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任法融 著《道德经 释义》

9 / 4012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发表时间 2009-5-16 09:20 |阅读模式

任法融简介



    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公元1936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垫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
    1955年冬,年已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 龙门洞" 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
    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 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1957年冬,任法融辞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县楼现台道院挂衲。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颇谙儒、道经籍,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以打好冶学的基础。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道长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左传》、《尚书》、《易经》。在习儒学6年之后,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道德经》感到亲切。
    从1964年至1966年,任法融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走被遣散。任法融时年31岁,仍坚持在楼观台,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浩劫中,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处境十分危险,但任法融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道德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界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现台的责任。在尔后的5 年中,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注释《道德经》。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老
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楼观台古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 楼正本" ,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5 年间,注写三遍,约40万字,1986年又刻意求精,重新改写,1987年冬脱稿,篇幅10万宇,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该书" 内容提要" 介绍说:" 任法融道长用数千年来道家真传的正统观点注释了' 楼正本' 《道德经》。""笔者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尤其是宇宙论、养生论和政治论)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解释。" 此书的特色,就在于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欲知道教徒如何看待和理解《道德经》,就请看此注释本。
    任法融喜读道书,且勤于著述,至今已完成4 种。一为《道德经释义》,10万字,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二为《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2 万字,1986年《中国道教》创刊号发表;三为《阴符经素书讲义》,10万字,已出版,四为《周易参同契讲义》,10万字,拟出版。
    任法融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干练的道观监院,自从1984年被楼观台道众推选为监院后,每天忙于管理宫观事务、进行政党宗教活动、依法与占住宫观殿堂房舍的部门交涉落实政策、培养新入道的年轻道教徒、带领道众从事农业生产以谋自养、接待港澳台及国际著名人士来记等等,诸事纷繁,心力均劳。任法融道长任劳任怨,全力以真诚,办事胸有成竹,井井有条,不几年便使古楼观恢复了原来的风貌,成为道教宫观中道风蔚然的楷模。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办事干练,而且是当今道教界中少有的学者之一,故而他在周至县、陕西省乃至全国道教界中享有良好声誉,受到道教界人士的拥载,1985年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同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
    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务,1990年被选为周至县政协副主席,1992年3 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09:21
任法融论道

    “道”是五千年前黄帝提出的,沿至春秋时,老子降生著述《道德经》之后逐渐发展,而后普及于人类。先秦诸子百家“仁者仁”、“智者智”,众说纷纭。故序子对各家有其评说,天下研究道的人们,都认为各自所学的是最高尚的。不过,他们研究的是道的局部,而不全面。犹如人之眼、耳、鼻、口,虽然各有所明,亦有所用,而不能相通,是一曲之士也。而太史公对“儒、墨、法、刑、名、阴阳”等家自其博而多虑、酷而博恩、残而伤性、华而少实、繁而致惑之批评,唯独对老子赞说:“使人精神专一,动台无形,旨约易操,事少功多,称为大道焉。”孙中山先生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有道德始成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此处讲的“道”与“道德”之说均指黄老提出的这个“道”而言。由此可见,古往今来,无论是史学、文学、哲学、科学及政治家,都对黄老讲的道有高度的评价。

    大道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它虽无形无名,在冥冥中运化万物的功能,威力是无限的,任何有形事物是无法比拟的,天子皇权,得道多助仕宦黎庶,失道寡助山川动植,有道则生胎卵湿化,离道即亡遐迩高卑,贵贱贤愚,无一不在道中生息。故儒云:“道也者,不可须叟离也,可离非道也。”但道生天地万物之后,其体性仍赋之于天地万物之中,往古至今无时不在,大寰宇内,遍处皆是。

    人是万物中的一部分,既此,人身中亦有道。人身中发出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执,姚佚启态等百般情态,皆源于人身中禀赋一点虚灵不昧的真性(道)。道与事物之关系,如同人身的性与情态一样,庄子把这种关系以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两人,一席对话,用“人籁”“地籁”“天籁”作喻,“人籁”是用竹管做的乐器,因中空得一气,而发出五音“地籁”是大地上各种不同的窍穴,一见吹风,就自然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种情景如同人身性一一动,百般情态产生,性一一静,其情态立忘一样。那么天地万物与“道”之关系,就是如此。百般情态无有“性”则不会产生,但无有情态,则性无处体现,没有中空一气,各种窍穴不会发出万种声音,同样无有万种声音,无处体现中空一气,这正如庄子说的“非彼”(性)、“无我”(情态及声音),非我(万物)无所取。

