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瑜珈的部分典藉与简介

8 / 2463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发表时间 2007-3-29 17:46 |阅读模式
追溯瑜伽产生的源头,我们知道瑜伽与古印度古典哲学、宗教及民间的灵修体验紧紧联系在一起。整个瑜伽体系中,除了身体与心理锻炼的具体方法,还广泛涉及宇宙观、人生观、解脱观等哲学与宗教的内容,这些内容多包含在两大史诗和三大圣典中。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三大圣典是韦达(吠陀)诸经、奥义诸书和《薄伽梵歌》。特别是在《薄伽梵歌》中,瑜伽成为讨论的主题,在理念上,《薄伽梵歌》与韦达、奥义哲学一脉相承,从而完成了瑜伽行法与印度古典哲学的关联与递进,使瑜伽这一神秘主义的实践初步确立了体系。至公元200年伯坦加利编著的《瑜珈经》问世,印度古典瑜伽终形成成熟的体系,成为世人修身养性乃至超然解脱的工具。在此仅将上述几部重要的典藉,及其与瑜伽的关系,作概略介绍,其中对最重要的两部经典《薄伽梵歌》与《瑜伽经》作较详细的介绍。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47
一、韦达(吠陀)诸经 韦达经,汉文旧译“吠陀经”,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间,起初是口头相传讲,没有文字记载,后来为便于献祭活动而编写成圣歌、咒语、仪式和神秘诗歌。“韦达”的含义是“知识”、“启砺”。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韦达”——《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主要内容是歌颂各种神明,其中《梨俱吠陀》是上古时印度人对神的赞歌和祷告文;《耶柔吠陀》、《裟摩吠陀》记录对自然力量崇拜的仪式,属于婆罗门的祷告文;《阿达婆吠陀》是古代著名梵术大师阿达婆和安吉罗沙的家族密文手册。更广义的“韦达”诸经,还包括其他经书,如“奥义书”、《薄伽梵歌》等,统称“韦达文献”。最早产生韦达经的时期被称为“吠陀”时期。经中使用的语言比印度的梵语更为古老,被称为“吠陀梵语”。 韦达诸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经典之一,是印度的宗教源头,至今仍用于礼拜仪式中。韦达经中提出的“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婆罗门至上”的理念,是婆罗门教的纲领。韦达诸经又是古印度哲学的源头,印度哲学最具代表性的六派哲学,都与韦达经的理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的“弥曼沙派”、“吠檀多派”可以说是完全是基于韦达经典而立论的;数论派、正理派、胜论派、瑜伽派,也都部分承认韦达经典的正统与权威性。佛教哲学虽然与韦达经思想体系差异较大,但也部分吸收了韦达经的业力、轮回的思想而为已用。 韦达诸经与瑜伽的关系极为密切,“四韦达”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中,就有对瑜伽行法的描述。“梵我合一”是韦达经提出自我超然解脱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也成为后世瑜伽行者的修学方向。按韦达经的阐释,“梵”即是宇宙的终极实在与真理,创造神梵天、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湿奴都是梵的具体化,其中的湿婆神,在两大史诗等典藉中被称为大瑜伽行者,兼具毁坏与生殖、破坏与创造的双重超然力,体现了宇宙万象与本体的对立统一。“我”就是个体的自(小我),“梵”是宇宙本体(大我),“梵我一如”才是修行者得以超然解脱前提。