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信心铭之道(广超法师)

6 / 668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发表时间 2023-4-21 16:05 |阅读模式 |帖子模式
信心铭之道

XXMZD.jpg

自序
广超法师

  《信心铭》的信就是信至道,至道就是禅宗常说的本性或自性,在《圆觉经》《般若经》等经中称之为智性、觉性[1],在唐朝以前称为道,其实道是道家的用语。到了唐朝时,不再称为道,改称为自性。可能是六祖不曾学经教,把觉性讲成本性、自性;然而,六祖所讲的本性或自性,不是分别有法才有其自性,而是诸法本具法性。禅宗认为心外无法,法性就是心性,因此《六祖坛经》所指的本性、自性,就是指心性,其他禅师所说的本性、自性亦然。然而,法性本空性,心性本无自性,心知万法无非是空心知空法,比如镜子空无一物方能照物,我们可以说镜子因照见而成镜性——能照见之性,那么,空心知空法即觉性之知。换句话说,觉悟心的本性或自性就是觉悟空心本具觉性。

  《信心铭》是隋朝时期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著,其内容常被禅师们引用来开导弟子,其中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更是禅门的口头禅。最常提起《信心铭》的是赵州禅师。


  例如:
  师敲火问僧云:“老僧唤作火,汝唤作什么?”僧无语。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师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

  师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赵州一生提倡的“平常心”就是《信心铭》指导寻道者如何契入觉性的句子:“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而赵州本人也正是由平常心入道的。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赵州问南泉曰: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即赵州)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动念欲知)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邪!师言下悟理。”

  何谓平常心?马祖道一禅师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近代虚云禅师把平常心称为一切放下。


  《信心铭》的读者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佛儒道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欣赏禅师们的超脱意境,希望自己也能获得如此意境,创作出洒脱的文学作品,于是在生活中模仿禅师们的禅境。第二类是佛儒道的修行人,希望从《信心铭》的字里行间得到启悟,于是一时修一句。这类人会觉得《信心铭》全篇处处在讲不二和归一。归一的句子有:一种平怀、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一亦莫守、一心不生、元是一空、万法一如、一如体玄、一何有尔、一切不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二的句子有:惟滞两边、两处失功、二见不住、二由一有、欲知两段、一空同两、一切二边、惟言不二、不二皆同。不分轻重的认为任何有“一”的句同是归一,不二也同理。第三类是真正的禅宗修行者,晓得“道”不在某句子里,而是把整篇《信心铭》看成指导修行的道路,从而发现《信心铭》的内容包含了禅门重要的知见和次第。

  我依个人的体悟,把《信心铭》的知见以及道次第分为四偈一节,以节解释悟道的道路。其道次第分为:信道、息道、入道、性道、合道、幻道、直道、如道、至道。修道时对觉性的觉悟层次分为:信觉性、寻觉性、见觉性、体觉性、任觉性、用觉性、忘觉性、明觉性、遍觉性。希望读者读后能够对禅宗的修行与觉悟有一定的认识,就不会认为觉悟难若登天,也不会狂妄地以为见觉性了就一了百了,更不会把《信心铭》当成是一篇浅白易懂到看一遍就能有所获的好作品。认识信道到至道的层次之后,就能判断自己对觉性信到什么层次、觉悟到哪个阶段。

  全篇《信心铭》都在讲述迷与觉,迷与觉本来就是很深奥的佛法,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只有上上根机者才可能一闻即知。为了让一般读者分清心对境的迷惑与觉悟,必须先开示有关境界与心智的四个名相:识相、识境、智相、智境,才能说清迷与觉的关系。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1 16:05
  先略谈心的不同层次,大乘说万法唯识现,此识是指阿赖耶识,《楞伽经》称为藏识。“识现”即藏识幻现出能知心与所知境,《楞伽经》称为分别事识和现识,唯识宗称藏识为第一能变,变现出见分与相分。见分即分别事识有七个识,六识中的意识执取六识所知境皆是我在知,意执取一切识皆由我变现,意迷时称为染污意,不迷时称为清净意,六识在时意称为第七识。由于六识是意转化,所以唯识宗把意称为第二能变、六识称为第三能变。在迷惑时,意识执取我是身心的主人,意自以为是藏识的主人,于诸识造作而成业习,并且执取业而储存在藏识。相分即诸识所对境,万法唯识现所以境也是识,是由藏识所变现的现识;然而,前六识依根知而被根所碍,即个别根只能知自家之境,六识妄认所知境非识,而是真实存在的尘境;意不依根知所以能(同时)无碍知前六个识是自己所变,它还知一切境是现识所变现,然而,意所转化的六识妄认现识为真实的尘境。

