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勿造口业!更不要一不小心毁谤三宝而犯下重罪

2 / 3226

尚未签到

30

主题

140

帖子

5766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766
发表时间 2012-9-15 18:26 |阅读模式

力劝大众慎护口业、勿造口业!更不要一不小心毁谤三宝而犯下重罪(相关内容汇聚)
一、宣化上人:毁谤三宝罪不轻!

   怎麼叫毁谤三宝呢?我们信佛的人,切记不要犯这种的罪过——就是专门说三宝的过错,说佛教不好,说佛法不好,说僧人不好。菩萨戒有一条戒说:「不说四众过戒。」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的人,对於比丘有什麼罪过,不要讲;比丘尼作什麼错事,也不要讲;优婆塞有什麼过错,也不要讲;优婆夷有什麼过错,也不要讲,这叫不说四众过。你不说可是不说,就是有其他人说四众过,也不要去插嘴,也不要去跟著讲,就像是没听见似的。为什麼?你如果又去跟著说,也就犯了毁谤三宝的罪,也就犯了说四众过的罪,所以最好是把嘴闭上,缄口不言。 

    再者,我们凡夫的见解,有的时候会错误的,圣人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所能知道的。所谓初地的菩萨,就不知二地菩萨的境界;十地菩萨,就不知道等觉菩萨的境界;初果阿罗汉,也就不知道二果阿罗汉的境界。在还没有得到真正智慧的时候,不要生出一种毁谤三宝的心,不要说四众过。他明明就是有过,也不要讲他,为什麼?你知道他有过,你自己往好的做,这就对了。不要好像照像机,尽给人家照像,自己是个什麼样子,也没有照一照。 

    警惕!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所以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犯下口业!


    讲到这儿,我想到中国梁武帝时,有一位志公禅师,他天天要吃两只鸽子。厨子想这鸽子一定很好吃,他就偷了一只鸽子的翅膀吃。志公禅师吃完了这两只鸽子,就说:「你为什麼偷我的鸽子吃?」他说:「没有啊!」「没有?你看一看!」志公禅师把口一张,从口裏吐出两只鸽子,一只就飞了,另外一只没有翅膀。「如果你没有吃,这只翅膀怎麼会没有呢?」一样吃鸽子,志公禅师可以把切碎煮熟的鸽子吃到肚子裏头,又可以变成活的吐出来;而这个厨子就没有这种本事,吃了就是吃了。志公禅师这种境界就是吃而未吃。 

    又有济公禅师,那时候他在杭州西湖灵隐寺。这和尚怎麼样呢?一天到晚吃狗肉,喝烧酒。每天都喝得醉得不得了,人一看就知是个醉和尚。实际上他醉了,可是他却到处去教化众生。有一次造佛像,这佛像要铺金,他告诉方丈和尚:「这佛像我来铺,你不要叫其他人去铺金。」方丈和尚说好。可是等著他也不铺,后来当家和尚就说:「你要铺这佛像的金,这麼久了,你也不铺。」他说:「好,我就来铺。」这天晚间他又喝醉了酒,等到他看人都睡觉了,就跑到那佛像前,从口裏就吐金,往佛像铺。 

    正在吐著,佛像各部份都铺得差不多,只有头顶上还有个地方没有铺时,当家和尚听见他在裏边,口裏往佛像吐痰的声音,就进来了,说:「你怎麼这个样子,你口裏黏痰怎麼往佛像吐呢?」他就说:「我不吐了。」就走了。走了,第二天一看,佛像的金都铺好了,就剩头上还有一点没有铺好,所以又找另外铺金的匠人来铺,但是所铺的金,就没有他吐的金子那麼好,所以罗汉的境界不可思议的。 

    所以我们信佛的人,对四众的过,不要讲。你要是讲到普通人,还没有什麼关系。讲到证果的圣人,那就会有罪过了;有罪过会怎麼样呢?这是会堕地狱的。 

    为什麼有人要毁谤三宝呢?因为他没有信心。什麼原因他没有信心呢?这种情形,有的时候是他和同一班恶的朋友,就是不明白佛法的恶人;这不明白佛法的恶人,就会毁谤三宝——那麼这个人因为和恶人做朋友,随著也养成这种习气,就破坏三宝,毁谤三宝。 

