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根本佛法] 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4 / 28897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发表时间 2019-5-30 06:10 |阅读模式
v2-28928a054d919621fd60220a88668ef5_hd.jpg

释真胜法师受邀2017于广福寺主持禅七开示录音整理

上期讲了禅触,今天继续讲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什么呢?

四禅八定实际上是天的八个层次的境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这是色界的四层天;还有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八层天的境界。

我们通过修禅定,专注于一心,可以使我们的心达到和这些天的心的境界。从我们修行来讲,修禅定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些心理状态,现在的词汇叫心理的一些清净的状态,而在三界中它属于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境界。

欲界也有天,欲界有六重天,但是没有资格被称做禅定,欲界的一切境界都没有资格被称做禅定,只有色界和无色界才有资格被称做禅定。

第一个水平就是初禅,初禅佛经中怎么描述呢?“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这里有几个术语,要没搞清楚就会误解佛所讲的内容。“离欲、恶、不善法”指的哪些内容呢?

第一个“离”——通过我们专注于一心,使我们降服了欲界的不善法,哪些内容呢?就是欲贪,比如男女欲、饮食欲、眼所贪的、耳所贪的、鼻所贪的、舌所贪的,还有身体所贪的这些五欲的境界,这个欲是降服了欲心;

第二个“嗔心”——达到初禅的时候是完全没有瞋的心,完全没有欲界的贪,在初禅的境界中不会有饮食的想法,不会有男女欲的想法,因为它是色界的境界,欲属于欲界的境界;

第三个“昏沉”——昏沉的解释包括了睡眠,睡眠是严重的昏沉,还包括有些不严重的昏沉,比如静坐坐不直,坐起来就这个样子(歪),这个状态已经就是昏沉了。即使我们睁着眼在说话的时候也可能在昏沉状态,就是精神不饱满,用我们世俗的话(来讲)就是精神不够饱满,头脑不够清醒,做什么事都萎靡不振,这种状态都属于昏沉。达到初禅的时候就降服了昏沉,处于一种头脑完全清醒的状态;

第四个“掉悔”——就是散乱心。它能够打扰专注,使我们刚修定的时候专注不起来,达到禅定的时候是能够专注的,这就是灭除了掉悔;

第五个“疑”——就是我们疑神疑鬼,多疑那种心态(比如我们得禅定了?还是没得禅定?)我得禅定了,那种疑的心态没有了。

这五个为什么叫恶不善法呢?它障碍禅定智慧,这五个中你有一个就不可能得到禅定,也不可能得到智慧,也就是说不能开悟,它是修行的严重的障碍,因此又称这五种烦恼叫做五盖,降服了这五种烦恼就可以到达禅定的境界,就是“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

“有寻、有伺”过去最早的翻译叫“有觉、有观”,后来玄奘法师认为翻译的不准确,就改成了叫“有寻、有伺”,寻、伺实际就是我们的粗心,我们心念比较粗大的部分,这个是初禅的缺点,不是它的优点,初禅有寻、有伺是它的缺点,初禅降服了欲恶不善法是它的优点。

用比喻来说明就好比敲钟的时候,我们一敲,“当”一下,我们刚敲到钟上的时候叫做寻,叫做觉,敲完了之后声音还能连续一段,“嗡……”,这段时间就叫伺,就叫观。就如同我们起心动念,我们动了一个念,动的时候就是觉,动了不会马上就消失,可能能延迟几秒钟,或者更长时间,或者更短时间,延迟的这个阶段就叫做观,也可以叫做伺。

还有一种比喻,就像猫扑老鼠一样,猫在抓老鼠的时候要四处寻找,找到老鼠的位置之后它就守在那里,找机会去抓它,就一直守着,心不离开,用寻和伺来比喻这种心。

觉观是造成人说话的原因,所以它经常跟语言的思维也有关系,它属于我们粗的心态,我们众生中比较粗的心态。

在修行的表现上,比如我们观呼吸的时候,初学的人要努力找呼吸,找到呼吸能维持一会,找的过程叫做寻,维持的过程就叫做伺,或者叫觉观,这叫“有寻、有伺”,或者叫“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离,因为离,离了什么呢?就是刚才的欲恶不善法,因为离了五盖,所以得到了喜乐。

这个喜乐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喜乐不是一个概念,它是我们佛教的专业术语,跟我们日常说的欢喜和快乐还不完全一样。这个喜乐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在佛教统称心,并不是光意识叫心,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属于心。当我们这六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比如我们看东西,我们看东西时,眼也没出去,我看你的时候你也没钻入我眼里,我们怎么看的东西呢?

