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主题

金刚经讲义(14)离相寂灭分(1210)

16 / 7758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发表时间 2019-10-19 19:34 |阅读模式
经分14.jpg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jié)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chēn)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kuáng)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白话简译
说法此时须菩提现前顿入甚深境地(心地行门),现见诸法实相,涕泣不已,悲心泪下,顶礼佛陀神奇啊,神奇啊世尊,如此甚深微妙,一切法寂灭当际(善逝,如来十大名号之一)顿现广大明身(诸法实相),我于往来修行得以通达慧眼,未曾得见如此庄严光明世界(光明身,佛身化境、法云地)


世尊,假使有人于闻此经,信心清净之至,当现等此实相,此人当定将入于此等境地,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者即同如来世尊,现此实相,即是非相,由是故如来说名为实相真相,即是如来如来德相,诸法实相)

世尊,我今得于经中所行境地(中有成就法位),并于无诤(见解脱故)、无伪(身见解脱故)、无诿(无漏解脱
故)信心领受(等身行持),于所行地地入深广大行(得增上缘故、得增上依获开导依,法衣、趣无上乘,则能通达无碍之至无上乘当未来际(相续、根本相续、刹土,乃至最后末际五百年(始终至末、末法时期、命寿终时)其间有众生者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将得获益经中所有境界(中有成就法逮得解脱离诸有相,逮得已利,如命寿终时获于往生佛国土世界,解脱德)乃至种种领受清净相续,即转如来,般若德,则知其中得见第一希有功德者即见如来,如来胜德,法身德),获得第一希有者之人(上人,不受后有,得于授记)何以缘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所以故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是所缘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义)

佛陀告嘱须菩提从是这样
(如是知,正知)确是这样(如是见,正见),假使有人,得闻此经(如见于佛降世入出胎时、佛当出家时、佛证成道时,佛转法轮时、佛入涅盘时,中有成就,无上第一希有之法)不惊(无所住法)不怖(无所住相)不畏(无所有住),当知此人得无余有依,其中成就无为相法确为希有之人等至彼岸者何以缘故(于无等间缘故,获广导依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所缘是故须菩提则如
之事,我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是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缘是故,我于是时分段支解之际,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起生嗔恨(法相)须菩提,如是(相续)五百世出家成为忍辱仙人山林丛间修行忍辱(忍法,苦行)于所其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所是故者须菩提入菩萨正行(入中)当应离于一切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生证成示现无上正等正觉,能缘所缘俱灭),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当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于前所教住,前所作成就)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利益一切众生(利乐、利生、利行、利事,乐法、乐生、乐行、乐事,值诸佛事),等至菩萨正行究竟因(菩萨
因地,当应如是布施(置心,记心,菩萨心)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般若空性、诸法实相空性根本智)。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于黑暗处(无眼人、无种姓),无所得见。若菩萨心(佛眼,诸法实相,法佛,证得无上正觉)不住(法眼,见光明身,大圆镜智,法佛法身,证得正等正觉)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慧眼,所见平等,平等性智,法身法,等觉地)日光
(天眼,清净行见,妙观察智,报身法,妙觉地)作以照明(性光、自本、照心、觉心)现见肉眼,普现成就,成所作智种种明色(化身法、等觉行、妙行、妙性)。

须菩提当未来际
(相续、根本相续、刹土,假使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大空性、涅盘智、妙明性体、一切诸佛),悉知是人悉见是人(辟支佛学位、辟支佛果位、独觉佛)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即是如来、即同如来、即转如来、即见如来,一佛母)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0-25 06:02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随经说解(1)
本分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为经本最多字数最多段落经分,为利说解尽量的清晰以及经文对照的方便,复开九分

1、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2、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3、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4、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5、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6、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7、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8、须菩提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9、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0-25 07:35
随经说解(2)
老和尚说:生死事大修行就为了生脱死。佛经则言,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此中,一阿罗汉事,即断除业惑、解脱生死。一诸菩萨事,即菩萨事业阿罗汉就是觉已大阿罗汉,不止觉已,此中觉他,此一情义,称为菩萨。所以,菩萨常译称为觉有情,乃至六道三界一切世间有情及众生(事业)。所以大阿罗汉不止于自了了事,且于照顾菩萨眷属(大比丘众等)发心愿行、共度生死、等至彼岸(波罗蜜),此即菩萨事业(中有成就法,究竟佛般若),谓诸菩萨摩诃萨诸佛,说大彻大悟一切诸佛菩萨

以我们于一般对事的理解上,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觉者之一,福德智慧俱得圆满,建立佛法宗法教团,开悟群疑普度有情佛教至今二千五百多年,如此释迦牟尼佛被称誉为世尊,于佛教教下,则称佛陀、尊者、圣人。于觉悟佛法的修行人而言,称为大觉尊,证成无上正等正觉正智故。名大觉尊,不仅于释迦牟尼佛证得,且依于人人身上本有,此为佛陀悟道之后即所宣讲,同是我们学习佛法的开始
(如我是闻),所以大觉尊同是我们的自本尊,称为法佛法身、如来德相、如来智德、如来胜德、如来妙德,并至于诸法实相

所以菩萨事业,由称事法界或常言佛事,通过修学于佛法,获得佛法之诸正理,如是称为理法界,即如来教行教证菩萨法,入于事法界即说行于菩萨行,其中利乐利生利行利事,圆满行愿并证成佛法,如是共称为理事法界(究竟入法界)。其有四种教导: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当愿能得之中有成就,如事圆满,如法圆满,法法圆满,就是一切法成就

承此经前经分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截止如来正教菩萨法了教,即谓以理摄事、摄事入行,此分开始,即谓以事显理、事成理成,如此成全之诸:教体以用、由用归体、理事圆融、证法成就,即能概涵上所讲殊胜意义:阿罗汉事菩萨事业

此分开细九分第1分承接此前经分,第234分阿罗汉分
(三果)第5分佛陀亲事说法,即因地菩萨修行昔事,第6789分菩萨事业,其中由有辟支佛学位,本经说解比较谨慎重视辟支佛学位(独觉佛),一为是契证无师智证无学位(出学位),二为免于断证错证二乘果相,重要是能以此利益证契此一般若经王”之深广义趣,为发大乘者最上乘者(无上乘、一佛乘)说法,共同于行见证真实的佛法,是为正教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0-28 04:08
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1、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时须菩提悲心涕泣,婴儿般哭泣,不是婴儿刚从母亲产道出生时的哭,产后婴儿睡梦里面因受委屈引起的颤泣,好象回忆起前生前世往事,不知道多少数世,无数恒河沙数昔生昔世身命布施,乃至出世当生此身,值闻佛法诸般若理趣,始得身见解脱之法,这样一种酸涩,突然间苦楚得到释放。这是诸所觉见束缚,且由觉见获得解脱的赤露(情绪)

今以舍施一沙
(诸般若理趣),由如来不思议神通解脱力(解空第一者),顿入诸佛国土光明世界竟无生对待,于无生念住,心灭尽极寂,如此圆满庄严境地,刹那显现诸法实相,复于刹那岿然寂灭,如是照耀,如是善逝(菩提法德、如来名号),是悲而泣,是喜而泣,如此甚深广大佛法,须菩提自告以往(此前经分说解福德布施功德较量(三)(4)于观修观行
请多参考得到慧眼五眼神通: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从未曾见到如此令心入无余所依修行境地,此由得法眼,得见于光明身即同如来

从这一小分知道,至此生际,所说无数恒河沙,非无数,非无量,于此一世于此一身(俱生身见,我相我者,我我所缘),非无边
质碍,形边),非无界(色碍,名色,色界天修行尚未得于解脱色身),如是等恒河沙身命布施,如来称叹福德甚多,由未身见解脱之所境地,而有诸所身见变易住着一切法相,乃至投身外道(前经分说解以父母说法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孩子为喻),故何以行菩萨法成就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生死烦恼解脱智慧(般若、佛智、方便),何以续佛慧命,报佛父母恩。现见解脱而得清净身见(持戒,显成自性戒体),获法眼并得佛法之力(般若,持诸般若理趣),当如意神足以身等持(禅定),得增上力迅猛精进(精进)决定从于菩萨事业(布施),依如来别教菩萨法究竟入大乘者菩萨正行(忍辱,得无生法忍),最上乘者

尔时(以下均为无上法趣译说解,供诸参考)
尔者,法尔刹那法尔超顿诸佛刹土

须菩提
于诸一切三昧无诤见者,如是趣译说解

闻说是经,深解义趣
获入(是经)法境(闻说)诸法实相(诸法义趣)一切法界入深三三昧,如是趣译说解

涕泪悲泣,而白佛言
真如法界(一真)诸菩萨万行有情竞注,现诸一切法界所有差别种种法相,如是趣译说解

希有,世尊
诸如来乘如幻三昧神通力智行,从未曾有一法超过,一切诸佛所加被称叹,如是趣译说解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大觉尊(大日如来)所现(佛说)真如无边色相庄严光明法境(真如实相,真相),如是趣译说解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无始来未曾有此种种万有差别一切平等法,未曾有令不取于法乃至有余少法趣者,如是大菩提性般涅盘,如是趣译说解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0-28 06:02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1)
2、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此分开始,谓以事显理、事成理成证成道理。此234细分所说之事,即是正信希有分第之中,于持戒修福者所办成事,其中一行三昧,证成一法三昧,所以开三分说法,证至大乘阿罗汉三果阿那含果(第4分),也记不来果(不来情),证法成就(阿罗汉事)

