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潮州空空

请教各位:佛与禅的大同小异!

42 / 8132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3 02:00
※ 以下是引用 诗铭轩2011-3-2 21:39:22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1-3-2 10:10:00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2-27 17:21:57 的发言:

佛也者,禅也者,孰大同,孰小异…


呆哥喜爱《道德经》,请你谈下“道”和“德”的异和同,相符联系,你在经营论坛如何运用,感悟到“它”?

高兄“逼走人”

很妄哦…应该是同修才是,何来逼呢…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3 02:18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1-2-28 9:52:14 的发言:

禅,在印度,有本来的内涵,但在中国(汉地),禅经常被约定俗成地认为是指禅宗。禅、佛,作为教法的话(禅道、佛道),佛道的内涵广、禅的内涵狭窄,佛包含了禅,佛法有无量法门,禅是其中之一。

“禅是相当于修行五位中的见道位”,或者说“禅宗的开悟相当于修行五位中的见道位”——可能学禅宗的人很难认同。佛陀时代,有很多人在佛陀的教导下,顿证阿罗汉果位的,不一定是从初果一步步上去的。禅、教的学者,也是一样,不一定是一步步拾级而上的。

从印度佛教,到咱们东土佛教,大小乘,禅宗,净宗…谁是演化谁是禅变?
既然说禅经常被约定俗成地认为指禅宗,那佛经常被约定为什么呢?阿尼陀佛…
cztc_1241146487755047671_gallery_44256_427.jpg

看这油索(俺喜欢叫这个为油8,如环无端…),能认真得了吗?无限究竟,但也别太认真…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1-3-3 11:09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1-3-2 10:10:00 的发言:

呆哥喜爱《道德经》,请你谈下“道”和“德”的异和同,相符联系,你在经营论坛如何运用,感悟到“它”?

听说,世间难得双全法......读书的时候,书上说,商人重利......又听说,名利场上无道人......

时代变了,现代的商人不但流着“道德的血”,还能懂得“道”和“德”.....还能知道它们间的“相符联系”.....还能“感悟到‘它’”.....真、真、真.....太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发表时间 2011-3-3 16:15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1-3-3 11:09:14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1-3-2 10:10:00 的发言:

听说,世间难得双全法......读书的时候,书上说,商人重利......又听说,名利场上无道人......

时代变了,现代的商人不但流着“道德的血”,还能懂得“道”和“德”.....还能知道它们间的“相符联系”.....还能“感悟到‘它’”.....真、真、真.....太圆.........了........



老是听书说那不是活在书里?呆哥有道无道你应该自己去遇去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4 06:01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1-3-3 16:15:21 的发言:

老是听书说那不是活在书里?呆哥有道无道你应该自己去遇去观察。

不要啦,弄不好变成偷窥…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4 06:02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1-3-3 11:09:14 的发言:

听说,世间难得双全法......读书的时候,书上说,商人重利......又听说,名利场上无道人......

分享一下(别人说的):
企业家除了经济责任还有社会责任,更高的责任是文化责任…企业家的归宿是慈善家!

至于商人嘛,有人说“商人没有祖国”,俺不敢相信,也不敢不相信…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1-3-4 12:31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3-4 6:02:01 的发言:
分享一下(别人说的):
企业家除了经济责任还有社会责任,更高的责任是文化责任…企业家的归宿是慈善家!

如果真能心存这个终极目标,那他就不止是一个企业家,已经快接近菩萨精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1-3-4 12:48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1-3-3 16:15:21 的发言:
老是听书说那不是活在书里?呆哥有道无道你应该自己去遇去观察。

从治学的角度看,学、思必须互相配合、互相推动,没有学习的思、或者老不听书,那是很危险的。对现代人来说,没有学得太多的,只有孤陋寡闻、不学不听的。有人以为,读书太多会变成书呆子,其实不然,书呆子恰恰是由于他读得太少,又固执于自己所学到的那一点点知识。

近代西藏伟大的颇帮喀大师说:

没有听闻或不作听闻思之修持等于修恶趣成就法。平时念经、拜忏等十法行应与闻思配合,有无闻思之念经其果大不相同。”

这指出了我们大多数人修学中最大的谬执。

前些天,网上一个人对我说:“我证了初果了,你信不信?”我说:“我不必信,也不必不信,这跟我无关。”同样,呆呆有道无道,也跟我无关,我只关心他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合乎佛教的标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5 03:23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1-3-4 12:47:30 的发言:
呆呆有道无道,也跟我无关,我只关心他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合乎佛教的标准。呵呵