    又如果这个人谄曲、愚痴,也会毁谤三宝的。什麼叫谄曲呢?谄曲是一种流虚,现在一般叫「拍马」,就是想要得到你的欢喜,就尽对你说好话,这叫「谄曲」。他的心不直,是弯曲的。为什麼这个人要谄曲呢?因为他虽然愚痴,却以为他是聪明的,怀著一种聪明慢。聪明慢就是增上慢,也就是像《法华经》裏的五千退席。增上慢的人怀著一种聪明慢,是有点聪明,但是看不起人,看谁都不如他自己。因为他怀著一种聪明的我慢,所以就毁谤正法,不相信正法,把众生的法眼都给挑去了。 

    什麼叫挑去呢?众生本来是有择法眼的,但他用刀把眼睛挖出,令他们没有择法眼了。因为他令众生没有择法眼,这个人将来他是应该肢体废缺,或者没有手,或者没有脚(没有脚就是瘫子、瘸子,不会走路),结舌不言,虽然有舌头,但是不会说话,是哑巴。为什麼他是哑巴呢?这一点要注意!哑巴的人都是毁谤三宝来的。毁谤三宝的人堕落地狱,在地狱裏,经过二亿年那麼长的时间受罪,然后才去投生,投生去做什麼呢?做马、牛、羊、鸡、犬等畜生,做二亿年那麼长的时间,然后再做人。做人时,他就六根不全,或者没有眼睛,是盲人;或者没有耳朵,是聋子,听不见声音;或者哑巴,有舌头不会讲话,这也等於没有舌头一样。 

    所以我们不要打妄语,不要讲人的是非。不管别人对我们怎麼样,都不要讲人家的对或不对;你讲人的是非,将来就入拔舌地狱。在这个地狱,罪人的舌头被拔出来,受好像用犁耙在舌头上耕地那样的痛苦。

    总而言之,六根不具足,相貌也丑陋,这都是在过去生中毁谤三宝,所以受这种苦,而且是苦毒无量,死了还要堕无间地狱,这是毁谤三宝的果报。


二、一切众生祸从口出 ——慎造口业
《大方便佛报恩经 》

    佛告阿难。尔时女者鹿母夫人是。以其一食净华覆上施辟支佛。五百世中尊荣豪贵。衣食自然。莲华承足。愿力因缘。今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尔时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以是恶口因缘。五百身中生鹿腹中。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是故阿难。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佛说此经时。有千优婆塞优婆夷。慎护口过。即得初果。复有无量比丘比丘尼。得初道果乃至四果。无量人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辟支佛心。一切大众闻佛说法。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尔时三藏。即前头面接足礼敬。求哀忏悔。而我愚痴不识贤圣。作是恶业。令我来世得近善友值遇圣师。漏尽结解亦如大德。佛告阿难。尔时三藏比丘。以一恶言诃骂上座。五百身中常作狗身。一切大众闻佛说法。皆惊战悚。俱发声言。怪哉怪哉。世间毒祸莫先于口。尔时无量百千人。皆立誓愿。而说偈言。

  假使热铁轮  在我顶上旋
  终不为此苦  而发于恶言
  假使热铁轮  在我顶上旋
  终不为此苦  毁圣及善人

三、口业之过——妙祥和尚开示

上妙下祥法师开示

时间:二○○一年十一月初八上午。
地点:海城大悲寺

    缘起:对寺院的僧众所开示。是针对很多学佛人、包括僧人对当前,很多僧人或者寺院说三道四,而犯下口业而开示的。特别是常年护持大悲寺或者经常来大悲寺的居士,经常议论其他寺院及僧众如何如何,同时也针对在大悲寺修行的常住僧人,而开示的。虽然严格持了佛陀戒律,精进的修行等,但不能贡高我慢,产生我执上的分别,而说僧之过......

    本文由大连亲莲师兄,根据录音发心整理。

    《说僧过恶犯大重罪》早就应该学这个了。因为这个问题很容易犯的。这个不光是僧人容易犯,沙弥也犯,而且有很多的居士也犯。什么原因犯呢?由于不懂,不是他故意想犯的,就是平时的习性造成的。说僧过恶,即说僧的过失和恶性,由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的人还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前几天有位居士说这本书是别有用心,他心里非常不平,并不是说他不想好或反对什么,而是由于他的正见不足,而且不知道法的真相。所以他认为这个书不正确,他是从世间法来看的,并不理解佛的真义。所以这个问题很容易导致犯过失,而且这种过失一旦造成了,你修了多少天都不如一念正确。说僧过恶是很容易堕落的。我们大家的修行,很容易犯口业,这个口业不光是你们犯,我们有时候心里稍稍不平,或者就算善意说了口言,也造业的。