    老子曰:“道行之而蓄之,物行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得。”道德为宇宙的功能及作用,道与德的关系是体用关系,德无道不立,而道无德不载。

    重修德可以平天下。天下每每大乱,导致兵戈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皆因贪欲过度,不守本分,侵吞别国疆土、财富而致。老子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干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体上天好生之德,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视天下如一家,万众似一人,各安本分。不因分外贪求而交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际,相安无事。如此,人类自安,四海宁静,天下太平。《黄石公素书》云:“德足以怀远。”意即德行充实于内者,道的作用及人的精神似电波一样,可流露发射于宇宙之中,它的神奇力量在无形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使人类怀慕悦之心,近者归,远者服。

    重德可保身。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擢鸟不抟。”又云:“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即:德性纯厚之人,心境恬淡无为,少私寡欲,心地善良,体性圆明,物我一体,无所不容,大慈大悲,其善良的精神信息便应于外。德可以服众,可以生财。因有德之人,以善处事,忠诚接物,声望远达,吸引万物,人不招而自来,财不求而自来。

    德能消除灾彰,解脱病苦。老子云:“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人之灾障、病苦由何而生?是因为人之私欲太重,招来的灾祸障碍。从政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从商者明瞒暗骗,巧取豪夺,日夜纠缠不休,流吹欲海。以致气血不畅,经脉瘀结,神志恍惚,幻觉频生,内则百病缠身,外则处境艰难,人情乖戾。此时,太和真气,自然注润身心,驱遣鬼惑,安寂六根,人身百骸,九窍五脏,滞碍消除,烦恼之孽,众苦罪源,悉皆除荡,沉疴亦能自痊,尘劳溺可扶,一切灾厄烟消云散,逍遥人间,乐享天伦。

    老子曰:“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由自然而产生,但天地万物仍由自然而运化。所以生长、收藏、治乱、安危、成败、兴衰、吉凶、祸福均属自然。自然也即老子广义的道,在老子看来,是宇宙的唯一存在,是自为自在,独立不改的。道、自然,就是自本自根的自主本体。

    天地之自然。宇宙形成之后,自然形成天尊地卑的高下对仗之关系。然后随太阳东升西降,月亮亏盈圆缺,阴阳进退,伸屈盈缩。紫微星居中天之上,斗罡转向,星辰运移,明生岁成。斗柄东指,天下皆春,阳长阴消,气候温和,万物草木,随之丛生斗柄南指,天下皆夏,阴尽阳极,暴暑炎热,万物繁茂斗柄西指,天下皆秋,阴长阳消,气候萧凉,万物始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阳尽阴极,万物收敛。故天空中,日月往来,风云雷雨,自然始作。雷以动之,风以挠之,日以煊之,雨以润之,万物随之。山石草木,生长收藏,飞禽走兽,生老病死,无一不在大化中生息。这种造化,是天地之自然。天地运化,日月往来,无任何主观意志主宰和操纵,而是自然而然。事物之自然。天地之间,一切事物变化生息均属自然。飞禽生羽,自高飞翔走兽四足,陆上行走。蛇无足仍可行,蜈蚣多足亦不累。物体构形,头上脚下,胸前背后,两臂左右。乌不染自黑,鹤不洗自白,均属自然。

    人生之自然。人之处世,祸福安危,因果自然。福在积善,祸在积恶。故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易传》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的生命长短,健康病患,是与人们日常食息动止有自然关系,亦是自然形成的。肉腻大饱,酗酒酩酊,酸甘不调,沉滞酒色,流吹欲海,破伤元阳,神魂昏迷,五脏不调,六腑不泰,久持必病。人之喜怒无常,以致情绪失度,神经错乱,气滞不通,血碍不畅,百脉不调,表里疾生,不能尽其天年,中道而夭。因之人的饮食必须生熟相一,五味调和均匀,饮食规律,举止谦柔,言谈真诚,处事和顺,如此日久,五脏清凉,六腑调泰,骨骸之间通畅,气血营卫不紊。自然体健而长寿,享尽天年。由此可见,人之健康、病患、生命长短均与人之日常举止生活有自然之关系。