无关就是有缘啦,有缘已经很不错了,别的关系不大,不大的…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5 03:24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3-1 9:06:26 的发言:
谢谢各位,刚刚订了好几本关于禅的书:

说禅
悟禅
禅悦
禅修入门
喝茶解禅
禅者的初心
佛陀之心:佛法的第一堂课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各位,一叠书已经摆在俺面前…

刚刚还补了三本:
禅观总集(上下)
心经:送你一首渡河的歌
洪启嵩禅释养生:如何培养定力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753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7531
发表时间 2011-3-5 09:07
看到老呆学禅,蛮好的事。禅我不懂,但知道了解禅宗哪本书好——《禅海蠡测》。书店找不到就跟老高要吧。至于看得懂看不懂是另一回事了。
引一段:南公自述  昨天你们那个方丈师父讲:“老师啊!你的著作影响很大啊!”我说那些都不算。我的著作一大堆,真正写的一本书是《禅海蠡测》,你们看到过没有?尤其你(僧甲)看懂了吗?我想你们一个都看不懂。所以你们要真正了解南怀瑾,连一本《禅海蠡测》都没有看懂,还谈什么呢!所有的书都不算数,就是这一本。 摘录于 2005年《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1-3-5 11:22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3-5 3:23:48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3-1 9:06:26 的发言:
谢谢各位,刚刚订了好几本关于禅的书:

说禅
悟禅
禅悦
禅修入门
喝茶解禅
禅者的初心
佛陀之心:佛法的第一堂课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各位,一叠书已经摆在俺面前…

刚刚还补了三本:
禅观总集(上下)
心经:送你一首渡河的歌
洪启嵩禅释养生:如何培养定力



呆呆喜欢学禅,的确是好事,先赞叹一把!

黄檗禅师说:“不道无禅,只是无师”,这年头,何止无师,恐怕连禅也无。画鬼容易,画人难。同样,说禅容易,说教(教=佛教)难。现在讲禅、写禅书的,有多少是真货色,很难说。

所以,对于想学禅的人,我觉得最好能先学点佛法的常识,学点经纶,特别是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大智度论》等论著(在中国,龙树菩萨被誉为“八宗之祖”,他也是禅宗的祖师),这样比较稳当,不会受人欺瞒,轻易上当受骗,把一生的光阴搭在无意义的伪禅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0

主题

2

帖子

281

积分

水滴

Rank: 2Rank: 2

积分
281
发表时间 2011-3-5 14:37


 引 唐宗密大师述《禅源诸诠集都序》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又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上四类。皆有四色四空之异也)。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者。顿同佛体。迥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成圣。疾证菩提。失即成邪。速入涂炭。先祖革昧防失。故且人传一人。后代已有所凭。故任千灯千照。暨乎法久成弊错谬者多。故经论学人疑谤亦众。原夫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二教二门各相符契。今讲者偏彰渐义。禅者偏播顿宗。禅讲相逢胡越之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4

主题

80

帖子

7593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7593
发表时间 2011-3-5 18:16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3-4 6:02:01 的发言:

分享一下(别人说的):
企业家除了经济责任还有社会责任,更高的责任是文化责任…企业家的归宿是慈善家!

至于商人嘛,有人说“商人没有祖国”,俺不敢相信,也不敢不相信…

第一句,窃以为解读成“慈善家是多数企业家的良好归宿”。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财货本身无害,利或害在于驾驭、分配或对其觊觎之人。

成功的企业家,须懂得运用恰当的方式将高度集中在自身的财富舍去,这个跟品格无关,只不过是朴素的生存哲学。

譬如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裸捐现象,施财可以,适度曝光去倡导全社会跟着他做慈善也可以,但最终招来诸多不解和非议,进而引发道德施受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责难,所谓“上德不德”,诚不欺我。

第二句,比较倾向于“商人没有国界”(从商逐利不分国界),不能理解“商人没有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6 06:10
※ 以下是引用 青蛙网者2011-3-5 18:15:41 的发言:
第一句,窃以为解读成“慈善家是多数企业家的良好归宿”。
应该是一种对善的倡导或弘扬,是价值观的宣扬…而不是单纯的对具体存在的看法…

第二句,比较倾向于“商人没有国界”(从商逐利不分国界),不能理解“商人没有祖国。”
应该是意会,而不是理解,哈哈…
俺认为“意会”是游走于“理解”之间,受得下的叫“贯通”,很受不下的叫“偷换概念”,要不就来个较中性的,叫“概念模糊”…是很妙…错不到哪里去,也对不到哪里去…错当然不可以,对也没有用…差不多,不差太多…

阿尼陀佛…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6 06:25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1-3-4 12:30:48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11-3-4 6:02:01 的发言:
分享一下(别人说的):
企业家除了经济责任还有社会责任,更高的责任是文化责任…企业家的归宿是慈善家!

