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国庆长假:短期出家,体验僧人生活!

39 / 10459

尚未签到

17

主题

55

帖子

629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291
发表时间 2012-10-6 20:35 |阅读模式

国庆长假到太仓双凤寺体验出家生活触动都市人群

2012年10月04日 15:2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王琬

字号:T|T
36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参加太仓市双凤寺短期出家体验营的营员在禅堂行香。(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王琬)

参加太仓市双凤寺短期出家体验营的营员在禅堂坐香。(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王琬)

活动期间受持菩萨戒的营员与三位法师在大殿前合影。(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李保华)

2012年10月3日早6时,双凤寺短期出家体验营营员跟随曙提法师静静的前行。(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王琬)

凤凰网华人佛教江苏太仓讯:国庆长假怎么过?旅游、聚会、聊天、睡大觉?在众多度假方式中,今年的国庆长假又有了新的选择,江苏省太仓市双凤寺举办的短期出家体验营,成为中秋国庆假期中最独特的活动。

2012年9月29日晚,太仓市双凤寺短期出家体验营开营,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营员走进双凤寺,开始为期5天的出家生活体验。由于佛教规定男众有七次出家机会,女众一生只有一次。因此,此次出家体验营不为学员剃度落发。太仓双凤寺方丈曙提法师认为这种形式的短期出家体验营在佛教方面是如法的。首先,这次活动不剃度,只体验。其目的就是让普通人体验出家人的生活,和出家人一起生活。其次,营员虽然不剃度,但他们有5天出家人的生活,对他们学佛一定有很大的帮助。第三,通过短期出家体验,可以对他们学佛上的一些知见有一些纠正。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佛教寺院乃红尘不到之地,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佛教寺院这片净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质疑,曙提法师对此表示理解,他认为:一方面佛教从来不回避质疑,佛陀之所以影响力大,就是敢于面对别人的质疑,质疑可能就是给质疑者一个开悟的机会。另方面,如果僧团目前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质疑对自身也是一种提高。但质疑也要在了解的情况下质疑,不了解就批判它,这恰恰是我们凡夫的通病。所以,双凤寺开放短期出家体验,就是让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佛门,更多地了解僧团的真实生活。

在双凤寺短期出家体验营开营仪式上,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觉真长老,太仓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朱文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前所长杨曾文,中国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宗舜法师、上海社科院佛教研究所研究员刘元春等分别向营员致辞,并向男女营员代表授旗。营员代表刘博在开营仪式上做了简短发言。

双凤寺短期出家体验营还举行了请师仪式,本届体验营的指导教师觉真长老、宗舜法师、杨曾文教授、刘元春教授被礼聘为同觉寺、双凤寺弘法导师。

短期出家体验营是太仓市双凤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系列弘法活动的核心项目。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寺院早晚课、禅修、出坡,佛学讲座,在家菩萨戒授持,行脚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安排,让参与者全方位的深入体验寺院生活及修行方式。本届体验营于10月3日圆满结束。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7

主题

55

帖子

629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2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10-6 20:43

        这种短期的出家修行体验,如果是如理如法的让学佛的在家居士参与,而且是戒律严厉而正道的话,真的是要大加赞叹并发扬!也是当今社会的所需;可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出家的目的,可以对比在家与出家的生活到底有何差别,真是当今社会一种渡化众生的好方法。
        如是不如理如法,是为了拉拢信众,提高寺庙的知名度,哪可真与现代社会竞争手段没什么两样。
        本人表示赞叹与担心的态度。。。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

主题

43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56
发表时间 2012-10-8 09:01
如理如法很重要,因为未法始于人心。如果佛弟子能够持戒庄严,那么正法就能够长久。
这样的体验很好。这能够让在家信众了知如法修行的出家师傅们的庄严修行的艰辛,会让在家众发自内心地去恭敬出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2

主题

305

帖子

162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5
发表时间 2012-10-8 11:23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6 20:43:00 的发言:
        如是不如理如法,是为了拉拢信众,提高寺庙的知名度,哪可真与现代社会竞争手段没什么两样。
        本人表示赞叹与担心的态度。。。哈哈!

