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主题

圣严法师: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5 / 3656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0

主题

303

帖子

16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3
发表时间 2012-6-25 20:07 |阅读模式
近几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据说,如果不予超度,他们便会以种种方式或现象,来危害其亲属以及跟他们有冤的人,以致造成家庭的不安,社会的恐惧等。这些都是由于节育,以及婚前怀孕或非婚怀孕等的风气,所带来的精神负担。

因而有某些人士,于报刊连续登出‘婴灵供养’的大幅广告,宣称能够为人超度婴灵,解救婴灵造成的困扰问题,并引《长寿经》为证。又有人传出,能以符咒将婴灵练成婴兵,以婴兵来探听他人的隐私,传递消息。甚至能够驱使婴兵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不留下一丝痕迹。类似的传说,当然不是佛教的主张,也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特定的地区,所流传过的信仰。

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外,一般人遇到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意外现象,也会疑神疑鬼,认为是婴灵作祟。好像我们生活的空间,到处都有婴灵正等待机会,对人下手似的。其实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众生是平等的,人的生命虽然有长有短,死亡之后却都相同,成人死后是中阴身、婴儿死后也是中阴身。经过四十九天之后,他们已经转生,或生人、天,或为鬼神,或为地狱和傍生中的众生,不会老是以婴儿的灵体在人间作祟的。

的确也有一些人杯弓蛇影,认为发现了婴灵附身,纠缠不休,冤魂不散的现象。但这多半是出于心理的因素,即使真有外在的灵力干扰,也不能说就是来自婴灵。总之,不论是否受到鬼神灵力的干扰,都不能肯定说是出于婴灵的作祟。

人们对于婴灵之说的恐慌,可能是从幼儿心态的观点来看。如有些幼儿不可理喻,婴儿更是无知,他们吵闹不休的时候,父母只有哄他们。尤其遇到难带的婴儿,终日哭闹,整夜不眠,不是为了肚子饿,也不是为了不舒服,就是要人陪著他、注意他和照顾他。因此,一旦认为是受到婴灵的困扰时,也就束手无策;并认为,即使为他们诵经、替他们说法,他们也听不懂,所以不受感化。

针对此,一些投机取巧之徒,鼓吹他们能够以某种法术和超度的力量,来解决婴灵作祟的问题。但是根据佛经所说,众生从此生死后,到彼生出生之前的中阴身,都跟生前的形态相同而较小;婴儿既无知,婴儿的中阴身,亦不可能寻仇报冤。即使过了中阴身阶段而入鬼趣,鬼道众生也都具备神通;此因无粗重的身体和五根的束缚,便极易接受感应和感化。所以,千万不要把死后的婴儿,当做凶神恶鬼般看待。

依据佛教常识的说法,不论婴儿或成人,年幼或年老,凡死亡者,亲属立即为其设供超度,即以供养三宝功德,为亡者祈得冥福,便能超生善道,乃至往生佛国。所谓专为胎儿及婴儿的亡灵,特设一种超度法门之说,并无往例可循。

至于前举的《佛说长寿经》(现收于《卍续藏经》的‘补遗类’),记载著佛陀为一个名叫‘颠倒’的妇女所说。此女曾因家庭问题,杀死了已怀孕满八个月的胎儿。佛陀告诫她说,杀胎的罪行,与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事并列,称为五种逆罪。灭罪之法,便是受持此《长寿经》,书写读诵,或自书、或遣人书,便能不受罪报,而生于梵天,此经中也未见有超度婴灵之说。此经强调护胎,将‘杀胎’列为五逆重罪之一,与一般佛经视杀父、杀母、杀圣人、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五事为五逆罪不相同,故在我国并不流行。

另外,有人传称,日本有婴灵祈求地藏菩萨救度之说,也与地藏信仰的史实不符。根据日本民间对地藏菩萨的信仰看来,自十一世纪开始,才有了为除病延命而造地藏像的记载。其后,民间并渐渐将地藏菩萨演变为婴儿的守护神,而有了‘守子’、‘安子’、‘育子’、‘持子’的地藏信仰,其作用在于祈求保护胎儿的安全出生,而至于婴儿的平安成长,亦与所谓的婴灵作祟无关。

如今少数人鼓吹婴灵作祟及超度婴灵之风,不论是出于善意的信仰,或是出于敛财的动机,从以上看来均与正统的佛教信仰无涉,则已非常明显。

                  ——摘录自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1

主题

19

帖子

515

积分

水滴

Rank: 2Rank: 2

积分
515
发表时间 2012-6-25 23:27
聖嚴法師一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總以宏觀的智慧、開創的精神,將佛陀本懷的正信佛教現代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0

主题

303

帖子

16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3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6-27 10:33
※ 以下是引用 平常心2012-6-25 23:27:00 的发言:
聖嚴法師一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總以宏觀的智慧、開創的精神,將佛陀本懷的正信佛教現代化。

圣严法师著有学佛三书——《学佛群疑》、《佛学入门》、《正信的佛教》,这三本书非常好,初学佛的同修如果能好好学习,则可以建立正信;不信佛的人如果能认真读一读,也可以了解到正确的佛教知识,厘清因道听途说造成的对佛法的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0

主题

303

帖子

16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3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6-27 10:33

