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 青蛙网者 在 2011-4-6 12:57:10 的发言:
南怀瑾的书,因其成书多为讲座录音,借代一下进入那个场景,以旁听者的身份去感受其文字间流露出来的口吻,去看他对待经典的态度,其实那些“恭敬”、“谦虚”、“狂妄”、“穿凿”都是很自然的体现。随着阐述事理不同层面的变换,援引不同教派的观点进行印证,时而高瞻时而俯就,就有了那么些看似奇怪的矛盾“态度”和“情绪”。
有人说,自然流露出来的是“真性情”。
佛世有一位阿罗汉叫迦楼陀尊者,每次经过河流,就唤河神“小婢”。河神很生气,跑到佛那里告状,说尊者看不起她。佛跟尊者说,河神对你很恭敬,你也要尊重人家,你叫她“小婢”,她心理不好受。尊者心里其实根本没有看不起河神的意思,就马上向河神道歉说:“对不起,小婢,以前对你不尊重(道歉还是叫人家“小婢”,呵呵)”。佛就跟河神解释说,尊者很多生都是高贵的家族,平时在家里叫“小婢”、“小丫头”.....成习惯了,虽然他现在已经断了烦恼,但他傲慢的习气还在。
一个瓶子,里面装满烈酒,只要打开瓶子,酒气会直冒出来,这好比是众生的烦恼;把酒瓶里的酒倒掉,再清洗一下,虽然没有了酒,但因为装酒的时间长了,瓶子里一时半伙还遗留着酒气,打开瓶子,酒气还会冒出来,这好比是习气。
我是凡夫,当然也无从判断南老自然流露出来的是烦恼,还是习气,但毕竟是些与慈悲、智慧、包容、严谨.....等正面、光明的元素粘不到边的烦恼、或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