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瑜伽的哲学思想

29 / 11584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3 |阅读模式
古代印度,早在婆罗门教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在吠陀《森林书》和《奥义书》中,就大量涉及了关于宇宙和人生奥秘,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等哲学内容,也使原始瑜伽有了哲学基础。后来的六派哲学及六师外道、佛教等,又在古印度哲学基础上各自进行了发挥。瑜伽哲学观,当以吠陀、奥义书为主要脉络,同时也受到六派哲学特别是数论派与瑜伽派的影响,而在佛教修证体系中,对瑜伽哲学又有了新的发挥。又由于在古印度各宗教、各哲学门派中,佛教的哲学观特别是宇宙观与止观禅定论,较为系统和完善,而《瑜伽经》等瑜伽典藉中关于宇宙论、禅定解脱论等方面的省略或未展开部分,又恰好可用佛教中的相关理论作补充。因此,在谈瑜伽哲学时,就不能不重点提到佛教哲学。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4
第一 瑜伽的宇宙观 一、世界的结构 1、古印度传统的宇宙结构论 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与说法,是古印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吠陀时代开始,印度各种神话传说、各宗教、各哲学门派,都试图阐述这个问题。最初,人们认为天地间万物万象都源于水,水面上浮着一只龟,龟背上立着四只大象,四只大象共同支撑着无边无垠的大地,而天空如同一个大锅倒扣在大地之上。在天地之间,中央是巨大的须弥山,须弥山的周围悬绕着日月星辰。后来,各种神话传说,各派宗教与哲学,皆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5
2、佛教的世界安立理论 佛教兴起后,在秉承上述古印度宇宙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系统的发挥与阐述,形成了独特的世界安立理念。 原始佛教四部《阿含经》、《佛本生经》、《起世经》及《俱舍论》等佛教经论,及大乘佛教经典如《华严经》、《圆觉经》、《金刚顶经》、《大智度论》等,都有关于宇宙观的论述。下面依据这些经论,作概要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5
(1)佛教对世界总的类分 佛教将整个世界别称为“法界”。两种称呼的区别在于:世界是有限的概念,法界是无限的概念。“世”间万象是可见的,而“法”既含摄了可见的世间,又统摄了人的意识所变现的无形的世界。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无形的东西亦叫做法。佛教将世界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区分为十法界:一是地狱法界,二是饿鬼法界,三是畜生法界,四是阿修罗法界,五是人法界,六是天法界,七是声闻法界,八是缘觉法界,九是菩萨法界,十是佛法界。其中从地狱到天的前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后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其所作善业、恶业,上下升沉,循环不定,这就叫“轮回”。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就是针对六凡法界众生而言。四圣法界的众生,已跳出三界、了脱生死,不再受六道轮回,所以称之为圣。 法界按性质分为 “器世界”(物质的)和“有情世界”(精神的)两类。器世界指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称为“依报”;有情世界指有情识的众生的个体,也叫做“正报”。 此外,佛教还提出了大千世界的概念: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的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间,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组成,故整个宇宙被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为“大千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6
