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瑜伽行派] 佛教九种食与食存五观

5 / 5602
累计签到:797 天
连续签到:2 天

331

主题

3403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47
发表时间 2017-8-3 04:34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为长养有情生命之物,《成唯识论》卷四记载,有四种:一、段食欲界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故称段食二、触食,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三、思食,又作意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大乘义章》卷八曰:“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四、识食,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换句话说:也就是地狱无色界的众生,是以识支持命根。

(1)段食:又作抟食、揣食、见取食、粗抟食。即指肉、菜等一般的食物,以香、味、触为体。由于可用口鼻分段饮啖,以滋养有情之依身,故称段食。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

粗抟食:应译为段食,即日常茶饭等饮食。所食的,是物质的食料,可分为多少餐次段落的,所以叫段食。要能资益增长于身心,才合于食的定义。所以服食毒品等,不能资益而反损害身心,佛法中即不称为食。有情一期生存的延续,必要有段食,特别是这欲界的人间。没有这,虽有别的资益──食,也难于生存。如入定过久,由于缺乏段食,出定时即不能支持而死亡,这可见段食对于人类的重要。以定慧的修持来说,如营养不足,身心过于衰弱,定慧也不能成就。苦行者不知适宜的段食,对于生存及修养的重要性,所以会惊奇释尊的受食而得到正觉。要知道,段食不但直接的资益营养了肉体,有健康的肉体,能发生健康的精神,所以也间接资益了精神。

(2)触食:又作细触食、细滑食、温食、更乐食、乐食,即指感觉。亦即有杂染的根、境、识和合所生之诸触,对其所取之境产生喜乐等觉受,而摄益心、心所。由之长养诸根大种,所以称之为食。《集异门足论》卷八云(大正26·400b):‘云何触食?答︰若有漏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触食。其事如何?答:如鹅、雁、孔雀、鹦鹉、鸲鹆、春鹦、离黄、命命鸟等,既生卵已,时时亲附,时时覆育,时时温暖,令生乐触。’

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 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触食:触是六根发六识,认识六尘境界的触。根、境、识三者和合时所起合意的感觉,叫可意触;生起不合己意的感觉,叫不可意触。从此可意、不可意触,起乐受、苦受等。这里的触食,主要为可意触,合意触生起喜乐受,即能资益生命力,使身心健康,故触食也是维持有情延续的重要因素。‘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些难治的疾病,每因环境适宜,心境舒畅而得到痊愈。反之,失意、忧愁,或受意外的打击,即会憔悴生病,甚至死亡。近代的卫生学也说︰乐观的心情,是身体健康不可缺的条件。又如修定的人,得到定中的喜乐内触,出定后身心轻安,虽饮食减少,睡眠减少,而身心还是一样的健康。又如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也是触食的作用。《中含》、《伽弥尼经》说:‘身粗色四大之种,从父母生;衣食长养,坐卧、按摩、澡浴、强忍……。’这坐卧、按摩、澡浴、强忍等,说明了触对于有情资养的功用。即使是不可意触,如运动的感受疲劳等,也可以为食的。所以《杂含》(卷十五·三七三经)云:‘触食断知者,三受则断。’

(3)思食:又作念食、意食、意思食、意念食、业食。指意业或意念。即此有漏的意业与欲望俱转,而生希望之念,能招引当有之果,使有情滋长相续。《长阿含经》卷二十云(大正1·133c):‘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长,寿命不绝。’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之境,生希望之念,以令诸根滋长相续。如人虽饥渴,思想饮食,可令人不死;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意思食:意思是意欲思愿,即思心所相应的意欲。意思愿欲,于有情的延续,有强大的作用。心理学者说:一个人假使不再有丝毫的希望,此人决无法生活下去。有希望,这才资益身心,使他振作起来,维持下去。像临死的人,每为了盼望亲人的到来,又延续了一些时间的生命,所以意思也成为有情的食。

(4)识食:指六识。六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能起当有之果,执持身命而不坏,故称为食。地狱众生与无色界即以识为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大正2·656c):‘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

识食:识指‘有取识’,即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识有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识缘名色’,为佛法中重要的教义,如《长含》、《大缘方便经》所说。经中佛对阿难说:人在最初托胎的时候,有‘有取识’。父母和合时,有取识即摄赤白二渧,成为有机体的生命而展开。‘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否?答曰:无也。’‘名色’,指有情的身心自体。这个自体,由于识的执取资益,才在胎中渐次增长起来,而出胎,而长大成人。所以经说:‘识不执取,名色得增长否?答曰:无也。’此识的执取,直到死亡的前刹那,还不能暂离。假使一旦停止其执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即宣告结束,肉体即成为死尸。所以佛说:‘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有取识对于有情资益延续的力用,是何等的重要!

