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XC东翔陶瓷

浅谈命运观

24 / 13184

尚未签到

3

主题

12

帖子

5274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274
发表时间 2008-1-8 23:50
嗯,关于命运还有改变命运的话,我以一个信佛者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吧,我认为积善行善就会积福,就会让你命运转好,若人人行善,人人向善,则社会就会充满了爱,世间就会很美好.以下我引贴一下:
长远行善必获善报: 

圆因法师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而有些人却毫无作用,根本没有善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是一般公认的现象,并没有错。问题乃是在一个人所做所为是不是真正的善,或真正的恶,必须分辨清楚,才能正确的定论。例如一个法官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毫不接受罪嫌家属的关说,做事绝不徇私。又如一位老师在监考时非常严厉,一发现违规即照章处罚,这种‘恶’便不是真正的‘恶’。反之一位法官如果对任何人都很随和,对罪犯的判决和处罚也非常具有‘人情味’,处处予以通融,则这种‘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善’。因此这些人将来的果报也就常常不符合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 

此外,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相较,简直还不成比例,这时自然就会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正如一个曾经贪渎或倒会几百万元,后来捐了几千元或几万元作善事,便想获得善报是一样不切实际,因此必须长远布施行善,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佛家曾云:‘为善必昌,为善如不昌,其身或祖上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恶如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昌,昌尽乃殃。’一个人为善为恶之后,有时未能立即获得应有的报应,其理由也在此。 

(2)所作的善事可能并非真正的‘善’。所谓‘善’应该是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为解救别人的不幸或痛苦才不顾一切的施予援手,完全不考虑作此事后,将有何种的‘回报’,或对自己将有何种的‘好处’。如果在布施时,一再考虑‘自身的好处’,甚至只是存心沽名钓誉,那么基于这种‘自私’的动机,则布施的意义就不一样,将来的‘果报’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行善时最好不要心存回报。这种不求善报的布施,事实上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功德’,以及更多的善报。 

(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林’善恶两者互相抵销,结果也就毫无功德可言。正如一个人,经常在银行存款,然而一方面却也不断开付支票,结果到月底结算,银行存款所剩无几,甚至有时还会透支的现象一样。因此为人不仅要尽量行善积德,而且平时更要注意修持或严守戒律(不杀盗淫妄酒等等)以免造成恶业抵销善行,正如一个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外,还要注意减少无谓的支出,这样才能增进财富,道理完全一样,因此修福与修慧两者都很重要,应该同时并重,不可偏废才是。 
    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归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儿时的我由于无知造尽杀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毛骨悚然。正因如此,疾病和痛苦便是我成长过程中形影不离的伴侣。而且命中注定今生与长寿无缘。当我了解到杀生的事实真相时,我是真的怕了!在也不敢有伤害任何众生的念头了。平日里念佛的功德自己不敢承受分毫全归他们,只为求得他们的点滴谅解。夏天被蚊虫吸食的时候,我是一动不动恭恭敬敬的供养,生怕惊扰了他们。奇妙的是,这些年来他们似乎不在惦记我,即使偶尔光顾,也没有给我带来过不适的感觉。看来佛所言不需:一却众生都有灵性.

   我们求福,自然要做一些善事累积功德,增长自身福慧。世间善法,总是需要时节因缘成熟方可完成。唯有放生,时时处处,不论钱多钱少,不管一人多人,只要拥有一颗爱物之心,就能完成救度千万生命之不可思议功德。这些年来,放生治愈绝症改造命运的事例不胜枚举。放生三施具全:财布施、法布施、无谓布施。放生一举尽得。戒杀放生的利益非是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相信亲身实践过的同修都确信无疑!

   我放生的缘起难以启齿,当时我的情况非常糟糕,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来形容丝毫也不夸张。我没有选择自杀是因为不敢,我害怕承受佛在经上所说的自杀的果报。我记得网上有同修说过;活者比死更可怕。我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在生活甚至生命陷入绝境的状况下我开始尝试放生,当时的心情是:反正都是死!

我日中一食,每天节约出三元钱恭敬的放进自制的钱箱里。我记得每次放生回来后我都会生病,我知道这是在消我的业障。我从不吃药,有几次难以忍受的时候,我还是把准备买药的钱投进钱箱。放生到一个半月的时候,本来不可挽救的家庭关系出现了转机。我的放生款增加到每天四元,很快我的经济出现了危机,有几次我饿得头晕眼花但我都强忍者。放生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我觉得头脑非常的清晰,考虑问题也变的全面周到了。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气,净化自己的心灵。放生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我的现状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时期我解决的问题和得到的财富不便详细说明,我可以非常愉快的告诉诸位:我重生了!