(2)器世界的具体分类——“三界六道”说 “三界”,是未觉悟的众生在生死流转中会经历的三种境界,三界又称“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为“有”。三界的范畴与上面所说的“六凡界”是相等的。 按由低向高的顺序,三界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间有人道、阿修罗道,下至畜生、饿鬼、地狱等道,因为此界为男女杂居,充满染欲,因此称为欲界。 色界众生已无男女之欲,无需段食,寂静清净,唯有胜妙的形色,依报的宫殿国土也殊妙精好。 无色界众生已无形体之相,并离欲色,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识心常住深妙禅定。 三界又分六道,包括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等。其中的天道又分二十八天,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 欲界六天——四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均居于须弥山腰)、忉利天(居于须弥山顶,四周各有八天,天王为释提桓因,即帝释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弥勒菩萨道场位于此)、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主自在天王居此)。 色界十八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其中的大梵天,即印度婆罗门教等宗教哲学中尊崇的主神“梵”,能造化万物、统领大千世界。佛教将此天置于色界之中,表明大梵天已获得上等禅定的果报,并成为佛教中的一方护法神。 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6
(3)三界与禅定相对应的分类——“九地”说 三界是天界个体经过修持所达到的不同境界,也是人类通过禅定的修持所能次第达到的境界,因此,这三界与四禅八定又有一种对应关系。 三界分定、散二地,散地指欲界,因心散乱粗动,不能注于一境,所以这样命名;色界、无色界为定地,此界众生定心微细寂静,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初禅即进入无色界,四禅对应无色界十八天,四“空定”又对应无色界四天。于是按禅定境界,将三界分为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对应四地;无色界四空对应四地。 俗界一地——五趣杂居地,又称欲界五趣地。五趣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及地狱。这一地,均为散地,无禅定境界,而且果报苦乐各各不同。 色界四禅、四地——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天);定生喜乐地(色界第二禅天);离喜妙乐地(色界第三禅天);舍念清净地(色界第四禅天)。 无色界四空定、四地——空无边处地(无色界第一天);识无边处地(无色界第二天);无所有处地(无色界第三天);非想非非想处地(无色界第四天)。 为了更直观地表述禅定境界与天的关系,我们换个方式来表述: 初禅三天:指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烟火,因此没有鼻、舌二识,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惟的能力。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以上只有意识,没有眼、耳、身三识以及寻伺思惟,因此只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只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四禅九天:指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 善现天、色究竟天等。四禅天只有与“舍”受相应的意识活动。 空无边处天:指厌于色身系缚,欣求虚空无边,由加行入空无边处定所得定地的果报。 识无边处天:指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的果报。也就是思维清净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识之相,观照无边的识相,先思惟无边的识相而修加行,复引起第二无色定,称为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天:指厌患识无边处,舍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动,到了加行成就时,不但所思惟的“空”没有了,连观无边心识的能观心也没有,因此名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因此称为非想;此天尚有细想,因此称非非想。此天位于三界九地的顶上,因此又称有顶天。 六道之中,天界虽然有许多殊胜妙乐,但是天人的福乐,也不是永恒的,一旦福报享尽,还会有“五衰”征相出现,依旧要堕落到六道轮回受苦。