世俗人这样的想法,不奇怪;作为佛教徒有这样的想法,有点奇怪!

星云大师回应有人质疑陈光标高调行善时说,行善就是好事,高调行善没什么不好。没有行善的人,没有资格批判行善的人。同样,别人在弘扬佛法、让众生种下成佛的种子,这是任何善业都无法比拟的——看到这些事,我们应当衷心随喜、尽力护持,这才是一个佛弟子应当有的思维模式、应当做的事。

自己不行善、不弘扬佛法,却喜欢背后揣度别人的动机,背地里嘀嘀咕咕,多少是小人之心在作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3

主题

88

帖子

7914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7914
发表时间 2012-10-8 13:55
受三皈五戒是很容易的,但能不能持戒却是个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7

主题

55

帖子

629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2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10-9 00:18
※ 以下是引用 松林古寺2012-10-8 11:23:00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6 20:43:00 的发言:
        如是不如理如法,是为了拉拢信众,提高寺庙的知名度,哪可真与现代社会竞争手段没什么两样。
        本人表示赞叹与担心的态度。。。哈哈!

世俗人这样的想法,不奇怪;作为佛教徒有这样的想法,有点奇怪!

星云大师回应有人质疑陈光标高调行善时说,行善就是好事,高调行善没什么不好。没有行善的人,没有资格批判行善的人。同样,别人在弘扬佛法、让众生种下成佛的种子,这是任何善业都无法比拟的——看到这些事,我们应当衷心随喜、尽力护持,这才是一个佛弟子应当有的思维模式、应当做的事。

自己不行善、不弘扬佛法,却喜欢背后揣度别人的动机,背地里嘀嘀咕咕,多少是小人之心在作祟。


这位松林的大德!你这样的说法真有些在误导大众,佛家有一句话说得好: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修佛是不是应该慈悲加智慧才算是真正的智慧慈悲呢?
了凡四训讲得好:行善有好多种,有真善,有假善,有半善,有阴善,有阳善之分。请大德你别误了信众的慧根。现在的所谓这个师哪个师,真不敢荀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9 10:51
※ 以下是引用 义井2012-10-8 13:55:00 的发言:
受三皈五戒是很容易的,但能不能持戒却是个大问题。

这位大叔,您走神啦。从一楼到四楼,都没有提及“五戒”二字。“短期出家”,皈依是必不可少,五戒却不一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9 11:28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9 0:18:00 的发言:
这位松林的大德!你这样的说法真有些在误导大众,佛家有一句话说得好: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修佛是不是应该慈悲加智慧才算是真正的智慧慈悲呢?
了凡四训讲得好:行善有好多种,有真善,有假善,有半善,有阴善,有阳善之分。请大德你别误了信众的慧根。现在的所谓这个师哪个师,真不敢荀同!



冰侠,你可能觉得自己很对,其实你全错了,从初一错到了十五。为什么说你全错?因为你忘了自己是谁!

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对谁说的?是对父母师长说的,是说父母对儿女、师长对学生要严于教导,不能无原则的滥慈悲,无底线地纵容,换成通俗的话叫:“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并不是让子女严格监督父母、学生严格管理老师。同样,对于在家佛教信众而言,师僧三宝,是我们恭敬皈依的对象,是我们赞叹顶礼的福田,你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便以你一个生意人的心态妄加揣测僧伽三宝,这何止是没有智慧,简直就是颠倒到了极点,你搞错对象了!

什么叫智慧?——自觉、然后以自觉的道理去觉悟他人,这就是智慧。了凡先生一生谨慎行持,得到了应验,于是他把自己行持的经验写成文字,教育他的儿女,要他儿女也这样去实践。说到底,了凡四训从头到尾都是强调自我检点、修正自己的身语意。你自己对佛法理解极其肤浅,却妄想凭籍自己的昏庸的智慧障翳的眼睛去观察拟议僧伽,这完全跟了凡先生的意愿背道而驰。试想一下,假如有一个毛笔尚且拿不稳的人,却故作高深对你的字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你当作何感想?

你练习书法应该有不少年头吧?现在如果让你对故宫那些书法藏品评头论足,你敢吗?你的底气足吗?
你学佛几年了?你又学到什么了?你又哪里来的底气对师僧三宝嘀嘀咕咕呢?