是你的光线投到我的眼底,刺激到我的视神经,这个视神经就被称作眼根,刺激视神经的同时就会产生起一个心,了别这个光线的心叫做眼识。这三者是同时发生的,就是光线投射到眼底马上就会产生出眼识来取这个形象,这个光线的形象就转成眼识里的形象,再不是光线了,而是精神里的符号了,是属于精神里的概念,精神里的符号,这个时候必然同时会产生出感受来。

比如太强的光眼识就感觉不顺意,那么就会有苦的感受,叫做苦受;假如比较舒服的光,顺我们心的就叫做乐受;既不苦又不乐的状态叫做舍受。感受分三种,就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的专业术语叫舍受,并不是舍弃感受,而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弃的舍,但是不是舍弃感受的意思,还是有感受,但是这个感受既不是苦也不是乐。

那么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境界接触的时候,比如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的过程也都有感受。要按三受来分,就是苦受、乐受和舍受这三种。要从五受上,我们还可以把意识的感受来做特殊的描述,那么就分成了五受。怎么特殊描述呢?

意根和法尘和合生意识,这个时候会出现感受,不顺意的感受叫做忧,不叫苦,意识的感受中不顺意的叫做忧;意识中顺意的感受叫做喜;既不是喜又不是忧的,就叫舍,这样是五种感受,苦乐忧喜舍。

大家可以看到,喜这个概念跟我们平常的概念相似,就是意识的舒服,类似于我们平常意识的欢喜感觉,意识中的舒服感觉。

前面那个乐是指的什么呢?我们讲过了,它属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的舒服,这些感受应该属于我们常说的舒服,并不是快乐的意思,要误解为快乐就麻烦了,意思就错了,实际是我们平常感受的舒服。它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离生喜、乐”是什么含义呢?

就是因为离了五盖,我们这时候会感受到遍满全身的舒服,眼、耳、鼻、舌、身没有一处不舒服。你要发现眼、耳、鼻、舌、身还有一处没舒服到,代表你还没入初禅,同时心中有一种欢喜。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初修的,接近禅定或者要入禅定的时候非常的欢喜,甚至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假如稍微不注意就会笑出来,无缘无故会笑出来,实际是接近初禅或得到初禅的境界,但是也不要放纵这个笑、这种喜,这是佛对初禅的定义。

我重新说一下,“离欲、恶、不善法”,就是欲界的那些烦恼,叫做五盖;“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这是佛经里对初禅的描述。

我们具体实修的时候怎么鉴别呢?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专注于一心,比如我们专注在呼吸上,我们身心会越来越舒服,当你达到了遍满身体的舒服和欢喜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出定了,假如你进入过这个状态,你回头检查一下,我当时这个过程中,进入到这种遍满的欢喜和舒服的时候有没有五盖,就是刚才说的五盖的感受有没有,假如没有,还有个具不具足五禅知,五禅知叫做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你遍满了舒服就是乐,欢喜心叫做喜,寻和伺就是你是不是还得努力去找你的呼吸,守你的呼吸,还有就是心能不能专注,假如具足这几种条件了,这些条件具备了,你当时就进入过初禅。

达到了初禅之后,就有一个问题,好比有一次我们碰巧进去了,今天的身心状态挺好,环境也好,我一专注就进去了,下次再进就进不去,这种情况很多。我们修行的师父长期在禅堂里全天在修行,有这种经验的人实际很多很多,但是想第二次再找着这个感受又很困难。

这种情况叫入定不自在,应该怎么解决呢?就是你出定之后要回忆,不要出定了就光顾欢喜了,我今天修的好,光顾乐了,心搞得很乱,下次再坐,坐不进去了,应该怎么办呢?你要回忆清楚,我当时是以什么方式,以什么技巧进入到这个状态的,然后还要反复练习把它练熟了,下次就努力能够做到甚至做到一念就能入禅定。比如观呼吸,不需要观十几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可能一念之间就可以入禅定,要练到这个水平。