我们说持戒修福者办成什么事?前面什么正理?前诸经分教行教证,并受持四句偈(如理实见分第五)如来善嘱咐,如来善护念,由入行中间未修法,来到本分显理。我们说并没有看到持戒修福者做了什么,假如我或你是公司一位经理,部署部下办事,然后一路跟着盯着看住这位属下有做没有没有做什么吗?不可能,不实际。那不一路跟着,经理在自已办公室一直想着这位属下有做什么没有做什么,就以这样思量吗?(妙行无住分第四: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就要获得一念净信之理,就好象说,经理能给不给信心,给不给出清净心,这样,来到本分复证正果道理(正果正见)信心清净所作已办

那么,我们怎么从来没有
觉得这样,这里可以复参一相无相分第教法(可复参经分说解)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也记预流果,等入佛法圣行圣位的开始(佛道)。还有妙行无住分第(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由一相无相分第教法离舍证离世间二乘(声闻缘觉),并持诸所教行般若理趣(利乐利生利行等等,一行三三昧),入大乘菩萨行修行中间未修法(依法出生,如法受持,尊重正教),所以,这里大乘阿罗汉三果,于持戒修福者乘愿入行之所证得道理,其中有须菩提(证得大阿罗汉者)开显第23细分之二分道理(预流果、一来果),还有佛陀(法佛,大觉尊)开显第4细分之一分果记(不来果,无漏阿罗汉),如是相续证成,从持戒修福者一念净信入行实见至得信心清净之诸相续内证分。所以,如何取相住色欲取事相,住于色想)能以得见如来(实相、真实、真相)呢,又何以印契如理实见分第五中四句偈受用呢,同样地,则不能获益一相无相分第之所成就(小乘阿罗汉)而趣入本分证真大乘阿罗汉果位(大阿罗汉)之道理,即阿罗汉道阿罗阿果,这里为什么没有提到一相无相之中第四阿罗汉道分位,这是小乘证自证(内证分)大乘教行证(之前教证无净三昧,离欲阿罗汉)证自证四,教行证三则所共成道理

所以,这里当由正信希有分第持戒修福者承办所作事行贯经证成持戒者庄严净土分第相应道理(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修福者善现启请分第开始及其他诸分相应道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2)
2、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若复有人、当知是人
佛法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我们读到经本中很多谓名”者,起初观以一人者(人相)当可以,但然不住人相对待,是由于行修证佛法究竟心法的缘故,所以随佛法深入,增上乘法增上分证,不单观待人相,还要观为心法,于非人、非异、非别,即说法相或一念或一法或一相或一见记知(人相)唯心所造。如:有人,或无有定法说法;复有人,或于法相续说法,是人,或于法授记法相,如六祖法句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仁者所谓?心者无念
心动谓何?动者觉了

法句小解,无缘起诸法,假名缘起法一法三昧中,观人中无人,观佛中无佛。于一念无明,直见于性德。住持法师闻法下座,旋刻为师剃度并于师礼。所以,仁者,非谁谁者。心者,非一念心,心自不迷,动者,非一念相,性自不相。闻六祖法,顿于心地,干净利落,现见实相,明明白白(非相,诸相寂灭)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
假使受持得以不断相续,如是趣译,非我者非人者非经者相续者持行无住,于行无住无住者,于法所谓我者相、人者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者一切法人者如于一法,如于一念,如于一生,如于一身,如于身命,如于一时,如于一分……如是于诸法者(法尔)或于法者相(法相)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获于如法,利益相续,离诸业相,于行无住,是行清净,则为实相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菩萨如来,离诸有为相法(世间二乘),于诸理事法界如理如法奉行,入世出世法圣行,得大乘阿罗汉第一果(须陀洹果,名入流)如来称名第一希有功德。生于究竟色天福生天(卿)无烦天(如来),居方便有余土,得空一切处定于色不住,记预流果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此中实相,非从于事相思量(三千大千世界)、非于一事相众生所相(诸微尘众生),即非于所有诸相(乃至三十二相,色身身命诸相,诸所事行地地相边际相)非相所相,非所缘相,离诸对待,所以故,如来如来法身,于佛法如法如来身如来行成就)称之名记于名实相(如来实相)

非相所相,非所缘相
,离诸对待,名非相。所以,故后有说法,应离一切诸相。然前有说法如来所说,不可取,不可说(自说,名离言实性)非法,非非法。复有,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若于言说,则不得法,不能得法,所得非于佛法),是故如来善男子善女人所启请法善诸嘱咐,善诸护念教于行法,教证事行,证成佛法(如来禅,初禅如来称叹第一希有功德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0-30 04:06
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3、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此第3细分于白话简译较具详细分证注解(但这里不再分别说解,下面说解主要重于佛事法界大乘法最上乘,即大阿罗汉菩萨事业,其他以后可以在后行篇探趣),并紧扣第2分证得之预流果,所由事行正信希有分第之中持戒修福者所办成事,于此细分证成一来果,即一行三昧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
前从依教依行设事入于理事法界,今得于见解脱成就,得于诸所身见解脱(诸法琉璃身成就,并入究竟正果
境地(正见,悉知,悉见),至此入初果圣位(预流果)已。

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圣位德本
(离取二乘),于自本戒持(清净心戒,自本觉体),由了知实相,离了相所相,无所有相住,之所,无复于行见(于菩萨行诸所障见起惑),如是净地理,无少诸障见,是名明行足(如来十大名号之一: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乘如来愿修行中间未修法(于三至七地菩萨地行中间未修法,即菩萨十地初二地地九十
佛地地,前佛后佛此中六地还一三三昧,此则二八中间未修法位之惑,中有成就无上第一希有之法,究竟大光明般若,至趋八地或八地以上佛地,了趣即生成佛义、即身成佛义、即心成佛义)。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
此处说法相应正信希有分第之: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早前说如来灭后,或为一分相续,所以如是契印,由证得如来(法身)实相故,于行相续清净(谓:如来于
无所得),记授一分法身功德(法身妙德,法身德,法德),即行至此,则如是义(正信希有分第六之,以是义故,刹土),可以知道(了知,悉知,悉见),此谓,非生灭无有众生(相,琉璃身,自受用,等流身,变化身),得见于法身无生灭生得见所教行不生不灭实相。所以,佛法说法刹那生灭,非异于不生不灭,如是佛法道理(实相),得于受持了见,舍了却断常二见,即断见、常见,于此经本之中所名法相等同断灭相、一合相(世间二乘有漏法,诸心有漏因,有漏心因,诸心因缘所生,有漏业性)

其有众生,得闻是经
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其有,或中有,就是相续之中若缘有,如是菩萨发起本愿相续(即持戒修福者),即契入中有未修法位(于三至七菩萨地行),如是前身(前世,生前所缘信解受持诸所成就功德,当证得益入于如来别教菩萨法正行(中间未修法位),得无所有住,则此众生者乐法(利乐利行,乐事乐行,
乐诸佛法,如法奉行,正契圆行)此经(等至所行)般若理趣教授中实无众生,无所生相住,无所生法相,无所非法相,无所诸相住,于行至此则如是义,即(名)非相了自相义(我相),至胜义谛(如谓:一相无相),此中非无生,于非生灭生(当得往生成就),契证正信希有分第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则此菩萨乘当于菩萨行证得中有法成就(如来所教授),如是缘入如来身琉璃身,自受用,等流身,变化身成就菩萨正行(值诸佛事),由清净信心(如是戒本)并受持经本(菩萨如来本愿所行),于诸般若正理趣入,其中实无有法,逮获如来别教菩萨法教法教行教证,证成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人则为第一希有,密义趣译,悉知悉见诸法实相,悉见诸乘了义教法,了趣最上乘法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缘故(缘何如法,缘何得法),说法菩萨心获依如来别教菩萨法(诸所般若理趣)于法无所有住,乐事广大布施,之诸所缘故,得法奉行如法利行得法利益,于值事诸佛(别有三昧:值诸佛事、
办诸佛事承办佛事得无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此契正信希有分第之中如来之所悉知悉见而得记授:“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是所以故
(以所缘故,得增上乘缘故)如法证行故,随行所善现(善实见,如实智),契得如来教法教行教证值诸佛法证成道理(如来实相),于中有成就法位(三七地菩萨行),成就无上第一希有之法(值得是诸佛法如来实相),如是善现诸佛如来法身