按韦达经的教导,解脱的途径大抵有三:一是要严格研习并遵崇韦达诸经教义;二要敬爱神明,履行祈祷、祭祀、祝颂等等义务;三是奉行苦修、冥想等种种梵行。于是,早在婆门教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瑜伽行者。只不过那是在韦达哲学理念与婆罗门宗教理念指导下的修行体验,基本以苦行为特征,尚不具备瑜伽的系统理念与方法。但从《薄伽梵歌》到《瑜伽经》,在系统阐述瑜伽理念时,都常常引用韦达经典的理义,由此可知韦达经对于瑜伽的理念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48
二、《奥义书》 《奥义书》产生在公元前六七世纪,现存《奥义书》有200多种,广为流传的有11种。韦达经典总分为“祷颂”与“婆罗门之书”两大部分,而“婆罗门之书”又分为“梵书(祭典)”、“森林书(礼拜与修持)”、“奥义书”三部分。因此,《奥义书》被称为是《韦达经》的最后部分。“奥义书”一词来自梵文,即“授课”之意,指老师向学生传授的经典。其中记载了后人对《韦达经》的理解,以及清修、冥想后的感悟,揭示了如何引导灵性修持者获得最高智慧、达到完美境界的道理,揭开和启示了宇宙本体最高知识——“道”。根据前人的分析研究,《奥义书》的意义大致有如下三条: 1、《奥义书》所包含的根本真理,既非来自外界的感官觉知,也不是*思维所得,而是印度吠陀时期的先知在最清净和超越的状态——三摩地的境界中觉悟到的真理和启示,他们把这些真理传授给他们的弟子,经过世世代代的口授心传,使它们被保存和流传下来。 2、《奥义书》教导宇宙和永恒的真理,此真理是绝对的。吠陀的先知以咒语的方式来述说这些真理,这些咒语在《奥义书》中被称为“音训”,其意义隐藏在最精细的声音震波中,只有在最深的意识层面才能体验到。 3、《奥义书》将先前韦达经的创世神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将“梵我同一”、“业报轮回”、“超然解脱”三个基本观念加以融会贯通,认为宇宙万物虽形态各异,但以本体而言,却是一致的、同一的;要真正认识这个本体,必须让个体意识与至上意识与宇宙意识结合到一起,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只有实行灵性修持者才能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49
《奥义书》阐述的灵性修持,也正是瑜伽的行持。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已提到了作为瑜伽重要内容的“静虑”(三摩地)。如《歌者奥义书》曾用天地山水等的静止状态来形容静虑,还明确指出静虑大于心、小于识 ;《鹧鸪氏奥义书》则直接引入了“瑜伽” 的概念,并将瑜伽与信仰、真谛等相提并论;《迦陀迦奥义书》则进一步阐明了瑜伽高级境界是感官认识功能的不起、意识的安宁等精神状态;《慈氏奥义书》将瑜伽界定为控制调节呼吸、心理、感官,割断一切存在现象的干扰 ,并将瑜伽归类分为“调息、制感、静虑、执持、观慧、三昧”六种;《曼都卡(唵声)奥义书》描述“唵”如何代表整个宇宙,如何与清醒、作梦、深眠和超意识四种状态相关联,如何借以了达《奥义书》的义理而获得最高的开悟,实现个体意识与宇宙本体融合为一。以上这些对《薄伽梵歌》、《瑜伽经》中的瑜伽修习观,都有直接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50