  接着略谈心所对境有两种相和两类境,诸识在知道境界时,若有相可鉴,必定见有见无、见生见灭,此即所谓见法相。见法相必定随识转,所以称为见识相。诸识在知道境界时,若不取相,则不会见有见无、见生见灭,此即所谓见法性,此时心不随识而随智转,称为见智相[2]。八个识知境都有这两种相。

  六识以六尘(本是识相)为外境,六识所见外境称为识境,此时(染污)意随六识而执我。若无六识时,(清净)意的境只有藏识,只见智与境是一心法界,见唯是一心的境称为智境,如此智境唯是一心光明。若意也灭了,则入灭尽定,此时无心也无境;心可进不同境,所见到诸相则是由心生,比如同境里因业力不同所见相也不同。那么,在识境里,凡夫只见识相而圣者则见智相,在智境里只有智相。凡夫堕入识境,罗汉断烦恼障证智相,入涅槃是舍识境入智境。菩萨未断烦恼先证智相,出入识境修六度,无法安住智境,八地菩萨已断烦恼障才能真正安住智境,为破所知障而入诸佛识境与众生识境。诸佛则见智境与识境唯是智相,其识境是重重无尽报化身境界,其智境是广大光明法身境界。

  接着略谈迷与悟。心[3]迷何物?意识迷于六识所知识相,意识执取识相而认为是内心见到外境——识境,并在识境里造作三界六道种种因果,一般人更进一步认为识境里的因果是真实的。甚至在梦中也认为梦境是真实的外境,在梦醒后方知是幻梦,依然认为所梦之境不是心本身。其实,识相的本性并无内心与外境的差别,识相里的识心与识境的本质都是识,只是六识心迷识相,妄见识相是心外之境,造成意识不但不知识相,还迷六识心是我、六识境非我。意识执取识境而生种种烦恼,所以意识的迷惑称为烦恼障,意执取藏识而迷惑于所知境界,所以意的迷惑称为所知障。

  心不迷何物?当意识分别六识但不迷识相,此时意识觉悟识境唯识相幻变。当无六识时识境已灭,意觉醒而根本智现前唯见智境,此时意觉悟智境唯是一心无生;意若不知智境是藏识所显,则堕真如智境而成罗汉与菩萨,若舍无生相[4]则有机会舍藏识而成佛。因此,依意识和意在两种境界,觉悟可分为四类:即在识境里的觉悟,有意识觉悟识相和意觉悟智相;以及在智境里的觉悟,有意觉悟智相和意舍藏识的觉悟。

  第一类:是意识在识境里觉知识相。意识依佛法观察识境,正知心境流转的本质是诸识缘起性空,不妄分别识相有自性,不再分别心境实有而心无所住。《摄论》[5]称此智慧为喜足无分别智,此时虽然于识境不生“有见”的妄念思维,但未离“空见”之戏论。

  第二类:是意在识境里觉悟智相。当意识观识相生起喜足无分别智后,不再执取识境的流转与寂灭,进一步意觉悟诸识识性是真如不动的空心,明白诸识识境同是一心光明无二显现,称为觉悟智相。此(识境)本是一心光明本具觉性,就是心性本觉的实相。此智慧在《摄论》称为无戏论无分别智,此时意直觉凡圣心境同是一心无二法界显现,不再唯识幻现所生有无生灭等戏论。菩萨修到第八地证入智境后,回到识境时其意才开始现起此智,禅师则超越八地直接觉悟此智。

