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佛陀的根本教义——转圣严法师

6 / 3854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发表时间 2012-3-24 21:36 |阅读模式

根本教义, 顾名思义, 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 没有这样的思想, 佛教的悟道, 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 从未发现过的真理, 这个真理, 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 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 便可循著此一道理的轨迹, 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 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 最初说出的教法, 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教义。但是, 佛陀在世, 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 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 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个人和群众, 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对象, 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 宣说他的教法。然而, 宣说的角度和方式虽有不同, 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 站在同一个基础, 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3-24 21:37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说, 佛陀是经过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薰染, 而再予以审察的结果, 开出了新鲜合理而伟大的智慧之花, 那便是以四圣谛”(catursatya)──四种转凡夫为圣人的真理。虽然, 在这四条真理之中, 没有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为何?但却为我们解答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人生的价值问题, 更为我们说明了人生的归向以及达到永恒目的的实践方法。事实上, 整个的宇宙, 便是一个无限的存在, 我们对于空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 产生出分辨的认识, 乃是由于我们在无限的存在之中, 自我局限于有限的存在之故, 假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范围, 当下便进于无限的存在, 和整个的宇宙相等。

  至于, 在此无限的宇宙之中, 何以会产生了有限感觉的凡夫众生?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佛陀对此, 没有加以解释, 仅谓法尔如是”, 也就是说自然如此的。因为有了凡夫众生, 始有宇宙之存在的感受, 故也可说, 凡夫众生, 并非来自宇宙的分裂, 或所谓上帝的创造, 乃是本来就有的, 无法追究其起源的;因为宇宙本身, 没有时空的界限, 存在于宇宙中的凡夫众生, 亦无时空的起点可求, 所谓起迄和来往, 仅是凡夫众生的幻觉, 不是宇宙本体的真相。所以释迦世尊, 不谈宇宙和人生的创始, 并且坚决否认上帝创造世界之说。佛陀只教我们如何从有限存在的凡夫众生, 转变而成无限存在的大解脱者, 凡夫众生的忧悲苦恼和生老病死, 均系由于对于种种幻景的贪求、嗔拒、无智慧, 故被幻景所左右, 以致身陷于幻景的有限之中。由此可见, 我们所感受的有限存在, 并非真实的存在, 乃是虚幻的存在。佛陀的教法, 便是指点我们:循著一定的方法, 从迷幻的有限之中走出来。具体的说, 便是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法, 现在, 分别而又一贯地将之介绍如下:苦圣谛是佛陀的本体论苦圣谛, 略名苦谛”(duhkha), 上面已说到, 观宇宙本来是无限的存在, 也无所谓有什么宇宙本体论的必要, 若一涉及宇宙本体观念, 便不是无限, 而是出于有限的要求了。比如说, 宇宙的观念, 是从我人有了四方、上下的方位和过去、现在、未来的过程之设想, 才标立了宇宙这名词的观念, 既有了方位和过程的假设, 当然不是无限, 而是落于时空范围的有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3-24 21:39

为了说明此一时空范围之形成的因素, 佛陀宣说的苦圣谛, 便是佛陀的宇宙本体论了。也就是说, 以佛陀的智慧, 所见的宇宙之形成, 乃是由于凡夫众生, 对于如下的五种对象(五蕴)的执著, 有此五种对象, 构成自我的观念, 由于有了自我的意识作用, 便引来了不自在、不满足、不完整的感受;这些感受, 便是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

主题

43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56
发表时间 2012-3-25 16:46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2-3-24 21:39:00 的发言:

为了说明此一时空范围之形成的因素, 佛陀宣说的苦圣谛, 便是佛陀的宇宙本体论了。也就是说, 以佛陀的智慧, 所见的宇宙之形成, 乃是由于凡夫众生, 对于如下的五种对象(五蕴)的执著, 有此五种对象, 构成自我的观念, 由于有了自我的意识作用, 便引来了不自在、不满足、不完整的感受;这些感受, 便是苦恼。

好久不见了老高~
用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能解释清楚: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其中, 行缘无明、识缘行、名色缘识、六入缘名色、触缘六入、受缘触、爱缘受、取缘爱、有缘取、生缘有、老死缘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3-29 14:47
※ 以下是引用 方先生2012-3-25 16:46:00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12-3-24 21:39:00 的发言:

为了说明此一时空范围之形成的因素, 佛陀宣说的苦圣谛, 便是佛陀的宇宙本体论了。也就是说, 以佛陀的智慧, 所见的宇宙之形成, 乃是由于凡夫众生, 对于如下的五种对象(五蕴)的执著, 有此五种对象, 构成自我的观念, 由于有了自我的意识作用, 便引来了不自在、不满足、不完整的感受;这些感受, 便是苦恼。

