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转帖)五台山秘魔岩中庵石窟接引佛装金记

4 / 3181

尚未签到

6

主题

127

帖子

8770

积分

波澜

Rank: 6Rank: 6

积分
8770
发表时间 2012-9-8 10:12 |阅读模式
     五台,为文殊菩萨,与万菩萨,历劫常住之圣道场地,华严经名为清凉山。盖即此凡圣同居之地,在菩萨分上论,即是常寂光净土,圆离一切烦惑热恼,究竟清凉也。秘魔岩秘密寺,乃木杈和尚,以木杈直示祖师西来意处。凡闻名者,无不生景仰冀慕之心,况身历其境者乎。去寺不远,曰中庵,傍岩建立。其岩高数十丈,其岩窟颇宽大高深,就中塑一接引佛像,高二丈余,极其圆满庄严,盖欲来者同礼慈容,同念圣号,临终同蒙接引往生西方耳。思泰大师,未出家前,至此礼佛,发愿为佛装金,后出家受具。遂募诸善信,以了此愿,共用银二百余圆。祈予略将生佛同异之致,弥陀普度之慈,为之发挥,以示来者。窃惟吾人一念心体,与佛无异,由迷而未悟,故其心相,则天渊悬殊也。然相虽悬殊,体仍无异,如太虚空,虚明洞彻,了无滞碍,由云雾尘霾故,便成晦塞昏浊之相。须知即此正晦塞昏浊之时,其虚明洞彻之体,仍复如故。是以诸佛悯众生具此真如佛性,由迷背故,反为起惑造业受苦之本。因兹多方引导,令其返本还元。求其下手易而成功高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以众生信愿持名,感弥陀慈悲摄受,故无论上中下根,同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较比仗自力断尽烦惑,方了生死者,不可同年而语矣。以故佛为众生现种种身,以作得度因缘。须知此像,即佛真身,以众生机劣,见之为像。以佛而论,则身土不二,理智一如,何一法非佛真身,而况此万德庄严之妙像乎。蒲衣童子云,此山一草一木,皆具文殊智慧德相,岂此佛像不具如来智慧德相乎。但以众生机劣,应以像身得度,特现像身而为说法耳。果能深信此理,不但此像即是真佛,而六道一切众生,一一皆是真佛。当悯其愚迷,多方开导,俾其同念佛名,同生佛国,待其见佛闻法,证无生忍时,方知自己本来是佛,今始亲证。彼以强陵弱,杀彼之身,悦我之口,及互相竞争,杀人盈城盈野,不但不生痛伤,而且以为得意者,其迷背罪过,无可为喻,其将来受苦,何其有极,思之,诚可畏也。故谨以此理为全体是佛,而彻底迷背者告,冀其立即醒悟,勿负如来现身接引之慈,则国家幸甚,众生幸甚。
                                    
____ 《印光法师增广文钞》卷四之记
              {原发一帖属重复,见“潮人”版块:http://www.521000.com/bbs/index.asp?boardid=141}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9-8 21:55
原来是大叔啊,看您前些天那些帖子,我还以为是90后的小粪青呢!失敬失敬!
装金功德无量,难能可贵!人过中年、日过午,为自己来日计、为子孙计,确实应该做点靠谱的事,说点靠谱的话,方不辜负这颈上的人头,随喜随喜。
几点意见,供大叔您参考:
1、“佛需金装”,这观点不对,佛不需要金装。三宝、父母是众生福田,我们应该适时播种良善的种子,不能任良田荒芜,真正的是为了我们自己,不是为了佛、为了三宝、为了父母。
2、《三世因果经》并非佛经,里面说的“因果”跟佛法并不相符,正信的佛弟子是不相信这部所谓的“经”。要研究佛法,应该阅读靠谱的经典。
3、“比起那些虔诚的信士,自觉为佛像装金,境界还差得太远哩”,境界的高低并不看是信徒与否,而是看我们心量的大小——为了现世的功名利禄、为了自己的来生、为了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为了正法的久住......视这些动机而呈现“境界”的高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2