同时,天界仍属三界之内,三界仍然难逃成、住、坏、空四大劫难,当世界坏灭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的三种苦难,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无色界也逃避不了此灾,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报,但是天界并不是一个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因此,《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因为三界迷苦的领域有如大海的无边无际,因此三界又称苦界、苦海。一般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出离三界,佛教的解脱就是以出三界为基本目标的。 从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到《瑜伽经》,似乎只涉及到大梵天以下(初禅三天以内)的概念,天人合一,似乎只限于“梵我一如”的层面,与佛教所说的出三界解脱大为不同。但依古印度传统的禅定理念,或从《瑜伽经》的禅定解脱论来看,应当是广涉四禅与四空定的,从理论上说,当然也就涉及三界诸天的概念。所以,以上依据佛教的说法,列出诸禅、诸定与诸天,虽说不全是瑜伽的宇宙观,但对于全面理解《瑜伽经》中的冥想禅定理念,也是有参考借鉴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7
二、世间万象的缘起 1、印度传统哲学的见解 从吠陀时期起,直至各派哲学的兴起,关于宇宙万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里仅列举几种主要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8
(1)宇宙“开展说” 又称“转变说”,这是吠陀时期的宇宙缘起说。这种学说从“有”与“无”的对立统一中寻找宇宙起源之因。 早期的说法,将“有”、“无”并为宇宙的原初状态,认为,宇宙万象未成形前,宇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有”,包括光、热、湿;另一部分为“无”,是“有”的反面。“有”中蕴涵着神与人类;“无”中蕴涵着魔。从宇宙诞生之初,神与魔就开始了较量与斗争。而人与神,本同为一体,所以人神终当同舟共济,与魔作斗争。这种说法,为后来的“梵我同一”说,埋下了伏笔。 后来的吠陀经《无有歌》中又指出存在一个宇宙“本原”,又称作“彼一”,它是万物生起的唯一原因。正是这个“彼一”,实现了宇宙的创造,也是它造成了“有”与“无”的分家。这种说法,实际上肯定了在原因中已经包含、潜藏着结果,同时表明了创世前夕,“有”与“无”不是分离对立的,而是一体无别的。也就是说,早在宇宙万物尚未产生时(即宇宙的混沌状态时),就存在着“有”,它是万物创生的源泉。但这个“有”却是在“无”的隐蔽之下,与“无”混杂无别。创世之初,宇宙是在“有”与“无”的统一状态,这一状态称为“混沌”。可以说,宇宙的“本原”也就是“有”、“无”合一的状态。后来,在偶然的未知因的情况下,“有”与“无”瞬间分离开来,从“有”中生出了万物。当万象产生后,这个“本原”并未因万物生起而分解或改变,依然保持其原质,这个原质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这个主宰与后来“梵”的概念大体相当。奥义书继承了吠陀经的这些说法,认为,创世之初,世界只有水;由水化生“实在”,“实在”的本质就是“梵”;由“梵”化生出“生主”;“生主”化生出“诸神”。而宇宙间的天地自然、人类畜生等万事万物,也由水构成。 上述宇宙开展说,似乎并未将“梵”作为原初造物主来看待,梵只是宇宙产生后,由自然到生物(诸神、众生)转化的一个关键,是生灵之主。但是,梵也不是物质聚合而生,在宇宙的起因中,就已包含了绝对精神——梵的存在,而宇宙创生时,物质(水为代表)与精神(梵)同步诞生。水是物质的特征;梵是物质的本体或实相,“梵”与“水”是原初宇宙万物的两面,这或许就是后来心物二元论的初胚。因此,依据上面的说法而断言先有物质、后有精神,是不确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8
(2)集合说: 集合说,又称“积聚说”,此学说认为结果并不包含在原因中,提出了类似“原子论”的思想。早在奥义书中可以看到这样倾向,如在《歌者奥义》中有说到宇宙之初,只有“无”,而“有”产生于“无”。这种观点为后来的耆那教、数论派等宗教哲学门派所认同。在《歌者奥义》中还有“金卵产世”说:宇宙未创生前,世界只有“无”——即若有若无的混沌状态。而后“有”代替了“无”,“有”化生一“卵”。一年后,卵分裂为金、银两瓣,而后金化为地,银化为天;外化现山峦,内出现云雾;脉化为河流,液化为海洋。 耆那教认为世间物质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而这些元素又有“极微”(原子)组成,这些“极微”都是同质无别的,只有“粘性”或“干性”之别,“极微”相互结合而成为复合物,复合物又相互结合成更复杂多样的复合物,从而形成各种元素和万物。 正理论、胜论等哲学门派,继续发挥上述思想,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组成,并提出了时(时间)、方(空间)的概念。同时阐明了这五种元素由极其微小、永恒存在的“极微”所组成;不同的“极微”组成不同的元素,它们可以形成单体,也可以形成复体。