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 诗铭轩 在 2010-12-21 19:41:59 的发言: 瑜伽九卷六页云:无记业者:谓非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亦非贪瞋痴为因缘业。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于善不善二种行相,不可记故;立无记业。 俱舍论十五卷十二页云:非前善不善业,立无记名。不可记为善不善故。 品类足论七卷一页云:无记业云何?谓无记身语业,及无记思。
既是因缘业。何来不招果报?这样不是违反了“因果关系” 再说因缘业,里面包含了因果关系。 另无记业。 也属于无明的一种
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
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
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云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痴。
这样招不招感果报?  能静下心查找资料,精神可嘉,辛苦了,
平时不学习、没有积累,骤然看到经论,难免云里雾里,解释起来也只能“跟着感觉走”,是胡乱地解释一通。帮你解释下你所引用的文字吧:
瑜伽九卷六页云:无记业者:谓非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亦非贪瞋痴为因缘业。
无记业,是一种业(动转、造作,都称为业),它是什么业呢?它是(非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亦非贪瞋痴为因缘)(的)业。谓=是;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业)=善业;贪瞋痴为因缘业=恶业。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于善不善二种行相,不可记故;立无记业。
无记业,是善业、恶业都算不上的一种业。 后面的两个引文大意也是如此。
既是因缘业。何来不招果报?这样不是违反了“因果关系” 再说因缘业,里面包含了因果关系。
“因缘业”一词的产生来源于你理解错误、断句错误。这里的“因缘”是说,善业是以“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产生的业,恶业是以“贪瞋痴”为因缘产生的业,无记业则不是这两种因缘产生的业。
另无记业。 也属于无明的一种 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 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 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云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痴。
无记业一定“属于无明的一种”吗?不见得! 无记业有两种——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后者就不属于“无明的一种”。即便是前者,痴所摄,它也依然不会感果。无明只是延续着生死流转,不会招感苦、乐的果报。
这样招不招感果报?
不招。你引用的文字也没有一处说无记业会招感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