还有初入禅定的人,有的人确实也有舒服的经历,但他想多保持一会做不到,这个叫住定不自在,也需要练。开始的时候短,第二次提前修修,想着要坐长一点,坐到五分钟,下一次再练,(从)能坐到五分钟(到)能坐到十分钟,保持初禅达到十分钟,十五分钟,半小时,一个小时,可以延长自己入定的时间,这叫解决住定不自在,也是需要练的。

还有出定,刚才这里有一个人他动不了,这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特别贪爱,太舒服了,不愿意动弹;还有一种是什么都清楚,想动动不了,想动自己的身体控制不了,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全都清楚,想出出不来,这种情况叫出定不自在。

出定不自在刚才我也讲了,刚才我说的时候比如先动一个手指,动全身动不了可以试试先动一根手指,一般动一根手指整个感觉就出来了,身体就动起来。假如再做不到,动一根手指也做不到,就反过来念“我要出定”,心中就开始默念“我要出定,我要出定”。因为默念我要出定,它就不再专注你的所修了,念到一定程度定力退了就可以从禅定里出来。所以遇到这种事不要害怕,但是也要练,要不入深定的时候就有危险了。

比如达到了四禅,很高的禅定,呼吸脉搏全都没有了,你在这一坐坐三天、五天,到医生那检查,这是个死人,既没脉搏又没呼吸,就可能把你火化了,所以出定自在也得练。

初禅、二禅不怕,因为有呼吸脉搏,虽然抢救你,也不至于把你火化了。要练出定的自在,练出定的自在也是同样的道理,跟练入定、住定一个道理,出来的时候就想着我是怎么出的禅定,反复练把它练熟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提前预约一下,假如修得很好了的人,初学的人用不着,修得比较好的人可提前预约,怎么预约呢?在静坐的时候想我要入定一个小时,或者我要几点起座,要几点出定,提前预约了,提前暗示自己一两遍,时间会非常准,到那个时间肯定会出来,不需要看表。

在我国曾经提到过可能是虚云老和尚还是哪个和尚,在终南山静坐的时候,后来人说小和尚去了说:“上面那个老和尚死了,不呼吸也没有脉搏了,我们把他火化了吧。”有老修行,据说是弘一大师,他说可能没有死,拿引磬在他面前一敲,他就出定了。这个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为什么敲引磬虚云老和尚能出定呢?原因是虚云老和尚是在禅堂里修行的人,禅堂里是同起同坐,每次结束敲引磬要求你出定,你不出来他拿板子给你打起来,他养成了习惯了,听见引磬就要出来,不是禅堂里修行的人你给他敲引磬他可能没有反应,甚至完全听不见。所以入定、住定、出定的自在将来要练。

而且要想每次都入定日常生活中要少欲知足,要自己日常生活就清净。比如说静坐入了定了,出门跟人打了一架,然后回去还想入定那就没希望了,因为你把心都搞乱了。日常生活中也要在清净的状态,注意不要生烦恼,这样再静坐就很容易入定。假如不管自己,不持戒律,放纵烦恼,你再回来坐就困难了。这是初禅。

得到初禅之后我们还继续专注于呼吸,初禅有个特点,它是最粗的禅定,它特别浅,这个禅定,特别怕惊吓。我们这里修行久的人都有这种经验,自己刚得到舒服点的时候特别怕声音,好比敲个木鱼,开个门,旁边有谁有个动静,突然把自己惊一大跳。初禅就有这个特点,接近初禅也是有这个特点,因为它是最浅的禅定,特别怕惊吓,只要有点声音刺激就会从禅定中退出来。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它有觉有观,有寻伺的粗心,为了让自己更能清净,(入)更深的禅定,要解决觉观的问题,就要继续专注自己的呼吸,或者修别的禅定的方法继续专注他的修法。

逐渐就进入到二禅,叫“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初禅是“有觉有观,离生喜乐”,这回到了二禅是“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这个时候,二禅的时候还是有(遍满的喜乐),因为它定生喜乐,有乐,就有遍满的舒服,还有喜,同样也有欢喜。但是这个时候心更加专注,专注于呼吸的话不需要努力,自然而然就能够守住呼吸,不需要努力去寻,不需要努力去守它。这个时候再有声音的话,他能听见,但是不受惊吓。