  第三类:是意在智境里觉悟智相。当六识全灭时,意(六识灭时意不称第七识)觉悟唯是一心之智相,心境无二即无生智境。此时清净意的智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前面第二类是清净意在生灭的识境里觉悟智相,第三类是清净意在不生不灭的寂灭智境里觉悟智相。智境唯是一心光明,阿罗汉认为智境是涅槃无生,并确认此智才是绝对无生智。阿罗汉证智境无生后回到识境,意识不再迷惑无常识境,称为无颠倒无分别智。八地菩萨也证入智境,并且觉悟智境与识境同是一心法界,不取智境为涅槃也不执识境为生死,于是修意生身自在幻化而出入凡圣境界。至于禅师的觉悟,不少只是属于第二类,觉悟第三类的禅师就能自在神通变化。

  第四类:是意在智境里舍藏识的觉悟。即佛的圆满觉悟——意突破对藏识的无知而证得一切智智,见藏识本是一心大乐示现,意转为平等性智,《佛地经论》说:“平等性智者: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住涅槃,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种种影像。”其意识转为妙观察智而于识境应用无碍。此时藏识不再被意染污,其智慧称为大圆镜智,此智唯佛独证。

  那么,禅师的修持是一开始其智慧就认为智境与识境同是一心所显,然后于识境中直接觉悟识相与智相无二——离一切相唯是一心,这类禅师的觉悟属于第二类,只能说是了生死不可得,即对自心“狐疑净尽”,不能说见性成佛。而后入智境,最后达到“忘绝境界”不再计较死后是否离幻化识境,也不在乎成不成佛,这类禅师的觉悟类似第四类——见性成佛,《楞伽经》称此觉悟为智慧佛。觉悟前一类的禅师多不可计数,在元朝以后,后一类的禅师凤毛麟角。

  修道人都是在六识的梦幻中梦闻佛法,梦幻的我寻求梦幻的觉——梦作佛(觉者见无佛可得)。所以你是在六识的幻梦中见到此文,文中所言之理亦如是。梦幻六识来源于自心的显现,菩萨修心就是修梦幻六识。然而,对自心而言,心的显现不用修,心性本来具足自显自知的能力。即自心因觉知而显相、因显相而知自心。换句话说,人人自心本具智慧。道不可修——本具智慧,只是明了自心本具觉性,明了当下一切本是智慧显现(此本具智慧不是闻思得到的知识和推理)。显现本无迷悟,只是意识虚妄分别而以为有迷悟差别。当意识从梦幻中觉醒时,就会见迷时本非迷。因此,《信心铭之道》本在心中,人人本具,以此信心(信自己心性与众生及佛同是一心显现)为出发点,修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的平常心,才是真正入此道中。

[1] 《大般若经》第二分示相品第四十七之二:善现,云何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不可思议事故出现世间?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正等觉性、如来性自然觉性、一切智性,皆不可思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此不可思议事故出现世间。

[2] 《楞伽经》:彼(若见)有生灭者是识,(若见)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若)堕(有)相无相(见)、及堕有无种种相(是)因,此二是识相;(彼若)超有无相是智。复次长养相(见法动转增长)是识,非长养相(见法不动)是智。

[3] 此处说的心是指所有心识,包括藏识、意、六识。

[4] 凡夫是依识境生灭而说无生,罗汉是在智境里(清净)意觉智相寂灭无生,八地菩萨则明了心识幻化无相可得,本来无所谓生与无生。

[5] 摄论曰: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1 16:22
目录

自序
一、信觉性——信道:现前不难,本具觉性
1.1.无择洞然
1.2.现前有别
1.3.心病争静
1.4.性离取舍
本节要点:道本现前

二、寻觉性——息道:勿住勿改,无求无念
2.1.于境无住
2.2.于念无改
2.3.于空无求
2.4.天然无念
本节要点:绝念勿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1 16:31
一、信觉性——信道:现前不难,本具觉性

  本节是信解至道人人本具。1.先信至道洞然无难;2.对现前有别提起疑情;3.放下争理和求静的心病;4.离取舍直觉心性本态。最后进入清净无念的平常心态。

1.1.无择洞然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道”就是实相,也是觉悟实相的道路。“至”即无上,至道的意思即此道不可超越。此道的理周遍一切法皆准,所以是真理。而道路的终点是实相,所以称为至道。