    这所谓的善意是什么意思呢?是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嗔恨心,事实上你说出来本身就带有嗔恨心了,只不过是微细的。你不知道,所以你觉得没有起心动念,或者你没有说什么,但是这句话你只要想说出口,在你微细的种子里已经起变化了。我们不知道,我们以为自己脑子里的粗妄想所说出来的叫做心动,但是你不知道,不用说你把话说出来,就是你写出来、想出来就已经是再造业了,何况再从口里出来。你想能不造业么?话从哪里生出来的?它得有个出路吧?这句话怎么生出来的?为什么外界演给你看?为什么你眼睛的六根能看到?为什么到你的心里不能吸收?而且往往又通过你心里说出来?这个已经是我们起心动念了,我们以为是正常的,实际上堕落已经开始了。

    这个微细的变化只有菩萨、罗汉才能看到,我们很难看到这些东西。因为我们看不到不等于没有,所以起了一念的错觉、一念的恶心,我们都会马上天地灰暗。包括甚至退道心一起,马上就天地灰暗。

    就算这个事情不是你的,是别人的,你思维一下别人怎么会起这样的心呢?就在你这样思维的同时,你也同样地跟着起了变化——天地昏暗,甚至地狱现前。只不过我们的粗妄想,不具备天眼通、慧眼通,所以我们不知道。但是,不知道不等于就没有啊!等我们知道的时候早就晚了!你什么理都讲不了了,跟谁讲去?所以千万要注意这一点。恶语最伤人,一个伤他人,一个伤自己,特别是对方的事情。比如说有人犯了一个过失,我们去说,至于对方有没有受损失暂时放在一边,仅仅你想说的这一念就像人把斧子往空中扔,这斧子能砸到虚空吗?能把虚空破掉吗?破不掉。而且最终这个斧子还得落下来,从哪里扔的还得落到哪里去,还得砸你。又像人仰天吐口水,你吐出去的口水它不会被粘在天上,还得落下来,这是自作自受的。你想想,多厉害的事情啊!不光是佛法不允许这样做,就是世间法也不许这样做,世间教人隐恶扬善。少说别人的过失。过去有个人,他同别人一起开会时,有人提出一个关于其他人隐私的问题,虽然大家集在一起开会,当时这个人就制止了这种说法。因为一个人隐私的问题,只能个别地去解决,如果在公众的场合,一旦提出来了,本来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你提出了一种攻势,说了一些别人的隐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叫这个人怎么活呢?第一,会把他本人的名誉毁坏,而很难再活下去,第二,等到说完他,我们的心已经变坏了。等到说完它的时候,后来这个人就制止大家,咱们讨论点别的事,就说这件事情我们没有看到,不要乱说。就这一念的好心,结果怎么样了,大家马上止口不言了。咱不说别人有什么感想,对方确实是永远地感谢他,至于他知不知道,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后来大家有的出国了,有的在国内的也非常惦记她。一念好心做功德无量啊!所以我们千万不能造口业,口业不能造,说僧过恶就更不能造了。

    就是世间法都不允许我们造口业,比如说有的人行为不轨,道德不好,有时候看到了,就得装着看不着似的。你要有起心动念也不行,它也污染你的那个心,不由自主地你就堕落到他的情趣里去了,你要是起心动念在那里分别好坏,弄不好你就堕落那里去了,这样都不行。何况我们看完了以后起分别,再说好说坏,我们的心就已经开始变化了。不是外境变化了,是我们的心变化了,是我们修行当中最大的一个忌讳。本来修得挺好,很努力,但是由于嘴不好,说了别人的过失,别人还没有怎么样,我们的心先变坏了,这时我们就吃了大亏。不是大家愿意说,而是大家由于没有勤学正法,不知道这一关。过去古人绝对不让揭发人家的隐私,或是揭发别人的过失,都要隐恶扬善,扶正不一定要破邪。你只要称赞好的方面,那个邪气就站不住了。你有时候又想扶正又想说出不足的地方,反而造成另一种麻烦。因为我们还是凡夫,弄不好就被说话这种嗔恨心所代替,所以说僧众的过恶是非常大的,佛讲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身造口事,口业最重,我们很难止语,不说话,这个很难。因为我们平时不知道止语的功德。都以为说话很正常,成天活着不说话能行?那不闷死了?再说我说话也没说什么过分的东西。我们根本就察觉不出来。
每句话都有它的过失,张口就有过失。你说好说坏都有过失,有时候不说出来才是真正的好。比如你说好话的时候,能不起心动念吗?这个东西太好了,你这件事做的真好,你说好了能不起心动念吗?你不说好,你的心非常地平和,而且反而是一种真正的好,心好才是真正的好。而且能达到无漏,你这个好虽然称赞了一些事情,能起到一些好的效果,但毕竟是有漏的好。所以我说的意思是大家尽量往真正的好上去使劲儿。一定要心好,要无漏。好话都有一定的漏洞,说多了以后,当我们闭关了、以后止语了,才知道我们平时说话都在喋喋不休,就好话有时候也是没完没了地重复,满足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在讲话,并不真实。所以说这个好话,都起心动念,都会有漏的,何况我们说恶话呢?恶话不光有漏,而且它首先污染我们的心。说一遍就等于又往种识里种一遍。种了一遍以后, 马上就开始一天一天地加深,半个月以后你如果不忏悔不拔出去,他就深得最后很难拔出去了,就这么厉害啊!

