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婆婆媳妇掉水先救谁:经典笔记(20230616)

6 / 1006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发表时间 2023-4-2 09:44 |阅读模式
6.jpg

六祖坛经专供群
六祖坛经统一标准法本
团结出版社印次
2021年9月第6次印刷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 09:44
一切禅皆般若禅
般若禅非一切禅
整理:法喜

经典及知识涉猎范围
坛经、大乘百法明门论、心经、金刚经
妙法莲华经、楞伽经、楞严经、华严经
密严经、药师本愿经、地藏本愿经


唔读书今后耙猪屎
我亲见亲闻,我妈在我小时候讲过
今天,我想读书与耙猪屎有么差别?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这是我后来听到别人的妈妈这样告诉小孩子
忘记我妈讲过,应该有,或那当时没想到听

烟、做饭、人
看到天空中有烟就知道有烟囱,看到烟囱就知道有茅屋,看到茅屋就知道有人正在做饭…

这段话,或是我的哪位老师讲过,前些天我想起,淡淡的人间烟火滋味,觉得与佛学的量理学或因明学有关,就是说,“看”指向现量境(现量直觉识,直觉境界的自相),“知”指向比量境(比量联想识,由比较对照而推理,认识出来的事物),唯识学(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除了现量、比量,还有一个叫非量,或可以这样认为,前两者唯识(转识),非量该是非唯识或叫非识

那么,这段话还有其中的意思可以思考,就是以俱足有依“实体”(则是烟、囱、茅屋,有体假)来进行比量、对照、思维,如果不随“实体”(明觉),却随烟的去向(不觉),那就好象去扑个空,或象云朵一样在空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而终不能落于实际(无体假)

月亮月亮你别睡
本来一首歌名,但为引出金庸有意味的一个比喻说法:“这就像手指月亮,原本是为了要看月亮,才看手指的,但有时候看多了手指,只记住了手指,反倒忘了月亮的存在了,实在是要不得的。”

万金油、绿油精
妈妈让小孩子去买万金油,小孩子却买回了绿油精,妈妈说,我不是让你买万金油吗?小孩子回答说,万金油已经不流行了,人家都在买绿油精…叫你买万金油却买回来绿油精,听不懂这个故事的人会被气死。

这段原话,从曾仕强老师的影碟讲座中听来的,虽然很短一段,但从后来的出版图书中阅读则差欠了内容,我有时就用这段话来作思考、思维。

茶禅、茶密
此茶,诸天爱嗜,故于供天时献以茶,不供茶则其法不成就。

此一小段语言,是来自古法茶经中所说法。有段时间我非常热衷旧书的收集,这个说法来自经台湾代购中间人的手,从台湾收购到的一本旧书,日本作者所著,内容谈关于茶文化的图书,其中提及中国禅宗引进到日本时的茶经中所说,所以特别记录下来的这一小段话,由是既茶、既禅、既密,或既是唐密,密指密法或密宗或禅密或禅密净。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 09:44
非说所说
一位在修行、讲修行的女生,性格好玩也有古怪……这是今天早上快手上看到的一个视频,然后我作如是说,包括前面的话也出自我所描述:

这样就是没有修行,当然要知道这是我的知见,我的意思是我自己要修行,想修行……这样看我的知见,就是“非说所说”……金刚经有一分的标题就是非说所说分……假设我因为别人的习惯或行为自己生起烦恼,那就是我自找的,不招欢喜而招烦恼…如果转不过来,坛经就叫:不悟而自屈(经: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再举“非说所说”的例子,「心」,就是“非说所说”,但想一下,说者来自何方?会不会刚好是“非说所说”中那个“所说”?……假如“所说”已知何者何物,还需用说吗?

金刚经还有一个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当然,这里的这个“法”是性空的「法」,就是没有自相没有自性(等同「清净」)的“法”,也就是“佛法”之义……所以金刚经又这样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所谓,说佛法是什么什么,有“相”,就非佛法,也即这样说来,等同没有佛法: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所以,没有佛法(一法不存),等同「清净」……就如说断了“法执”,那能执者谓“我执”既同时消亡,即过去所讲“能缘”“所缘”。然后,余下唯有的“空壳”名字的这个「法」就叫「法相」,所以心经说:诸法空相…就是这个意思了。金刚经有非常多句式的法句诸如: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段论说一合相,就是聚集起来的「凡所有相」……实无有法,等同“清净”,即如于坛经说之:见性……所以,「见性」与「心」同是「非说所说」。