    自然是天地万物的始母,亦是天地万物的归宿。故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这里讲的“静”是指宇宙未形成之先的原始状态,即无色、无味、无形之境地:“命”是天地万类的生命渊源(自然)。常言道“由哪里来(自然),最后仍向哪里去(自然)”。

    中和”这一理念,早在黄帝时就涉及“和谐”思想,在他的著作《阴符经》中就明确的提出:“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即安。”“盗”之意是说:天地运化万物的妙用,在不知不觉的冥冥之中,因在暗处运动,故称盗。“宜”是“和谐”之意。这段话之大义是天地、万物、人为三才,这三者之间互运关系达到宜(和)的境界,才能长治久安。老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在《道德经》中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可见,宇宙之间,任何事物在发展运动中超越限度(中和)都会产生不良之结果。故宇宙之间,森罗万象,芸芸众生,无一不在中和中生息。阴阳和谐,星辰循序,天清地宁,河海静默,山岳稳固,风调雨顺,万物繁荣人类和谐,天下太平,四海宁静,社会稳定国政和谐,百官尽职,百工尽技,国运昌盛,民安物丰家庭和谐,六亲和睦,人丁兴旺,幸福美满,诸事有成,乐享天伦人身和谐,百脉畅通,心旷神怡,延年益寿,愉快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10:03
《道德经  释义》总论

一、引述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灿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养生、医学等各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能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于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者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能的底蕴。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老子》的人难以计数,有关著述汗牛充栋。在古代,有从养生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河上公、吕洞宾;有从哲学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王弼;有从政治权谋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唐玄宗、宋徽宗等等。各述己见,莫衷一是。在现代,则有从科学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和注释的。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哲学著作;有人认为是一部政治著作;有人认为是一部兵法;有人认为是一部科学著作,等等,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从某一侧面来理解,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从这方面来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在现代,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解释成了“物质”、“精神”或“规律”。这种解释是不符合《老子》本义的。‘“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轰、混元无极,是充斥宇宙的能量,是无所不在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有的原始材料。宇宙万有是“建筑物”,“道”则是造就一切“建筑物”的“砖块”。“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以此为钥匙,正确理解《老子》全书。

    “道”是超时空、超万物、超感官、超经验的东西。从世俗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通常的经验和知识,顺着常规的思路,不可能对“道”的妙谛有真正的彻悟。因而,世俗的学者,由于未能从万有中超脱出来,他们站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局部具体事物从各个侧面理解“道”,从世俗的观点说明“道”,由此偏离《老子》的本来意义,势所难免。这不是枝节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对“道”的片面理解,必然造成对《老子》全书的歪曲解释,埋没这本书的重大价值。

    道教把老子奉为始祖,把《道德经》作为最基本的经典,把“道”作为最基本的信仰。其实,“道”不只是道教的基本信仰,而是宇宙品方万类共同唯一的本源和准则,道教不过是为了社会的高度统一与稳定,人的寿命延长,溯本求源,故以此“道”阐教罢了。