三《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又叫《梵歌乌帕尼沙德》旧译(《梵歌奥义书》)。该书产生于公元三世纪末以前,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摩柯婆罗多》是古代印度的一部哲学著作. 它讲述了很多关于神的故事,在讲述这些故事的同时, 也将瑜伽的伦理道德融入其中。“薄伽梵”一语在梵文中意为世尊、至尊,无上大神,也是绝对真理的终极,也是从远古到现代印度民族心目中所崇敬的梵天第一大神。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也有称佛祖释迦牟尼为“薄伽梵”的。《博伽梵歌》中称至尊主奎师那为薄伽梵的化身。《薄加梵歌》这样描述至尊主:“众半神人和伟大圣哲们,都不知我的始源或富裕,因为,在每一方面,我都是半神人和圣者之源……我是所有灵性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根源,一切智慧都源于我。” 《薄伽梵歌》描述了一场名为“俱卢之战”的大战。通过战场上的问答,阐明一个宠大、完整的哲学修证体系,这也是印度古典瑜伽系统化的开端。《薄伽梵歌》的主旨,是要阐明奉爱瑜伽对于超然解脱的重要意义,为此而涉及到对其它种种瑜伽理念的归纳与评析,最终归结到纯粹奉爱瑜伽和奎师那知觉运动的推崇与倡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52
《博伽梵歌》之始的第一章,是全书其他部分的引言。在这一章中,通过“阿尔诸那”的疑惑和疑问,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应如何对待面临的责任与义务?或者说,如何看待人的各种活动与业报轮回及解脱的关系?这些问题将全书引入了关于轮回原理与解脱原理的阐释中,并最终导向奉爱瑜伽体系。 第二章首先重点讲解了灵魂不灭与生死轮回的原理,强调了勇敢面对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性。然后重点谈到了“没有业报的活动”——这就是超越物质自然三种形态、不受活动影响也不追求活动成果、不计苦乐得失成败地履行责任,从而引入了“智慧瑜伽”的概念,并将智慧瑜伽与无功利性的奉献服务联系起来,可以说是为整个奉爱瑜伽体系写下了第一笔。在这一章中,初步引入了属于智慧瑜伽的“行动瑜伽”与“思辨瑜伽”的一些理义,这两种瑜伽与后面论述的“神定瑜伽”一起,构成“智慧瑜伽”的全部。单从本章来看,似乎“智慧瑜伽”就是“奉爱瑜伽”,后面的一些章节也是以“智慧瑜伽”代表奉爱瑜伽与“三可亚瑜伽”作比较议论的。但在最后章节中提到了“纯粹奉爱瑜伽”的概念,这样,奉爱瑜伽就具备了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的奉爱瑜伽包含“奉爱瑜伽”与“纯粹奉爱瑜伽”两部分;狭义的奉爱瑜伽单指“纯粹奉爱瑜伽”之前的奉爱瑜伽。这样,智慧瑜伽实际上等于狭义的奉爱瑜伽,它包括了行动瑜伽、思辨瑜伽与神定瑜伽;换而言之:广义的“奉爱瑜伽”,指“智慧瑜伽”与“纯粹奉爱瑜伽”之和。 第三章、第四章着重讨论奉爱瑜伽的前行——行动瑜伽,这也是智慧瑜伽的第一步。本章首先阐释了消极避世的逃避现实责任与单纯的“弃绝”不是正确的解脱之道,“单是避开工作,并不能到达无报应的自由境界;仅是依*弃绝,并无法达到完美”,进而倡导放弃功利性活动(弃绝)转而“在奎师那知觉中毫无依附地修习行动瑜伽”。这里的行动瑜伽,其实就是由功利性的世俗活动转向无功利性的奉爱活动的过程,其初级阶段尚不能完全脱离功利性活动;中期阶段处于“弃绝”过程;高级阶段已是在奎师知觉行动中,因此在行动瑜伽一开始,奎师那号召人们“履行赋定给你的责任吧,因为这比无所作为更好;无所作为,甚至连物质躯体都不能维持”;然后又说:“愚味的人依附于赋定责任带来的成果,智者不可迷乱他们的心意,诱导他们不去工作,揽乱他们的心,而是要鼓励他们以奉献的精神投入各种活动之中”,以此来逐步培养他们的奎师那知觉。随后又阐释了行动瑜伽在“胜义的祭祀”、“履行赋于自己的职责”、“控制色欲”、“智者的活动”等方面的内涵及其与三可亚瑜伽等其它瑜伽理念的区别。 第五章转入奉爱瑜伽精髓——奎师那知觉运动的阐释。首先论述了由“弃绝”转入“奉献服务”的过程,指出“放弃工作和以奉献精神工作,对解脱均有好处。然而,两者之中,以奉献精神工作比放弃工作更好”,提出了“履行责任而无所依附,将结果奉献给至尊主”的奉爱瑜伽原则,明示了奎师那知觉者应不求自我满足,其成功的标准是奎师那的满足。 