这些“极微”不可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由这些原子的结合产生了物质世界。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认为结果是由无数的原因的集合而成,这就表明了因中无果,原因和结果是不同的。 数论派哲学认为﹐世间万象的产生,是由基本的元素构成,而这些原初物质之所以能构成万物,是由它们自身中具备了三种属性,称为“三德”——喜(萨)、忧(罗阇)、暗(达磨),这三种属性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当这“三德”平衡时,就是宇宙原初物质形态;“三德”平衡被打破时,就形成宇宙万物。而打破三德平衡的动力,便是“神我”。“神我”是与原初物质同时存在的高级的意识形态,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它是永恒不变的,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三德平衡时,神我与原初物质(自性)合而为一,宇宙处于混沌状态;一旦平衡消失时则开始发生变异,神我就脱离自性,成为观照者,宇宙万物开始产生,而神我并不参与万象产生的过程。《数论颂》中则进一步阐述了由原初物质到世间万象产生(变异)的更详细过程——“二十五谛”说:原初物质首先产生“觉”(又称“统觉”);由统觉产生“自我意识”(又称“我慢”);由自我意识产生色﹑声﹑香﹑味﹑触五种细微元素;由这五种细微元素产生眼﹑耳、鼻﹑舌﹑身﹑手﹑足﹑口﹑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根等主体的十一根和地﹑水﹑风﹑火﹑空等客体的五种粗大元素。全部变异过程总括为二十三个范畴,再加上“神我”和“自性”共二十五个概念,统称“二十五谛”。后期数论派则转化了神我的概念,将原先的“神我”等同于大自在天,也就是梵天,同样与“梵我一体”联系了起来。 《薄伽梵歌》的创世观,类似于数论派。特别是数论派的“统觉”原理,统摄了永恒不灭的“我”与生灭的我,与《薄伽梵歌》的瑜伽修行目标与进程有着理念上的一致,能区别不灭我和生灭我者﹐称为“智瑜伽”。同时,神我(精神)和自性(原初物质)并谈,这种被称为“二元论”的哲学理念,在《薄伽梵歌》中也被体现。 《薄伽梵歌》中在阐述物质、环境现象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间作用时,有着与数论派相似的说法,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土、水、火、空气、以太五大元素组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8
(3)、“幻现说” “幻现说”也是古印度出现的较早的一种宇宙创生观。这种学说认为:世间万象因众生的“无明”而生,犹如幻影幻相一样,并非是实在的。在因果关系上,因中已饱含果,这一点与开展说有相似之处。但开展说是将原因和结果同视为真实存在的,而“幻现说”认为,作为原因的梵是真实的,而作为结果的世间万象却是不真实的,只是一种“幻现”之相罢了。那么真实的梵又为何变现不实的世间呢?是因为神我离于自性、个体(我)离于本体(梵)造成的,梵我分离的原因是个体的“无明”。因此,倒过来看,如果透过世间的幻相,而找到幻想产生的源头——无明,灭除无明,就能除幻证真,从而实现个体(我)回归于本体(梵),达到梵我一如,就证得了统觉。 这种由无明开展世界的因中有果论,是瑜伽哲学中“梵我一体”论的基础,也是瑜伽解脱论的基础。这种思想,与佛教的世界观,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19
2、佛教的世界缘起论 佛教别树一帜,以缘起论作为宇宙起源、存在与坍坏的原理基础。主要特色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0
(1)、“有”与“无”的关系:依佛教缘起论, “色”与“空”、“有”与“无”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逐级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这一理念最经典的说明。也就是说,有与无,是相互联系、相互融贯的,世界是“有”和“无”的统一体。这种观点与上述开展说的宇宙混沌时期相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0
(2)佛教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解释——无我观: 佛法从缘起的角度主张世界上不存在第一因,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就条件本身来说,是相互依赖的,并没有一个最初的条件,宇宙一切现象的有无、生灭,都依一定条件而存在,都因一定条件的离散而失灭,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在佛教的经论中,关于因缘的解释很多,《杂阿含经》云: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缘起说”的精简表述。