二、诵经念佛:

诵经念佛贵在至诚,一心不乱。不能一味地为完成任务而追求数量。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家庭情况也不相同。我们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内容的定课,以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也可以心无牵挂。或许我们平日里不觉得,可一念起佛来便妄想纷飞,甚至障碍重重。我刚开始念佛的时候,工夫很不得力,不念还好,一念就犯困,心浮气躁。偶尔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无法精进。起初我都强迫自己继续念下去,可是我的执着在魔障面前根本力不从心。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我终于学得聪明了。每次修学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暂时停下来去看看风景,或去放生、或去助印一些经书。总能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当思绪飞走的时候,将他拉回便是,感到障碍的时候,可以变通一下。何必为此而丧失信念?

三、戒除邪淫:

邪淫的危害和果报触目惊心。“万恶淫为首”。古圣先贤的教诲绝非危言耸听。邪淫的苦报如影随形的跟在我们身边,不少同修也深刻地领教过它的恐怖。邪淫障碍我们的道业、消耗我们的福禄、摧残我们的身心、破坏我们的家庭。何苦为满足一时的冲动而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更何况那亿劫轮回无有出期的地狱苦报。持戒、诵经、念佛、放生。是我经过实践总结出的戒除邪淫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为了现在生还有未来世,拔除邪淫的根本,已经刻不容缓!千万不要等到果报现前的时候在去流泪,无数惨痛的教训无数的人现身说法,难道还不足以唤醒我们的觉悟吗!

四、长远精进:

或许我们都有同样的心情和经历,我们在学佛发愿创造命运的初始。都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实践,可是时间一久或者遇到恶缘便会生起懈怠而退却信心。归根结底,就是缺乏长远心和精进心。福慧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改变命运的道路或许是艰辛的,但是不改恐怕会更加辛苦。何况永远了脱生死离苦得乐的漫漫菩提之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道理?我们今生有幸得人生、闻佛法,念念修行。如果为了眼前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和困难就放弃佛法永恒的受用,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虚度吗!遇顺境而不贪,遇逆境而不嗔。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等待,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现在就要开始!

五、惜福惜缘:

前年,有一次我和师傅一起吃饭。一不留神,掉了几粒米,我习惯性的顺手一末,米粒落在了地上。吃完饭后,师傅二话不说,弯腰把地上的米粒拣起来吃了。那次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吃饭,我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浪费。纵然因为不慎放得发霉不能在吃的食物,我都很恭敬的撒到河里供养鱼虾。能走路的时候,我绝不做车,我珍惜自己点点滴滴的福报过最简单的生活而在也不在意别人藐视的目光。师傅对我说过:一个家庭里,若有三个人吃饭时总是剩下,这家人肯定不富裕。这句话蕴涵的实质,直到我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地神护法品》才算彻底明了。

   "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
  
   我们生活中享受的一切物质和资源都是坚牢地神以无限的慈悲之心变现出来的,是地神的恩赐。任何的虚耗与浪费都是对地神的亵渎和不敬.上天因此扣掉你的福禄也是理所当然。
   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我们做任何事都须因缘和合才能成功。我们在修行路上处处遇到障碍,追溯原由,恐怕就是过去世结下的逆缘。我们好不容易明白了这个道理,与人相处再也不能迷惑颠倒了。为一切众生带来欢喜心,便是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言谈谨慎,莫论人非。心存正见,行为端正。珍惜光阴,勇猛精进。珍惜福报,远离五欲。内心清净无染,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智慧福报自然会现前.

六、救人急难:

人在急难之中,最渴求安慰和帮助。古语有云“救急不救贫”。穷苦的人,给予他物质上的照顾,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养成他懒惰贪婪的习气。不如将佛法介绍给他,使他自求多福气。我曾经被路边的乞丐欺骗过,我记得那是一个穿着学生制服的小姑娘跪在寒风中请求大家供养她一点学费。现在我还隐约记得那张脸孔是多么的清纯。我不敢想象,当时负债累累的我一点微不足道的供养会为她带来什么?在我亲眼证实自己被欺骗的瞬间,我才意识到菩萨用这种方式告诉了我人为什么会贫穷。但是穷苦的人肯定是需要帮助的,看我们如何动用智慧。

七、劝人向善: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人勾心斗角而虞我诈。佛怜悯的称我们的世界为“五浊恶世”。有段时间我认为佛的说法过分了点,但这也是不诤的事实。人们每日的造作不必多言,就是大家茶余饭后在一起谈论最多最有趣味的大都是些杀盗淫妄的话题,说起断恶修善,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听,更不用说出离世间的佛法了。不过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到冥冥之中的因果。劝人向善,才是令一个人真正得救的唯一途径。我们自称为佛的弟子,应当不遗余力的用尽善巧方便去做这项事业。让闻到善法的人都能不被迷惑的世界颠倒,走向正确的人生。他人的嘲笑随他去吧,看看自己的内心,是否清净污染,如法修行。时间久了,我们一定能够得到理解。