    所谓“天道”、“地道”、“人道”、“政道”、“道理”、“道路”、“道教”、“道学”、“道术”、“道功”、“道观”、“道士”、“道藏”、“道妙”的“道”字,都取自老子《道德经》的“道”字。
    “道”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学说的精华所在。不管世俗的学者对《老子》作何理解和解释,然而,道教本身对我们须臾不离的基本经典《道德经》,则有自己的传统理解。这种理解和一般人的理解大相径庭,有着本质的区别。道教对此书的秘旨是师传口授,代代相传的;对其玄理奥义是在修真养性的长期实践中理解、顿悟的。据传,老子百六十余岁而去,他本人就是功夫极深的修炼家。他所阐述的大宇宙的基本原理,只有在人身的长期修炼及直觉沉思中才能彻悟。“道”在天,亦在人;在身,亦在心。只有在长期潜修秘行中,才能使小宇宙达到与大宇宙的神秘统一,炼神还虚,悟真得道,与道合真,意即——与无与伦比的真空妙相(道)合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10:04
笔者躬身研究道学三十余载,谨研《老子》、《庄子》、《周易》二十余年,对“道”尤为殚精竭虑,悉心研探,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为《老子》作注,是多年研讨、静悟的结果,实非一时之愿,一日之功。在中西文化融合,老庄研究成为热门,道教养生法风靡世界的今天,用道家自己的方法和观点,对《道德经》作以基于本来意义的阐释,把其中的科学精华挖掘出来,使之宏扬于世,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服务,便是本书的初衷。

    《道德经》主要讲了“道”、“可道”、“德”、“下德”几部分。笔者认为:“道”和“德”乃是一无极图;“可道”与“下德”乃是太极图。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可以由这两个图囊括无遗。所有玄理奥义,仅比二图而已。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图,就抓住了全书的根本,就可以此为钥匙,打开《道德经》这一神秘宫殿的大门,理解全书、尽览珍宝。
    以下从纵横两个方面用此二图对“道”、“可道”、“德”、“下德”作一阐释。


二、无极图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无征兆、无端倪,至虚至空,故称“无”。此“无”本来无名,老子勉强把它称为“道”。此“无”即“道”,为生物生人的宇宙本根。
    《周易》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无极”即“无”即“道”,道家用无极图——“O ”表示。
    此“O”并非没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它实际是全在全备、全息全能的“有”,是宇宙万有所从以出的唯一总门。无此则无一切。
    “无”即“O ”,涵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的合和与统一。阴阳二气,一正一负,互相吸引,相互补充,必抵消中和为“O”。因此,“O”似无非无,此虚无之体只是相对于有色有相事物而言的一种状态,一种形式,是假无真有,假虚真实,假空真物,它是含藏一切的最大的“有”。“O”不是没有,而是物质的一种初始状态。此“无”在《老子》书中论述颇多:
    一章曰:“无,名天地之始。”
    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上这些生动的论述,都是对“无”、“无极”即“道”的描绘。这说明“道”是纯粹、素朴的物质,但不是普通的常见之物,而是超感官的虚无之体,是超万物的先夭一炁。说它“无”,却能化生万物;说它“有”,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道”就是这样一种无形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道”的这些体性,被后来的道家人物归纳为“虚无”、“自然”、“纯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十大特征。
    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这就是说,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露的、无意的,而不是人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摆样子的、给人看的。它的特性、功用与“道”相似。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二者一脉相承。
    “道”的十大特征,“上德”全部具备。“上德”的特征,就是“道”的特征。
    “道”和“上德”的基本特征是“无”,用图表示,即是“O”。这一“O”无所不在,无所不含,无限圆满,至善至美,是至高无上的本体。