光线照在聚集一起的水蒸气,引起水蒸气的反射作用,叫做天上有云朵……按照上面的道理,「云」者,非说所说,那么「云」即金刚经所说的法本「无实无虚」,这样「云」就符合佛法了……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但我们一般人,还同凡夫,若执着「云朵」之为有、之为实在而作本质,这样就叫「云执」或「我执」……能执者叫具有法执……因为对云朵的这种执着同样相对“一切法”的执着,就如一个人相对于身心的执着,这样叫“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但想一下,我们刚被生下来,就自己认为有自己并且为「一」个与「人」吗?未生之前“我”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不能由别人代替思考,坛经说:切莫百物不思

云来云去,实相却是「不来」「不去」,也无「不来」
(阿罗汉三果)……为什么?要自己思考才好,要是别人代回答,那以后你会恨死这个人:多嘴……明白这个道理,就叫到达法云地,曾于何云游?法云地也即菩萨修行位来到第十地,菩萨非佛佛无四者,但然佛会以菩萨的面目出入于世界,然而菩萨无相(真菩萨
无四相,不住四相,不取于相:一位在修行、讲修行的女生,性格好玩也有古怪,唯佛能知,或说自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样,同如坛经之「见性成佛」所说(“非说所说”中之所说)。今天说法,看看自己(本来面目)到达十地没有?于自坛经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19 10:09
内明内学
对于佛学治学、修行佛教的两类佛系人来说,什么是内明,什么属内明是非常必要的了解,否则学佛不见收获倒给自已学业先挖了一个大坑,几乎得益者都要经越过这条又老(古老)又长(悠长)的大臭水沟。坛经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定慧品第四)

按佛法传统所讲的五明有:工明、医明、声明、因明、内明,可略为了解一下…工明约如工学,象现代的理工科、工艺科,乃至科学应用技术归工明处…声明约如语言、文字、声音
(这个字念什么)归声明处…医明约如医学工作,通常说的治病归医明处…因明约如道理、逻辑等,比如哲学、思想,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心理学归到因明处…内明,比如佛学、佛教归到内明处。

婆婆不说话,媳妇怎么办?

有谱么?工明与医明,对于我们都有肉做或米粉做的身体来说,工明归外部物质范围,医明归内部物质范围,声明与因明,对于这个日常生活的世界来说,就是内外交流的应用……然后,就是内明了。但从内明说,一切唯心造,即前四明者也归唯心的应用,所以初学接触内明处,可以叫名内学内学虽然也用到前四明,比如因明,但为获得并证知内明,所以就会有颠七倒八的内学过程,所以坛经有话说: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佛学老究者说守宗旨,道个什么?我想了好一会久,话说“佛心”宗吧?

读书与耙猪屎有什么差别?

是不是当初新学佛学,心得急于告之他者,名说分享智慧,究竟他者得否?从本因讲,人人是佛。“佛教”这个教字,念什么发音?
因此关于内明有句老佛话新学但须记住:

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
真法不可说,无缘不能渡


作个明白人,还做清白人?

历史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自已的墓立无字碑,这样就有了很多猜测,古典小说西游记唐三藏取经时第一次取到的是无字经,到底什么意思呢?如来说是无字真经,这样说该是文学里的如来,如何顶真如来,当是娱乐如来。佛教是如何产生,大家都知道释迦佛创立。


传说中释迦佛为生老病死而欲求解脱之道,就是说,从对生老病死产生疑惑开始寻求出路,就象西游记石猴有天发现有猴子死去,然后开始为求长生不死术而漂洋过海,直至今天的现代科学家,滋滋不倦探求长生不死,我们道家文化中的长生不老或许相对易求。对于内明接触的缘起,据佛经中说,总有诸所原因,但非有第一因…这里有这种意味,若有第一因,那么这种道理则归因明处。从内明得益的古德或说过去人,确实有不因为生老病死而接触佛教,有为是追求终极真理的禅师,觉悟之后就好象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了,比如月溪禅师问求师父安排做事。

坛经里中看,六祖惠能来见五祖弘忍,直言: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则是希望门人承续慧命: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从心经里中看,若说追求终极真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若说追求生死结果: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若说追求修行成就:无生老病死,无苦集灭道……从唯识学中看,唯识无境金刚经一相无相、一体同观