如果真能心存这个终极目标,那他就不止是一个企业家,已经快接近菩萨精神了。

当然啦,比尔盖兹,李嘉诚…他们没有菩萨精神哪怎么才算有呀…

几多年前(厉害吧?俺不是骄傲,不是神子,俺是神气…)…
俺已领会到不纯粹的爱心也是爱心,爱心没有洁癖…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6 06:48
※ 以下是引用 阿斗2011-3-5 9:06:30 的发言:
看到老呆学禅,蛮好的事。禅我不懂,但知道了解禅宗哪本书好——《禅海蠡测》。书店找不到就跟老高要吧。至于看得懂看不懂是另一回事了。
引一段:南公自述  昨天你们那个方丈师父讲:“老师啊!你的著作影响很大啊!”我说那些都不算。我的著作一大堆,真正写的一本书是《禅海蠡测》,你们看到过没有?尤其你(僧甲)看懂了吗?我想你们一个都看不懂。所以你们要真正了解南怀瑾,连一本《禅海蠡测》都没有看懂,还谈什么呢!所有的书都不算数,就是这一本。 摘录于 2005年《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非常感谢…刚刚到当当网搜,没货了…现在根基太浅,以后再行拜读…

俺第一次读南怀谨的书竟然是读他的关于周易参同契,翻没几页,就没读下去了,上中册有购,而下册也就不购了,真是很不凑巧…还有,南怀谨比神子啰唆十倍吧?哈哈…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6 07:00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1-3-5 11:21:45 的发言:

呆呆喜欢学禅,的确是好事,先赞叹一把!

黄檗禅师说:“不道无禅,只是无师”,这年头,何止无师,恐怕连禅也无。画鬼容易,画人难。同样,说禅容易,说教(教=佛教)难。现在讲禅、写禅书的,有多少是真货色,很难说。

所以,对于想学禅的人,我觉得最好能先学点佛法的常识,学点经纶,特别是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大智度论》等论著(在中国,龙树菩萨被誉为“八宗之祖”,他也是禅宗的祖师),这样比较稳当,不会受人欺瞒,轻易上当受骗,把一生的光阴搭在无意义的伪禅上。

应该是喜事吧?现在哪有时间做坏事呢…

这几天在当当网搜了好多把,确实有些禅书真的只是皮皮毛毛,没有源头没有根本…
刚才在当当网搜《中观论》《大智度论》,都搜不到…你们的佛书都是私藏传授的吗?哈哈…

妙慧的学识真的不浅,女中豪杰,对俺等很有鞭策作用…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099 天
连续签到:1 天

330

主题

3566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4464
 楼主| 发表时间 2011-3-6 07:07
※ 以下是引用 小小海2011-3-5 14:36:39 的发言:
引 唐宗密大师述《禅源诸诠集都序》

非常感谢,也搜不到有货,看来有些学习资料得找电子版…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7531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7531
发表时间 2011-3-6 14:50
回老呆:
《我说参同契》真的点破很多要点,没真修的,不了解易学和历法的很难听下去。和萧天石的作品可互参。南老头的书多是讲记,系统脉络有其个人特点。一句话说几遍的都有。记得当年第一本看他的书是《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听他说半个通督的都没见过,骂四他了。哈哈!现在想想,年少轻狂。临济宗门大德,红教具格上师。现在出书的多,真印证的大师难找。看缘分吧!
去年和神子谈到四加行部分,在《现观庄严论》里绕晕了头,还是以老头子的《如何修证佛法》里的说法做入手。
入世深,时间越来越少了,有命读书大福报了。近期看《维摩诘》,读到《弟子品》感慨万千。说句老实话,很多东西从方法论入手再修正理论更快,想一下掌握中心,除非历世福报累积已难量难计。要懂散打,先站马步,再习拳理。如果读本《如来神掌》就散死打,会给扁成熊猫眼的。我是鸟人,好说屁话。好孬勿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5-8-29 18:24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