  佛陀处处开示万法本性空。然而,大小乘从不同角度觉悟性空,虽然都能觉悟性空,由于智慧不同,所修道就会不同,其终点——至道也不同。我们可以用天空来比喻对空的不同觉悟:有人在井底见天空,有人在井口见天空,有人在云端见天空,即同样见天空,因见者的境界有异而对天空的理解也会不同。这么说来,道本是一,但智慧深浅不一,结果见道有广狭,修道有难易。其中解脱道自度易行、菩萨道度他难行、禅宗——佛道无作无行;所觉悟至道同是一空,然而,声闻证寂灭涅槃空、菩萨证游戏幻化空、佛证大乐示现空;在智慧方面,声闻智浅断烦恼障、菩萨智深破所知障、佛智见本是一心无碍的智显。


  至道无难所说的至道,不是转迷成悟的道,即非声闻解脱之道,也不是菩萨积累功德福慧的成佛之道,而是禅宗所说的本觉之道,超越思维、无作无修的至道。因为这样的至道是语言道断,在佛所开示的经教之外,所以称为教外别传。由于此道无作无修,人人自心本来具足,所以至道无难。即使在无佛法住世时,也有人能觉悟至道,称为辟支佛,可惜当时无人识。

  按禅宗——即心即佛的佛乘观点,万法是自心本具觉性觉知自家所显现识相,即识相里的万法皆具觉性。二乘(声闻、缘觉)称佛之觉性为无障智[0],但是彼不知诸识之识性本具觉性[1],诸识不但互相觉知而且含摄周遍无障碍,因为唯有诸识无障的觉性才能令诸识互相缘起。佛对大乘(菩萨)说万法是心识所现的缘起假相,之所以会识现就是诸识在本具觉性的作用下,互相觉知互相集聚而形成的藏识缘起[2]。佛乘把觉性称为自性本源清净心,把缘起识相看成是自性起用。禅宗把藏识本具觉性展现诸法识相形容成“自心[3]本具智慧能生万法”。换句话说,对于禅师而言,人人本具觉性所以至道不难。

  禅宗自称教外别传,无教理可依据,初祖达摩祖师为了取信于人,曾暗示禅宗的修行理路是源自于《楞伽经》,可见达摩祖师推崇如来藏缘起说的修行见地。然而,推崇《楞伽经》的他却不曾留下有关此经的任何开示,只直指心性,即至道本自具足,是不劳而获的,反而勤苦修道的造作心反而离至道更远。所谓本自具足,就是诸识是互相觉知而互相影响的——识性本空展现识相非相的如来藏缘起,诸识的本性——识性本具觉性,就是无作、非心、非物的平等觉性。

  唯嫌拣择就是说:至道难在我们的分别心爱于本具觉性上妄加拣择——某某才是至道。一旦拣择至道认定觉性只在某心某境上显现,必定妄认虚妄(的心境)中有觉性可得,那样反而于虚妄中更增妄想。《信心铭》的信心就是对“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绝对相信。

  有人认为《信心铭》所说的修法难若登天,有人则觉得自己也能依文而修;然而,多数是按图索骥罢了,少有人能真正体验到《信心铭》所描述的每个阶段的觉受。

  但莫憎爱的憎爱不是指世人对苦乐的憎爱,而是对已信至道无难的寻道者开示,不可以用憎爱心舍迷取觉来找寻觉性。原来寻道者总是提起正念期望觉性现前;然而,非生灭的觉性本现前,与生灭的正念不相应,即觉性不因正念而生、而现前,即使迷时觉性依然不曾失去。可是,一般人都以为唯有正念在时才有智慧,因而不愿放弃正念,总是动意识用正念去分别抉择正道邪道。

  其实,在不同修行层次里,有三种正念:即取相、离相、无相,前两者心中都有相,第三者才是无相。

  一、取相的正念:平时意识正念正知外境的善恶、是非,爱以正见取善取是、舍恶舍非,此是世俗正念。修戒、修定就是取相的正念。

  二、离相的正念:修心时,观一切法虚幻不实而远离之,却为了离幻而分别虚实,此是出世正念。修慧就是离相的正念。

  三、无相的正念:心对境不取不离,只见心空无念、无作、无住、无取舍,此时意识休息无分别念——空心。人人皆有空心的经验,唯有宿世有善根者才会豁然返照空心而洞然明白心境本来一体无二。