我相即是非相,获得如法(法衣)依止如来别教菩萨法于法无所住,无所有相住,所谓我者相,无我者身相,无所法者相,无非法者相,无所有法者,无所有法住,于中无有法,无相所缘相,于无所得故,即为记授(灌顶住)非相同如是故,同诸如来,同等记授诸菩萨众入无色定(无色界天)脱诸色身诸所身见)。是所以故,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如是菩萨心(摩诃萨)无少余法住,无所缘住我者人者众生寿者得无所有余依住,于诸佛法一切诸相无所住即名无为相法(名无为法,契印无得无说分第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诸菩萨摩诃萨如来愿(所行于行于见)如理契出(入如来身,始出道理)如理实见分第五之诸佛法道理(是诸佛法如来实相)乃至四句偈受持得法于用(法利,如法成就,从事于行,值事诸佛: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法界、事事法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是,现见(悉知)是诸佛法如来实相,了知(悉见)是诸佛法如来实相,所以是故,离了一切诸所有相(经分标题:离相寂灭),于诸法寂静(无为法者)平等舍住(于得第九住,入候补佛位)不受后有(无生,尽诸有漏因,得无漏阿罗汉)。既是诸佛法身如来实相了义如法了之诸佛法身佛法法义(诸如: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是诸佛法如来无量法身,证无上法,如是一乘,名最上乘了明一切法身诸相(性)(诸如:我相即是非相,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一相无相)了名一切诸佛(了义法,以无余依,名言自性,如是自性如来了义教,了无上正等正觉义,无假余方便,无开发方便,名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于圆义得于圆行得于佛性,是法圆满于中实无有法(发心,无实无虚,假,无缘起,假名缘起法,安立九缘起)于无所有定法(安住,中,中有法成就)于法无所得故(降伏,空,诸法实相,甚深缘起,真如缘起,大事因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发既明、即心即法、即心佛法,即生成佛义、即身成佛义、即心成佛义,自本觉利无住,决定金刚三昧于此三分,如是分齐,分证菩提,三分菩提,一行三昧,一法三昧,竖三佛,横三佛,三三昧,以身誓见无上正等正觉法,是名诸佛法如是成就诸佛法身如来教体,如是诸佛身,如是诸法佛,如是诸身相,如是诸法身,诸菩萨如来,得自如来教,名是诸佛教。

诸菩萨摩诃萨(大比丘众等),于世出世法圣行证得无为相法(无有法者,于不退转无相轮,入法王子住),了大乘阿罗汉二果(斯陀含果,名一往来,于小乘阿罗汉果,此分共同证得无漏阿罗汉,非男非女)如来称叹第一希有。生于究竟色天福爱天(卿,乐行)无热天(如来,乐事),居实报庄严土(乐法,报身圆满),得识一切处定,名记一来果

如是于证无为相法分证诸法乘性,入辟支佛学位,得诸分证成就,出辟支佛学位,出诸有学位诸非有学非无学位,名证出无学位,得无师智。一切诸佛及诸佛佛法,诸佛如来所教,如我是闻,拈花微笑,离言法性,微妙涅心,如实善见,印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诸法实相,皆由非相,即名了义实相无相如实智诸菩萨摩诃萨(大比丘众等),经此闻见经本自有无相大声闻如来,悉皆得闻诸佛佛法,获诸如来平等成就,中无边际无等无间,诸身花开出佛刹土,悉见诸佛如来灌顶,有无尽意诸菩萨众,极现种种无边妙色,如是等诸菩萨无量,等同获身持经成就,皆名妙慧法舍利

佛身法佛如来法身实相普现琉璃七宝性身遍圆所作成就,印契依法出生分第:“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0-31 08:12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1)
4、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此第4细分于白话简译各通别解,并但必记紧扣第23分证得之此第4细分于白话简译有通教别解并但必记紧扣第23分证得之预流果一来果相续,所由事行依正信希有分第之中持戒修福者所办成事,于此细分证成不来果,即三果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陀告嘱须菩提
从是这样(如是知,正知)确是这样(如是见,正见)

上是最前白话简译通解,若求分证,此处当如从同前趣译“”“有人”“复有人”“是人”之所趣增上乘(若趣最上乘,则应取当趣,皆谓趣解者,经本所旨趣)(于经于义,得闻是经,信受奉行)不应取住(离住四相,无四者相,菩萨行法,深广大行,广大乘义)(于行于法,受持此经,如法受持)应无所住(无有定法,无四者身,诸如来身,诸法佛身,无与等身,七佛佛身)

于前“”,无缘起无缘生,若仁(是人),若心(当知)。如有色无色:若人(世间菩萨)、若有人(倒驾菩萨,是诸众生)、若善男子善女人(乘愿菩萨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戒修复者,倒驾菩萨者)、若有菩萨(中间未修法位,其有众生,
摩诃萨、若菩萨心(修中间未位法,无复四相,如是人等,转不退转,诸菩萨摩诃萨)

,大觉义
大觉尊者,觉者如日,法佛遍圆,正觉义,正法,妙圆

,所说法
诸如来义,行者如照,法身遍现,等觉性,性等,等行

佛所说,非身
无法相,无非法相,于义者法者,无定法说
了义经教,相空


须菩提,非相
无诸相,无我者相,于法者义者,实无所说
了义法教,性空


如是,无住法
无法,法应舍,无所住,应无所住
中无实,悉知,平等义,平等相,平等法


如是,无住色
无非法,非法舍,无住,无所住心
中无虚,悉见,平等色,平等性,平等行


如上趣译于修行位分证:阿罗汉事菩萨事业

佛陀告嘱须菩提(一果:预流果)
小乘阿罗汉自证四分,者趣译为佛陀授记
竖三乘干慧地,得于小乘趣入大乘法者

既得菩萨初二地:欢喜地、离垢地,初圣果
须菩提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诸众生,若菩萨
四禅八定中得无色界第一定,空一切处定

佛陀告嘱须菩提(二果:一来果)
大乘阿罗汉自证三分,者为自性佛乘悟解
入行中间未修法位修法,于修行中间未修法
菩萨第三五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
须菩提者,同诸“如我解佛所说义”,若有菩萨
四禅八定中得无色界第二定,识一切处定

佛陀告嘱须菩提(三果:不来果)
大乘阿罗汉自证三分,者为诸佛如来记受

中间未修法位成就正行,于实相无生法
菩萨第六八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
依趣增上乘缘,得无等间缘,入住平等舍住
入菩萨第九地:善慧地,得最上第一希有法
须菩提者:若有菩萨,若菩萨心,如是人等
无漏阿罗汉辟支佛果横三乘,得增上乘
四禅八定中得无色界第三定,无所有处定
四禅八定中得无色界第四定,非想非非想定
九次第定想受灭尽定,于法究竟真如无为

于实相无生,无学无修,得无师智,得如实智

不住涅盘,于究竟色天入不思议法办不思议事
以一切诸佛为依止,以一切众生为所缘,乘愿
须菩提者:法云地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义)


如是趣译,经本诸多,现今仅提供观修观行参考。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4 03:17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2)
4、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不惊(不住于色,舍施一沙)不怖(诸相无住,离诸身见)不畏(于心无住,住身非身,住于非住,发光地,即无生是三法相,此三法相,正是比丘义,但契经本大声闻所成就大比丘众等,此等诸大比丘得心出家(于宅、居、舍无住)身见俱脱应无所住如来,应供,正等觉一念净信,清净行障(戒体自本清净利益),于次第相续(若复)修行深广大行(有人),如理如法奉行行于布施如来,应供,正遍知,于行如实现见实相非相焰慧地,遍正知,明行足我相非相,诸所有相(四者身相:我者、人者、众生、寿者)非相,得离诸所有相(无诤见,清净见,人中最为第一,世间解,信解)无复我相难胜地,调御丈夫),即说无生我相善逝,无法相非法相,心无住法现前地菩萨心,福德性),离一切诸相故,远离于四者(我者身、人者身、众生身、寿者身)身见(第一欲离阿罗汉,远行地,无上士),于无所有法,于心无所住,于平等舍住不动地,庄严净土,善逝,诸法无生,诸相寂灭善慧地,威仪寂静),如是遍法界等虚空究竟色天,善见天,无色天第三定无所有处定,复如是现一切法者,所有一切诸法差别平等身相(以无取住,实无众生诸者,无为相法,无为法,法圆满,心无所着当知,无少法依甚为希有,如是遍现一切法者(无以住取,无余少法,无漏阿罗汉,究竟色天,善现天,无色天第四定非想非非想定无等间缘,等至彼岸,如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人,是处,所在,佛所,天人师,现得闻未曾有(实无有法,名般涅盘,如来所说,般若实相),如是无我(身相、非相、非身,一切法无我,大觉尊,诸佛世尊法者(即是如来,真如缘起,一真法界,法法圆满,琉璃身

此一细分契证余前二细分契证诸所般若理趣大乘正宗分第(直证大乘四圣正果,大阿罗汉,辟支佛乘,诸佛菩萨,一切诸佛)妙行无住分第一念净信、信心清净、信解受持、不惊不怖不畏如理实见分第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来法身,得佛种智)正信希有分第若复有人、其有众生、若复有人,于行于事,事行成就,证成道理)