第六章重点讨论并推荐“八步瑜伽”行法,突出论述了八步瑜伽的最后阶段——神定瑜伽,虽说认可八步瑜伽特别是神定瑜伽的特殊作用,但最终还是强调奎师那知觉行动更优。八步瑜伽是控制心意和感官的方法,所以本意首先从修行中的心与意开始剖析,指出“人须借助心意解救自己……征服了心意的人,已到达超灵,因为他已经达到宁静平和”,并具体论述诸如如何静处、如何调身、如何调节饮食、如何观想、如何制心、如休体验“神定”阶段的美妙法乐。最后明确什么是高级瑜伽师:“在所有的瑜伽师中,谁对我信仰坚定,长处我中,内心时刻想着我,以超然的爱心服务于我,谁就通过瑜伽和我最亲密地连在一起,谁就是最高级的瑜伽师”。 第七章和第八章讨论的主题主要是奉爱瑜伽,第七章论述了奉爱瑜伽的四五曲——第一步是认识奎师那,指出“彻底知觉我,心意系我,这样你就能完全了解我,一无疑惑”;第二步是虔敬的信仰一托庇于奎师那;第三步是得到至尊主的加持;第四步是融于至尊。第八章重点谈到如何臻达至尊,解释了何为梵、何为梵我一如、如何观想至尊、如何由凡入梵,并重点强调念颂“奥姆”(om)的意义与作用,最后还论述了入梵的功德与意义。 第七章和第八章讨论的主题主要是奉爱瑜伽,第七章论述了奉爱瑜伽的四五曲——第一步是认识奎师那,指出“彻底知觉我,心意系我,这样你就能完全了解我,一无疑惑”;第二步是虔敬的信仰与托庇于奎师那;第三步是得到至尊主的加持;第四步是融于至尊。第八章重点谈到如何臻达至尊,解释了何为梵、何为梵我一如、如何观想至尊、如何由凡入梵,并重点强调念颂“奥姆”(om)的意义与作用,最后还论述了入梵的功德与意义。 第九章阐述了“纯粹的奉爱瑜伽”,这一章称其为“最机密的知识”、“至纯至爱的知识”。强调了“注重人格崇拜的奉献瑜珈”的优点,指出完全信奉、全神专注、全部奉献于至尊人格神,是纯粹奉爱瑜伽的法则。 第十章重点描述了至尊主的地位与功德,一是富裕,二是神秘的力量。至尊主无生、无始,是一切圣人、半神人的之源,也是一切生物品性的创造者,是所有灵性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根源,至尊主是超灵,居于众生心中,是众生之始、之中、之末,宇宙的万物、万象、万事、万理,都来源于至尊主并最终归结于至尊主。在描述至尊主的这些功德力量的同时,又一再强调:只有认识到上述这些真理的智者,才能真正信奉至尊主,并对其作奉献服务。 第十一章主要涉及宇宙形态的观点,阐述至尊非人格的展现部分,形象地描述了至尊主融于宇宙又超然于宇宙形态的特质,并告诉人们:仅是研习《韦达经》,进行严格的苦修、布施、或崇拜,都是不能理解这一切的,只有通过专一的奉献服务才能按真实面貌了解至尊主并领悟其奥秘。 第十二章再次强调对至尊人格神崇拜的优点。通过奉献服务直接崇拜至尊主的人叫做人格主义者,而那些对非人格梵冥想的人,则叫作非人格主义者。在所有觉悟绝对真理的途径中,奉献服务,是最高的的,这是与神沟通的至为直接、至为简易的方式。本章指出“心意执著于至尊未展示的非人格特征的人,要想进步,困难重重,对于那些体困的灵魂来说,要在这种修习中取得进步总是很困难的”,而修习奉爱瑜伽则简便而有效得多,“只要将你的心意专注于我——至尊人格神,将你的全部智慧奉献给我,这样,毫无疑问,你必常驻于我”。同时,本章还描述了奉献瑜珈者应有的品格,以及具备这些品格者的功德。 第十三章则涉及自然、身、识相关名词的阐释。包括场、识场者、知识、活动场地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间作用(二十四种),然后论述获得了真正知识的人应有的特质——谦卑、非暴力、容忍、纯朴、近师、内外清洁、坚定、自律、弃绝感官享受的对象、无假我、超脱、心平气和,以及对至尊主忠诚奉献、用哲学研究探求绝对真理等等。随后还解释了物质自然、众生与超灵的概念,阐明了如何于观想中知觉超灵。 第十四章主要解释什么是自然形态,这些自然形态怎样发挥作用,又怎样束缚生物,怎样让生物得以显现,特别强调人的品性与三大自然形态的关联——“从善良形态发展出真正的知识;从情欲形态发展出贪婪;从愚昧形态发展出来的是愚蠢、疯狂和幻觉”。