  这三种正念状态皆不离觉性,前二种因意识做主而不识觉性,唯有在第三种心空无念下,心清澈直透,从而明白本具觉性的(光明)智慧与无作法性的(性空)显现无别。即意识不对意喧宾夺主时,意(清净意[4]之无分别智即觉性)才能恢复其原状——纯觉性(无心境对立)的心清澈直透而洞然明白,明白即正知,正知性相无别的心境皆空;或者说:觉悟心性(非心)与法性(非境)本是一空。


1.2.现前有别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毫厘有差是指明白空性有两种人,二者所悟在道理上相差毫厘,其智慧却天地悬隔,此乃无分别智虽然同是无分别,但是智慧有高低之差别。

  第一种人明白,是(意识)依空见知六识的识缘性空——识相空。此时六识见心境分离之万法缤纷互相为碍,意识之慧——加行无分别智[5]证悟识缘无自性(即识相空);然而,从识缘证悟识相空无自性,心则被识缘所碍,并非洞然直透。

  第二种人明白,是(离六识的清净意)空心知识性自空——智相空。自空不从根尘识缘得知,而是心、意、识皆本具的觉性自知,此时清净意之慧——根本无分别智证悟(已无识相)识性是一空心真如(非心境对立)——心光流露照耀自心唯一空觉;清净意(不依六识)一向照见诸识(八个识)性唯一心真如无二。由于意证悟意的识性自空则只见一心无一法为碍,不依六识故无心境对立所以洞然明白。

  为何说此二明白(识相空、智相空)天地悬隔?前者是意识发现识相的幻生幻灭,即觉悟识缘性空——识相无自性他性故空,此是意识明白有碍心相本性离相无碍;后者是意发现智相本无生灭幻相,即觉悟识性自空——本具觉性自知无相故空,此是清净意明白心性本性无碍。二者皆证空性,却因有碍境与无碍境而天地悬隔。即觉悟有意与意识之别,前者是意(染污时)执六识所知,意识直觉众识缘离相故无生而觉悟识缘性空;后者是意(清净时)不执六识所知,意本具智慧直觉自家识性本无生而觉悟本具觉性自空(意不执意识时,就发现由自己作意而生六识,于是觉悟一切只是空荡荡的自心)。也可以同时觉悟二空,即意识觉识相空的当下意也觉智相空。一般是先见识相空,后见智相空,然后同时见,最后空也无而恢复平常。觉悟的禅师并不住在这两种明白里,因为同是一心光所现,如镜中像,本无能证者亦无空可证。

  后半句欲得现前是指希望觉性现前。然而,觉性本是周遍诸识的平等觉,众生不知觉性本现前,唯有觉悟那一刻才发现觉性本现前。因此说:若欲得觉性现前,首先要对现前境界(见闻觉知)莫存顺逆等是非分别。就是意识平时要常处在舍心(无造作心)的状态,平等对待见闻觉知,不再落入是非顺逆的分别知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1 16:36
1.3.心病争静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三乘修道人总爱分别此是正道、彼是非道,于是违顺相争,即内心总是正邪对抗、佛魔对立。比如持戒者为持戒而取善舍恶,修定者为入定而舍动取静,修慧者舍妄取实,这些都是违顺相争。至于追寻常、乐、我、净的凡夫,不是《信心铭》所欲开导的对象。

  小乘人的违顺相争是:正见身受心法是真实的不净、苦、无常、非我,却沉迷于正见。为何说“正见无我”也是迷?原来常、乐、我、净等妄见固然颠倒,但若执取颠倒之外有真实,必然因颠倒和不颠倒而违顺相争。因为执取有颠倒才见有不颠倒,所以说执取不颠倒也是为心病。声闻的有争者(三果以下):声闻乘观“身受心法”(四念处)而生苦见,虽信解苦空但心未空,未离生灭识境,所以不知无生智境,依然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声闻的无争者(阿罗汉):已证智相空,已获得无颠倒无分别智,正见身受心法本性空,已无心病不再生苦、无常、无我之见,能舍六识妄想而入涅槃寂灭——无生智境。