但相信内明或许可以满足各各见闻思惑或之诸种种困顿,因为从未有佛教之前,释迦佛始初为解脱生老病死痛苦直至最终成为觉悟者,如象让买万金油,结果买回来绿油精一样的情况,不可理喻,更何言说。


8429195.jpg

妈的味道
小孩子爱闹,爸爸给小孩子一颗糖,小孩子把糖吃了又转回来找爸爸:爸爸,你知道什么味道吗?爸爸说:你妈的味道!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0 13:01
青瞑点灯(正觉)
我们也设破三关见本参:青瞑看书、青瞑不识字、青瞑点灯…青瞑,就是瞎子的意思……“青瞑不识字”改为“青瞑识字”即三关皆合四字……青瞑识字,不是通过看书,明眼人看书识字而一时想不起来,因为青瞑识字通过耳根而不是通过眼根,所以第一关能不能过,就是本参,后面参重关与死牢关…第二关,青瞑识字用心记:青瞑算命是一个例子……明眼人用心记不?改为青瞑识字会给人一种惊艳……明眼人识字看书但一想就认为青瞑不识字(我执),那么所谓识字与青瞑无异,就是说,明眼者的不识得字或识字与识得字的青瞑有什么差别呢……学参就是初参……

青瞑看书我执法执(相分,出二乘,欲界)
青瞑识字我见我执(见分,大乘入,不取正觉、色界)
青瞑点灯空执(自证分,一乘向,现等正觉、无色界)


所谓破三关:破初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古德有开示说:“禅宗尤重在破本参,因为不破本参,则根本谈不上后二关。然破本参而不知有重关须破,则易落于天然外道;破重关而不知透末后牢关,亦易安于小乘涅槃。所以必须透过三关,始可真实达到佛祖的境地。”,什么意思呢?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妈妈说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离境无所有,三界唯心造
欲见真常心,无心即直道

见不见、名不名,无我无假证直证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7 11:30
五蕴皆空(心经)
一个流浪汉遇见了谁: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台上,受众人顶礼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菩萨说: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说:只要你坐在莲花台上,能保证不开口讲话,可以。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成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他始终強忍着没开口。

一天来了一个富翁,跪在菩萨面前:求菩萨赐我美德,磕头起身,富翁钱包掉在了地上。流浪汉刚想开口提醒他,想起了菩萨的话,没有开口。
富翁走后,来的是个穷人穷人说:求菩萨赐我金钱家里人病重,急需金钱。磕头起身,他看见地上有一个钱包穷人想,真显灵了,他拿起钱包就走。流浪汉刚想开口说,那不是菩萨显灵,那是人家丢的东西,他想起了菩萨的话,没有开口。这时进来了一个渔夫渔夫说:求菩萨赐我安全,出海没有风浪。磕头起身,漁夫刚要走,却被又进来的富翁揪住,富翁认定是渔夫拣走了他的钱包,而渔夫觉得蒙受了冤枉,怒不可遏,无法容忍。流浪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住手!然后把一切真相告诉了他们,一场纠纷停息了。

菩萨看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对流浪汉说,你还是去做流浪汉吧。你开口以为自己很公道,但是穷人因此没有得到那笔救命钱富人也没有修来好德行,
渔夫出海赶上了风浪葬身海底。要是你不开口,穷人的命有救了,富人损失了一点钱,但帮别人积了德,而渔夫为了纠缠无法上船,躲过了风浪,至今还活着。流浪汉听了,若有所思,低头走下莲花宝座,默默离开了寺庙

轮回过患(世间、欲界)
:穷人
:流浪汉
:富翁
:渔翁
:菩萨


人身难得(出世、色界)
:身见(钱包、寺庙)
:边见
:邪见
:取见
:戒见(金钱、莲花)


佛法难闻(大船、空界)
大圆镜智性清净(海底)
成所作智同圆镜(钱包)
妙观察智见非功(金钱)
平等性智心无病(风浪)
身佛(钱包、宝座)心佛(金钱、莲花)


佛法正见不见(真相),纵使学佛历劫(故事),流转生死无岸(自身),学佛正因不生(自生),既使身是舍利佛,对面不识观世音(痴)坛经曰:邪见障重(风浪),烦恼根深(海底)。我最记得寺院里老和尚讲法:修行就为了脱生死…不为超脱生死,修行做什么?心经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与老死属十二因缘头尾支),无苦集灭道(无为法),无智亦无得(无学位)…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上船,般若智慧大法船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03 天
连续签到:3 天

331

主题

341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5-10 12:15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27 18:54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