    为什么我们总是轮回?总是修道,总是不精进?打打坐,修点儿禅定,怎么没有太大的反应呢?有时候你刚修完禅定,张口几句话,“咣咣咣… …”都漏出去了,就这么漏出去了。等你说惯口以后,禅定的时候,刚想定下来,快要证得无漏的时候,突然你的恶口——禅宗的“漏”马上就现前。那时候你想不说也不好使了,因为你的恶语已经说惯嘴了,到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这个漏洞,生起了这个法,顺着你的那个漏斗全漏出去了!那时候你想控制它,你想抓、你想咬牙,用什么定力都不好使了,你痛苦万分啊!本来马上就可以了脱生死的事情,甚至马上就可以证到某一个境界问题的时候,你按都按不住它。打一个不好听的比喻,好比你想上厕所,肾脏又不好,裤子当下就湿了,你想咬牙都不好使,它也往外出,它可不容你控制的。但是你要是肾脏好,这种现象就没有了。虽然我们有这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由于我们不造口业,就不会造成这种状态的,这也是一样的。由于我们造了口业了,它已经坏了,而且里面已经起了一种漏的根了,在那里摆着,只要你有一点功德,它都给你漏出去。它专门漏你的功德,你有多少东西它就装多少,像个破口袋似的,你装多少粮食都会从这个洞一点点漏出去。所以这个口业特别的重,人这一天忍住了,不说什么闲话,而且能够心里放得非常平静,就算你心里忍不住,口要是能忍住,也同样有功德。忍住了以后心里是暖乎乎的,因为法在那里。久了以后它逐渐要结果,而功德逐渐地攒满。如果你有点好处,就说来说去的,刚攒的这么点好处,慢慢地就消耗没了,心里一片空白,一片空虚,所以口业的过恶非常大。一般的口业都这么大,起心动念都这么大,何况说僧众之过,那就更大了。因为僧是三宝呀!什么是三宝?那是我们的命根,我们的家,就象人回家一样。比如说想要回家,只要顺着这条道直接走就行了,你不但不走,还要刨这条道,说这条道太烦人了,我要给它刨掉,你三刨两刨,你还能回到家吗?就像人坐船似的,本来要想渡苦海,你硬要拿个小刀去挖个洞,把船挖个窟窿,觉得好玩儿,挖来挖去,你能渡过苦海吗?一旦挖穿了,你就会沉没大海里。所以说僧众过就这么厉害。我们现在修行就等于在大海航行一样,说僧众过就等于在大海里航行时把船给凿个窟窿,那能不沉底吗?有一点洞,都会把你的船毁掉的,何况你再亲自去凿?

