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主题

[般若中观] 真实禅经《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3 / 2179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发表时间 2019-1-15 05:35 |阅读模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谷精舍。

  尔时,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谷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

  “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多住于出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QQ图片20190115053400.png
  尔时,有尊者跋迦利住于佛后,执扇扇佛。时,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禅,而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觉观,而修禅定?云何比丘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禅?”

  佛说此经时,诜陀迦旃延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跋迦利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跋迦利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jpg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5 05:51
禅的真义以及另一个角度〈一〉

    禅或称禅那为梵文,意为「静虑」或「静思惟」,六祖惠能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所谓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所以禅是个动态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发现了生命的本来性质与功能,即「明心见性」。这个动态的过程,用开圆老师太的六字箴言形容最恰当,「感受、领悟、觉醒」。所以什么是禅:禅就是「感受、领悟、觉醒」。

感受,不离见闻觉知;
领悟,是观念的转变,是生命层次的提升;
觉醒,是付诸行动,我所应作,所不应作。

底下用几段有深义的经文及偈子,来说明为什么禅就是「感受、领悟、觉醒」。

(一)杂阿含238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

    若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时,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
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

(二)长老偈(巴利三藏经藏)

第二品19  昆札勒长老偈
小传:昆札勒,舍卫城婆罗门种。青年时随佛出家,但因心中不能平静,迟迟未得果位。一天外出化缘,见到了修渠者、造箭人和做车轮的木匠。回来午休时回想起一路所见,心想:水可随人意而流动,木可随人意而变形,我为何不能调伏自心呢?于是专心修炼,终得罗汉果位。

修渠者治水  造箭者调箭
木匠凿木料  持戒者调心

第四品45  拉玛尼耶维哈尔长老偈

小传:拉玛尼耶维哈尔,王舍城一长者之子,青春欲盛。一日见一班官差惩罚一个偷情的奸夫,知邪淫之罪过。后到佛处听法,披剃为僧;但其情欲未断,又贪享受。见信众虔诚供养僧人,心中不安,便想还俗。时见一拉车的牛摔倒在地,复又站起。心想,牛尚且可跌倒而复起,继续前进,我陷入烦恼之后为什么不能重新振作,用力修行呢?于是向优波离忏告,之后努力修观,终成罗汉。

良牛甚驯服  累倒复站起
智者亦如是  佛之声闻弟

第七品63  帕克长老偈
小传:帕克,生于天臂城释迦族。幼年时因风湿病致使一腿瘫痪,故名帕克(意为偏瘫),治愈后其名未改。见佛回故里显神通心生敬仰,出家到林中修业处。一天入村乞食,在一树下小息时,见一鹰衔一片肉飞行,另一只在后追赶;二鹰相争,肉片掉落,被第三只应捉起,却又引得另外一只鹰上来争夺。僧见此情景悟出了道理:一切财产、名利,皆如此肉片一般,会引起诤斗、纠纷,造成痛苦。唯有出家修道,才能断贪证果。他边行边思,斋后午休时便证为罗汉。


死者因贪欲  轮回多苦凄
当办我已办  当依我已依
禅观多喜悦  得达安乐地

二偈集
第二品147  难达克长老偈
小传:难达克,占波城平民家庭出身,其兄名巴拉得。听人说连阔公子三十亿耳尚已出家,二人也便剃落为僧。巴拉得不久修得六通;难达克因不能入静修观,烦恼未尽,一时未得正果。一天,二人出寺在路边经行,讨论修观问题时,见一伙商人赶车过路,一辆牛车陷入泥潭,牛奋力拉车,结果自身也陷入泥中。商人把牛卸下,给牠洗澡,喂牠草料,让牛休息片刻,体力恢复之后再把车套上。牛猛力一拉,货车出了泥潭。兄弟二人由此得启发,难达克心想,自己也应如此从轮回之泥潭中上岸。他以此修观,很快成为罗汉。


(一)好牛甚顺从  摔倒复爬起
      忍受身痛苦  负载鼓勇气
(二)正遍知佛陀  得道有大智
      声闻弟子我  如佛亲生子
      请求我佛陀  视我如牛仔

第二品148  巴拉得长老偈


(一)难达克快来  随佛一起行
        常在世尊前  可闻狮子吼
(二)世尊同情我  故为我披剃
        今得罗汉果  无束无贪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9710501009jyg.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5 05:54
禅的真义以及另一个角度(二)失落的环节 — 真实禅

    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多住于出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杂 ‧ 九一八、九二六)

注:槽枥:养马的器具。

学佛者为何多习强良禅?


    娑婆世界众生心地刚硬难以调伏,所以释迦牟尼选择世人寿命百岁的时机(本生经)、选择了苦乐参半的娑婆世界,使这些「阎浮众生,起心动念,莫不是罪,莫不是业」的心地刚硬众生,能眼见「成住坏空」「缘起聚散」而能得「开、示、悟、入觉知见」,而离轮回。

    强良禅是前行:为让这些众生能「见」法,所以须授以「 止观」。此即强良禅,包括四禅八定、空三昧禅住等(清净乞食住经)。而强良禅是前行,为真实禅作准备。两者的差异,在于透过强良禅,让觉知心,出离心不强的,使之成强而有力的生命,然后投入生活,〈耕者婆罗门经〉,在现世生活中展现生命之应所作。

为何失落了真实禅?

    因为有些学佛行者,不知在真实生活中「 生命的转变 」才是真修行,却将修行重心落在「义理的辩论」,造成「口说心不行」,名为「戏论」,佛学鼎盛而佛法衰微,空谈误人法身慧命 。

    有些行者则称应实修实证,却将时间力气投入禅定、内观,持咒、经行、拜忏、朝山。以引发神通为证得。此即是佛陀所说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所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

    若阅读小部经典【本生经】,佛陀在世时常为有疑难的比丘,举自己从最远因缘佛陀为善慧行者,历十万劫经六佛而降生于娑婆世间中。曾扮演各种角色:队商主、贤人、大臣、评价官、王子、采薪女之子、国王、道士、司祭、戒师、地主、财官、商人、赌徒,帝释天、树神、大象、牛、鸟、鹿王等等。

    而在世间扮演诸角色中,佛陀的累世前身是如何的依据「 生命的法则 -- 我所应作、所不应作 」处理周遭的人事物,以致外显的行为能适当,称之为「诸法如义」。而内在真实生命的特性能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而圣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参考数据: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 1 禅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 2 禅住,而坐禅 3 。若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 4 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 5 ?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

若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

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杂 ‧ 二三八)


1 空三昧:(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三三昧」是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2 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无人高出其上,故名为上座。或称首座、上首,意指禅林中,法腊高而位居最上位者。「上座禅住」在此处有称赞舍利弗得上品禅定之意。

3 坐禅: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见性的行法。「坐禅十种行」是坐禅的十种行法,即一、命观处明净;二、起观诸根;三、晓了于相;四、制令心调;五、折伏懈怠;六、心无味着;七、心欢喜;八、心定成舍;九、近学定人;十、乐着安定。

4 乞食: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

5 「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是否生起些微的贪欲、恩爱、爱念的执着呢?

※ 修行,应随时随地,反省观察心中是否起了贪欲爱念执着?察觉到有,应该设法平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9710501009k7j.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67 天
连续签到:1 天

4

主题

104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0024
发表时间 2019-1-15 0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16 18:23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