因此,客观世界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万能主宰者(我),作为主体的人也不存在一个起主宰作用的永恒的灵魂(我) ,这就叫“诸法无我” 。这种说法其实也否定了世界是某个“神”创造的说法。 在具体分析世界构成时,佛教也采取了类似原子论的说法,把宇宙万物分为两大类:属于物质现象的有“色蕴”(物质的),四地、火、水、风四大元素构成;属于精神现象的有“受蕴”(感觉的)、“想蕴”(知觉的)、行蕴(动机的)、识蕴(意识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因各种因缘相互结合而存在,世界就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的。而三界众生,也由因果业报而生,众生因受何种业报,即生何种国土,并非是一个绝对的精神主宰(神)在作安排。原始佛教提出了“十二因缘”说,将众生的存在与生死轮回归结于一定的条件(因缘)串成的因果链,共有12个环节,称为十二因缘观,其中的“无明”是根本因。佛教的上述观点,与“幻现说”很相似。 而大乘佛法,从印度的中观宗、瑜伽行派,到中国的华严宗、禅宗等,都将宇宙万象的起源与存在归于众生一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的就是此理。《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直截将十法界的差别与成立说成是众生心力创出来的,一念极恶的心,就是创造地狱法界的动力;一念极悭吝的心,就是创造饿鬼法界的动力;—念极愚痴的心,就是创造畜生法界的动力;一念极瞋恚的心,就是创造阿修罗法界的动力;一念修五戒的心,就是创造人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十善的心,就是创造天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四谛法(苦、集、灭、道)的心,就是创造声闻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十二因缘法的心,就是创造缘觉法界的动力;一念修六度法(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心,就是创造菩萨法界的动力;一念广大慈悲、平等无碍的心,就是创造佛法界的动力。动力是现在所做的业因,法界是将来所感的业果。各人所造的业因不等,所以所得的业果亦不同,于是就有十法界的差别。“三界唯心”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认为心境相依,境不离心,也就是说,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是相互依存的,而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一切现象、行为的真正根源所在。 将宇宙创生归于缘起,否定了“第一因”,据此可以避免心外求法的倾向;将宇宙万象归于一心,为从当下一心一念的禅定中,求得天人合一,提供了理论基础。佛教的这种理念,与《瑜伽经》的禅定解脱论,可以说是一脉想通的。而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典藉之一的《瑜伽师地论》的止观禅定论,恰是《瑜伽经》中禅定论的最好补充与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1
(3)佛教的世界无常论   照佛教的说法,宇宙由无数的千世界组成,而世界由因缘而生,既有形成的过程,也有毁灭的过程。任何一个世界,都要在无常规律的支配下,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在经典中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佛教不承认宇宙有第一个“开始”,所谓一件事的“开始”只是前一件事的“结束”而已。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 在佛教中,宇宙存在的时间、地球存在的时间、生命存在的时间,都是以“劫”为时间单位的。劫,主要分为小劫、中劫、大劫三类,一小劫约为1600万年,每一中劫为20小劫,每一大劫为4个中劫。世界的形成和毁灭,也同样以劫作为划分。宇宙中的各个世界,都处于不断的成、住、坏、空之中。从十方世界的局部来看,有的正在形成,有的已经安住,有的处于毁坏,有的化为虚空;然而从整体来说,虽然各个世界有成住坏空的变异,但宇宙却在无限的循环中不增不减。而宇宙中各个世界的生灭变化,不外乎成、住、坏、空四个过程。   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过程。佛经说,世界形成于众生的业力。当然不是某个众生的业力,而是所有众生的共业所感。众生的共业在宇宙中产生旋风——风轮,再由旋风在空中转动而出现风起云涌的现象,云越聚越厚,形成雨——水轮。风轮把空中的众多微尘旋刮在一起,然后又由水轮的力量使各种物质凝聚,经过一小劫的漫长时间,世界的雏形开始显现。世界形成之后,再经十九个小劫,逐渐出现三界六道众生,即为成劫。    住劫:世界大地形成之初,土壤松软肥沃,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香甜的水果。