    过去有无始劫来所造的业力,我们都堵不过来,何况你再新造个洞呢?那就更坏了,洞上加洞,那我们能不沉没吗?所以说,修行不是别人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这么大个事情自己还不注意?就连我们自己为了世间财都得守各种规矩,何况我们为了无上的法财?了脱生死的大事你再不去做,你说不是太傻了吗?所以大家不要顺着自己的习性,说惯的嘴,走惯的腿,嘴要是说惯了,它停不下来呀!“哒哒哒… …”没完没了,一句话重复来重复去的,别人听着都觉得太招人烦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起心动念便是轮回!你说一句话不知道轮回了多少次,你不说话都轮回,何况你说话了?说话了以后,那多少念,多少念就是多少轮回。我们每天都在轮回之中,每一念不知道轮回了多少次,甚至几百次,几千次,就这一念都这样,何况我们念念都在起心动念,那不更厉害了吗?你说话能不用思维吗,能不去想吗,能不观照吗,你这种观照不是反观自观,而是放逸,是往外观。往外观就是起心动念,哪有外?起心动念就是外,不控制嘴就是外,眼耳鼻舌身意一起往外观,最后你能不轮回?而且是大轮回,在哪里?不是地狱,就是畜生,再就是人,大部分都是。一般说恶口的,特别是谤僧的,主要是在地狱罪,为什么是地狱罪呢?你谤到根本了,谤到法王那去了,什么是法王,佛法僧就是法王,是三宝,三宝是佛的化身,你都谤到国王去了,这还了得,就是世间法也不允许。一个普通人如果自称自己是法王或是骂国王,那国王能不抓你?不杀你头。把你关监狱里去?世间法都不允许,何况是佛法。你谤的是法王,更不允许了,绝对不允许。就算法王能原谅你,法王下面的护法也不会原谅你。所以说口业造业无边啊!身沾口事,特别是口业。咱们今生能够出家、能够学佛,我们首先就得到一个宝贝——少造了很多口业。身、口、意业,特别是口业,我们少造了多少啊!我们今生就应该感到非常地自豪。而且我们非常感谢佛和菩萨,给我们有这么一次机会让我们出家修行。我们是大福报人!前生不知有多大的福报见过佛!今生才会这样子,所以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机会,一定不要造口业。如果你不造口业,那将来就是佛世。什么是通往回家的路?不造口业就是回家的路!你不用另外再找一条路了。我想再找一条回家的路,这边拆路,那边又修路,你能修到家去吗?本来挺好的一条路,你硬是在旁边把这条主要的干线给拆了,在旁边再搭一条路,他可能么?所以一边毁路、一边造路,不等你造成这条路,就堕落地狱里去了,结果一事无成。自己造自己毁,你以为你能行吗?回到刚才佛说不许任何人造口业,就是这样。就是世间也不允许人造口业。比如邻居有点什么恶事,不能出去说。父母的事情不能去讲,兄弟的事情也不能讲,包括自己孩子的过失都不能讲,邻居、师长、就连村子里的傻乎乎的人的过恶也不能讲。世间法都不能讲,包括我们出家了,知道有很多的众生即是前世的父母、未来的佛,所以所有的众生都不能讲。有人不就讲了一句话么?那是现时现报啊,那真吓人啊!一个鸟叫得不好听,“呱呱呱”地叫,正好有人在那里唠嗑,它却使劲喊使劲叫的,有位师父听那只鸟叫得挺难听的,就说了这么一句:“怎么叫得这么难听”。当时我就想制止他,因为我当时在止语呢,用手比划一下示意他不要说,但是来不及了,刚说完这一句话,那只鸟“噌”地一下飞走了。等他知道了不应该说的时候,他马上内心就缓过来了,那已经晚了,鸟永远会记住你诽谤他,将来非要受果报不可。你以为鸟听不懂啊?这一下子他就受了教育了,再也不敢说众生的过失了。确实教育人啊!
(本内容来自网络,未经本人校对,仅供参考!)

四、劝大众莫造口业

作者:昙影法师编著

    一、 罪大恶极 莫过口业

    诗曰: 口业何因罪最深? 能牵善众处刀林; 破僧极恶殃难灭,万劫悲哀苦海沉。

    世间最大的恶业,就是五无间罪(又叫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然其五逆罪中,尤以“破僧”(又叫“破和合僧” 、“斗乱众僧”——说出家人的是非、毁谤僧众、于僧中作离间等)罪为最重。

     破僧罪是由三业中的“口业”造成的,口业不但是三恶行中最大之罪业,又是众恶(十恶)业中最大之罪。如《大毗婆沙论》卷百十五说:“三恶行(身、口、意)中,何者最大罪? 谓“破僧”虚诳语(口业),此业能取无间地狱一劫(中劫——三万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寿量异熟苦果(受大剧苦)。”又同论卷百十六说: 诸有破僧人,破坏和合僧, 生无间地狱,寿量经劫住。 (前略) 三不善根(贪、嗔、痴,又叫三毒)中,何者最大罪?谓能起“破僧”虚诳语,此不善根,能取无间地狱一劫寿果。

    十不善(十恶)业道中,何者最大罪?谓“破僧”虚诳语,此业能取无间地狱一劫寿果。”又《阿毗达磨发智论》卷十一、同此说。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说:“破僧虚诳语,于罪中最大(中略)。为破僧故,发虚诳语,诸恶行中,此罪最大。”