四食,是佛陀深细观察而揭示的,都是人世间明白的事实。四食不但有关于现在一期生命的延续,即未来生命的延续,也有赖于意思食与识食来再创。如人类,总是希望生存,愿意长此延续下去。这种思愿的希欲,虽或是极微细的,下意识的,不必经常显着表现的,但实在是非常的坚强热烈。到临死,生命无法维持时,还希图存在,希图未来的存在。
最新关注的会员朋友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97 天
连续签到:2 天

331

主题

3403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4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7-8-3 05:53 来自手机
段欲体唯三者,明段食体,如是段食唯欲界系。体唯三尘,谓香味触。言段食者,可成段别而饮噉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

反过来,除开这个就是粗食。我们吃的饭了、饼干了、馒头了,这些都是粗食。“段欲体唯三者”,段食只是欲界有,它的体是三个。“明段食体”,这一句话,是说明段食以什么为体。

“如是段食唯欲界系”,这个段食先说是三界,哪里有段食?只有欲界有。这个我们很知道了,色界得了初禅的定,他不要段食了。到色界的人,根本不吃段食,都以禅悦为食,不要吃饭了。得了色界禅定的人,不要说三天不吃饭,三年不吃饭也没关系,只要他入定不出来,他不要饮食,他以禅悦为食,段食不要了。那么只有欲界的人呢要段食,所以段食是欲界系。

“体唯三尘”,这个段食的体,三个,尘就是外境了,就是香味触,我们说饮食嘛,都是有它的味道了,香味道舌头尝的味道,还有碰上去软的、硬的、烫的,假使硬的,我咬不动就是触的,都是触的问题了。

“言段食者”,为什么叫段食?“可成段别而饮噉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就是吃下去,不是吞下去,一下子全部下去,是一段一段的,分了吃下去的,一口一口吃下去,或者鼻子一口一口吸了这个香味道,一口一口吸进去,这样子可以分了一段一段的,这样子吃,这样子饮食叫段食。

(节选敏公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世间品第三》总第六十讲)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97 天
连续签到:2 天

331

主题

3403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4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7-8-3 05:55 来自手机
段食,只有在欲界才有。色界以上都没有段食,只有触食、思食、识食。这三种在无色界是很细的。无色界没有色身,只有精神的存在。精神的存在又处于定中,是在定中领纳愉快的境界。也就是说,在这种无色界的定境当中,有一种细微的愉快和希望,很细微,所以叫做细。而在其他地方,比如色界天,那里的触食、思食就比较容易观察到,在人间就更明显了。这些都是粗。

(节选:无名)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97 天
连续签到:2 天

331

主题

3403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4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7-8-9 06:17 来自手机
佛教的九种食与食存五观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
  
  所谓段食,分时间段啮碎而食者。以香味触三者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此段食即指寻常之食物,现代营养学之所谓的饮食,如米、面、油、果蔬等。
  
  所谓触食,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者。即以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接触外境所衍生的意识有长养身心之用。如黑白、软硬、冷暖、好坏等感觉。
  
  所谓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乐,资益诸根者。即意识思想所欲之境,期望自己能够向好处发展。如发生灾难时,人若有坚强的生存意识,活下来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所谓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有情等,以识资持命根者。依前三食之势力,产生思想、语言、行为三业.以业而得果报,形成死后转世轮回的力量,维持身命的连续流转。
  
  所谓禅悦食,修行之人得禅定之乐能养诸根者。即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悦,即能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称之为食。
  
  所谓法喜食,修行之人闻法生欢喜,资慧命养身心者。听经闻法,可以令人增加智能,打开心识,有益善根。
  
  所谓愿食,修行之人发誓愿而持身,修万行者。即修行之人发大愿,利益众生,断烦恼,证悟真理,以愿持身,常修清净行。
  
  所谓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之善根,而不忘以资益慧命者。即修行之人正念分明,忆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颠倒妄想,不分别计较,不攀缘执着,得以超越烦恼。
  