同样假如你想让二禅保持,得到二禅之后,也需要练入定、住定、出定的自在。假如你对禅定没那么大兴趣的话,也不一定要练,要想让禅定稳定,下次随时都可以进入,也需要练入定、住定和出定的自在。有的还加上五自在,一个就是修行前准备的自在,后面加一个出定之后意念的自在,出定之后能够回忆刚才静坐中经历的过程,能把它回忆清楚,这叫意念自在。但是二禅还有喜,喜是不清净的,为了达到更清净,他继续专注于呼吸。

继续专注呼吸,喜就熄灭了,那种欢喜心就没有了,就达到了只有遍满的舒服,只剩下舒服的感受了。那么佛说三禅叫“离喜、妙乐”,他说世间的乐,最大的乐就是三禅乐,不是快乐,听到这个乐不要误解是快乐,它是舒服。这个乐相对还是不清净,下一步努力要解决这个乐的问题,就还是继续专注于一心,继续专注于一心的话逐渐乐也会消失了,只剩下清净心了。

前面最初入初禅的时候只剩喜乐了,苦受和忧受就没有了,进入三禅的时候,喜又没有了,进入四禅时连乐也没有了,剩下什么呢?还有感受,没有苦受,没有乐受,没有喜受,没有忧受,只剩舍受,所以四禅叫做“舍念清净“。有人望文解意,误以为要把念头舍掉,不是舍掉念头,而是说它的感受是舍的感受,是那种清净感受,并不是舍掉念头的感受。

进入四禅的时候叫舍念清净,这个时候就被称作不动地,呼吸和脉搏完全停止了,完全没有呼吸。假如还有胎吸的话都不能算入了四禅,假如有人鼻子不呼吸了,在腹部、在中脉、在体表还有呼吸的话这都不算四禅,胎吸都得中断了才能够算四禅。观呼吸进入四禅的时候甚至连身体都感觉不到了,只剩一个意识的心的状态。

这是色界的四个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还有无色界的四定,四禅八定实际是八种定,八个水平,可以说八个层次。前面这四个定又叫禅,色界的定又叫禅定,无色界的定只能够叫做定,不能够叫做禅。

我们观呼吸观到四禅的时候,呼吸都完全停止了,那么我们再往上努力就没法努力了,你想观呼吸达到更高的禅定就不行了,这个时候必须得换修法,换什么呢?换观想一切物质皆空的修法,就观虚空。观想虚空成就就达到了空一切注定,它把所有的物质的感受都给消灭了,只剩下虚空的感受,它的意识中只有虚空的状态,在这些过程中还有我们六识逐渐熄灭的过程。比如我们进入初禅的时候,鼻识和舌识就不再工作了,我们在初禅的时候闻不到味,尝不到味道,另外初禅时也不会说话。

假如有人说我入了禅定了,入了禅定之后我闻见天的香特别美,这个人肯定当时不在禅定中,因为在禅定中是闻不到味的,味道是欲界的境界,到色界是没有气味的辨别的,鼻识不工作了。还有人说有人在禅定中张嘴说话,讲法了,那这个人肯定没在禅定中,因为禅定中初禅是说不了话的,想说话也可以,从禅定中退出来,到欲界才能说话,你想在色界的状态说话是不可以的。

另外那个时候嘴是不会知道味的,你不可能有饮食的欲望,假如是在禅定中就不需要练,自然就不会吃饭,因为在初禅以上的境界就不需要饮食,但在欲界中是需要饮食的,初禅在色界、无色界是不需要饮食的,假如在禅定中一直保持着或接近在禅定中,你不吃饭是饿不死的。

所以第一,在进入初禅的时候鼻识和舌识不工作了,然后达到无色界定的时候,不光鼻识、舌识不工作,身识、耳识、眼识也都不再干活了,也都不起了,这个时候到无色界空一切注定的时候,只剩下了一个识,六识中只剩下意识。

为什么叫空一切处定呢?意识只保持一个状态,就是虚空态,意识只是观想着虚空,形成了一种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没有物质参照。假如再进入更深禅定怎么做?就要灭这个虚空,想进入更深的禅定就要灭虚空,要观识遍一切处来灭掉虚空。当修行成功之后虚空也灭了,只剩下意识,遍满一切处,这是识一切处定。

