法,从小便心怀他人,愿意去帮助他们,可惜接受的是很失败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喜欢“恨罪,也恨罪人”,对事不对人这种理念对她来说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冈田还是有一颗愿意从善的心,决心不再跟从沟口先生“干活”。然而由于沟口的出卖,冈田开始受到毒岛先生的追杀。而沟口在冈田离开后,又先后与蠢萌的太田、自以为思虑缜密的高田合作,心中却一直记挂着不知去向的冈田,甚至假装成记者去采访冈田的小学同学以便打听他的下落。“也许真的被杀害了”。为了帮冈田报仇,他策划了一系列事件,将枪指向了毒岛的脑袋。然而,冈田的生死、沟口计划的成败,都成了谜,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想象。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沟口、冈田都算不得好人,但是他们也的确感动了我。是那一丝看似薄弱却坚定的情谊吗?是想做就做、不计后果的勇敢吗?还是即使身处险境却依然很轻松乐观的假期心态呢?都有吧,应该。 这本书给人的整体感觉很好,内容精彩,语句轻快,哪怕是惊险的凶杀事件都可以写得很轻松。在人物不经意的对话中,能迸发出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教育的问题,如早坂一家的解散,冈田妈对他的严厉说教,大熊父亲的棍棒教育,引发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种种反思。而弓子老师的存在,给这本书增加了不少亮点。这个人物的存在就是一道温暖的光,身上有着太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身为教师的我们以及身为父母的人学习。 不足的是,冈田死了吗,沟口成功了吗,终究都是谜。 但是,也许正因为这些神秘的色彩,才更让人恋恋不舍。 愿,你我的余生皆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