三、太极图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是说,“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为“道”。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
    “道”是无极,阴阳则是太极;“道”是“无”,阴阳则是“有”;“道”用无极图可以表示,阴阳用太极图可以表示。
    阴阳二气,互相吸引,相互凝聚,合和氤氲,生化妙用,必然生出一层一层、复杂万端的自然万物来。自然万物由阴阳和合而得产生之后,自然万物本身皆分阴阳,故人分男女,而动植物皆分雌雄。天地间的飞、潜、动、植、胎、卵、湿、化,皆可用阴阳来总括。阴阳合和则生则成,阴阳分离,则死则败。阴阳并立,则为太极。因而,太极中内含的阴阳二仪,是相反的、对立的矛盾体,亦是相和相承的统一体。
    太极之阴阳是对立的、矛盾的,二者的生化妙用是互补的、整体的。这种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男与女的关系,在性体上截然对立的关系,但它的生化妙用是统一的关系。常言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男女分居不成家室,更不能生男育女,凡物皆然,因此,太极之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老子》一书,对这种对立统一之辩证关系的阐述,条文比比皆是,其词数不胜举。
    例如: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也”。意即:天地间的一切万物皆由阴阳合和而生成。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二章)
    这是说,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
    再例如: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就是说,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物极必反,理穷必变”,任何事物达到极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反者道之动”,是对这种运化规律的高度概括。
    宇宙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是一对矛盾体,因而,由阴阳二气组成的万物无不包含着矛盾。没有阴阳就没有万物,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阴阳即矛盾。太极图是对阴阳矛盾的总括。
    阴阳二气,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热阴寒,阳生阴杀,有形有象,有色有声,有臭有味,有聚有散,由此生成的万物,有生有死,有强有弱,可变可化,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此谓“可道”。因盛衰兴亡变动不居,不能永恒存在,故又称“非常道”。
    例如:天的冬夏四季,地的寒热五带,物的阴阳刚柔,人的男女老少,生死动静、吉凶祸福,就属于“可道”,因其变动不已,就是“非常道。”
    “道”是无形的、永恒的。由“道”生出的有形有象、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乃是“可道”、“非常道”,亦即太极。
    “道”体现于人为“上德”,“可道”体现于人则必为“下德”。“下德”和“可道”一样,是有形有象,可生可灭,变幻莫侧的,不是内在的、永恒的、全面的、含藏的真常之德。这种“德”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局部的、片面的、暂时的东西。“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太极图囊括了《老子》一书中关于对立的、运动的、变化的观点,总括了宇宙万物的基本体性和规律。

                           
四、无极图与太极图

    无极即“无”,太极即“有”。
    《老子》曰:“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这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归无极。二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极是流;无极是总,太极是分;无极是全,太极是偏;无极是定,太极是变,等等。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逆而归无极;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归无极。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
    太极与无极的关系,是纵向的派生关系,太极中的阴和阳的关系,是横向的对待关系。可以用前者是母子关系、后者是夫妻关系来形容。
    对于前一种关系,《老子》主张“复归于无极”,万物“复归其根”,人“复归于婴儿”,社会“复归于朴”,一切复归于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以及“致虚极,守静笃”、“抱一为天下式”等等,都是主张崇本息末,守母存子,以“道”为本。这样,必能由一统万,以寡治众,“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而无不治”,永远立于主动、不败之地。“道”是全在全备全息全能的,抱守此“道”,必可使人自身得到升华,发生质的、根本的变化,得道成真,成为全新的人。《老子》所说的“圣人”,是“道”的人格化,是具有“道”的体性、特征、气质、品格的人,是真正的“得道者”。
    《老子》倡导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皆是指从负面走向正面,达到伸展之目的。“去甚、去奢、去泰”、“守柔”、“处下”、亦是此意,目的在于“得道”。如果守雄、守白、守荣、守刚、居上,图荣华,享富贵,争名逐利,姿情纵欲,胡作妄为,如此背“道”而驰,必然“道”越远,不但百事无成,而且自身会遭到凶祸与毁坠。
    《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主要阐述了无极图和太极图及其相互关系,讲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目的在于使人道取法于天道,由太极返回无极,也就是返本归根,单在修身上讲,就是使人回归先天纯粹的本性,使人本来原有的自然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在伦理上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修造上成为道术深妙、智慧圆通的人,可以自由地驾驭自然、控制自身生命的全新的人。《庄子》把这种人称为“真人”、“至人”、“神人”。而《老子》称为“圣人”。这是人的最高形式,是真正自由的人。
    《老子》五千文,最终归到人。旨在从人的生理、心理、智能、道德诸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
    《老子》发现了“道”,也发现了“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即庄子所谓的“真人”。
    未来世界,人人可以明道,人人可以行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又开始重新学习和研究《老子》理论,这是对《老子》学说最有力的肯定和支持。《老子》将不仅是中国民间崇拜的神像,而是整个科学界的大宗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老子》属于全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10:04
五、详列返本归根的条文