正信的佛教
 
圣严法师讲述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 自序
  · 再序
  ·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 佛陀是创世主吗
  · 佛陀是什么
  · 宇宙和生命是从那里来的
  · 菩萨怎么讲
  ·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 佛教的基本教理
  · 佛教的根本教条
  ·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 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佛吗
  · 佛教相信忏悔吗
  · 佛教相信天堂和地狱吗
  · 佛教相信阎王吗
  ·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效吗
  · 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 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
  ·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 佛教崇拜神鬼吗
  · 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
  · 佛教深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吗
  · 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 佛教重视神迹吗
  ·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 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
  ·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 从信佛到成佛须要多少时间呢
  ·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 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 劫是什么意思
  · 大千世界怎么讲
  ·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 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
  · 六根清净怎么讲
  · 四大皆空怎么讲
  ·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 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 佛教徒必须实行佛化婚礼吗
  · 佛教徒可以离婚吗
  · 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吗
  · 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 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
  · 佛教徒能够参加军政工作吗
  · 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 唯识就是唯心吗
  · 禅宗就是禅定吗
  · 甚么叫做顿与渐
  · 最好修学那一宗
  · 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
  ·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懂难读的吗
  · 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籍吗
  · 佛教以为异教徒是罪人吗
  · 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 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
  · 佛教对于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 和尚、尼姑、居士释义
  · 禅师、律师、法师释义
  · 罗汉、菩萨、佛陀释义
  · 附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0

主题

303

帖子

16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3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6-27 10:35

 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著

自序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学佛也须要知识和学问吗
在家学佛有禁忌吗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如何做佛事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持咒有用吗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
临命终时见到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什么是中阴身
婴灵作崇之说有根据吗
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
什么是五眼
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佛是万能的吗
成佛以后也要受报吗
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广结善缘怎么讲
‘结缘’与‘了缘’的意义何在
神道设教也是佛教吗
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一神教的上帝是假的吗
日莲宗与一贯道也是佛教吗
您是佛教徒吗
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个人自修和群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魔考是真的吗
如何选择明师
如何一门深入
何谓专修与杂修
什么叫做易行道与难行道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地狱门前僧道多’是真的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卍字是什么意思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燃顶、燃臂、燃指有必要吗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以出家僧众为佛教重心的传统能继续维持吗
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如何
可用物理现象来解释神秘的经验吗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吗
佛说的‘圣言量’经得起考验吗
佛教对于世界末日的看法如何
附录:禅修疑难解
结论

  自序

  从体裁、目的与物件而言,这本《学佛群疑》是我在民国五十二、三年间所写《正信的佛教》的第二册。因为自从民国六十五年之后,该书即受到海内外的普遍欢迎。许多读过该书的人,不断地向我建议,盼我继续再写一本类似而探讨层面更广的书,我也觉得有此必要,经常希望静下心来,拟出一百个题目,写上十万个字,疏解、说明类似《正信的佛教》所解答而未曾解决的问题。由于事情太多,时间太少,加上多年来身体多病,所以未能如愿。

  到了民国七十六年春,有一位张鸣居士,每几个月都要附印《正信的佛教》一千及至五千册,分送结缘,同时也一再地敦请,要我赶快再写另一本《正信的佛教》。我却对他说:‘我的体力不济,头脑迟钝,想不出问题,最好你能想出一百个题目让我解答。’我的本意,以为就此可以不了了之,想不到十天之后,他送来了几百个问题,写成厚厚的一叠。据说是向他信佛学佛的亲戚朋友们采访收集而来的。如果照他所提出的问题作答,每题大概只要用三、五句话或十来句话就可答完,那样的问答,可读性不会太高,所以我还是不想提笔。

  过了一个多月,张居士又来问我:‘怎么还没看到问题的解答在《人生》刊出?’我说:‘我正在考虑采取怎样的方式解答。’因此,我把那一大堆的问题交给当时《人生》的主编——果淳比丘,要他把问题分类集合成一个个的主题,一共理出了三十多条,果淳比丘帮忙想出了十多条,我自己也逐渐地发现了二十多条,这就是本书的内容。

  本书多半是由我利用若干时日的晨课之余,一边口述,一边由果淳比丘笔录。有一部分是在纽约,由一位正在电台服务的叶云小姐笔录,仅有少数几篇由我亲自执笔,故也断断续续地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用字遣词方面,可能不甚统一,现在藉此汇辑成书的机会,仔细地重读了两遍,适度地予以润饰、补充、修正。

  本书的内容,既是知识学问的,更是生活和实用的。依据基本经论的观点,运用浅易通俗的文字,解答人人都想知道的实际问题。

  民国七十七年十月六日序于台北北投农禅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0

主题

303

帖子

16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3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6-27 10:38

《佛学入门》

  总目录
          第一讲
            释迦牟尼佛简史
          第二讲
            释尊八相示现
            佛陀的族姓简释
            印度佛教圣地
            佛历与佛旗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构成佛教三要素简表
            吾人应有之警觉
          第三讲
            三皈依
            佛法总纲
            佛法大意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业力的因果律
            因缘与果报
            宇宙有情概况
          第四讲
            宇宙器界概况
            方便五乘佛法
            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略论八关斋戒
          第五讲
            六根本烦恼
            声闻乘简释
            四圣谛简释
            三十七道品间表
            略释四念处
            实践八正道
            五蕴浅说
            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第六讲
            菩萨乘及六度
            四无量心
            四摄法与四宏誓愿
            佛教基本教理
          第七讲
            佛经的四次结集
            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佛法传入中国
            佛门分宗的理由
            佛教徒的类型
          第八讲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教服务的人生观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
          第九讲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3-29 15:55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