还没有人类。后来,光音天的天人来此云游玩耍,发现此地物产丰富,就经常飞来采食,由于贪食过甚,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无奈之下只好居留在地球之上。在这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人口越来越多,人世间渐渐进入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佛经中把这个时期叫做住劫。住劫的时间共有20劫。 坏劫:大地经过住劫之后,开始走向毁灭,世界的毁坏不是在一夕之间,而要经历二十个中劫,包括有情世界的毁坏和器世界的毁坏。   有情世界的毁坏,是指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消亡,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在死亡后寄生于其它星球,地球逐渐变得荒芜。待地球上的生命完全消失之后,它们所赖以生存的器世界也随着灾难的降临开始瓦解。器世界是在三种灾难的摧毁下渐渐毁灭的:首先出现的是火灾,将世界化为灰烬;接着出现的是水灾,将万物悉数淹没;最后出现的是风灾,将世界散成碎石及无边无际的粉尘,重又回到最初的状态而归于太空。这三种灾难即经典中所说的“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    空劫:世界经坏劫之后,开始进入空劫的状态。此时,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而其中的众生,业报未尽者,因业受报,或生他方地狱,或生他方边地;而业报已尽者,或因定力,生光音天。当世界再次开始时,光音诸天人,从空而下,因贪尝地味,失却神通,渐次建立善恶美丑的人间。 佛教无常观对于瑜伽行者的意义何在?首先,明白此理,就当不满足于粗浅的瑜伽冥想境界所达到的较低天界,而是不断精进努力,渐次升进,直至超越三界,以免坏空之灾;其次是明了禅定相应诸天的生灭变化情形,更进一步了解诸天的特质,特别是大梵天的特质,有助于对天人合一之“天”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1
(4)佛教否定梵天创造人类及世间万象的说法 梵天造世、造人说,佛教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并首先指出了造成这个误区的原因:当光音天人,因福报享尽,下生大梵天时,先下生的大梵天人,见后人纷纷下生,且与自己相貌一致,又见下界各类众生、物种在其后又渐次繁兴,于是,大梵天人,以为是自己之力造世造物,并生“大我慢”心,以为“我生一切诸人,我是众生之父”。 佛教有一部《大悲经》,在其“ 梵天品”中,佛陀与大梵天王的一段对话,就澄清了“梵天是否是世界造物主”的问题。 “佛言:‘梵天,汝从何因作是念言: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是我所加;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是我所加耶?’梵天言:‘世尊,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常于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世尊,我今还复问佛此义:所有世界,是谁所作、是谁所化?一切众生,是谁所作、是谁所化、是谁所加、是谁力生?’”。 佛陀如是回答:“梵天,所有世界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何以故?梵天,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故有如是大苦聚集。梵天,无明灭乃至忧悲苦恼灭,更无作者使作者安置者,唯有业有法。和合因缘故有众生。若能离此业法和合,当知是人则能远离生死流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3
第二 本体论 一、宇宙本体——梵、梵天、梵天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3
1、梵 “梵”古印度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视为为宇宙的终极真理,好比是宇宙的本原、本体,是宇宙诞生前和原初之因,又是宇宙诞生后隐于无形的本体。 早在吠陀时期,梵天就被作为宇宙的第一大神(梵天神)带入婆罗门教信仰体系中。后来的《奥义书》,则从婆罗门教的这一梵天神中概括出一个形而上学的实体──梵,作为宇宙的本体,并给这一宇宙本体作了这样一个定义——没有始终﹑没有属性﹑没有因果﹑不可思议的最高实在,是绝对不二的本体。而这个宇宙的本体,又具有两个方面特性:不可知的一面与可知的一面。因为梵是宇宙的本体,故从本体上讲梵是不可知的;而可知的却只是梵的外在表现。不可知的梵是不可见、无实体、无特征、无内无外、不生不灭的,所以没有可以作为参照物的概念来作比拟,也就只能以否定的方式来诠释它。