无得无说分第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有一切诸法差别平等身相),此处,共证正信希有分第当知是人(根身,非身,非相)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如是差别平等根身种性性相,如是善见善现普现遍涌,离诸菩萨沙尘惑,共契证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诸
琉璃身,一切诸琉璃世界身),如是等行妙圆,现示遍圆等觉,于证中有成就法(中有未修法位、中有未修法)得法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之所境地无等间缘,等至彼岸,契证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三果次第所得,由先于一相无相分第小乘阿罗汉四果内学(生死解脱,尚有烦恼,证人无我,于出学位入菩萨行相续证得法无我,至究竟得证一切法无我者,得尽诸有漏),于地前菩萨,得般若正理趣入地地菩萨正行,于菩萨初二地地(初佛)阿罗汉事菩萨事业并持并行(不负如来不负卿),入中有成就法位,则于菩萨三七地地六地证成中有三三昧初善、中善、后善(初善、初佛、中善、后佛、后善),至超八地(后佛),至入候补佛位(住无明性地,平等舍住,不住涅盘,如是非住),如是一佛庄严光明世界(佛法界)

于大行证成大阿罗汉(无上士,无漏智)圆满内乘通圆二乘(生死解脱: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如是内学内乘共所成就。并持共于大行证成菩萨乘作辟支佛事,相续成熟证得菩萨智(般若智)究竟诸佛智慧,如是渐顿超顿于中有圆成佛法正果一味,故诸菩萨地地相,诸多方便设施,由小乘四果学位,大乘于行证就三果(佛事)实相实唯一味一印(无实无虚),于中成就佛菩萨四圣之道,故唯说无上佛道(无上菩提,最上乘者),乃至四禅八定九次第乘四禅者,唯一根本禅,于三界有无顶天,唯究竟色天一真法界佛土四国报土(四无色定)共居,染杂染净,秽土净土,皆名娑婆诃(五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皆萨婆若海(一切智智,如实智)

如是小乘内学证四大乘于行证三,于有学非有学非无学,究竟出无学位唯此一果无实无虚(共辟支佛位,独觉佛,自觉圣),此自第234分,于无住三果相证成实性,名三果(了生脱死三关)。三分句身顶首:若复有人、其有众生、若复有人(此一三昧旋复入中深广行)一行三昧(门)一法三昧(门)若来若去,横法直法,若坐若卧。舍施一沙得生信心,由一念净信佛国世界一刹土
等欲界天人五百岁形寿越于欲界六天旋入色界有无顶天欲乐受持信解佛法于色非色,住于非住,由清净信心出一佛国土庄严世界逮获等五百世形寿欲乐受持信解佛法于九缘起法,修九次第禅,证九乘印慧,复于如幻三三味(一切三三昧门,菩萨如幻三昧身,是诸琉璃身)无边色力旋入无色界天四圣佛国报土世界(无色四定)欲乐受持信解佛法于法非法无住,任持清净心戒,于心无所有住,出一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刹土逮获等欲界天人五百岁形寿欲乐受持信解佛法,如是心无念住,于非身非相舍施一清净心旋转三界诸天游戏诸佛世界,如是究竟一佛法界一切光明世界(根本定,法界定,金刚喻定,三乘九地一佛界,共名十法界,如是九乘法,金刚三昧定,住究竟色天,或于不共通教十八天(十八空),或于别教二十七天二十三天加无色四天),秘密乘共欲界六天,如是不共法三十三天,名三十四天,或于楞严定趣入密严定,或见如来,出于三界,入极妙身,胎藏成佛,究竟涅盘,或于住究竟色天外道无想天,于诸菩萨摩诃萨所行,发大乘法性乘趣,发菩萨一阐提趣(大悲阐提,众生无尽,誓不成佛),越于理事法界,证于事事法界,度尽法界无明(无量沙尘数,无量光和刹)尽形寿无相光明佛法,如是不负如来不负卿,如是不住涅盘,入一切烦恼众生于生死海转轮涅不动轮(无相轮法),如有无尽意菩萨成熟一切众生修行三大阿僧祈劫值佛降生得闻佛法,得于见佛入胎、佛出胎、佛出家、佛成道,佛转法、佛涅盘

何以故须菩提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
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是名忍辱波罗蜜

波罗蜜,义彼岸第一波罗蜜超于此彼岸者,越于此彼岸者,胜于此彼岸者。无所住故,诸行无碍在在处处,皆等名彼岸(平等觉行),诸身见俱脱故(无内无外,远离中有,离了对待,不共佛法,辟支佛位,无所有处定,示现正等觉),诸法身相皆非相(离相寂灭,诸法寂静,无生,想受灭尽定,现一切如来法身(琉璃身、三昧身、如幻身)无边形相(得尽形寿,不受后有善见天、善现天,得无等间缘故,非数,非法,如是无量无边佛法(法身,法佛,广果天。故说非存有数法趣着第一者,如是记授是名第一(无受身者,无受者,无者,无所有者,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无复我相,无复诸相,诸趣漏尽(无漏阿罗汉)。于心无住法故,于诸相无住故,无所住心缘故,是诸无生,无生法忍,无非法忍,如是舍施一切法入于平等住无少余依,如是非住(不来果,善现诸相寂灭善逝,知一切法最后际灭,无烦恼法,得漏尽通,究竟无所诸色法身相住,了生脱死,究竟色天,得于佛慧), 入如来身等遍虚空无有边际

即如虚空(非色非异)不可思量得,何况东方虚空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如是舍施(所见)一沙(取执身见,离住诸法身相所见)等舍虚空(法),如是等遍尽
无边虚空(无所得,无所法,不可得空,顿现过去无量千万诸佛所种诸善根清净庄严境界(诸佛法身佛法化境,空一切处定,空无边处定,非相,得见未曾有一法(无漏,识一切处定,识无边处定,非见,如是离了一切诸相(无垢,无所有处定,非身,得见一切如来法身(一切诸佛极净法身,即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乃至一切法界,所谓见种种色)(无秽,离喜妙乐,非想非非想定,舍念清净,非想非非想天,离心意识,出定)。

佛陀楞严经启发阿难,说若所谓能知之心于内于外,若于身内者,心、肝、脾、胃等诸所皆身内之物,应当有见,然不可得见,所谓能知之心,无有是处(哪有这种地方),况何复以思量得,如于心居中有,肝居中有,脾居中有,胃居中有,如大千世界居中有一千中千世界中千世界居中有一千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居中有一千小世界,复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诸微尘居中有诸微尘佛世界,如是思量皆不可得,如是知诸菩萨摩诃萨得于如来别教菩萨行如法奉行应无所住,于真实际布施六度,成就无碍妙行,如是设事入行,值事诸佛佛事,于法于事于行,圆契佛法正果,实见诸法实相。

此细分契证正信希有分第如来(真空,法身,法佛)常说(不生不灭,未曾有法)。汝等比丘。知我说法(虚空,法身,法身色法)。如筏喻者(等遍虚空无边一切法,无住中流两岸)。法尚应舍(虚空法)。何况非法(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诸色法相,名相言身)

此细分契证无得无说分第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舍虚空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等遍虚空无边一切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一切法,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皆不可取不可说(于相无住,离相说法)非法非非法(诸色法相,名相言身)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种种布法如流,实无有所生法,了诸实相非相,无碍广大布施,随诸所缘方便,普现菩提意乐,在在处处一切法以行证,广果天,究竟色天,无想天

此细分契证妙行无住分第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理体教法教行教住)

此细分契证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当行当境证法成就)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17 17:32
割截身体,节节支解(1)
5、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须菩提
歌利王割截身体

何以故,此处译为:所缘是(事),因何所为为何事(设事)。前面三细分讲阿罗汉事(无法住,实无有法),此处佛陀亲身说法,为过去所行经历说于事,我们说(有学位)佛陀于过去因地菩萨修行时……这样说法,基于我们学习佛法,并信任佛陀所行成就,而成为我们从事菩萨事业(无所住,实无有法)的根据,同是奉行如来所教菩萨法的依据,同是我们决定践行佛法、证成佛法愿望,即趣入大乘菩萨道修行六度般若

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为契证经
究竟成就,当发菩萨心,发趣广大乘法者,乃至志取最上乘者。这样,如何讲金刚经,才有究竟决定。否则,即使读阅经经解无数,难以快速得到定见定解决择诸乘胜趣佛陀亲身说法说事,所说何事,因何事由,我们学佛应如何从中得到诸所借鉴,还有比如,辟支佛、辟支佛位、辟支佛事又何种说法?