然后指出了超越自然三形态的标志,并给出这样的结论:“完全从事奉献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停止,就立即超越物质自然的形态,并且到达梵的境界”。 第十五章这一章论述了奉爱瑜伽、至尊人格神与韦达教义的不二关系,指出至尊人格神超越于物质与灵性世界及一般经验之外,可以给任何一个专心崇仰而奉献于他带来智慧与解脱。并强调:研习《韦达经》的目的在于了解奎师那;而在奎师那知觉中,从事奉献服务的人,就已经了解了韦达诸经。 第十六章阐述人的超然本性及其相关品质、邪恶本性及其品质,并评判这些品质的优点和缺点:“超然的品质有助于解脱,而邪恶的品质造成束缚”。 第十七章:解释了人类不同信仰的成因,概括了物质自然的三种形态相应演化出的三种信仰——处于善良形态的人崇拜半神人、处于情欲形态的人崇拜恶魔、处于愚昧形态的人崇拜鬼魂。并根据这三种形态,列出了三类食物喜好标准、三类献祭方式、三种苦行生活、三类布施类别。最后,阐释象征绝对真理的三个发音——噢姆、塔特、萨特(om、tat、sat),这三个音合起来是至尊人格神的代表,并指出“超然主义者,为了接近至尊,在进行祭祀、布施、苦行时,遵从圣典规范,总是以噢姆开始,以臻达至尊”。 第十八章:解释了弃绝的意义,明确了“放弃所有基于物质欲望的活动,就是弃绝阶段;而放弃一切活动的结果就是弃绝”,并联系活动的三果与完成活动的五因、三种知识活动与活动者、三种快乐、人类活动的意义等概念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克己自制,无所依附,轻视所有物质享受的人,通过修习弃绝,能达到远离报应的最高的完美境界”,并进而明示:“处在这等超然境界的人,立即能觉悟到至尊梵,变得全然喜乐……对每一生物,他都一视同仁,在这种状态下,他达到为我作纯粹奉献服务的境界。只有通过奉献服务,人才能理解我作为至尊人格神首的本来面目。这样地虔诚奉献、全然知觉我,就能进入神的国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53
《博伽梵歌》被称为印度哲学的神圣之书,是古印度部族及现代印度民族的最高精神象征,至今依然指导着印度社会不同民族和宗派的人,甚至印度总理也号召国人以奉爱瑜伽的精神工作,甘地的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也曾深受《薄伽梵歌》的影响。早在二百年前,《薄伽梵歌》就已盛传欧美,已成为欧美现代瑜伽修持的基础。当代瑜伽学者与瑜伽修习者,要了解印度古典瑜伽的真义,就一定要了解这部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54
四、《瑜伽经》 《瑜伽經》大约成书于公元三百年间,著者柏坦伽利(Patanjali)。正如有人评价的:柏坦伽利的伟大在于他不加偏见地系统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宗派,又结合古典数论的哲学体系,从而使瑜伽为印度正派哲学所承认,瑜伽也因此影响了印度的各种哲学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 与《薄伽梵歌》相比较,《瑜伽经》不太强调某一方面的哲学见地或信仰主张,而更注重从“技术”的层面来总结与阐释瑜伽的修证体系。而且语言精炼,表达的次第与层次非常清晰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7:55