  在本经上下两篇,八十一章,五千余言之中,无不以返本归根(道之体),还谆守朴(道之性)一义,沉浮翱翔于其间。现详列原文于后(因在章节中均有解说,此处不必赘释)。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三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治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十章)
  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
  绝学无优。(十九章)
  我愚人之心也哉!(二十章)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廿章)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廿章)
  抱一为天下式。(廿二章)
  复归于婴儿。(廿八章)
  复归于无极。(廿八章) 
  复归于朴。(廿八章)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卅二章)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卅七章)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顺,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偷大白若辱。(四十一章)
  为道日损。(四十八章)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五十二章)
  用其光,复归其明。(五十二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判,直而不肆,光而不摺。(五十八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六十三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六十三章)
  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干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六十四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


六、附释“道”的十大特征

    虚无: 虚无是大道的本体常态,一切形像世界都是从虚无中化生出来的,最后仍归于虚无,“实”“有”只是大道在局部空间中暂时的变态,虚无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有者有形有象,有始有终而不能常住,虚无者正以其虚无而蕴含有无限的可能性和长久性,故道教经典中对道有这样的描述: “是有非有,是无非无,是色不色,真空不空”;“大道洞玄虚”;“虚无之妙道”。本经内对道体的描述是: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夫唯道大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意即: 道虽大,它没有具体的形象,若有具体的形象,那就把道说的细小了。

    自然: 是大道运化万物的过程,大道生化万物,不假外力,自己如此,故谓自然。道是整个世界,说它“大”,“其大无外”,说它“小”,“其小无内”,但总是一体,它就是它自己,特立无朋,“独立而不改”既不影响他物,也不受他物影响,各种物质现象,都按一定的规律生生灭灭而无所好恶。日中则反,月满自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鱼在水中游,兽在山中跑,鸟在空中飞,“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地动善机,结福果,动恶机,结祸果等均自然也,皆不可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发号施令改变和派使。

    清静: 无中生有,静中生动。故清静者是大道的本性,是万物的本始和归宿,也是对修道者的最高要求。故道教经典中往往见到“常清常静”,“清静真一,不二法门”,“真心清静道为尊”等对道性的命名,《庄子·天道篇》中说: “圣人之静也,非日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文子·绩义》中说: “天清地静故能长久,圣人以清静为治者法天地也,心清则内合乎道,体清则外同乎人,是以不出户而化也”。以上均是对道清静的本性的阐述。

    无为: 是大道之性能,自然之功用,顺物之性,附物之情,因任自然,依从着事物固有的规律辅之以自然。而不是强作妄为之意,这和背理询私,侥幸造次,固意作龚,节外生枝,妄生事端的随心所欲,任意所为截然不同。“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为或者无所作为,更不是消极的、厌世的、不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而是大有作为大有成功,谁也比不上的大为,老子在本经中将此“无为”而有大为这一命旨曾多次讲的很响亮,如:
    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
    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着失之”;
    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六十三章“为无为”;
    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庄子·至乐篇》“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 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天道篇》“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形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
    《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以上均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阐述。由此足证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更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大有作为的。

    纯粹: 是独一笃厚,纯一不杂,精美无瑕,净洁无垢,无丝毫秽污渣滓之意。道“虚”而“大”,窈窈冥冥,混混沌沌,但那是纯然一体,不杂别物,正因如此才不害其空灵妙用,宇宙的本质不在于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在于简单性和万能性。

    素朴。又是道的另一层属性,粉面、涂唇、烫发、描眉、非素也,雕琢、刻削、奇型、异器非朴也。素是一切事物未经众色彩绘渲染的本体,朴是一切器物浑全未破的原质。

    平易: 平者平夷,易者简易。从始到终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路是平坦宽阔的,通过的方式是简单易行的。从无极到有极的过程就是这样。从有天地到生万物的过程也是如此。《易传》云: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天道生万物,地道养万物,都顺应自然,不是有为造作,看起来不搞什么运动,但万事万物却都出现了这个“平易”便体现着“无为”。人要成道,同样也只需要在平坦的路上随便走就行。

    恬淡: 是恬静、清淡之意。恬静者,悠闲自在、清淡者少思寡欲。老子日: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大道的运行是至简至易的,看起来无所事事,不急不躁,但却“不为而成”,凡俗过客则不然,他不知虚无清静的妙处,酒色财气,乐之不疲。内脏百骸不得调理,心中烦恼也自不绝,结果一生愁苦,难得善终。