歌利王割截身体,这里何以为“”,以何择义,当知佛陀出家了断父母众生生老病死大事,非无事由,非无无明心因佛陀出家之前所事所师所从所学,后于出家修行所事所从诸师至值遇诸修行仙人所学,皆不得佛陀解脱父母众生生老病死之心愿究竟(法),直至佛陀离开诸师,放弃苦行所学,最后于菩提树证悟佛法,于事即是无师证成,并获得圆满的、究竟的佛法(佛智),于是乘愿创建成立大乘佛教

因此有了佛法学位上的辟支佛,指由缘觉乘者证成独觉佛觉行成就者,称名辟支佛位,佛讲说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为有学无学辟支佛说,所以,非事究竟上之无师,并为得到
圆满的究竟的大乘佛法,随缘趣入大乘菩萨道共同修习大乘佛法,至达究竟智地(并证无师智,如是辟支佛位辟支佛事

这里的“”,为有愿,为有自愿,为有希有之殊愿,如何殊愿满怀心愿,满怀解脱大疑大惑的心愿,满怀有关自已同众生父老共同受于生老病死痛苦的心愿,由此中有思议不可得之无始无明愿力,我们现在佛教修行学位上称为发愿行菩提心,发
菩萨行如此愿事愿行,如此设事入行,乐法乐事乐行,于次第证行证获,正是经本前分所教安住于修行并于修行中践行如来所教菩萨法,即说始从设事利行趣入菩萨正行(菩萨行),令得修行修习佛法者得于修行事住、安住修行、专于行证(事住、行住、心住),于中证成究竟佛法,证成道理究竟证获佛法正法、正理、诸所通教理趣至大乘般若理趣

所以此处特别提供参考,使修行之心能以得知而生发至正至圆至上之所殊愿
(若无愿者,可乘诸大法身佛菩萨大愿之力量,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并由先所知道,彼时佛陀尚未证成究竟佛法,尚未悟入佛道,与我人无几异者,同佛法无学者,无有诸多差别。虽然我们的
与佛陀之初始愿心有着不可思议的异同,但基于已获证成就的佛法佛教成果,我们并有理由信任自于佛教建立以来诸多证成佛法大成就者事实诸法舍利教诫(皆名善知识),由此诸多方便施设而令生无比愿心。那么,经本中佛陀如何亲身说于事愿呢,当契入大乘正宗分第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及至经本后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如是佛陀亲身事行,如是教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如是教生愿行菩提心,如是设事利于趣入正行(以入无师智,如来使)值奉如来教法教证决定见于究竟成就(经本,持经)

歌利王割截身体
于无学位,由殊胜愿心故,能为忍辱于事,相应于愿无生异心,此处契经正信希有分第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由此中整个事体则佛陀亲身说法之: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即说,歌利王割截身体佛陀于所殊愿、由所殊愿之诸缘故
(等身持经)凡有经历而无所障碍,于心无生异心

就如有游客
出家我们城市(闻说是经)游玩(愿行菩提心),迷路了,但问我们路线,我们或说不知道,我们或说错了一条多了几弯的路线,甚至我们之中有作以戏弄者。但于游客
(等身持经)而言,缘愿求解除迷路之惑故,不怕(无缘起,无生惊怖畏是诸法相)被说迷路而问于路情(无住我相,而我们说不知道,游客无生异心(无住人相,说错多了几弯的路线,游客无生多心(无住众生相,或作以戏弄(如以轻贱)游客复寻问路(无住我相),又遇戏弄,复寻问路(无住寿者相,复寻问路,复寻问路(无住诸相,此闻法时,我人应当无复取住诸相,则说离诸四相,无生对待,善现、善见、善逝,表相法、现象故,当如风过于水,当如空中鸟迹,如是游客往来之所路线几经曲折诸等事如为歌利王(游客、游心)割截身体,其中之所变化(契前细分,其有众生,菩萨变化身所成路线诸等身体(形身、色身、诸身、寿身),乃至于后末世(五百岁,寿)游客缘起遇缘见遇于尔所世,法尔如我,游客始闻佛法,夜睹启明星,如佛身一一毛孔发光,现见光明身,无量菩萨围绕,闻说是经),如是了就诸菩萨摩诃萨诸如来愿(行,得闻是经,诸法实相)如法奉行证明佛法(等至彼岸,名般若波罗蜜,信解受持,得于非住)。

我于尔时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如上以极简普通生活现象方便说,应知,非可同于父母众生了生脱死诸佛因缘大事缘由,其间同时尝试契于四相次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作为观修观行思维修时之参考方便,则一三昧相

我于尔时整个事体
(歌利王割截身体,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法界)经验而无所有住(经过、过去、等经、持经、教体),故说于一时(刹那时、刹那法、佛刹),佛陀亲身于事,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为真语者(真如理体),于(法、法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实语者(如实,如法)佛陀为所从事诸行所说如语者(于法无住,历经诸法、游于万行,如来行、如来身)。承上所说,心事奉行、随从所行、行无所住、应无所住,如是,我于尔时心无所住,无取住相,于法无生,无所住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23 18:03
割截身体,节节支解(2)
5、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何以故,复上译为:所何缘(事)其中缘何诸事(诸从事,诸众行,诸行细节,与前句身有差异说解)。就是说,佛陀因地菩萨修行经历(经验,经行,诸菩萨事)经细节,修何种种,于何所修行

据说这样于过去世,就是佛陀前生(前世身)出家而于
山林安住,处丛林里中修行,时名羼提波梨(后世身者名忍辱仙人。有一天,歌利王(名迦梨诸妃子一起进入山间游玩,是时歌利王追寻其所打取猎物,返回途中见其中五妃子(也称婇女正欢喜听闻羼提波梨之所说法,诸众妃子问于羼提波梨为何出家修行,为何住林丛间为何居地为坐为何席地为卧种种好奇之心,是时歌利王婇女围绕坐于其中者羼提波梨歌利王即上前问,你是何人?答:出家人。又问,修行何事?答:事从修行歌利王觉得很不滋味,还于追所问题

问:于四空定,全得到吗?
答:未曾得到
问:四无量心,都得到吗?
答:未曾有得
问:于四禅事,办成事吗?
答:未曾得闻

歌利王顿下大怒喝道你者何所功德之有,之诸修行皆未成就,竟还独自其中众婇女共相处,如何教人起于信,如何有可信之语

问:你常在此处?为了什么人?
问:修行何种事?设何所布施?

答:修行忍辱

语时拔剑:你要忍辱,我欲试你,看能忍不
语毕出剑,剁下两手,复于其问
答:修行忍辱

言毕剑落,断其两脚。复问于问
答:修行忍辱

说完剑起,割断耳鼻,颜色不变
答:修行忍辱

刹时天地间六种震动众梵天护法出,更有诸龙鬼神,兴起漫大云雾,雷电霹雳动闪欲擒害歌利王仙人劝令诸息,并于诸众誓言我现所修忍辱,为父母众生故,若我证悟成道,当首度歌利王,令离受诸苦恼。

以上根据《贤愚经》作了约简话事(后面将附上完整经本),使入“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之中细节,很多讲经师尽其种种方便,故有诸多不同说事及讲法,不乏丰富其趣,皆为契入般若理趣贯通经义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嗔恨,即说心生法相,缘心有所住法执取
,则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是心相应生法相非法相(嗔恨),可见,佛陀即使未证悟佛法之前于因地修行,凭着殊胜愿力菩萨心,非常明晰照知了心(无少余依,如是义心)。此中所谓法相、非法相,如何领悟,下面且以菩提达摩祖师之一法语舍利稍作别解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此名冷暖法相,唯有自了知,自不可言说,一旦于言说,即落于知见,则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有所说法
(名见),但然佛陀无所说法(无生),名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但这样说说,我们还是不够清晰,因此再举简例,比如红色,若或我人红色热烈的感受,这就是法相,若于言说,即是生相着住我相,并流落于知见,若有人对红色热烦的感受,若于言说,即是生相着住人相,并流落于知见,这样知见流转
(出生、生出)世间(法),或有人(世间二乘,声闻、缘觉)则言,红色温暖的,如是生相着住众生相,如是并落流见(等流),或有人言谓时热时烦
时暖,或有人言说或有然逝,或有人说谓未受有,或有人言说过去,如是落于寿者相,更有人言谓黄色如是(作横想),有人谓橙色非是,有人谓赤红橙黄绿蓝紫如是非是,世间界),有人谓有诸声闻如是非是,世间界),有人谓某花香类如是非是,世间界),有人说某种种味如是非是,世间界),有人说感触种种如是非是,世间界),有人说某类见闻如是,有人说过去(世、时、命)现在(世、时、命)未来(世、时、命)如是非是,有人话何所是何所非是,有人话无是,意,世间界)……忽而忆起(实一三昧相者,一法三昧,一行三昧,名三三昧)红色(相)自有热烦(法相)可得否?红色自本思名议名(名相)否?红色以思量得否?红色自得否?(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是应当发趣无为相法,入趣圣道,诸法寂静,诸相寂灭…祖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是(照见)万流汇成一大境界(境尘,名:色、色境、法境,世间界,非相非法非非法法界非身法界诸佛出世为一因缘大事,并共与诸相(境相),诸重叠
(浊见),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此缘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聚生法相诸所相非实有,由住相与法相之所起计着法,名:非法欲求离住虚有,复于丛生非法所相复盖,名:非法相如是诸烦恼相无有尽,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如是经本所教,不住色布施,不住相布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菩萨于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应离一切相菩萨于法,应生无所住心菩萨心应不住法而行布施