《瑜伽经》全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题是静坐与冥想。一开始,开宗明义,直入主题——什么是瑜伽?“瑜伽是控制意识的转变”。这样的解释,立足于哲学、宗教信仰之外,将瑜伽理义与修行等重大问题,直接引入到意识心理层面来解决,这就化繁为简,将瑜伽一下子拉到了人们的近前,使瑜伽行者当下找到了下手处。 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这是意识活动的基本内容,瑜伽的入手处,就是从控制这些活动入手。如何控制呢?《瑜伽经》告诉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持之以恒地修习,二是不执着于物。与前者相对应的冥想须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这种冥想可以消除旧的习性;与后者相对应的冥想则由无欲的真我与宇宙本体联合并由此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这是极高级的冥想。 还列举了其他冥想的方法——无分别的冥想;分别经过信心、发奋、记忆、静虑、智能等阶段渐次冥想;由愿力进入的冥想;由信奉神契入的冥想等等。 接着论述了克服导致意识分散的种种障碍的方法:一是心境的平静;二是呼吸的控制(调息)。 当冥想进入到精微的知觉时,意识的转变被控制到时最高状态,心灵极为平静,知觉者无思维地直观知觉对象,知觉对象在无分别的情况下呈现,此过程叫“有种子的冥想”。进而,真我显现、智慧与真理合一,冥想便进入更高层次“无种子的冥想”。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瑜伽实践锻炼。这一部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阐述通过自律、学习经典、对神的顺服来促进冥想,除去生命的五种障碍。第二层次,回到过去的业行中,找到了产生生命障碍及苦的根源——无明,便阐明了灭除无明的方式——消灭无明有赖不断的明辨,而明辨的智慧可以由瑜伽的锻炼获得。这样,瑜伽的锻炼就被提到了生命解脱的高度。 第三个层次,进入具体的瑜伽实践的探讨,提出了著名的“八支瑜伽”理念——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这个八支,被视为瑜伽的基本修学体系,涵盖了瑜伽的基本内容,对后世瑜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世出现的各种瑜伽行法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其基础上的修补,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胜王瑜伽则直接引用“瑜伽八支”作为自己的修学体系。 第三部分:重点谈到禅定及其作用,描述了瑜伽神通力的主要种类。凝神、入定、三摩地,在这里被从“八支”中分离出来,作为静坐冥想的主体。随着定境的深入,过去、现在、未来已合为一体(禅学上叫“三际托空”),在此状态下,人的认识能力便超越了事物的一般原理与性质,以此能力返观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转化原理,以及事物本身,并可得到真正的知识,同时引发神通、神力、灵力。这一章也列举了种种由观想而起的神通妙用,但同时又告诫行者:“瑜伽士不要因这些灵力而骄傲起来,因为这样便会使他产生障碍及下堕”。 第四部分:主题是“解脱自在”。本章首先比较了自然力与超自然力、意识与原初意识(三摩地)、一般行为与瑜伽士的行为、习性的存在与习性的成因,进而明示: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心灵被调整至的状态;当心灵变成更高形式的灵体,便能知觉更高的意识。当三摩地让行者达到完全的分辨、完全舍弃了各种欲望的状态时,便能消除所有痛苦、排除各种因果的障碍,而获得自在。这时,知识变得无限,知觉者、知觉能力与被知觉者圆融无二,个体已融入本体,这便是绝对的自由和根本意义上的解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5-5 14:26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