有的人连这个还嫌不清净,他要灭识,灭的方法就观想识无所有,这都是修法,刚才灭虚空是观想识遍一切处,成功之后虚空就灭了,只剩下识。然后修下一个定的时候就是灭这个识,就观想识无所有,最后达到只有一个心念,就是无所有的心念,这个时候达到了无所有处定。还有嫌这个还不清净,还要灭这个无所有这个想法,这个时候只剩下一个想,叫无所有想,就是他的精神中只剩一个无所有的想。

“想”在佛教也是个术语,不是思想,我们看佛经常遇到想这个字,这个想在佛经中不是思想的意思,而是取相的意思,就是我们意识中的取相叫做想,它只是一个无所有的形相,这个形相不是物质的形相,是精神的形相。再灭这个想,叫非想,但是大家想前面把物质、把身体都灭了,又把虚空灭了,识也灭了,只剩个无所有想再灭尽了,这个人不就没了吗?所以一般不敢了,就留个尾巴,叫非非想,达到了四禅八定的顶点,非想非非想处天,非非想处定,这样合称叫四禅八定。对于凡夫禅定的顶点就达到这里,但是假如是圣人,圣人破了我见,假如他定力足够的话,可以进一步地把非非想也灭掉,再灭掉了非非想就达到了灭尽定,灭尽定据说只有三果、四果和佛果的圣人能过进入,其他水平的都进入不了,外道是进不了。因为什么?他有我见,会恐惧,他不敢灭这个非想,不敢灭这个非非想。还有佛教的圣人中初果、二果也入不了这个定,原因就是定力不够,所以只有三果、四果和佛果的圣人才有可能进入到灭尽定。

灭尽定的状态跟死人基本相同,完全没有感受,完全没有思想的状态,它跟死人的区别在那呢?他剩下了寿,就是他还有寿命在,还有暖,有体温,暖在,还有湿,他只剩下这些在,其他的身心的活动完全停止,假如让医生看,这绝对是个死人,脑电图什么都不会有。这种他要出定,入定以前得提前想好了,提前想我要什么时候出定,否则的话这一坐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出来,

假如加上这个定,合称为九次第定,前面四禅八定,加上这个灭尽定,叫做九次第定。我们就简单介绍四禅八定和九次第定。

最新关注的会员朋友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5-30 06:11
法师相关开示内容:【佛法术语】“四禅八定” “灭尽定”

四禅八定

四禅(梵文catvāri-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之四禅。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合之而称为“四禅八定”,故知八定中包含四禅。色界之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初禅(离生喜乐)

进入初禅时即已舍离欲界里的烦恼,主要是五种烦恼,即:欲界贪、瞋、昏沉(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使人们不能得禅定智慧,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初动心。
观:动心之后心念的延续。与语言思维有关。(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第六意识所感受的舒服称为喜,即是心欢喜。
乐:身体的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舒服称为乐。
一心:能专注一心。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所以进入初禅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五盖),心生起欢喜与乐的感觉。

二禅(定生喜乐)

当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继续保持专注一心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二禅有三禅支,即喜、乐、一心。

三禅(离喜妙乐)

当继续修到三禅,就会进入更深的定,欢喜心消失,只剩下遍满的舒服(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与外境无关。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大乐是在三禅。三禅有二支,即乐和一心。

四禅(舍念清净)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乐仍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我们眼、耳、鼻、舌、身的不舒服称为苦,舒服称为乐;意识的不舒服称为忧,舒服称为喜。“舍念”不是指舍去念头,而是指舍去苦、乐、忧、喜,进入一个无苦、无乐、无忧、无喜的状态。

无色界之四无色定:

以上色界之四种禅定还没有舍离色界。进一步修习进入更深的禅定,即进入无色界之四无色定:空一切处定、识一切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1、空一切处定

空一切处定即是观想一切世间皆是虚空,当成就之后进入空一切处定——出色界。空一切处定也是舍念清净心,但是物质已经观空了,所以没有方向感,因为物质观空以后,就没有了比较,也就没有了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了,处于一种没有物质而空荡荡的感觉之中。