你说:“现在的所谓这个师哪个师,真不敢(苟)同!”这不怪谁,怪你自己,根源在于你自己福报浅薄、没有智慧、对三宝无信敬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7

主题

55

帖子

629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2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10-9 20:35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2-10-9 11:28:00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9 0:18:00 的发言:
这位松林的大德!你这样的说法真有些在误导大众,佛家有一句话说得好: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修佛是不是应该慈悲加智慧才算是真正的智慧慈悲呢?
了凡四训讲得好:行善有好多种,有真善,有假善,有半善,有阴善,有阳善之分。请大德你别误了信众的慧根。现在的所谓这个师哪个师,真不敢荀同!



冰侠,你可能觉得自己很对,其实你全错了,从初一错到了十五。为什么说你全错?因为你忘了自己是谁!

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对谁说的?是对父母师长说的,是说父母对儿女、师长对学生要严于教导,不能无原则的滥慈悲,无底线地纵容,换成通俗的话叫:“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并不是让子女严格监督父母、学生严格管理老师。同样,对于在家佛教信众而言,师僧三宝,是我们恭敬皈依的对象,是我们赞叹顶礼的福田,你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便以你一个生意人的心态妄加揣测僧伽三宝,这何止是没有智慧,简直就是颠倒到了极点,你搞错对象了!

什么叫智慧?——自觉、然后以自觉的道理去觉悟他人,这就是智慧。了凡先生一生谨慎行持,得到了应验,于是他把自己行持的经验写成文字,教育他的儿女,要他儿女也这样去实践。说到底,了凡四训从头到尾都是强调自我检点、修正自己的身语意。你自己对佛法理解极其肤浅,却妄想凭籍自己的昏庸的智慧障翳的眼睛去观察拟议僧伽,这完全跟了凡先生的意愿背道而驰。试想一下,假如有一个毛笔尚且拿不稳的人,却故作高深对你的字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你当作何感想?

你练习书法应该有不少年头吧?现在如果让你对故宫那些书法藏品评头论足,你敢吗?你的底气足吗?
你学佛几年了?你又学到什么了?你又哪里来的底气对师僧三宝嘀嘀咕咕呢?

