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 2023-5-30 20:41
E.关于怎样的人能证果
E1杂阿含964经:妓女畜男女习五欲,也能证初果
……婆蹉白佛。颇有一比丘于此法、律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乃至不受后有耶?
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
婆蹉白佛。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尼于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
婆蹉白佛。置比丘尼。有一优婆塞修诸梵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优婆塞。乃有众多优婆塞修诸梵行。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得成阿那含。不复还生此。(此优婆塞修诸梵行)
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于此法、律修持梵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优婆夷。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于彼化生,得阿那含,不复还生此。(此优婆夷修持梵行)
婆蹉白佛。置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梵行者。颇有优婆塞受五欲。而于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塞居家、妻子、香华严饰、畜养奴婢,于此法、律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
婆蹉白佛。复置优婆塞。颇有一优婆夷受习五欲。于此法、律得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众多优婆夷在于居家,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于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畜养男女习五欲的优婆夷就是妓女,佛说她贪乐五欲却已破我见,得须陀洹,决定正向三菩提。】
E2杂阿含347经:慧解脱不得禅定、亦能证初果
【初果只破我见,不必离欲界恶法】
……尔时,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令得出家。时,诸比丘愿度须深。
出家已经半月,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比丘答言“不也!须深”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比丘答言“不也!须深。”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此经说有身乐受与心乐受是有区别的】、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复问“若复寂静解脱起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答言“不也!须深。”
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作是说已,众多比丘各从座起而去。
尔时,须深知众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诸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得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作是思惟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众多比丘于我面前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即问彼尊者‘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彼答我言‘不也!须深。’我即问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入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彼答我言‘得慧解脱。’作此说已,各从座起而去。我今问世尊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须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耶?” 须深白佛言“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
“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无畏,稽首佛足。
E3杂阿含990经:未断淫欲亦能得二果
【本经说未断淫欲也能得斯陀含,不应筹量他人道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诣舍卫城,次第乞食至鹿住优婆夷舍。鹿住优婆夷遥见尊者阿难,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难令坐。
时,鹿住优婆夷稽首礼阿难足,退住一面白尊者阿难:云何言世尊知法?我父富兰那先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诸凡鄙,叔父梨师达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二俱命终,而今世尊俱记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于后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世间究竟苦边。云何阿难?修梵行、不修梵行,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后世?
阿难答言:姊妹!汝今且停,汝不能知众生世间根之差别,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如是说已从坐起去。
时,尊者阿难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鹿住优婆夷所说广白世尊。
佛告阿难:彼鹿住优婆夷云何能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阿难!如来悉知众生世间根之优劣。
阿难!或有一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或有一犯戒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于彼筹量者言:此亦有如是法,彼亦有是法,此则应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后世。彼如是筹量者,得长夜非义饶益苦。
阿难!彼犯戒者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此人是退非胜进,我说彼人为退分。
阿难!有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于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为胜进分。自非如来,此二有间谁能悉知?
是故阿难!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知人耳。
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持戒无余灭。若掉动者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掉无余灭。若瞋恨者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瞋恨无余灭。若苦贪者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所起苦贪无余灭。秽污清净如上说。乃至如来能知人人。
阿难!鹿住优婆夷愚痴少智,而于如来一向说法心生狐疑。云何阿难?
如来所说岂有二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如来说法若有二者无有是处。阿难!若富兰那持戒,梨师达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兰那所不能知,梨师达多为生何趣?云何受生?云何后世?若梨师达多所成就智,富兰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师达多亦不能知彼富兰那当生何趣?云何受生?后世云何?
阿难!彼富兰那持戒胜,梨师达多智慧胜,彼俱命终。我说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后世亦同是斯陀含、生兜率天、一来生此究竟苦边。彼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得知。是故阿难!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
E4杂阿含854经:一聚落内有500阿那含
【本经说一村落就有上千人于佛前证初果,这些人于末法都会天上人间来回,尤其从天道回人间时已经几千年了,他们将继续修行证果。勿轻信现代末法不可能修证。】
……世尊!彼等命终当生何处?
佛告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诸比丘白佛:世尊!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皆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于彼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皆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当受一生,究竟苦边。此那梨迦聚落,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告诸比丘:汝等随彼命终、彼命终而问者,徒劳耳!非是如来所乐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显现演说,分别开示。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苦阴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苦阴灭。今当为汝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E5善见律:佛灭后(公元1500-2500)还能得阿那含
【善见律卷第十八说公元 ac2500 年内犹能证爱尽罗汉,可见目前要证初果应当是绝对不难。】
……何以佛不听女人出家?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只得五百岁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还得千年(bc500- ac500)。法师曰:千年已佛法为都尽也?答曰:不都尽,于千年(ac500-1500)中得三达智。复千年(ac1500-2500)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ac2500-3500)中得阿那含。复千年(ac3500-4500)中得斯陀含。复千年(ac4500-5500)中得须陀洹学法。复得五千岁(ac5500-10500)于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岁后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有袈裟法服而已。【Bc=公元前,Ac=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