那么,此中节节支解时佛陀殊胜愿力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由是外犹有何佛法理趣作意,此中善现四禅八定者,下面简略由一根本禅表法:


初禅:离生喜乐
先剁右手,再者左手:色(左手)、声香味触法(右手)
二手
,喻执取法非法,住法相非法相受,断其烦恼浊着


二禅:定生喜乐
复剁左脚,再者右脚:离住法相非法相,现三味定(相)
二脚
,喻缘色受想,由初禅得于离住,离住于
如是非住

三禅:离喜妙乐
复割耳朵,犹截其鼻离缘名色想,离法爱,离趣非法
耳朵喻闻法,鼻子喻法性,法、法性者皆不可思量可得
二乘性无,共得
三果,实无众生得(得相),得未曾有


四禅:舍念清净
耳朵,当反闻自性无,鼻子,则自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前三禅为相分见分,此证自证分,显教三中有自证成四
无复缘名起念色想而坠于色受想行识,则自生无所住心
生净居天,无念相于念得念居舍,无烦无热,谓清净心
无所对待,无从对待,无有一众生(生相),
不受后有


本此说解发文殊之趣(禅般若,般若见解
若我证悟成道,当首度歌利王

非想非非想天,顶礼七佛之师,七世父母世尊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26 05:22
割截身体,节节支解(3)
5、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忍辱仙人
于尔所世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样修行经过五百世,经验诸所种种境界(世间、出世、世界、法界),就如一念清净持于心中,直到你现在所处此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中尊),照一心无所有住,无处为所有依住,无我者、无人者、无众生、无寿者,清净是如其(心)所照(心、心所,名心),是故说无我相、我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相非无,无则无相)佛陀诸大比丘等之中,这样由出自身说所经事行,讲给须菩提

佛陀是时亲身说过去事行,同如是时羼提波梨
(前生身)诸众妃子其中说法,同如歌利王聚诸众妃子游于山间,同如歌利王为寻回诸众妃子问佛所事,同如诸梵天众神护法兴罪问于歌利王乃至现时我人说法
歌利王割截身体一心所说诸法非法非非法,诸所思量念念经过住于非住。如同四时我佛(一时佛)往昔为事行时,其中事节节支解时,一念经过五百世法时,诸比丘众所处中时,彼四时乃至此一时(如我是闻,佛于一切刹土,刹那时刹那念,五百世)。如佛教下众所说,佛于五时说法日出时、明照时、正照时、斜照时、返照时中有五味牛乳、酪、生酥、熟酥、醍醐

佛陀殊胜愿力任持为父老之所众生生苦,生老病死苦诸所苦苦,其是中诸所事因缘是,如是等一大事悉由是与歌利王者我人心众异乎?非异乎?异非异乎?是事真乎?是中实乎?如所行乎?如所是乎?是有师乎?是无师乎?有学是乎?无学是乎?非有学乎?非无学乎?非有学非无学乎?之诸所等等诸心,可以思量得是否?诸是事行等东方虚空,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

如是如所诸是者,名善男子善女人
是受诸佛所护念,是人等值诸佛事
修诸菩萨摩诃萨,乐法利生益诸行
诸有万行中成就,如来嘱咐从事行


忍辱仙人
堪忍非法非非法(如实者名非相见)丛林来去中坐卧(如来藏名功德林)忍相法相非法相,得闻佛法须菩提,涕泪悲泣弃苦行,不取苦识(苦集灭道)不怖畏(生老病死)远离大悲菩萨身(永离二乘菩萨心)身如须弥山非身(真如理体中空假,佛身真空法佛法,是故空中无色受想行识)相须弥山长非相(如来法身虚空界,性德自生一切界)法须弥山聚非大(东南西北中四维,四圣无为虚空法)山里顶首世中尊(三十二相非法相,实相非相名如实)仙人说事辟支佛(色非异空,空非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27 14:37
菩萨应离一切相
6、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
是故,承诸前上所法,阿罗汉事
(须菩提)一法三昧菩萨事行(菩萨,诸菩萨)一行三昧,不取于相,则不住法,故说菩萨应离取住,行当离一切相,于行无住无碍,成就菩萨事业(摩诃萨)如来嘱咐菩萨妙行无住(地行,治行)

此第6细分同78细分为一三昧门事法界行,佛所护念,得佛法眼,获慧法印,遍照境行入于事事法界遍圆遍行,圆成就诸九乘次第修法,如是事业诸菩萨摩诃萨,入于大乘共于辟支佛事。如是获得大一三三昧门,事从无师事事随大如来,名真实无智无师如实智,圣趣自乘共同不共一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教发菩提心法,诸佛法化仪化教,获令得逮菩萨心,中有三三如幻门,经教仪教教化法,理法融摄于事行,诸如所置心合十,是事中空无所住,化相化法三宝仪
(皈依仪:佛法僧,觉正净,如如义)持经布施诸须弥,值事成就诸佛法(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事事行菩提心(愿行菩提道教法,诸菩萨所事业故,怀业修成广大行,不负如来不负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性)即事如来即一切如来(性德,德相,诸佛事从一佛性)等流万行菩萨变化身(法身)

不应住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菩萨承上如是布施,先割右手再截左手
当无住法相非法相,如是无生我一切相
无复所依住着诸处,无执受于住为法忍
如是
二无生

(左),声香味触法(右)
色者如一大周天法,五妃子如诸小周天
一大法界事事法界,名如幻三昧菩萨身


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如是三无生,离诸是有无
,无所三昧相
(割断双脚)如是无心住,法入正法位,入于正法住,证成无心定(无心道人),入住于非住(涅盘诸法,究竟入,究竟定)如是中有成就实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法性)无三昧无复三三昧,超顿证于妙圆法界(一真法界)九法乘次第一佛界。中有成就等觉行,证法正等平等性,于发心安住降伏,横法三昧断截流,三乘无有圆大性,无余有依等遍依,增上向导广导依,金刚法性琉璃城。

这里化仪诸所教化法,密教设施坛城显空,教法与舍施
(心无念住,如同禅宗以无念为宗)共手足,如同双手双脚共耳鼻次第生圆遍圆超顿圆,福慧双运遍无与等量,智悲无比乐空无有双,究竟色处善现如来印(究竟色天)

是故佛说菩萨不应住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

应如是布施


是所以当入菩萨身行,广作设施净治地理,除诸所烦恼智于障见,如是应诸设事利入行
(割去耳鼻),普现所施入于事住、行住、心住、正住乐法、乐事、乐利、乐行利乐、利益、利生、法利,随类所趣遍施诸所方便,善见一切善法得于正住,则所共同入于正法乐住(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离一切诸相是故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得无所住、应无所住,无为相法)又说一切众生(界,实无边际界)即非众生(非相,善现广果境)如来实相同如菩萨行善实现,共如菩萨所行善逝见(舍识用根,无相非无,无则无相)又说者不舍众生而为成熟众生,是则菩萨本愿利益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28 04:28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7、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承上,诸菩萨摩诃萨获授如来法,谓入如来身,愿诸如来愿,乘于如来乘,乐驾如来使,菩萨地地处,所经无等间,悉能遍所作,善见光明身,实见诸佛法,善现诸正见,如来叹妙德。这里细分是证信证解,相应于信愿得法授行,谓:信解受持

如来真语者,可证见者;真语者,证
成就者,正理正见,如法语四句偈者经典章句等等文字般若舍利。如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虚空坛城,喻真如理体。那么我们入行修行、修证什么?比如:苦集灭道,证无苦集灭道(佛身,阿罗汉事,证无住苦集灭道(佛事,菩萨事业,证无苦集灭道(事佛,辟支佛事,比如,生老病死,证无生老病死(佛身,阿罗汉事,证无住生老病死(佛事,菩萨事业,证无生老病死(事佛,辟支佛事。比如,持四句偈(如:色非异空,空非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证离四句(值佛,三世佛事,三十七菩提分,三七地地菩萨苦集灭道。随资粮道修学修持,表法表名各各表别文殊菩萨,七佛之师,如下约略参考,方便趣契诸乘,方便分证佛法,得见菩提分法佛性大全,一切诸佛

真语者:真空,佛身、法佛、法身、理体(体、
布施
实语者:实相、非身、非法、非相、非见
相、理事
如语者:如理、如义、如法、如行、如如
事、事事)
不诳语者(正遍知)了义、了名、了见(真如法界)
不异语者(正等觉)
了知、了法、了明(法界性智)