你说:“现在的所谓这个师哪个师,真不敢(苟)同!”这不怪谁,怪你自己,根源在于你自己福报浅薄、没有智慧、对三宝无信敬心。


本人出自赞叹心,转载了一则报道来支持一下佛版,后面只是一句对现在社会学佛分氛的现实中道的话,却引来了这么多的是非口沫,真是世人多烦事!还有版主你的所谓“从初一错到十五”!真不知你的错,从哪里来得哪么多?
了凡先生的四训虽然是教导儿女,也是警戒世人自省自己,也要分辨世事的真象,以免为善之道,变成受人利用而走入岐途,这不是很聪明很有智慧而很现实的吗?
什么僧?什么是宝?现在的师太多了,不是吗?难道版主你,糊涂到也把外面哪些剃着光头,披着僧服的人到处骗人的人,也供为僧吗?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我上面的话,虽然有些尖锐了,但也没有打击别人之心,本来现实中就出现这么多事实。做为每一位普通信众也好,百姓也好,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对于种种现象的态度。何来之错?是不是要以你版主之意来表达一切看法呢?
        学佛者,要说话就是为了辩解个真正的道理,而版主你,你是对人不对理!你可以对我的话,哪里出现问题,完全可以指正错误,我非常乐意接受。你又何以提到书法呢?何必以攻击态度来挑刺呢?这,可不是一个真正学佛人修养!
        书法,是我太太的专业,而我自己是个粗人而已。本人学佛也不久,但对佛法从一开始就很佩服,很赞叹;但也有一点世聪辨别,也走了一些弯路,对学佛现代氛围也有一种戒备之心,才不至于盲从盲学。本人心直,有话直说,说得不对,说得不好,请各位同位大德批评指正。
        本人在此表态,谁是谁非不是学佛人像市井买卖一样吵闹。我拒绝一切非真正辨理的说词。此回复以后不再出言!
        最后一句高僧大德的话提供大家共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老实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10 10:27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9 20:35:00 的发言:
本人出自赞叹心,转载了一则报道来支持一下佛版,后面只是一句对现在社会学佛分氛的现实中道的话,却引来了这么多的是非口沫,真是世人多烦事!还有版主你的所谓“从初一错到十五”!真不知你的错,从哪里来得哪么多?
了凡先生的四训虽然是教导儿女,也是警戒世人自省自己,也要分辨世事的真象,以免为善之道,变成受人利用而走入岐途,这不是很聪明很有智慧而很现实的吗?
什么僧?什么是宝?现在的师太多了,不是吗?难道版主你,糊涂到也把外面哪些剃着光头,披着僧服的人到处骗人的人,也供为僧吗?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我上面的话,虽然有些尖锐了,但也没有打击别人之心,本来现实中就出现这么多事实。做为每一位普通信众也好,百姓也好,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对于种种现象的态度。何来之错?是不是要以你版主之意来表达一切看法呢?
        学佛者,要说话就是为了辩解个真正的道理,而版主你,你是对人不对理!你可以对我的话,哪里出现问题,完全可以指正错误,我非常乐意接受。你又何以提到书法呢?何必以攻击态度来挑刺呢?这,可不是一个真正学佛人修养!
        书法,是我太太的专业,而我自己是个粗人而已。本人学佛也不久,但对佛法从一开始就很佩服,很赞叹;但也有一点世聪辨别,也走了一些弯路,对学佛现代氛围也有一种戒备之心,才不至于盲从盲学。本人心直,有话直说,说得不对,说得不好,请各位同位大德批评指正。
        本人在此表态,谁是谁非不是学佛人像市井买卖一样吵闹。我拒绝一切非真正辨理的说词。此回复以后不再出言!
        最后一句高僧大德的话提供大家共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老实念佛!“

呵呵,不要急躁嘛,自命学佛不久,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闭嘴的习惯很好,值得肯定,愤恨不平就没必要,同时不要把进德的门路(眼睛、耳朵)也给堵上了......把心态放低一点,这有利于你积集一点功德之水。简单教诲你几点,呵呵:

学佛未久,狗皮欠通,便妄想拿着一知半解的东西指点江山,这是你学佛的动机错了、心态摆错了、身份颠倒了——最初的根本错,初一错了,所以说你从初一错到十五。

僧相,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代表着佛陀!所以,哪怕是一个骗子,剃光头、穿上袈裟,他这个形象,就值得我们恭敬、赞叹,因为众生见到这个形象,就已经种下了成佛的种子,更何况一位出家的僧人,经典说:“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学佛,要信佛,要学习佛陀的教导,信受佛陀的教诲,改变自己的心态。否则,你关起门来,把自己胡思乱想出来的东西,贴以“佛法”的标签即可。

恭敬僧众,是每一个在家信众必须遵守的原则;犹如国人尊重国旗一样。当然,恭敬,并不是说对僧人的话要无条件地相信、接受,佛陀没有这样的教诲(如果我们要依止一位师长修学佛法,那我们还必须观察他的德行、学问、修证等,合格了才可以依止他学习。)

你说:“是不是要以你版主之意来表达一切看法呢?”——你一个初学的粗人,若能如此,那是你的智慧、更是你的福报;可惜你智浅福薄,你做不到!呵呵

一句话,学佛,就必须抛开自己一肚子自以为是的想法,好好学习经典,依照经典去实践,去观照自己。


你喜欢引用语录,我也引用一句语录奉送与你无智轻慢僧,后世当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3

主题

32

帖子

967

积分

浪花

Rank: 2Rank: 2

积分
967
发表时间 2012-10-10 12:41
 记得杜荀鹤的禅诗曰: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也记得《楞严经》曰: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7

主题

55

帖子

629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2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10-10 19:58
僧相,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代表着佛陀!所以,哪怕是一个骗子,剃光头、穿上袈裟,他这个形象,就值得我们恭敬、赞叹,因为众生见到这个形象,就已经种下了成佛的种子,更何况一位出家的僧人,经典说:“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


