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p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白话简译
须菩提自现证无诤见(无诤见唯佛佛能知,唯圣者以寂灭法得见,一切圣贤皆得此寂灭法而住持一切境界,离欲定,乃至灭尽定),言说已毕,佛陀由此接着开启示问于须菩提(一者遮诸群生疑见于无诤见,二者妙显意生法身,启悟正教菩萨法)。
须菩提,你且再说,往昔时事,我于事值奉(恭敬、布地)燃灯佛,得以授记,是(心)有所法与得法(于心)否?
不,世尊。如来(佛陀、世尊)于燃灯佛(燃灯如来)所处事,无所法法(无法住,无思议法,无见于法),无有所法(无作者身),无所受法(名无得,无受者身,无有为,无所作)。
须菩提,接着想想看,菩萨于法于行布施,可以说庄严佛土吗?
不,世尊,为什么缘故?言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由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无论见于大小事(若着于相见),应生清净心,不住色生(应)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应)心,于(色境、法境、外境)无住心(无所住),于事(事相、行地、境界)无住(心无所住,行无住相,无名义诤,种种无住人事人言),应如是法(如法奉法,行)清净心,心自本清净(即非住,心自本利益,如是行定,决定,见地,名佛土)。
须菩提,即假如有人,相如须弥山王(诸山之王),想想看,这样足够(如有三十二相、一切相、三千大千世界,三大阿僧祗劫)的身相,是否身相当大?
是,很大,世尊,何以这么说,佛(如来)说非身,所说(一切法)非身,非于相说,非于法相说,非缘名缘见说(法身),但名大身(全体,一切众生,如来身)。须菩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