主题

41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1653
发表时间 2012-9-9 03:04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2-9-8 21:55:00 的发言:
原来是大叔啊,看您前些天那些帖子,我还以为是90后的小粪青呢!失敬失敬!
装金功德无量,难能可贵!人过中年、日过午,为自己来日计、为子孙计,确实应该做点靠谱的事,说点靠谱的话,方不辜负这颈上的人头,随喜随喜。
几点意见,供大叔您参考:
1、“佛需金装”,这观点不对,佛不需要金装。三宝、父母是众生福田,我们应该适时播种良善的种子,不能任良田荒芜,真正的是为了我们自己,不是为了佛、为了三宝、为了父母。
2、《三世因果经》并非佛经,里面说的“因果”跟佛法并不相符,正信的佛弟子是不相信这部所谓的“经”。要研究佛法,应该阅读靠谱的经典。
3、“比起那些虔诚的信士,自觉为佛像装金,境界还差得太远哩”,境界的高低并不看是信徒与否,而是看我们心量的大小——为了现世的功名利禄、为了自己的来生、为了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为了正法的久住......视这些动机而呈现“境界”的高下。





回复得太对了,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5

主题

106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3
发表时间 2012-9-10 12:29
※ 以下是引用 酋犬2012-9-8 10:12:00 的发言:

       {原发一帖属重复,见“潮人”版块:http://www.521000.com/bbs/index.asp?boardid=141}


大叔您这一编辑,害得我仿佛在喃喃自语。阿弥陀佛!保险起见,还是把您的帖子附上来。顺便说一句,您这个帖子也是编辑过的,跟我回复时已经不太一样了。

※ 以下是引用 酋犬2012-9-7 18:20:00 的发言:

182625cpp9pvfeejfafd95.jpg

      常言道“人需衣装,佛需金装。”据称,为佛像装金,不仅能够积累福报,还能消灾灭难。当然,也有说佛其实不需要金装的,黄金装佛实则装自己,是给自己种福田,培植善根的。8月31日,我在泰国就曾到大城府三宝佛公寺参观,亲手为佛像装过金。
  佛像装金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鎏金工艺;镀金工艺及贴金工艺。我那次属“贴金工艺”的。先随缘捐100泰铢,自己拿一份金箔片。它是用一张邮票大小的对折白纸夹藏的。听说金箔片厚度在0.12微米,边长约为1厘米的正方形。金箔片有极强附着性,很容易互吸在佛的塑像上。
  就我看来,这还是属象征性的装金,因为没有先上广漆“打金垫”{或漆垫早已干透},是不符合贴金的工艺要求的,金箔片较易脱落。至于金箔片所含黄金纯度如何?更无需考究啦。
  我并非虔诚的信士,到三宝佛公寺只是参观,为佛像装金也是好奇的体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2

主题

41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1653
发表时间 2012-9-10 23:34
※ 以下是引用 妙慧2012-9-10 12:29:00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酋犬2012-9-8 10:12:00 的发言:

       {原发一帖属重复,见“潮人”版块:http://www.521000.com/bbs/index.asp?boardid=141}


大叔您这一编辑,害得我仿佛在喃喃自语。阿弥陀佛!保险起见,还是把您的帖子附上来。顺便说一句,您这个帖子也是编辑过的,跟我回复时已经不太一样了。

※ 以下是引用 酋犬2012-9-7 18:20:00 的发言:

182625cpp9pvfeejfafd95.jpg

      常言道“人需衣装,佛需金装。”据称,为佛像装金,不仅能够积累福报,还能消灾灭难。当然,也有说佛其实不需要金装的,黄金装佛实则装自己,是给自己种福田,培植善根的。8月31日,我在泰国就曾到大城府三宝佛公寺参观,亲手为佛像装过金。
  佛像装金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鎏金工艺;镀金工艺及贴金工艺。我那次属“贴金工艺”的。先随缘捐100泰铢,自己拿一份金箔片。它是用一张邮票大小的对折白纸夹藏的。听说金箔片厚度在0.12微米,边长约为1厘米的正方形。金箔片有极强附着性,很容易互吸在佛的塑像上。
  就我看来,这还是属象征性的装金,因为没有先上广漆“打金垫”{或漆垫早已干透},是不符合贴金的工艺要求的,金箔片较易脱落。至于金箔片所含黄金纯度如何?更无需考究啦。
  我并非虔诚的信士,到三宝佛公寺只是参观,为佛像装金也是好奇的体检。



我是第二个看到原贴的,我作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5-8-30 05:15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