          就你佛版版主的这段话!我就自破一次规,严正回复你:做为潮州人气最旺的佛版版主,愚痴到这种程度,说话无有分寸,歪曲真理,严重误导大众,不怕因果!  最后的一句话“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请问这句话出自哪本佛经?我可只听过:“出家僧众,今天不了道!来生披毛带角还!”也就是畜生道投生!
        你所说的:“哪怕是一个骗子,剃光头,穿上袈裟,这个形象,也应该值得我们恭敬,赞叹?”???
        你犹如日本鬼子,强词夺理,抽曲事实,强盗行为,认贼做父!
        谁人愿意去尊重,去学习一位德行不干不净的人做老师做师父?只有你这样自认高明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佩服!
        这可不是规规规矩矩的论坛啊,更谈不上论什么道!如此之人,也能当上版主,小桥悲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4

主题

38

帖子

2万

积分

认证小鱼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22960
发表时间 2012-10-10 21:35
热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9

主题

30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88
发表时间 2012-10-10 22:18
华严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11 09:14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10 19:58:00 的发言:
僧相,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代表着佛陀!所以,哪怕是一个骗子,剃光头、穿上袈裟,他这个形象,就值得我们恭敬、赞叹,因为众生见到这个形象,就已经种下了成佛的种子,更何况一位出家的僧人,经典说:“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


          就你佛版版主的这段话!我就自破一次规,严正回复你:做为潮州人气最旺的佛版版主,愚痴到这种程度,说话无有分寸,歪曲真理,严重误导大众,不怕因果!  最后的一句话“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请问这句话出自哪本佛经?我可只听过:“出家僧众,今天不了道!来生披毛带角还!”也就是畜生道投生!
        你所说的:“哪怕是一个骗子,剃光头,穿上袈裟,这个形象,也应该值得我们恭敬,赞叹?”???
        你犹如日本鬼子,强词夺理,抽曲事实,强盗行为,认贼做父!
        谁人愿意去尊重,去学习一位德行不干不净的人做老师做师父?只有你这样自认高明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佩服!
        这可不是规规规矩矩的论坛啊,更谈不上论什么道!如此之人,也能当上版主,小桥悲伊!
 

嘘...小点声,这不是“市井买卖一样吵闹”,声嘶力竭的吆喝只能更显示你的浅薄无知,淡定淡定。

看了你的帖子,一来我很开心:
你说“做为潮州人气最旺的佛版版主”,这样的话我最喜欢听,听得人心里美滋滋滴,有更多更高的帽子尽管往我这送,我很乐意接受。
你说我“愚痴到这种程度,说话无有分寸,歪曲真理,严重误导大众,不怕因果”,你从心底里骂我“愚痴”,我更爱听,你我的智愚本来就是相反的,你要是夸我有智慧,我绝对会伤心欲绝、内牛满面!
你说“你犹如日本鬼子,强词夺理,抽曲事实,强盗行为,认贼做父”、“如此之人,也能当上版主,小桥悲伊!”这话听了更爽,因为这充分说明我所说的道理远远超出了你这井蛙的见闻和思议之外。

二来为你觉得不值,一个大男人,动辄无缘无故赌咒说“此回复以后不再出言”,刚赌咒完又马上食言“自破一次规”,这样的事出在一个所谓的男人身上,实在令人不耻。

下面正答你的问题。

我引用的偈颂出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全经10卷,这是佛陀正为末法众生宣说的一部经典,是汉传佛教“地藏三经”中的一部。经典里有若干文字可以解释你的疑问。经典里的文字比较浅白易懂,大概不需要我另外帮你消文吧?