2、识一切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观想识遍满一切处,遍满宇宙,当成就之后虚空消失,就只剩下了精神,就进入识一切处定。识一切处定也是舍念清净心。实际上,识一切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一切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一切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一切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取“识遍一切处”想,进入另一种定——识一切处定。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观想识是无所有,观想识不存在,然后再观想灭了识,就剩下一个无所有想,成就之后就进入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定也是舍念清净心。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要灭无所有想。无所有想灭的时候,没有破“我见”的人会产生恐惧心,担心会将“我”也灭尽,因此灭无所有想时会灭的不究竟,灭成了非想,但是又非非想,还有微弱的想。所以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定。

灭尽定

觉悟的圣人,由于破了“我见”,证知了无我,没有恐惧,可以把最后的非非想全部灭尽,就得到了一个超越四禅八定的定,称为“灭尽定”,也叫“灭受想定”,这种境界跟无余依涅槃的境界很相似,不只是物质灭尽,连精神也灭尽。所以只有破了“我见”的圣人才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以上的四禅八定加上灭尽定合称为“九次第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5-30 06:43
禅定必需:九次第定

为了入定,修行者必需经过九种心理状态,即九次第定:

在禅修的开头,禅定的第一种心理状态叫“初住”。此时的心只有些许的稳定,修行者找到目标但又很快地忘失了,心飘荡到别的地方去了,但你要把目标找回来,散心,提起,如是反复为之。在这种状态开始时,修行者要短时间专注于目标都有困难,仅仅找寻、找到目标就要花上许多努力,就算找到,要执持目标也是困难的。所以,修行者必须耐心,一次又一次地寻找、找到、执持目标,忘失了又找回来执持之。当你正修长养止观力,最后你会发现,你的浮想会比以前更多,似乎愈修愈增长心理的散乱。但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不应该以为这是过失,相反地这是一个好的征兆,因为你已能更清楚看到心里发生些什么事了。

比方说,你在某处的外面,只要你不特别注意而只是坐在那里,任心飘浮,做些不着边际的白日梦,你不会注意到是否有许多人、车来来往往。你不会特别注意或知道是否有许多车辆通过,这是因为你不关心的缘故。但是,如果改天你坐在同一个地点,真的好好注意通过的人、车数量,你会发现交通流量真大。你可能会说:“今天的交通流量比以往多。”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以前是你不经心,而你却注意在看。

第二种心理状态叫“续住”。在没有得到续住以前,修行者已持续修持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反复修行,一再把散失的心拉回来,最后,足够稳定生起了,注意力能持续不间断专注于目标五、六或七、八分钟。当你能做到如此地步时,就达到了九次第定的第二次第“续住”

第三种心理状态是“回住”。 有了这种“回住”,你的心理稳定度就比以前更大了,在上述最初两个次第,每当修行者忘失目标,就该立即再寻找它、找到它、执持它,然后保持专注于其上。所以纵使修行者能常常提起心念,但不能立即执持目标。然而,在这个阶段,修行者的心理稳定度比以前增大了,对目标的专注力已经到了一忘失即能提起的地步,不再需要找寻了,有了新的心理状态,修行者的心甚至能不间断地放在目标上十至十五分钟。它之所以叫做“回住,,是因为在基本上心能较专注于目标上,仍然会被诱惑所干扰,心偶尔仍会走失,在这种情况下,修行者察觉了再把心找回来,即找回你的三摩地。这就象有裂缝在你的袍子上,你发现了,并说:“啊,在这儿!把它修补好。”

第四种心理状态叫做“近住”。 你证到“近住”就不会失去所专注的目标,在前三个次第,修行者一再用新心念来找回忘失的目标。从本阶段起,修行者会达到不必再用新心念,就能执持目标。因为专注力已达完整,就像一个人长大到二十岁成年了,他的力气充足,能做任何需要做的事了。同样地,觉照的力量完整了,你不再走失目标,因为心不再从目标上浮走了。换言之,在本阶段从头到尾,修行者专注目标未曾中断过,是用老的心念来维持禅修。因此,修行者证到。“近住”就不会失去所专注的目标,因为专注力已达完整,不会再走失目标了。但是,即使你是熟练的修行者,也不能在这一次第修习持久,因为昏沉和掉举会现起,长时间的不断打坐只会养成不良习惯。

