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评于丹女士《论语心得》之得失

3 / 2143

尚未签到

6

主题

25

帖子

1868

积分

泉水

Rank: 3

积分
1868
发表时间 2007-3-7 09:16 |阅读模式
本来不想对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多加评判,毕竟于丹女士于儒学之普及是有功的。但听说青岛某单位给每位职工都发了一本,我的孩子的学校里要求孩子们在春节期间阅读此书,今天又读到鞠曦先生的《中国文化无耻论》一文,所以,才出来说几句。 一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之内,每个人的认识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没有变化,每个人之间又有见解的不同,所以,看法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有时会是对立的。因此,除了有意犯错误之为,对于无意之间的错误,我们都应以宽容之心对待,同时以朋友之道善意地指出错误。 特定的时空,常常使我们的思想行为受到局限,然而一个人的修养水平,恐怕也就体现在所受的局限之大小上。思想能够贯通上下数千年乃至万年之上的,是至圣素王;能够贯通数百年乃至千年的,是圣贤;能够贯通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是俊杰;若是只顾十几年乃至只顾眼前的,便是匹夫之辈了。匹夫、俊杰、圣贤、至圣的境界不同,但是,这并非说明他们的人品不可取。 坚持道义,乃是能够获得永恒及天下之利的做法;强调功利,也能获得数十年及局部之利。道者,无为无不为;义者,为其所宜而不为其所不宜。因此,有道义,则功利也就在其中了。所有的功利,都必然是一时的、局部的,若无道义的指导,虽得之,终必失之,整个过程中也必然是患得患失的。儒者,怀忠行恕,持道守义,因此,不应为一时的、局部的利益而谋,不应为一时的、局部的利益而放弃道义,而应尽力提高境界,尽量减少时空的局限来说话做事。 君子慎独,何况其流传于天下之言?泰山高耸,得于土壤之积;蚁穴溃堤,始于一穴之隙。诸子十家,各有可取;小说之流,亦可参酌。但是,引导天下风气者,不可短视狭隘,更不可急功近利。就读经而言,若以己心妄揣乱解,或许千古之经会毁于一旦,扰乱天下是非不轻。如此之妄揣乱解流行于天下,其结果可知。于丹女士之《心得》,在下不以为是于丹女士有意乱解,上电视讲解,亦非专求名利。但是,无心之害也是害,不能不加以正视而纠正。 二 诚然,我国政府现在提倡着“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听起来非常鼓舞我们之心的话,但是,我们却不能不指出:如果没有尊经尊圣的心态,那么,即使儒学这种传统文化被弘扬起来了,所弘扬的究竟是不是真正优秀的一面?华夏的经典会不会又会成为今人随意取舍篡改而为己所用的工具?清之覆辙不远,今人应当鉴之。 诚然,我们现在提倡着建设“和谐社会”,但是,我们不要看到“和谐”就感到是符合儒学原则的。我们不能不指出:孔子主张的“和谐”是以“礼”为前提的,缺少了“礼”则谈不到“和”。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精神在于秩序,乐的精神在于和谐。这种秩序的建立首先在于“君使臣以礼”,在于“卑己而尊人”,在于“君君、臣臣”(君尽君之责,臣尽臣之责),没有这种秩序,也就会与“兼爱”、“平等”、“自 由”、“博爱”名异意同,儒学之“推爱”变失去了落脚点;没有了这种秩序,只讲和谐,很容易走向调和矛盾、粉饰太平。 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为什么能在中央台播出?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是:《心得》的内容符合了、顺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是站在“为现实服务”的立场来讲解《论语》,因此,这样的《心得》已经不再是本来的《论语》,而是已经不知不觉被改造了的“论语”,其实质是将《论语》以及儒学作为当今主流思想指导之下可以任意使用的工具。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三 《论语》本是用来首先对君臣或有君臣之志者的教化,因此,首先要求君正、臣正;在《心得》中变成了对庶民的教化,对君正、臣正的要求则大大地淡化了。 《论语》本来是刚柔兼济的原则,因此有引导、批判精神;在《心得》中变成了只有柔而没有刚的学说,失去了批判精神,却成了适应现实的劝化。 《论语》本来是志道据德依仁而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把道义作为最高标准;在《心得》中变成了“心灵鸡汤”式的、文人式的个人潇洒飘逸,所以把内心快乐作为理想追求。 《论语》本来是修身与从政、内圣与外王的结合,而且一以贯之的;在《心得》之中,没有了从政与外王的内容,修身变成了内心的乐观,内圣变成了平庸的自得其乐。 以上问题,突出反映在于丹女士的《心得》之中,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却并非于丹女士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今学术风气、社会风气使然。 在学术风气上,当今的主流是保住身家性命而追求个人的事业功名或者内心的悠闲安逸,失去的是君子那种责任担当的精神、既明且哲的修养、以道抗政的魄力。 在社会风气上,当今的主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顺应潮流而求富贵名利,一种是愤世疾俗而空发牢骚。两者之间又有交叉混合。但是,时代需要持守道义而不随波逐流的中流砥柱,儒学是使我们社会多一些中流砥柱的经典,而不是引导人们随波逐流、心态奴化、贪图悠闲安逸的“心灵鸡汤”。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814 天
连续签到:14 天

328

主题

3405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烟波钓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443
发表时间 2007-3-7 14:17
有点酸酸的味道嘛,吹毛求疵… 真是批评容易建设难,人家讲的是《心得》,而不是《论语》,乱批乱棒!
作一个明白人,不如做人清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0

主题

252

帖子

3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32662
发表时间 2007-3-8 16:18
做一个破坏者很容易,做一个建设者很难,再推《兼听则明论 》 兼听则明论(分享) 【原文】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摘自 爱书吧 //www.ibook8.com 评之评: 我辈如自信才高于仲由,那当别说;如无子路之才,则大至判断狱讼,小至评判他人文章,下结论之前,最好听听双方乃至多方的陈述,最不济也把文章看完,减少误判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发表时间 2007-3-11 16:28
于丹的心得在书店只翻过几页,故不能评价。以前读过南怀瑾师的《论语别裁》,后来感觉他的好处更多是在于明白了应该如何去读书,如何去运用于日常生活,最后成为自己的“论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5-10 09:24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