放低你嚣张的心态,恭敬合掌读诵经典,聆听佛陀的教诲吧:

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刍,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如是苾刍,虽非法器,而剃须发,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大梵,如是破戒恶行苾刍,虽于我法毗奈耶中名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余势,譬如牛麝,身命终后,虽是无识傍生死尸,而牛有黄,而麝有香,能为无量无边有情作大饶益。破戒苾刍亦复如是,虽于我法毗奈耶中名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余势,能为无量无边有情作大饶益。大梵,譬如贾客,入于大海,杀彼一类无量众生,挑取其目,与末达那果和合捣簁成眼宝药,若诸有情盲冥无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持此宝药涂彼眼中,所患皆除,得明净目。破戒苾刍亦复如是,虽于我法毗奈耶中名为死尸,而有出家威仪形相,能令无量无边有情暂得见者,尚获清净智慧法眼,况能为他宣说正法。大梵,譬如烧香,其质虽坏,而气芬馥,熏他令香,破戒苾刍亦复如是,由破戒故,非良福田,虽恒昼夜信施所烧,身坏命终堕三恶趣,而为无量无边有情作大饶益,谓皆令得闻于生天涅槃香气,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恶行苾刍,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我唯许彼清净僧众,于布萨时、或自恣时,驱摈令出,一切给施四方僧物饮食资具不听受用,一切沙门毗奈耶事,皆令驱出,不得在众,而我不许加其鞭杖系缚断命,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瞻博迦华虽萎悴  而尚胜彼诸余华
    破戒恶行诸苾刍  犹胜一切外道众

佛告尊者优波离言,我终不许外道俗人举苾刍罪,我尚不许诸苾刍僧不依于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何况驱摈?若不依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或复驱摈,便获大罪......复有十种非法呵举破戒苾刍便获大罪,诸有智者亦不应受,何等为十:......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举苾刍......如是十种非法呵举破戒苾刍,便获大罪。设依实事而呵举者,亦不应受。况于非实,诸有受者,亦得大罪。

                ——
卷第三无依行品第三之一

善男子,乃往过去有迦奢国,王名梵授,敕旃荼罗:“有大象王,名青莲目,六牙具足,住雪山边,汝可往彼拔取牙来,若不得者,汝等五人定无活义。”时旃荼罗为护身命,执持弓箭,被赤袈裟,诈现沙门威仪形相,往雪山边,至象王所。时彼母象,遥见人来,执持弓箭,惊怖驰走,诣象王所,白言:“大天,今见有人张弓捻箭,徐行视觇,来趣我等,将非我等命欲尽耶?”象王闻已,举目便见剃除须发著袈裟人,即为母象而说颂曰。

    被殑伽沙等  诸佛法幢相

    观此离诸恶  必不害众生

时彼母象以颂答言:

    虽知被法服  而执持弓箭
    是恶旃荼罗  乐恶无悲愍

......

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象王,虽受无暇傍生趣身,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能弃舍身命无吝,恭敬尊重著袈裟人,虽彼为怨,而不加报。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实是愚痴,怀聪明慢,谄曲虚诈,欺诳世间,不见不畏后世苦果,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诸弟子所,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决定当趣无间地狱,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复怀傲慢,诳惑世间,自称我等亦求无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当得作佛。譬如有人,自挑其目,盲无所见,而欲导他登上大山,终无是处。于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亦复如是,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诸弟子所,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趣无间地狱。彼既造作如是重罪,复怀傲慢,诳惑世间,自称我等亦求无上正等菩提,我是大乘,当得作佛。彼由恼乱出家人故,下贱人身尚难可得,况当能证二乘菩提,无上大乘于其绝分。
......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血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醉象,虽受无暇傍生趣身,而敬袈裟,不造恶业。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诸罪业,过恶醉象。愚痴傲慢,断灭善根。于归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或闭牢狱、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若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成就如是第三恶轮,由此因缘,令护国土一切天龙药叉神等,信敬三宝无动坏者,于刹帝利旃荼罗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生瞋忿。广说乃至彼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不久便当肢体废缺,于多日夜结舌不言,受诸苦毒,痛切难忍,命终定生无间地狱。
    ——
卷第四无依行品第三之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11 09:25
※ 以下是引用 诗铭轩2012-10-10 22:18:00 的发言:
华严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施主,您张冠李戴了!这不是《华严经》的“云”,是《法华经》“云”,且这并非原话。《法华经》原文是: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7

主题

55

帖子

629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2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10-11 22:02

为大众对佛法的正知正见,维护正法常住,自破口规又有何凡?如能舍己救人,舍已一命,能救众生之事,我都愿意去做;何况是小小自已的口规呢?这与大男人的脸面又有何比呢?