    柔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是柔弱为“用”的。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术可得,空若无物,非柔弱而何? 万物既生,才有刚体,故柔弱是刚强的本根,“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刚强之物不会长久,最终仍归于柔弱。因为柔弱也是道的特征。柔弱的东西包容刚强的东西,而刚强的东西无论如何损伤不了柔弱的东西,因为它无处着力。

    不争: 大道是“不争”的,它不着意追求争竞什么,它拥有一切,而且这一切的出现与消失的结果都不是它“争”,更不会有什么东西会跟大道相争。说浅近一些,人也是这样。希望占有某些东西的人,往往不能占有,不希望的人才会得到。你处后处下,别人才会信任,使你居前居上。当然“不争”还有更深的含义,还有更大的作用,那就是与道同体,无为而无不为。那时候人也是道,什么都不需要,而什么都有。这种效果的得到又非常简单,只不过“不争”二字,一争反倒失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10:06

道德经释义

第一章

    “道。”
    道教经典《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可道,非常道。”
    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肇分,乾坤定位,是谓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之间有飞潜动植、人间社会。这些有形有象之事物,皆有生有减,有成有毁,不能永恒常存。这些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皆属“可道”的范围。因有形质,处于变化之中,故谓“非常道”。

    “名。”   
    此“名”指“道”之命名。混元无极大道,无形无象,立“道”为名,此名实为常名。

    “可名,非常名。”
    “可名”是指“可道”之名。
    “名”由何起?“名”由实存事物而起。名至于实。有物才有名。宇宙间的事事物物,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区别它们,才安名立字。
    由于这些名称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可生可灭,因而标志它们的名称概念也必然是可生可灭的“可名”。由“可名”代表的万事万物生灭运化、变动不居,故凡“可名”皆“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故无名。“道”之名实为强名。虚无的大道无形而无名,它早于天地而存在,故谓“天地之始”。
    “有名”是指宇宙天地。天地是指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是最早的实物,其名亦是最早的名。万物由天地而生,故有形有名的天地谓之“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无欲”者,是指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万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

    “常有欲,以观其徼。 ”   
    “常有欲”者,是指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一是指至清至静的先天性体,生化天地万物的虚无妙气,二是指后天有心有念的情欲,天地万物的终成之徼。 两者名虽不同,却均由先天虚无的混元无极所生。物之始生之机为妙,物之终成之体为徼;人心静之为性,动之为情。两者同出于宇宙的本源——无极大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朕兆、无端倪、无形象、无边际,至为深远者,谓之“玄”。至微又微、至远又远、至隐又隐,无法估量者,谓之“又玄”。玄之又玄、深不可测的虚空之中含藏着生育之机、万化之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故此真空妙相谓之“众妙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10:11

《道德经释义》

第二章

    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赵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循环不已,周而复始。虚空可生出万物,万物可散而归于虚空。物从虚中生,有从无中来。无可化为有,有可化为无。有无永远处于相互转化之中。
    治国兴邦,举办事业,乃至行万事,必须慎终如始。多从困难处着想。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如此,难可化为易。反之,若只想顺利,只图侥幸,不作好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易也会转化为难。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对待,相互转化的。
    事皆有别,物各有形。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无长则无所谓短,无短亦无所谓长。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无下则无高,无高亦无下。二者相互对待,相辅相成。
    “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亦如前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因此,体现真常自然之道的圣人,他们明晓天地万物之理,深知自然运化之机,而能使自己体性合于大道,因任自然,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浑厚的淳风之中。
    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生化万物而不推辞,创造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由于不居功,它的功绩才永远不会被埋没。
    大道具有如此伟大的品质,法天地自然之道的圣人,亦应具备如此品质,造福于人类而不求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楼主| 发表时间 2009-5-16 10:13
老是转书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后面的部分留个网址,喜欢的师兄自己读。
http://www.xiulian.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18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42

主题

207

帖子

7067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7067
发表时间 2009-8-3 13:18

呵呵,想不到潮州也有朋友混漏尽阁的。意外意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8

主题

68

帖子

1509

积分

细流

Rank: 3

积分
1509
发表时间 2009-8-18 16:4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27 20:14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