  地狱罪人均倒栽受苦。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偈云: “颠坠于地狱,足上头归下,由毁谤诸仙,乐寂修苦行。”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七说:“是趣堕落,如偈说: 诸堕地狱者,其身尽倒悬, 坐诽谤贤圣,及诸净行者, 诸根皆毁坏,如彼燋烂鱼。”  又说: 火焰逼满多由旬,见者恐怖身毛竖; 诸恶众生常然之,其焰炽盛不可近。 造口业毁谤僧众,为什么会成为“无间地狱”的大罪人呢?因为每一位发心出家入僧修行人,都是为自利利他,发扬佛法;一旦遭受魔心人毁谤破坏,就会发生种种不如意事,不但无法精进修行,又从此不能发扬佛法。其造口业人,即犯破坏佛法之大罪业,又会把此“破僧”恶业,传授给世间众多的人,使一切众生对佛法无信敬心,跟著魔心人造口业;其最先毁谤僧尼者,就是传播口恶业的罪魁。由于魔心人一句口业,而遗害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说“出家人”是非的人,会由此口业而惹成“破坏僧众”的大罪业。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八说:“能破僧人,成破僧罪;此破僧罪,诳语为性,即僧破俱生语表无表业,此必无间大地狱中,经一中劫受极重苦。”(《顺正理论》卷四十三、《显宗论》卷二十三、同此说)。

    《大乘宝要义论》卷九说:“如来藏经云:佛言:迦叶!最极十不善业者,所谓:

    一者、假使有人缘觉为父而兴杀害,是为最极杀生之罪。
    二者、侵夺三宝财物,是为最极不与取罪。
    三者、假使有人阿罗汉为母而生染著,是为最极邪染之罪。
    四者、或有说言我是如来等,是为最极妄语之罪。
    五者、于圣众(僧众)所而作离间,是为最极两舌之罪。
    六者、毁呰圣众(比丘僧众),是为最极恶口之罪。
    七者、于正法欲杂饰为障,是为最极绮语之罪。
    八者、于其正趣正道所有利养起侵夺心,是为最极贪欲之罪。
    九者、称赞五无间业,是为最极嗔恚之罪。
    十者、起僻恶见,是为最极邪见之罪。 迦叶!此等是为十不善业,皆极大罪。”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二、佛陀告诉贤护长者说:“恶道深险,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渐向恶趣、增长恶趣、广开恶趣,谓不善业,有其十种。(中略)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起杀命,侵取他财物,欲邪行遍行,速堕于地狱。 两舌及恶口,妄言无决定,愚者绮饰语,异生烦恼缚。 贪心乐他富,嗔起诸过失,邪见破坏多,当堕于恶趣。 身有三种罪,语四种应知,意三罪亦然,作者堕恶趣。 若造诸罪者,定堕于恶趣;若离此三罪,必不堕恶趣。” 
(本内容来自网络,未经本人校对,仅供参考!)
五、来自论坛的其它帖子
口业的可怕
身口意谓之三业。藏经所云果报多因口业者。以口易发也。云。昔有人。恨其母送饭来迟。乃云。生于母腹。不如生于鹿腹。后果托生于鹿腹中。又有人。以食与之。若不如意则云。不如与狗。后乃生为狗头。是皆口业果报也。所谓恶口者直为秽语矣。恶口果报固已不佳。若秽语则地狱畜生之报也。世人多不知此。乃以恶口秽语为常。奉劝。世人力以戒此。常念阿弥陀佛。以洗涤口业之秽恶。闻人恶口秽语。亦常念此佛名。以洗涤耳根之秽恶。愿以此生念佛之善业。洗涤累世以来之秽恶。如此则善念日熟。恶业日消。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则灾难可消。福禄可永。身后必于净土中上品生矣。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55677


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语。何等为十?所谓:

柔软语,使一切众生皆安隐故;

甘露语,令一切众生悉清凉故;

不诳语,所有言说皆如实故;

真实语,乃至梦中无妄语故;

广大语,一切释、梵、四天王等皆尊敬故;

甚深语,显示法性故;

坚固语,说法无尽故;

正直语,发言易了故;

种种语,随时示现故;

开悟一切众生语,随其欲乐令解了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微妙语。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247887


佛法修行,口业(包过写文章回帖子)要慎重,否则后果很严重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238716


口业最伤人也最害己 当清净口业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43293&highlight=%BF%DA%D2%B5

学佛人“善护口业”的八大好处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143704&highlight=%BF%DA%D2%B5

(本内容来自网络,未经本人校对,仅供参考!)
我为自己曾经犯下的所有口业深深忏悔、为所有知道或不知道的毁谤三宝的行为深深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常行忏悔