用否定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叫“遮诠法”,就是否定、剔除非本体的方面,余下的就是本体的了,这实际上是用否定的说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用遮诠法表述的“梵”就是:非粗非细、非短非长、非赤非润、无影、无暗、非风、非空、不粘、无臭、无味、无眼、无耳、无语、无识、无精力、无呼吸、无相貌、无量度、非内非外;它既不吞噬它物,它物亦无能吞噬之。 但是,只用这种方法来表述似乎难以表达宇宙本体的神秘性,也无法表达出当时人们对最高本体的崇敬心理。于是,哲人们又用“肯定”的方法来进行赞颂:最高之梵是神中之神,是宇宙的创造者、世界的维护者,是大千世界的最高支配者。他们认为梵是宇宙的始祖,太初之时,唯有梵存在,它变现世界的一切。梵不仅是宇宙的本原,创造物质世界的一切,同时也是宇宙精神的基础,由它构成人们的思想意识。《歌者奥义》中梵又被描述为食物、气息、心灵、知觉、欢乐,而这一切又都是每一生命所赖以产生、存在及消亡的基础。 在《梵经》中,也将“梵”视为世界的母胎、世界的最高主宰,是宇宙的精神主体,其特质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永恒不灭的,既没有差别,也没有形态和属性,不能以语言概念来理解和诠释,它又是世间万相产生﹑持续和息灭的终极原因。 《薄伽梵歌》继承了韦达经、奥义书关于“梵”的学说,认为“梵”是绝对的真理,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质的规定性,并且与内在之“我”同一,也承认“梵”不能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只能用遮诠法表示,即“梵”是不可见、不可思议、无有变化、非有非无的本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3
2、梵天 “梵天”,在古印度哲学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神化了的“梵”,指世界的造物主;二是个空间概念,是宇宙天界中的“梵天”。 对于神格化的创世主“梵天”,早在吠陀时期的创世理念中就已突显,而《奥义书》、《梵经》在论及宇宙本体“梵”的时候,既是把梵作为宇宙绝对实体的中性哲学范畴,又是把梵作为神格的存在,也就是说,除认为“梵”是世界的本原、本体之外,又认为“梵”是能作者,是世界形成的原动力、是世界创造的形相因、是世间万相显现的目的因,同时又是宇宙产生后世界的主宰,“梵”由单纯的本体、实体,转而有了精神、主宰的内涵,这就使得“梵”上升到了“梵天”的概念。 《薄伽梵歌》提出了“最高梵”的概念,就是在“梵天”的基础上,将非人格化梵与人格化梵统一了起来,称之为“自在天”,并认为“梵”﹑“神”﹑“自在天”三者是同一真理的异名。 在其它宗教哲学门派,特别是在佛教教义中,“梵天”被定格为宇宙结构的某个层次。在上述的宇宙结构论中,我们已经列举了佛教的世界结构层次观,在欲界天之上,是色界的前三重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称为初禅三天,这三天的众生都已具备初禅的神通妙用。此三天之天人已不食人间烟火,但尚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惟的能力。而初禅三天都可以被称为“梵天”,只是相对而言,大梵天最高,其它二天是其辅翼。 由于梵天介于欲界与色界的“光音天”之间,按照上述世界生灭流转原理,当新一轮世界重现时,欲界众生是由“光音天人”堕落而下形成的,而“光音天人”下堕过程必然要经过“梵天”,于是,在梵天的先辈们看来,欲界世间的众生都是他们创造的,欲界众生也这样认为。这大概就是梵天造物造人的较为客观的解释吧。尽管上文我们已经列出了佛教对这种说法给出了“误区”的结论,但站在较低层的“人类”的角度,茏统地将梵天以上(包括光音天、无色界在内)都视为“梵天”,也是情有可原的,将梵天替代所有天人作为人类的造化者也就可以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4
3、梵天王 梵天王亦略称“梵天”,亦称大梵天、大梵天王,其的梵文音译为“婆罗贺摩”。他是色界初禅天之王,古印度哲学中又称其为“原人”。按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说法,梵天出自“金卵胎”,当他破壳而出时,卵壳分成两半,上半卵壳升为天,下半卵壳降为地,从而创造了天和地;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十生主,由他们及他们的子孙继续完成世界的创造,分别化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因此梵天是位“创造神”。 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梵天王与湿婆、毗温奴并称为“三大神”,早在吠陀时期,他就与帝释天一道被视为首席大神。三大神中,湿婆是破坏神,毗湿奴是生育神,而三大神之首的大梵天王兼具破坏与化育的双重神力。但大林内天王只是充当纯然的创世者,一当世界安立之后,大梵天王便不再干预他所创造的神、魔、三界之事,但却赋予魔族超越神明的力量,因此为人类所不悦,古印度的人们通常对他敬而远之,在印度众多神殿中,也只有少数是祭祀他的神殿。 