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
前所法句“如来是”,意是显见、示现、现行等等,所谓:观如来者。此处法句“如来所得法”,意指实相、实际、理地,所谓:见如来者,诸所名谓:如来实相、如来德相、实见如来、则生实相。如是前后法句句义约合为有学位名:实证、证契、印证,经云:以此为(正信希有分第六: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本此经分: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无实者无法,中无有法(我者身人者身众生身寿者身)无中(身)(身)(身)离有无二,了待绝对(界)无虚者无相,无所有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名无虚无所有故,无所住故(法、非法,法相、非法相),如是无实无虚者,契记:一实印印者无肉,无相真空性体妙理圆,首顶合十中无空楞伽经喻法:不吃肉诸法实相随所趣。还有如于心经般若理趣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般罗蜜多时(甚深瑜伽行得入于禅定)照见五蕴皆空(布施、化度)一切(法)(法相,识所现行,菩萨行)(忍辱)…是故空中无色(受想行识……如来实相)

复作别趣,无实无虚者,诸法寂静(天眼通)诸相寂灭(天耳通)缘缘所缘(他心通)无所缘起(宿命通)假名缘起(真如缘起,一切如来,如来神变,如意通)无始无明(三世诸佛,漏尽通,知一切法后末际灭,无烦恼法,无无明尽)

如来佛眼(法界性智)
实相法眼(一切法界)

实、实相、如来心、佛(性)、众生三无差别

上所显理契于如理实见分第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妙行无住分第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1-29 21:34
菩萨心
8、须菩提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承上,佛陀亲身说于过去事行,令心得于信解,此分说于果境,即令证于行境令得闻法成就,生起决定信心。如是于从前所“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闻说是经,深解义趣”“得闻是经,信心清净”至“得闻是经,信解受持”。至此第8细分,阿罗汉事三分,菩萨事业三分,中有一佛事行(辟支佛学位),如是一三三昧(七佛之师),或说外密内密修密,或说内三乘外三乘,或说内三学外三学,或说内三行外三行,中则一佛说四时事五时教。或说现在佛得授过去佛所教,或说当来之世未来佛得于诸佛法舍利,如是诸佛出世大愿,如是于一大事因缘,显诸菩萨万行密因。比如我人修行中间未修法,上为苦集灭道法供,下为生老病死佛事,诸法界随所趣安立,法界无尽如来善极变化,所谓究竟色天,约一三三昧门随趣遍入(如幻三三昧解脱门),心游转三界无所住,诸菩萨摩诃萨随所普作变现无边

经本此分至未后第9细分,令证无师智、如实智,入于真实际真修证成就菩萨法(中有成就最上希有之法者)。后续经分持经功德分第十五清净业障分第十六皆并承于此分,令得见于三世佛事圆证于一心: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菩萨心
经本首次显此菩萨如来(心,如来使)名,获如来正教菩萨行法得名者:诸菩萨(世间二乘菩萨)菩萨法(得远离二乘法,善男子善女人)菩萨行(设事利行、值事诸佛、于行实见)菩萨事(值诸佛事、利乐利生、乐法乐行)摩诃萨(菩萨事业、得如来身、得法圆满),名菩萨心(菩萨身,法身菩萨)。经未最后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中有异议,即“发菩提心者”应为“发菩萨心者”。

菩萨心住于法,若菩萨心不住法
应观经分章句参考观修(观行、修行,于法无住,行于布施)大乘正宗分第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


四生者,经本应契:我者身(卵生)、人者身(胎生)、众生身(湿生)、寿者身(化生,安立),若菩萨心住于法(如六法,六缘所法),则生我相、人相、众生、寿者相,即着我者身、人者身、众生身、寿者身,即若有色、若无色,游于欲界;于若有想,若无想,游于色界若非有想、非无想,则欲离住法相、非法相,游无色界(此生,此身,法界)则应依如来教(法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是降心离相(降世、降伏其心),出于三界(界内,世间法,无住三昧)往生色天(清净心,五净居天)如是不住色、不住相布施。如是获如来所教法,信心清净不住法而行布施,游于三界(降生,善用其心,依法出生,名入法界,无有无顶天)利乐利生利益现见种种色(法界无尽,一切世界,诸世界种)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此句应契正信希有分第六)。经本应契经分章句,妙行无住分第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现在我人
问于已(心,自照、照心),有无生老病死?有无苦集灭道有所住?无所住?取少受?应剁双手所相应剁双足有所法?应割耳鼻,悉皆供养歌利王忍辱仙人者,如是无所忍法(忍二乘法,若歌利王者,若忍辱仙人)弃苦行离于大悲,无乐着有余少法,现五彩女好奇忍法,种种清净色如初(遍满一切法界)追猎者欲乐佛法(欲界天)好奇者乐于佛法(色界天)护法者涅盘法(无色界天)游心者佛印慧者(究竟色天,须弥乐事如是四时,布施佛法,住无所住,如虚空身,见五方佛(一切诸佛,大日圆明)。此处应契经分章句,妙行无住分第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事住、行住、心住)。共契善现启请分第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见种种色,即说得证诸法实相(一实印),于根本智而获后得智一切智智、道种智,乃至善分别一切法界(一切众生界)而呈现法界性智(破恒河沙尘惑,佛眼)得如来不思议法(涅盘法)。契经三分,大乘正宗分第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正信希有分第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一体同观分第十八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以禅宗则此处即明心见性一体同观者,即如理作意奉于行如法者),得于持经并行成就而证大圆镜智(法眼)

菩萨于行而心住于法
(应无所住,住于非住,
事住非住,事事无碍,心无挂碍),如暗角(痴暗),则不得证见,即说不离对待(世间二乘法)而生我相,复取我相法相执取于见(于中返照可顿于悟),即入住行见业障(业相,落虚妄想相),而不得见如来实相而获证根本智(自本性智,如日)痛失自本利益(佛经说,万劫不复,值佛出世)我人学于佛法并未得于利益,认为我人就是这样做事,同是这样做事,但于持经却能获行于行证入佛智不假余作方便最名般若,六度作舟究竟禅般若如虚空鸟迹广大布施,所以如来称叹,不负如来不负卿。此细分于白话简译中已多记注(宜通诸乘),此处不再复,毕竟持行证于实见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2-4 18:51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9、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则为此为是授记解脱身见(俱生我见,无始无明)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所教证于菩萨道,于自觉随入菩萨行,获证见诸如来实相(法身),证于无为相法功德,于诸法实相而离所有相,谓:无边于心无住,无所住心,无心挂碍,谓:无量,由值事诸佛事诸佛事,得见于一切诸佛诸佛法,赞叹一切如来所教所现无师智、如实智,并记授有学无学辟支佛学位,令皆自证诸佛佛法圣趣,于诸菩萨事业能为众生利乐所依,于诸如来能为菩萨乐事诸行导师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如来,应正遍知)证等觉地、诸行平等(法界平等,事事无碍法界性智佛眼,此处为如来所教菩萨行得获自证自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获于经义(增上乘解),并持于行,证自证知遍照了知诸菩萨摩诃萨遍行皆为利益众生
涕泪悲泣诸法实相大圆镜智,法眼,信解受持离于非男非女等诸身见(平等性智,慧眼、信心清净获离诸相之所善恶趣妙观察智,天眼第一希有见诸如来身遍行无边(成所作智,肉眼,不惊不怖不畏,故由称叹(闻法成就,得闻是经诸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如来德相,如来自性,应正等觉)

本此经分至此细分为段落,一者,为当来之世证成就者一一授记,如持经修福者、信解受持者、如法奉行者、事行证成者、闻法成就者二者,为如来菩萨法证显诸如来功德,所以此分独唯显现持经功德,于福德布施功德较量之第回与第回之间,犹为有学无学辟支佛学位更显殊胜之义。三者,此细分所授记大一乘,即增上乘趣说解,所以为诸如来禅说解,即一如来者即一切如来(则为如来以佛智慧,一切诸佛,遍一切性、遍一切处)即一即一切(悉知是人悉见是人,遍一切时,遍一切法)即一事即一切事事(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遍一切行,遍一切地)。


佛智慧
有学位当留意此处作译,我们一般说,讲经师这样讲,般若即是智慧的意思,但因多义,所以不以世所论说名之智慧为译,那么译师此处由何以智慧作译般若者,究竟一切禅,第一义趣者(般若实相空性)禅般若一切禅一切禅禅般若,所以,究竟禅禅般若,约名般若,如是,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正等觉)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平等觉,应正等觉,明行足)佛智慧无量千万亿波罗蜜者,故此处智慧为译,谓通达世法出世法世出世法圆融(法法圆满、事事无碍),即一切(道种智)法界性智(佛眼,菩提智