第五种心理状态叫“伏住”。当你安住在“近住”时,此心变得非常集中,具有高度的稳定,得以整座无间断地停住于目标上。然而,由于过度集中心力,本阶段就会落入细昏沉的危险。因此你尤其要长养非常敏锐的“内省的机警”。这种机警必须非常敏锐,因为细昏沉是非常非常微细,叫人难以察觉。事实上,许多古代的修行者就落入一种细昏沉中而误以为是非常高的三摩地。因为没有察觉出细昏沉,致使修行中间受阻,但他们却以为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修行者在此时要把沉没的心提起,要稍稍放松,但并非放松专注。修行者要懂得调心的善巧,既能执持目标,又能稍加放松。要做到这一地步,须花许多时间练习。连印度的大修修行者月官对此种技巧也感到难以掌握,他说:“当我着力时,掉举就生起;但当我不着力,昏沉就侵入了”。

比方说,你在某家中,家中的人都慷慨好施、仁慈、说好听的活等等,而同时他们又抢劫你这个盲人。在这样的情形下,要发现他们的真面目就很难了,因为他们是你的朋友。这可要比去辨认破门而入的盗贼难了,因为这些盗贼明显。同样细昏沉会被误认为是好的禅修现象,你一定要能用内省的机警来察觉出细昏沉的过失。

第六种心理状态是“寂住”。当安住于第五种心理状态“伏住”时,事实上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好的三摩地的层次,修行者正努力于长养非常敏锐的内省警觉力,因此使得心的能量增长了许多。有了这种增加的心的能量(或许是更多的能量),当修行者进展到第六种心理状态时,就会有细掉举的危险。为了防备这种危险,修行者要用非常有力的内省警觉来认清它。就如同在第五种心理状态“伏住”状态下应对细昏沉那样。

第七种心理状态是“最寂住”。在这种状态中,并不会真的有许多昏沉、掉举等生起的危险。它们只会偶尔生起一些。当昏沉、掉举生起时,要驱除它们并不困难,你可以狂热的修持来除遣它们。大体说来,“最寂住”中没有昏沉或掉举。比方说有只大象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进—这是形容趋向成就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在这次第中,大象是象征“心’,有一些小的黑点,是象征心在此刻仅仅只有些微的昏沉及掉举。

第八种心理状态叫“专住”。当你证到“专住”时,就不会再生起昏沉或掉举了。当你要静坐时,只要用非常少的努力,心就能专注于目标上,你可以想专注多久就专注多久,在这静坐期间不会有昏沉或掉举。这就象某人能入睡整整八个小时,不必刻意就能连续地安睡。同样地在一开始打坐时,修行者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坐上很长一段时间,但却没有昏沉及掉举。

第九种心理状态叫“等住”。当你证到“等住”时,你已经完全习惯九次第定了。一点都不花任何力量,你就能在打坐时专注在目标上,并能毫不费力地安住于此。就象某人已经念诵六字大明咒许多许多遍后,即使他的心到处浮想,但他的嘴仍然在念诵此咒。即使你能这样,仍然没有证到真正的奢摩他(清晰的静止)。这只是所谓的“欲界定”。你必需继续修行,再过一些时候,会生起一种特别的喜乐,这种喜乐很强,到了你无法消受的地步,然后会减弱一些。再来会因为身体的调柔而生起身体的喜乐,然后会因为心理调柔而产生心理的喜乐。就是这样修行者真正地证到了奢摩他(清晰的静止)。

以上是九种心理状态的修行次第,不管你修显教或密宗都会经过这九种心理状态。不管你所用的是什么修行方法,都是以良好的观照、心的稳定、专注来修,比方说先修五分钟,逐渐扩展成十分钟,再来十五分钟,就照这样,渐次增进,加长你的稳定专注的时间。

以上九次第定,只要能证到前三次第,就能毫不费力地通过其他六次第。但要后者得证必须前者精熟,所以最好稳健地循序渐进修行。

如果你真的想修九次第定这种禅观,你就必须把你的聪明才智完全投注,用各种不同的技巧来证得这种禅观。有时候你在打坐时要“紧”—全心投入;有时候要“松”—坦然安置;有时候你要作些善行,积聚福慧资粮、清净业障及心中不好的心理印痕。为什么呢?因为在打坐时,你长养的是奢摩他,主要是增长“智慧的积聚”—有时称为“心灵的功德”。我们必须福慧双修,也就是兼顾有形及心理两种功德来证得你的目标。