照古印度人的传说,梵天王原有五个头,被湿婆神毁去一个,剩下四个头,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头象征四部吠陀、四个种姓或四时;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和念珠(或钵);有时拿一个长柄琵琶,通常是坐在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天鹅,或七只天鹅拉的一辆车。大梵天还兼管文艺和智慧,因此又被称为“智慧之神”。一般所说的“四面佛”也是指梵天王。 在佛教《大悲经》中,称大梵天王是“三千大千世界主”,而且在佛教诸护法天神中,大梵天王十分重要,他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一位,是色界初禅天之王,大梵天王不仅是人类之神,也是欲界、初禅天界一切的神,也是阿修罗等妖魔鬼怪及天下诸财富的主宰,掌握人间的荣华富贵。中国明代一如所编的佛学辞书《三藏法数》称其为“不动地菩萨,修行八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第二禅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能为声闻、辟支佛等,善说诸义,普运慈心,放大光明,照千世界,令诸众生得大自在,故云大梵天王”,可见大梵天的法力与智慧已在大阿罗汉之上。 佛教的大梵天王另有特征,他性情温柔,充满慈悲、仁爱、博爱、公正这四种正直性格,这四种品格被佛教称为婆罗门的“四梵行”,与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相对应。佛教中的梵天王形象也很特别,常见的是四面、八耳十八臂,诸手各持令旗、佛经、法螺、明轮、令牌、水壶、念珠、手印,分别表示法力、智慧、赐福、烦恼、成就、应求、轮回、庇佑。佛教许多重要典故,都涉及到大梵天王,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 其一是“劝转法轮”,据《阿含经》及《大悲经》等经典记载,大梵天王深信佛法,常助佛祖教化,每当有佛出世,大梵天王必先请佛转法轮。佛陀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欲返回人间时,也是大梵天王当侍者奉陪,并与欲界的帝释天同受嘱咐,护持娑婆国土。佛教《因果经》记载,当初悉达多太子于菩提树下禅坐悟道,成就正果,欲入无余涅槃,正是大梵天王从空而发劝言,请其入世转法轮、度众生,世间因此而有佛音流布,可知对当世佛教信众而言,大梵天王功德无量的。 其二是“拈花献佛”,成为佛教禅宗的缘起。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昔日灵山法会,大梵天王献佛一枝金波罗花,佛祖拈花,瞬目扬眉,以示大众,众皆默然,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默立。于是佛告大迦叶:“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大迦叶于是成为西天禅宗第一祖,这便是禅宗的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6

主题

293

帖子

1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19738
 楼主| 发表时间 2007-3-29 18:24
4、人格梵 从吠陀经到奥义书,“梵”的概念基本上限于宇宙本原和神格化的造物主两个方面。而在《薄加梵歌》中,则特别赋于“梵”以人格神的概念,并突出了一个至尊人格神的形象——奎师那。在这部经中,人格化的梵神,就是薄伽梵,就是至尊人格神首,就是拥有全然的力量、全然的声名、财富、知识、美丽的弃绝者。经中如是形容这个人格梵神:“众半神人和伟大圣哲们,都不知我的始源或富裕,因为,在每一方面,我都是半神人和圣者之源。……认识我无生,无始,是诸界的至尊主,众人之中,只有这样不受迷惑的人,才能脱离一切罪恶。……智慧、知识、不疑与不惑、宽恕、真诚、控制感官、控制心意、苦与乐、生与死、恐惧、无畏、非暴力、平静、知足、苦行、布施、荣辱——生物的所有这些不同品性,都由我一人创造。……七大圣贤和他们之前的四大圣贤以及诸玛努(人类的祖先)都由我而来,由我的心意所生。而遍布各个星宿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他们的后裔。” 《薄伽梵歌》中人格梵神的提出,是有特别用意的。围绕着对奉爱瑜伽的突出与推崇,必然需要一个具体的、具象的、贴近众生而又生动鲜明的直接崇仰对象,作为奉爱的目标指向,而吠陀与奥义经书中的抽象梵,是很难让人理解和观想的。于是就有了一个人格化的梵神奎师那的出现,作为奉爱瑜伽的核心与最高精神归依处。在此经中,奎师那告诉人们:“对于那些恒常以爱心侍奉我的人,我便赐给他们理解力,使他们能来到我跟前。为对他们显示特别的恩慈,我居于他们心中,以知识的明灯,驱除生于愚昧的黑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5-5 16:08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