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主题

人,永远都是相互的

1 / 1633

尚未签到

1

主题

2

帖子

84

积分

水雾

Rank: 1

积分
84
发表时间 2018-10-27 17:44 |阅读模式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送我木瓜,我回赠你美玉。不仅是答谢你,更是彼此珍重,永远交好。

这就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遵循了心理学的一个观点:即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具有“互酬性”--- 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这个“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情感等方面。

人与人之间的互酬水平越高,人际关系就越稳定密切。


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里有句话:“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孔子对此十分认同。

一次, 孔子的弟子子路外出办事,路上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湍急的水里,子路立刻跳下水,将孩子救了上来。

孩子的父亲感激涕零,为了报答子路对孩子的救命之恩,他把家里的一头牛送给了子路,子路收下了这头牛。

事后,子路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称赞他做得对,原因是子路救人是大善举,理应得到回报,子路这样做之后,会鼓励更多的人来做好事。

果然如孔子所言,百姓们纷纷效仿子路,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积极伸出援手,而被助之人也懂得回报对方。

一时间,鲁国的民风都得到了改善。

这个故事,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的远见卓识,他清楚地认识到:

当一个人的善举得到认可和回报时,不仅让行善之人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酬报,也让被助之人学会了感激和报恩。

这样一来,人们会更乐意行善,整个社会也变得更加和谐和温暖。






相关帖子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 天
连续签到:1 天

2

主题

41

帖子

7043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7043
发表时间 2018-10-30 1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19 08:11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