安心六法

格桑·嘉措格西上师在其《大乐光明》一书中引述了萨拉哈祖师日诀中的安心六法,认为这是对想证取九次第定的人提供的最好的调心方法,对现代的修行者特别有帮助。

这些方法是:

一、如日不被云遮。就像太阳不和云混合,不被云所蔽,修行者像太阳一样.不应和云混在一起,也不应为这些破坏完全专心的障碍诸如流转的概念思维和昏沉等所蔽。

二、如鹰搏空.这种最凶猛的飞禽在空中回翔,它只要间或振翅即可保持滑翔,只花恰当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日的;它从不怒飞、狂飚。同样地,当修行入定时,修行者把心专注于目标上,应该拿捏恰当,保持心的平衡。如果太着力会引起散动,如果专注不够又会落入昏沉。

三、如海不扬波。如果既无风又无浪,海面保持静止。同样地,当修行者的心已经不会散动,应保持心不间断地专注于目标上。

四、如婴儿观佛殿。当小孩子在看庙中墙壁上的图像时,他只是观看而全不起世俗之念。同样地,如果修行者不熟悉入定修习,就应该在一开始时只求能作粗略的认取目标。一开始就要求太详细或清晰的观境,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念头,最后导致完全忘失了目标。然而稍后如果修行者熟练了,就可以像成人仔细欣赏寺庙壁画般地修观。

五、如空中鸟迹。鸟飞空中,无迹可寻,没有人会想去寻找这种根本不存在的路。同样地,当禅修时,如鸟般的念头在心中生起,但修行者不该跟着它跑。相反地,要把心放在目标上即心本身、,并保持专心于此。

六、如上等棉线。上好的棉线有两种特质:除了柔软、平滑外,还非常坚韧。在禅修中,修行者的心也要如此。就像柔软、平滑的棉线,心要舒适、放松,但又要牢牢地用心念拴紧目标。

没有证到“息心”修行者的心就像一匹野马,无法驾驭,不会柔软顺从,概念思维不断使心散动,而无法长时间专注于目标上,也不可能发展为对空性这种微妙深幽对象的现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5-30 06:57
九次第定﹝出法界次第﹞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即是初禅之定相。离生喜乐者,庆悦之心名为喜,恬淡之心名为乐;初禅既离欲界恶不善法,故生此喜乐也。定观均齐者,观即是慧,所谓定慧平等也。)

[二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初禅入二禅时,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无觉无观者,既入二禅,即离初禅觉观动散也。定生喜乐者,既无觉观,摄心在定,则生喜乐,此即二禅之定相也。)

[三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二禅入三禅时,离喜行舍,而受身乐,唯圣人能说,而复舍念行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离喜行舍者,谓厌离二禅大喜动散,摄心不受也。受身乐者,既离二禅之喜,而身受三禅之乐也。圣人能说者,此乐极胜,超过一切之乐,非凡夫所知也。舍念行乐者,谓能舍二禅之喜念,而行三禅之乐也。)

[四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三禅入四禅时,断喜乐故,不喜不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断喜乐者,谓断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也。不喜不乐者,谓心无善恶,寂然平等,即是四禅之定相也。)

[五、虚空处次第定],谓人修禅定,从色界入无色界。则灭一切色相,不念种种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灭一切色相者,谓灭根境可见、可对一切色相也。既得四禅定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于是心求出离,灭一切色相,而修虚空处定,心与虚空之法相应,则不念种种异相也。)

[六、识处次第定],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过一切无边虚空处者,既入识处,则超过虚空处也。)

[七、无所有处次第定],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内外境者,内即识处,外即虚空处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八、非想非非想次第定],非想者,非识处之有想也,非非想者,非无所有处之无想也。谓人修禅定,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如痴者,譬无心想也;如痈如疮者,有痛即觉,譬有心想也。)

[九、灭受想次第定],灭受想者,即受想心灭,而不复起也。谓人修禅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其心明利,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是为灭受想次第定。若得此定,不久即证阿罗汉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19-6-27 04:19
八解脱

八解脱又译为八惟无、八惟务,为八种禅修方式的合称。与八胜处、十一切处,合称三法。

涵义
《中阿含经》卷24〈97经〉〈大因经〉:“复次,阿难!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

《大智度论》卷21:“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第三背舍,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是五。合为八背舍。”

八者
《瑜伽师地论》卷11:“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

(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

(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

(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

(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

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29 08:31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