八、护持正法:

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世间是每一个佛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听到有同修说:等我有了多少多少钱,我要拿出多少多少来印经造像。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他仍在痴痴等待自己想要的财富。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为想要行善修福而又暂时拿不出钱的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只要你真心肯去实践,就能做到。用MP3存入自己认为庄严的佛像,拿到照像馆里洗出一张书本大小的佛像,冷裱一下非常精美,成本五元钱.只要心存恭敬,注意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节省出制造一张佛像的费用。何必要给自己找借口。行善正当时,命运不等人!

九、谦虚仁爱:

中国五千年文明,谦虚是一种美德,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关于谦虚的格言启迪后人。善书《了凡四训》,也极力阐述谦德受福的道理。地藏菩萨是无量无边诸佛菩萨的老师,或许论起资历,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早。可是他在每说一句话乃至每做一件事时,首先想到佛的教诲。我们读读地藏经,看看地藏菩萨说哪句话时不带上“承佛威神”.他将自身拥有的神通,智慧,辩才全部归于佛的加持。丝毫不敢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些烦恼习气深重的六道凡夫,又有什么骄傲的资本!
   末学不才,有幸混在佛子中间,每日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一天的造作,想起一旦境遇现前便将佛的教诲抛到脑后。总是惭愧万分!我们看待世间的人迷惑颠倒,他们看待我们同样也是不可理喻,难以相处。我们为了佛法的问题争执,为了不同的观点不肯谦让,实际上我们已经违背了佛陀的教诲。
   佛弟子应当谦虚仁爱!

十、为人助念:

试问世间有什么功德比送人成佛更为殊胜?我们若遇到这样的机缘。一定不要错过!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去做。因果不空,送别人成佛就是度自己成佛。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愿天下众生康宁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8 天
连续签到:1 天

15

主题

100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161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1-9 00:12

古今中外的命运观有:儒家的天命观、道家的自然命定论、佛家的因果论、基督教的上帝决定论、伊斯兰教的前定说、古典物理学的机械决定论(即拉普拉斯决定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的非决定论及中性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命运”(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命运是宇宙中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从生到灭的轨迹。已为宇宙规律所完全预定。

若是的能够对古今中外各家的命运观有所了解的话,取长补短、取精去粕,一定很有益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3

主题

13

帖子

2808

积分

小溪

Rank: 4Rank: 4

积分
2808
发表时间 2008-1-9 21:42
运亦?命亦?顺其自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0

主题

14

帖子

1557

积分

细流

Rank: 3

积分
1557
发表时间 2008-1-10 15:39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0

主题

3

帖子

704

积分

浪花

Rank: 2Rank: 2

积分
704
发表时间 2008-1-13 09:32
我觉得命运取决于心态,以下内容摘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feea001000891.html,我觉得很有道理。关于命运及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的问题,在《了凡四训》里,作者通过自身的经验,已讲得很明白,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建议大家阅读

(一)心命歌

   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 心好命不好,天地终有保。

 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 心命俱不好,贫贱受烦恼。

 心乃命之源,最要存公道。 命乃形之本,穷通难自料。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桥。 修心不听命,造物终须报。

 李广诛降卒,封侯事虚杳。 宋祁救蝼蚁,及第登科早。

 善乃福之基,恶乃祸之兆。 阴德与阴功,存忠更存孝。

 富贵有宿因,祸福人自招。 救困与扶危,胜如做斋醮。

 天地有洪恩,日月无私照。 子孙受余庆,祖宗延寿考。

 我心与彼心,各欲致荣耀。 彼此一般心,何用相计较。

 第一莫欺骗,第二莫奸较。 萌心欲害人,鬼神暗中笑。

 命有五分强,心有十分好。 心命两修持,便是终身宝。

 (二)明心歌 ——范传忠

 世上人人想发财, 富贵自然有安排。

 非份之想君莫有, 自强不息衣食来。

 人人都知当官好, 命里无官莫强求。

 逢迎贿赂可怜虫, 不如垂钓看水流。

 人人都知美酒香, 志气消磨身体伤。

 劝君莫贪杯中物, 俭约勤奋福自昌。

 非德之色君莫爱, 须知福里藏祸胎。

 欲多身命皆有损, 那堪事后悔不该。

 争强好胜性凶顽, 横事官非来缠绵。

 劝君莫忘忍与和, 气大伤身后悔难。

 [解析]命自我立,所谓修身以俟命,仅此而已.太甲说得极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5-5-13 12:40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