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二晚,上妙下祥法师于大悲寺对僧众关于写忏悔笔记的开示
写忏悔笔记,如果大家去做的话,肯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反观自己。一位居士通过写忏悔笔记,这么做了以后,他感觉到过去的“我”十分可恶,十分可怕,他发现自己十分可怕。原先对自己非常的满意,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过失。经过写忏悔笔记,反观以后,这么样的检查,最后发现特别讨厌自己,要重新塑造一个新的自己。所以这个方法,既简单,而且很有效果。所以说,大家应该做。
特别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就是有的讲,我可以不用忏悔了,说我这不用忏悔。而且老忏悔这一念,就对过去的事多说一句,多回想一下,又重复了过去的业力,而又种下了新的业力,种到种子识里去。这个说法,好像是挺有点“道理”。实际上这个根本就没有什么道理,说不通的。因为语言都是虚妄的,种到种子识里的,是种下那个“心”。一切的种子,都是根据你发心的好坏,而决定它是善种子、恶种子。因为你在忏悔,你忏悔的时候,而说的这个话(所写在忏悔笔记上的),虽然和造恶时是同样的一句话,但是它的发心,跟以前造恶时的发心绝对是两回事情。
举个例子,这个杀生,如果你天天叨咕杀,它就容易起嗔恨心,慢慢种进种子识。如果你天天劝人不杀生,它怎么能会种下这个杀的恶因呢?是不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说这种说法,就是世间人的说法,推理的说法,它不正确。真正种进种子识的,是看你的心的好坏。
所以说,我们重复的,就是不断地忏悔,这个效果非常好。而且普贤菩萨讲得很明白,“十大愿王”里就讲:众生无有穷尽,我的忏悔无有穷尽。你想一想,普贤王就因为有这么大的愿力,而成佛道,就因为忏悔而成佛道。十大愿王就是普贤王成道成佛的本钱,就因为有这个十大愿王而成就。普贤王不是说成就以后才发的这个愿,而是因为发了这个愿,而得到成就的。忏悔是他修行的主要一部分,是他的特点。所以说我们要学普贤王菩萨,要忏悔。
有的人认为,不用忏悔,我可以凭修行啊,或是凭种种的方式,就可以了脱生死。实际上这是对恶业的一种覆藏,这个非常有害的。这种说法害了不少人。而使人产生了很多的过失,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提倡这个忏悔,反复地检查自己的过失。
怎么样检查呢?方法还是以前跟给你们说的一样,要一点点思惟,每句话,每个念头,从今天早上起床,一直思惟到晚上,到你现在,写忏悔笔记的时候。而且,每个念头都要写下来,有过失的对方写,没有过失的对方就不写了。
反复地思惟,有时候一下子思惟不出来,没觉得有什么过失。你就想:我自己是个凡夫,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不可能不起心动念,没有错的地方。就不断地想,想一会儿,啊,就能想出一个,再过一会儿又想出一个。当你想一想的时候,突然想出一个念头的时候,哎呀!犯了那么大的过失。当时惊讶得不得了,这才知道它的妙处了。你只要思惟它,从而生起了忏悔心,把它记录下来。
这时候你就发现,第二天,你整个行为都有所改变了。而且绝不会再顺着这条路再去走了,它防非止恶的作用非常的好。这是一种不覆藏的行为,是一种暴露。而且把它公布于众,放在佛前。如果有人能把你的过失念一遍,那你心里头就更干净了。这种方式过去我实验过,效果挺好。所以,后来介绍给大家,大家可能是写了一点,但是没有坚持下去。
等到这个写忏悔笔记的居士,那天正好赶得也巧,他们两个居士一起来,就对他们讲了。这两居士把这个方法又进行实践了一部分。所以发现了这个好处,特别大,大得他俩非常惊讶。说:“我现在非常的充实,我觉得我现在堂堂正正,这才觉得真正有点学到佛法了。”
所以我们想修行,就作为个人来讲,都应该反观自己。应该不断地这么样忏悔,反观自己,它是非常得力的,是一种勇猛的智慧。所以说普贤王的勇猛智慧,而成就了普贤王,我们应该向普贤王学。学什么呢?也应该这么样去不断地忏悔,来成就自己。不然,我们自己有了很多的毛病却不知道。说我能一想就知道,你光去想,你就怎么想也不好使。你必须得把它写下来,再去想,这个效果特别好。
【附录一】依法不依人

说口业的罪深重,但如果某人所言违背佛陀戒律,严重误导众生,可以依据佛所说的经典、戒律,指出此言论的错误,只针对错误的言论,而不针对某个人,不是去说某个人的过失。以下经文,可以作为参考。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言:“善男子,未可见法汝欲见者,今当为汝说其相貌。我涅槃已,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惩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顿欲殄灭。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
“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灭尽。又如壮人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生长。持法比丘亦复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呵责举处。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呵责驱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驱遣呵责举处,是我弟子,真声闻也。”
“善男子,如来亦尔,视坏法者等如一子。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
“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