  所谓解脱食,修行之人终得涅槃之乐而长养身心者。即修行之人解脱恶业的系缚,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大自在。
  
  另外,佛门中还规定在正常的进食过程当中,修行之人要心存五种观想,亦叫“食存五观”,这既是一种修行,又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食之法。因此佛教的斋堂通常又称之为“五观堂”。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因此,在进食之时,应当想到米粮来之不易,要经过辛苦劳作的种植和加工处理、厨人的洗汰烧煮,所以进食应当心存感恩,体谅其由来的艰辛,如此而受食才能激发道心,培植福德。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进食之时,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与所作所为,是否圆满,是否对得起面前的饮食供养,若是还有差距,心生惭愧,赶快用功修道,如此才可堪受供养。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进食之时,要谨防心念不正,远离诸种过失,对于那些所受的食物,不要因为其美味可口,就起贪念;也不要因为不合口味,就心生嗔怒。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是分别心在作怪。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把所受之食当作是治病的良药,用以疗养身心饥渴,就是为了避免形容枯槁。令身体健健康康。同时,把进食当作是在吃药,亦可以抑制人的贪欲,并减少其浪费奢侈的习气。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在进食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地想:我是为了成就道业,才受食的,如若不食,则身体羸弱,疾病缠身,既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无法来修行办道。因此,进取适当的饮食,才能更好地精进道业。
  
  古德云:“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修行之人出家修行办道,内求佛法,以增长法身慧命,外受诸食,以滋养色身性命。只是在接受饮食供养时,不可以用贪嗔痴之心去计较受食的好坏,拣择受食精粗,而应该以惜福、惭愧、感恩、精进等心来接受供养,然后更加用心办道,不造诸恶,广增善根,以此功德才可以抵消施主的供养,也才合乎佛教食之道也。
  
  这九种食中,前四种为世间食,后五种为出世间食。《阿含经》中,佛告诉诸比丘:当其专念,舍除世间四种之食,求办出世间之食,盖令众生但以世间之食,资养色身,不当贪着,须求出世间之法食,增长菩提慧命也。即佛认为世间食主要是用来活命的,只能增益身体,众生不可贪图其色香味等而心生贪执。众生真正应当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出世间食,因为它可以令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97 天
连续签到:2 天

331

主题

3403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4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6-8 12:33
四食、食相应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第一次听闻「四食」的说法时,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麽会有形而上的食物?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便将能够长养五阴的,归纳为四食了。修行四念处(参见卷二十四)可以如实知四食,进而对治对四食、五阴的执著:

身念处:对治对「麤抟食」的执著。
受念处:对治对「细触食」的执著。
心念处:对治对「意思食」的执著。
法念处:对治对「识食」的执著。


《杂阿含经》「食相应」的内容即本卷第371~378经,是跟四食相关的经文,尤其探讨四食相关的因缘。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97 天
连续签到:2 天

331

主题

3403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24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6-8 12:36
善戒尼师开示

四食:(1)段食(2)触食(3)意思食(4)识食

”是指做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经典里时常提到四食,如果能了解其意义,以后阅读经典会更容易明白。

段食:维持色身。段食是食物,食物是由四大所组成的,是时节生色。食物吃下肚后,受到消化之火的支持,成为食素生色。食素生色遍布到全身,支持眼睛、耳朵等,让全身有力量。

触食:维持受。经教上把受分为苦受、乐受与不苦不乐受。根据十二因缘:“缘于触,受生起。”所以触维持着受。

意思食:维持三界轮回(欲界、色界、无色界)。业即是思,且业会导致投生在三界。

识(心)食维持名色。因为心识生起,心所才生起,所以心维持名。至于心维持色,以结生为例,当结生识生起那一刻,有30个色法生起: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及心十法聚。如果没有心生起,30 个色法无法生起。所以心维持名色。根据论教法,段食维持身体里由四种因产生的色法,而触食、意思食、心食三食则维持一切与其俱生的名色法。属于色法的段食是无记法,其他三名食则属于所有三种道德素质(善、不善或无记)。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20 20:48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