离相寂灭
如来不思议功德故,又闻如来不可思议法,由入如来不思议法门,谓离相,谓离喜,谓寂灭,谓妙乐(妙行无相),谓见解脱解脱相,谓无为法般若见,谓心无挂碍,谓涅盘性德无量寿光持光明身,为经分标题趣。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2-7 04:02
⑥⑤⑤⑥⑦⑧⑨⑩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贤愚因缘经
羼提波梨因缘品第十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罗阅只(摩竭陀国王舍城)竹园林中止。尔时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陈如。次度郁卑罗迦叶兄弟千人。度人渐广。蒙脱者众。于时罗阅只人。欣戴无量。莫不赞叹。如来出世。甚为奇特。众生之类。咸蒙度苦。又复叹美憍陈如。及郁毗罗。诸大德比丘。宿与如来有何因缘。法鼓初震。特先得闻。甘露法味。独先服尝。时诸比丘。闻诸人民之所称宣。即具以事(悉知之诸事)。往白世尊告之曰。乃往过去。与此众辈。有大誓愿。若我道成。当先度之。诸比丘闻已。复白言。久共誓愿。其事云何。唯垂哀愍。愿为解说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乃往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当时国王。名为迦梨。尔时国中。有一大仙士。名羼提波梨与五百弟子处于山林。修行忍辱。于时国王与诸群臣夫人婇女。入山游观。王时疲懈。因卧休息。诸婇女辈。舍王游行。观诸花林。羼提波梨端坐思惟。敬心内生。即以众花而散其上。因坐其前。听所说法。王觉顾望。不见诸女。与四大臣。行共求之。见诸女辈坐仙人前。寻即问曰。汝于四空定。为悉得未。答言未得。又复问曰。四无量心。汝复得未。答言未得。王又问曰。于四禅事。汝为得未。犹答未得。王即怒曰。于尔所功德。皆言未有。汝是凡夫。独与诸女。在此屏处。云何可信。又复问曰。汝常在此。为是何人。修设何事。仙人答曰。修行忍辱王即拔剑。而语之言。若当忍辱。我欲试汝。知能忍不。即割其两手而问仙人。犹言忍辱。复断其两脚。复问之言。故言忍辱。次截其耳鼻颜色不变犹称忍辱尔时天地。六种震动。时仙人五百弟子。飞于虚空。而问师言。被如是苦。忍辱之心。不忘失耶。其师答言。心未变易。王乃惊愕。复更问言。汝云忍辱。以何为证。仙人答曰。我若实忍。至诚不虚。血当为乳。身当还复。其言已讫。血寻成乳。平完如故。王见忍证。倍怀恐怖。咄我无状。毁辱大仙。唯见垂哀受我忏悔。仙人告曰。汝以(缘为)女色。刀截我形。吾忍如地。我后成佛。先以慧刀。断汝三毒尔时山中。诸龙鬼神。见迦梨王抂忍辱仙人。各怀懊恼。兴大云雾。雷电霹雳。欲害彼王。及其眷属。时仙人仰语。若为我者。莫苦伤害。时迦梨国王。忏悔之后。常请仙人。就宫供养。尔时有异梵志徒众千人。见王敬待羼提波梨。甚怀妒忌。于其屏处。坐以尘土粪秽。而以坌之。尔时仙人。见其如是。即时立誓。我今修忍。为于群生。积行不休。后会成佛。若佛道成。先以法水。洗汝尘垢。除汝欲秽。永令清净。佛告比丘。欲知尔时羼提波梨者。则我身是。时王迦梨及四大臣。今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时千梵志尘坌我者。今郁卑罗等千比丘是。我于尔时。缘彼忍辱誓当先度。是故道成。此等之众。先得度苦。时诸比丘。闻所说。叹未曾有。欢喜奉行。

以下应供有学互相参考
缘为契经说解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典故,获得相关资料甚多,并获确切原典贤愚因缘经,经本共十三卷,合六十九品,每一品等一经,赞叹如此珍贵精典。细读羼提波梨因缘品第十二品,惊叹如此美妙佛典,字数无多,却尽精致,难得品味,故推荐原典并以相应作解为诸有学新学共相参考:

于四空定者
修行忍辱
犹言忍辱
故言忍辱
犹称忍辱


于四禅事者
割其两手
断其两脚
截其耳鼻
颜色不变


四无量心者(无量心解脱)
羼提波梨与五百弟子
国王与诸群臣夫人婇女
诸龙鬼神
异梵志徒众千人


如是等十二因缘者,其中复有六道众生、三界天人、四报土者诸禅十二因缘。复有四无量心无量心解脱最适宜契经说解者:无量心解脱(慈悲喜舍四禅事者一根本)中最上的,是贪、嗔、痴不动心解脱就是无量

因为简约契经(金刚经),所以仅取部分名事法相(法界缘起)作为契经之最简说解,趣最上乘法诸乘教法,并通显密教。若欲兼顾人天乘、二乘说法,可以参考诸多讲经师之所经解,由最上乘根故,则能可为融通,至得皆出有无学位,所谓通宗、绝相、超宗、超佛教下禅、教外教、教外禅有学无学、有修无修,由与迷情者、迷悟者说。

佛陀亲身说于往昔事行(一大殊愿故,诸佛出世因)
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于事体、事界、界内、诸法,至于界外一念过去五百世,至于须菩提、诸大比丘众等所世,乃至当下,则四无量心者,谓慈悲喜舍四禅事如我是闻,一时佛在(一佛刹土,得法解脱,闻法成就),名忍辱仙人是人者耶?是法者耶?当来之世耶?

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于彼此四时,如虚空无住,八相无所住,所谓:象法(喻法)、入胎(事体)、出胎(一念)、出家(游心)、降魔(无住)、证道(得法)、转法(无相)、涅盘法者,未曾闻)大觉本尊者圆照,入如来不思议法,现种种妙色(不度无缘)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77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378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15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12-8 18:56
②②③③④⑤
五百世
又念过去五百世

经本几处五百岁,还有一处五百世,还有一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有朋友问起这个,说这个与现实是不是不一样,或是不是有些不一样?我人说,与现实没有关系,但也有关系,其中,有我们知道的,有我们不知道的,有不可知、不可思量者。佛教三世因果的概念,有没有呢,不要急于拒绝,如果没有,拒绝什么?用什么拒绝?那么很多让我们觉得奇奇怪怪的说法又何以来?这里关于一个话题,就是法界缘起话题,缘起差别,所以讲经者、说法者有显所有一切差别(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你我之间,两位之间,我们初步说有两个法界或二等法界,如果接受的话,那么情况开始变得容易理解。你的心世界,我的心世界,不就是隔世、隔界吗?或以单称隔世,或以单称隔界,那么一心世界就是一界,不知道你的一心世界,暂时不知道,那么,这还不就一界吗,但名:。于此者,我们说非量,若于,即如思议、思量你的一心世界非量,我们暂时记称为“”。即说如果思议起来,又很多隔界内容,诸多相对、相待
、对立内容,所谓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虚空,这样就是虚空十法界,所以,我们的心世界,能有很多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经云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于已过去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就是说,不要数取,不用数取,我们的心世界中已有世界种(所种、种性、种类,如色声香味触法)种子(诸善根)。不于,就是不取住、不执取,称名无量,此处无量有同于无数(无作、无为)之义。那么,我们好奇究竟多少善根,此则诸菩萨摩诃萨之因,菩萨道之缘起,圆满智慧(慧命)之因果。经本此处法句细节:过去无量,这个过去,是分段吗?无量之后千万佛所,千万数,是有数还是无数,有量还是无量?千万佛七佛界的密义,就是六根识色声香味触法,此中六根界之诸法相以不思议、不思量法,即“”义,如是六识六缘性空,谓七佛者,就是七法界空,比如记为七位零,即为千万,就是智慧,称为七佛七宝性身。所以,这里也是文殊菩萨(最上智慧)
七佛之师缘起之所。所以,过去者,非过去,非思议(非往昔)、非思量(非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法界之所取以量),或谓“无始,故记名:过去于量无取,无取非量,即为无量无数无边真实义第一义谛者,或记名:一切,令假于名获依而得安立之所

思量者,或于思议更细密的思度思议有名,如记:恒河沙数思量非名,如记:所有微尘思议、思量之间,我们说沙尘惑(诸菩萨摩诃萨圆满佛智中行,除见惑、思惑、行见惑等,有称为恒河沙尘之惑,或何缘故?诸生相于诸相住故,诸业相故(微量识),所以须于持经于行如法修证,这就是欲乐成就法身菩萨对于智慧完满之自身要求,即
最高旨趣所在(最上希有,最上乘者)老和尚证量证深或证浅呢,证真或证圆呢,偏真或偏圆呢,断证或错证呢,等等,此中,已获根本证量实相,通教议量:现量、比量、圣教量后之所议题,即在于证至法界性智之所量智称量,非未证妄想计,所以,始有法界缘起论说之初,同时,证量非比,即无比者,皆至证者,能布施者,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众生界即一切法界)

所以,上面举例所说:过去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当知与现实
(如幻、作想,作现实想)有没有关系,而是证法而于后得智转识成智之所成就,覆盖(开遮、显密)现实常见认识(世间法二种见者:断见、常见,故以与现实之关系者,是否或与否,非法说,非非法说,应无所住相(想)

五百岁,出一欲界天人寿(离欲,离欲界)
五百世,出一三界(入住究竟色天,如来不思议法)

如何应转(云何应转,云应何转)经云无有定法应无所住(色所变化,智所变化),即说,现量观待,如观待修法(诸乘教法差别),如上修行三界智若非,转非,转非非,故话题属归法界缘起,未来可于后行篇交流,当前应供于如来法信解受持,如法修行,悉地成就经云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3-29 19:52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