【附录二】远离口业的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言: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附录三】“人面疮”的故事

  忏法是忏除所犯罪过,悔不再犯,以便来日积极修行的一种仪式,是佛事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关于《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慈悲道场水忏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法号知玄的和尚在长安某寺挂单。那时该寺中正住着一位患有恶疮的僧人,秽气刺鼻难闻。知玄常常主动去照顾病僧。后来病僧的恶疾渐渐痊愈,临别时对知玄说:“你以后有难临身时,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消除你的厄难。”

  后来,知玄因为德行高深,深受道俗的尊崇,连唐朝皇帝都向他求教佛法,唐懿宗还于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赐给他装饰华美、高达两丈的沉香宝座,以示尊崇。受赐以后,知玄和尚名声益显,坐上宝座更自觉尊荣。
  然而没过多久,知玄的左腿膝盖上却生出了个“人面疮”,有眉有眼,有口有齿,恰似人面,不仅看上去让人生畏,更有甚者,这人面疮还有要求:每天都得拿饮食喂它,它能像人一样大模大样的张口啖食。知玄和尚痛苦万状,四处求治,可名医们全都束手无策,正所谓“妙药难医冤孽病”。
  知玄记起当年那位病僧的临别赠言,决定立即前往四川彭州九陇山求救。知玄入山寻访。一日傍晚时分,天光暗淡,山路难行,知玄忽然望见两棵并立的大松树,只见树后殿宇广阔,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就站在门前。知玄将自己所患的怪疾如实相告。僧人告慰他说:“不要紧的,我这里的山岩下有一泓清泉,等到明日去洗一下就会好的。”
  翌日清晨,昔日病僧令一孩童为知玄带路,引领他来到岩下泉畔。知玄用手捧起清水刚要冲洗,膝上的人面疮却忽作人语,出声大叫:“不要洗,不要洗!”紧接着又问:“你是否读过西汉史书中记载的袁盎与晁错传呢?”知玄回答:“当然读过。”人面疮便说:“你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错杀晁错之事?当吴楚七国造反时,袁盎向皇帝进谗言,斩晁错于东市,以致晁错冤深似海,怨结千年,往昔的袁盎就是你的前身,而晁错就是我。我怨深恨重,自那以后,总想伺机报仇。可是你十世以来都是高僧,持戒精严,冥冥中有戒神保护,令我无法近身。近来你受沉香宝座,动了希名欲利的心念,无形中德行已经亏损,冤业可以乘隙,我才得以接近报复你。现在,蒙迦诺迦尊者出面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那么我们之间的宿债也告终结。从今以后,我不再和你为难作对了。” 知玄听了,身毛直竖,非常震恐,连忙掬水洗疮,一时痛彻骨髓,昏厥在地不省人事。
  复苏后,昨日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知玄方才感悟:那病僧乃是受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的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迦诺迦尊者的化身,自己当年以一念慈悲心种下了无上福田,才感得圣僧以三昧圣水加持,去除那冤业讨债、因果感召的奇疾恶病,解怨释仇,消除业障。觉悟后知玄和尚一方面在迦诺迦尊者垂慈的双松圣迹修建寺宇,另一方面记事撰文,写成《慈悲三昧水忏》,自己早晚恭敬礼诵来报答圣僧的恩德,又给道俗留下了忏悔业障的方便。
  据《汉书·袁盎晁错传》等史料记载,袁盎历任陇西都尉、齐相、吴相。文帝时晁错很受赏识,并受太子(即位后称景帝)信任,被视为“智囊”。袁、晁二人一向交恶。晁错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此建议被景帝采纳却触怒了诸王,以后吴楚七国发动武装叛乱的理由便是诛晁错、清君侧。此时袁盎趁机密进谗言,劝景帝斩晁错以息事,晁错被斩于长安东市,父母妻子兄弟同时被杀。冤冤相报,了犹未了。


口业之过(完整版)  http://www.suyuan.org/fbyd/miaoxiangfs/mxfsjj/200904/285.html说口业的罪深重,但如果某人所言违背佛陀戒律,严重误导众生,可以依据佛所说的经典、戒律,指出此言论的错误,只针对错误的言论,而不针对某个人,不是去说某个人的过失。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言: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
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
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9

主题

30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88
发表时间 2012-9-16 01:39
丹霞烧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20

主题

62

帖子

2408

积分

小溪

Rank: 4Rank: 4

积分
2408
QQ
发表时间 2012-9-17 08:39
身正不怕影子斜。
如果是真的,谁诽谤得了?
就怕“假做真时真也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30 11:37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