做为小桥佛版版主,说话出口,如同泼妇,如同市井小民油口滑舌!学了一些所谓的佛知识,在此故弄玄虚,歪理邪说,不信因果,误导大众,实则可恶!哪里有一点滴学佛者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连做人基本的宽容心都丢失了,还在此地充当版主,卖弄佛知识!我本人相信大众的智慧,看了回贴自有评论!与你这等邪知邪见之人谈论佛法,实则浪费生命!

     下面,以佛经圣训,和祖师大德对修持佛学的基本原则与大家共勉!

净土宗第十三祖师,印光大师在文抄里有这样一条: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

大师又云:学圣学佛,均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又须卑以自牧,韬光潜耀,上效古人,躬行实践。能如是,则其学其品,便可高出流辈。每每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轲终身,必少年夭折。

而净土宗《观经》里就有《净业三福》,佛陀对后世佛弟子的教训文!共有三条,文曰: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开示,《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三经之一,里面给我们叙述了一个故事。就是波斯匿王家庭发生了变故,儿子篡夺父亲的政权,这在我们中国人讲是大不孝——他杀父、害母。母亲在这个时候遭遇到家庭、国家的变故,感到这个世间非常之苦,于是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问释迦牟尼佛: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世界?用现代话来讲,她想移民过去,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下去了。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将十方世界;不仅是我们这个地球,还有他方世界(我们今天所谓的外太空),释迦牟尼佛把外太空许许多多星球的状况,以他的神力变现在韦提希夫人的面前,让她自己看。她看了以后,选择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区。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善巧,他不是劝她:唉呀!你生极乐世界好!不是。他把十方世界给你看,让你自己去选择。选定了之后,世尊对她很赞叹;为什么呢?她选得很正确,没有选错,果然选的是十方世界里最清净,最好的一个世界。选中之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我怎么去?这个世界很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到达?世尊在没有跟她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三福——净业三福;而且佛特别为她说明,这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佛陀临终告戒众弟子:以苦为师,以戒为师!

古来大德出家前五年,以学戒律,持戒为主,修身口意业!何来变成,糊作非为,不持戒也能念佛修佛,还能带领大众,做众人之榜样的道理?真是末法时期,邪师说法数如恒河沙!此地非正法之处,此版更是非正知正见之佛版。

大家还是清修各自,无须在此浪费时间与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12 10:01
※ 以下是引用 冰侠2012-10-11 22:02:00 的发言:

为大众对佛法的正知正见,维护正法常住,自破口规又有何凡?如能舍己救人,舍已一命,能救众生之事,我都愿意去做;何况是小小自已的口规呢?这与大男人的脸面又有何比呢?

做为小桥佛版版主,说话出口,如同泼妇,如同市井小民油口滑舌!学了一些所谓的佛知识,在此故弄玄虚,歪理邪说,不信因果,误导大众,实则可恶!哪里有一点滴学佛者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连做人基本的宽容心都丢失了,还在此地充当版主,卖弄佛知识!我本人相信大众的智慧,看了回贴自有评论!与你这等邪知邪见之人谈论佛法,实则浪费生命!

     下面,以佛经圣训,和祖师大德对修持佛学的基本原则与大家共勉!

净土宗第十三祖师,印光大师在文抄里有这样一条: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

大师又云:学圣学佛,均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又须卑以自牧,韬光潜耀,上效古人,躬行实践。能如是,则其学其品,便可高出流辈。每每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轲终身,必少年夭折。

而净土宗《观经》里就有《净业三福》,佛陀对后世佛弟子的教训文!共有三条,文曰: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开示,《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三经之一,里面给我们叙述了一个故事。就是波斯匿王家庭发生了变故,儿子篡夺父亲的政权,这在我们中国人讲是大不孝——他杀父、害母。母亲在这个时候遭遇到家庭、国家的变故,感到这个世间非常之苦,于是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问释迦牟尼佛: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世界?用现代话来讲,她想移民过去,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下去了。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将十方世界;不仅是我们这个地球,还有他方世界(我们今天所谓的外太空),释迦牟尼佛把外太空许许多多星球的状况,以他的神力变现在韦提希夫人的面前,让她自己看。她看了以后,选择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区。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善巧,他不是劝她:唉呀!你生极乐世界好!不是。他把十方世界给你看,让你自己去选择。选定了之后,世尊对她很赞叹;为什么呢?她选得很正确,没有选错,果然选的是十方世界里最清净,最好的一个世界。选中之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我怎么去?这个世界很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到达?世尊在没有跟她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三福——净业三福;而且佛特别为她说明,这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佛陀临终告戒众弟子:以苦为师,以戒为师!