好久不见了老高~
用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能解释清楚: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其中, 行缘无明、识缘行、名色缘识、六入缘名色、触缘六入、受缘触、爱缘受、取缘爱、有缘取、生缘有、老死缘生。

是有一段时间无来,转几个帖,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3-29 14:48

十二因缘的生死观

   
根据佛陀的悟境所见,形成生死循环的三世因果者,名为十二因缘,亦即是由于十二个环节的连锁,便构成了连续生死之苦的起因,也可由此十二个环节的逐段逆转,达到灭却苦因、断绝生死的目的。故在四圣谛的集谛和灭谛之中,要用十二因缘的道理来说明。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即是以十二个段落的因果关系,说明凡夫众生的生死连续,所以称为十二因缘。现在先将十二因缘,依其排列的次序,介绍如下:
(1)
无明(avidya)——此为迷之根本,可以称作无知,即是贪欲、嗔恨、愚疑等的烦恼,故为迷惑于生死界中的根源。
(2)
(samskara)——即是行业,是从无明产生的意识行为,是前世所造的善业和恶业。
(3)
(vijnana)——即是由于过去世中的种种行为所积聚的业体,便是以此业体的本能,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
(4)
名色(nama-rupa)——即是投入母胎之后,业体的心识(精神)和胎体的肉身(物质)相结合的状态。
(5)
六入(sad-ayatana)——即是在母胎中,逐渐形成胎儿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四肢),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又可名为六根。因为一切善恶行为的造作和感受,均系由此六种官能为媒介,而达于心体,成为业因业种,或苦因苦种,所以名为六入,意为诸业的六个入口。
(6)
(spars'a)——此为我们于出胎之后,自我身心的六入(六根),和外在环境的六尘之间,发生了相对的接触。所谓六尘,便是和六根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一切事物。
(7)
(vedana)——即是由接触外境而产生的领受苦或乐的感觉。
(8)
(trsna)——此为由于苦乐的感觉之后,所起欣乐厌苦,求乐避苦,并且贪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9)
(upadana)——对于自己所喜所贪的欲求的事物,生起执著不舍的心理。
(10)
(bhava)——爱和取,乃是求取生存的欲望,正因为有此生存的欲望,便造下了种种恶行为的有漏(生死)之因,故将接受未来的生死果报。此所谓「有」,便是指的生死因素、善恶行为的有漏之业。
(11)
(jati)——今生造了生死的业因,必将接受来生的再度出生的业果,那便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所构成的身心,和此身心所处的环境。如前所说我们的身心是六根,身心所处的环境是六尘,同为五蕴构成,同为所感受的业果报应。如果加以区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主观的身心,名为「正报」;色(眼所接受的美丑、明暗等),声(耳所接受的一切音声),香(嗅觉所接受的一切气味),味(舌所接受的一切滋味),触(身体所接受的冷暖、粗细、软硬、涩滑等),法(心意所接受的一切学问、观念、思想、方法)等客观的环境,名为「依报」。此处所说的「业」,和通常所用的「孽」字,颇有不同,请勿混淆误解。佛教所称的「业」,是梵文「羯磨」(karma)的意译,是善恶行为所留下的一种无形而有力的能,也许和近代科学家所说德语的Energie不同,它是行为的一种余势,由于前一行的余势,可以引出后一现象的发生。
(12)
老死(jara-marana)——来生既然有了五蕴所成的身心,又将衰老而至死亡。
   
因此,佛陀用这十二因绿,说明了凡夫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之中,所有因果循环的流转现象。此可用下面的表解,帮助我们,理解它的一个概念:
   
如果顺著十二因缘的三世因果,周而复始的继续下去,便是以集谛来说明苦谛的根由,众生永远是众生,不会脱离苦的范围。但是,佛陀之要指明苦谛的根由,目的乃在协助众生,超越苦的范围,所谓转凡成圣,那便是接著要说的苦灭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楼主| 发表时间 2012-3-29 14:50
※ 以下是引用 水蓉2012-3-27 10:21:00 的发言:
佛陀只教我们如何从有限存在的凡夫众生, 转变而成无限存在的大解脱者, 凡夫众生的忧悲苦恼和生老病死, 均系由于对于种种幻景的贪求、嗔拒、无智慧, 故被幻景所左右, 以致身陷于幻景的有限之中。

说得太好了!谢谢!

圣严法师的书也是刚看,感得他的说法平实易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27 19:39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