古来大德出家前五年,以学戒律,持戒为主,修身口意业!何来变成,糊作非为,不持戒也能念佛修佛,还能带领大众,做众人之榜样的道理?真是末法时期,邪师说法数如恒河沙!此地非正法之处,此版更是非正知正见之佛版。

大家还是清修各自,无须在此浪费时间与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10-12 10:36

帮你理一理思路:
1楼:你转帖凤凰网的一篇文章《国庆长假到太仓双凤寺体验出家生活触动都市人群》,这本是一件大好事。
2楼:你“赞叹”的同时加上了你的“担心”——“如是不如理如法,是为了拉拢信众,提高寺庙的知名度,哪可真与现代社会竞争手段没什么两样。”
4楼:松林师兄劝诫你要见善随喜,别人在行善,我们不应该在背后妄加猜测别人的动机。
5楼:你开始发作,指责松林师兄在误导他人,并申辩你自己猜测别人动机的行为是“智慧”,是在辨别真善、假善、半善、阴善、阳善.....更甚的,你继续引申你的话题“现在的所谓这个师哪个师,真不敢荀同”——
疑谤出家众!
8楼:我劝告你,学佛的目的不是拿佛理来观察别人,而要以佛理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更何况你是一个初学者!
同时,我更劝告你,作为居士,不应该看出家人的过失——任何一个在家人,都没有权利指责出家人。
9楼:你继续申辩说,观察别人,是“分辨世事的真象”,是“很聪明很有智慧”“很现实”。并质疑“外面哪些剃着光头,披着僧服的人到处骗人的人,也供为僧吗?”
10楼:我正答你的质疑,说,作为一个居士应该敬僧、甚至要敬僧相——哪怕是一个骗子,剃光头、穿上袈裟,他这个形象,就值得我们恭敬、赞叹,因为众生见到这个形象,就已经种下了成佛的种子,更何况一位出家的僧人,经典说:“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
12楼:你因无知,没听过这个观点,所以质疑我这个说法的根据,说我是“愚痴”、“说话无有分寸,歪曲真理,严重误导大众,不怕因果!”甚至歇斯底里地骂我“犹如日本鬼子,强词夺理,抽曲事实,强盗行为,认贼做父!”
15楼:我针对你质疑的两点——经典依据、凭什么要恭敬一个徒具僧相的骗子,引用了《地藏十轮经》一一说明。
17楼:你在理屈词穷的情形下,丧心病狂辱骂我“如同泼妇,如同市井小民油口滑舌”、“故弄玄虚,歪理邪说,不信因果,误导大众,实则可恶!”——
你须要知道,你怎么骂我,我都无所谓;但你在骂我“歪理邪说”的同时,是在怀疑《地藏十轮经》,间接是在毁谤经典,这点,建议你小心为好。
然后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继续拿出你那律人不律己的惯用伎俩,引用佛言祖语,要与大家“共勉”。
用印祖的话加红色,诅咒我“每每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轲终身,必少年夭折。 ”(居心的刻毒,可见一斑)!
叫嚣“此地非正法之处,此版更是非正知正见之佛版。 ”要“大家还是清修各自,无须在此浪费时间与生命”。

到此,谁的用心刻毒、谁是泼妇骂街、谁是市井小人、谁在歪理邪说、谁在毁谤僧伽、谁在疑谤正法,相信,你我都心知肚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2

主题

53

帖子

3389

积分

河流

Rank: 4Rank: 4

积分
3389
发表时间 2012-10-12 19:25
随喜赞叹,真希望什么时候因缘具足了我也去体验下出家人的生活,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5-8-11 13:19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