  大乘人的违顺相争是:争小乘不如大乘、三乘不如一乘、显教不如密教、净土最殊胜、密宗最无上……,爱追求最大最胜的一宗,或因弘扬自宗而贬低他宗。大乘人除了执大还有执小者,就是认为自己根器很差,只能选修方便法门。更糟糕的则认为我还是修人天福报好了。就如痴人认为中小学不如大学,于是决定不读中小学;或如傲慢者,大学毕业后,以为大学生比中小学生聪明;或如自卑者,觉得我没读过大学而比别人差。

  菩萨的无争者(真发菩提心的菩萨):其心如母爱子只有付出,不会与子女相争。即无争的菩萨不会强调修法的高低,而是以呵护众生修道的心情应机设教,并且多方寻求各种方法相互配合运用自在。

  然而,禅宗认为以上都是违顺相争,都落入了舍生死与求涅槃,甚至前六地菩萨依然追求寂静的涅槃,原因是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玄旨是何宗旨?“玄”是微妙,“玄旨”即玄妙的要旨。心境万法是由有觉性的心识所显现,即诸识本具识知性与识现性,其中识知性即识的识性——觉性,识现性即识的识相——万法。虽然心境万法本具觉性,可是凡夫迷于识相,执有内心外境而违顺相争;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圣者皆欲证入无生的涅槃智境,却不知无生智境与生灭识境同是真如法界显现。所以三祖说三乘圣者虽无心病,却因不识玄旨而偏爱离识境住智境,皆因不知二者唯是一心,所以说徒劳念静。至于入四禅八定者,就更不用说了。


1.4.性离取舍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华严经》说:“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意思是指意的觉性所知境界(心光明)犹如虚空般周遍平等——佛境界周遍平等法界,所以说欲知佛境界必须净其意(就是放下我执而意清净)如虚空。原来意本性清净,只是被意识遮盖,对意识而言意被染污了,对意而言自体依然清净;犹如云遮日,对人而言,太阳被云染污了,对太阳而言,是阳光照云朵给人看。其实,万法是因心性光明的照耀而显现——心智光显,心光如暗室之灯,照而显物。心光即是探索者也是显像者,而物相是随心光的探索方式而成相。比如蝙蝠以超声波探索物体,即蝙蝠听物相;狗以鼻子探索物体,即狗闻物相。大乘说万法唯识现(非有或唯心造而有),就是指万法因心识探索而显现,眼见物的那一瞬间不就是心光正在探索而照耀吗?即眼识即眼光、耳识即耳光、鼻识即鼻光;可是人们在用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时却被意识转,认为前五识是内心,所看到的是外境,于是不知是心光照耀显物相。

  心光照耀而万法显现,光照显现称为觉,所谓万法唯心现,即一切显现是依心觉而幻现,所以说此“觉”周遍一切见闻觉知,而觉性却非心所幻现之见闻觉知,因心觉(意动摇作意)而幻出心境万法,因此,觉性无处不在,却不被心境所动摇,所以三祖说圆同太虚的觉性周遍万法而如如不动。不但在寂静境里(意识灭了,意不动而见)觉性如如不动,即使是在根识境里觉性依然如其本貌——如如不动(是意识分别有差别法而见法有动静)。由于(心意本性清净的)觉性圆满如如不动,所以三祖说觉性无欠无余,即无欠缺可修补也无多余可舍弃。可是,世人的心意都被六识染污了,误把意识的分别念当成智慧(其实是六根渲染后的知识),总是觉得自己比佛缺少智慧而欲求得智慧,又因分别念而忧愁苦恼,觉得自己比佛多出烦恼而欲舍弃烦恼。

  有心病的修道人总喜欢争是非、辩邪正,无心病者若不识玄旨则爱念静。即前者取是舍非,后者取静舍动,这些都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有人听说既然觉性本来具足,不应取(智慧)舍(烦恼),那么,就等待它自然出现吧;等待觉性出现者,早已经执取觉性时现时不现——有无二见。

  信道就是相信道即心性本具觉性,无造作方能知。禅师们说心的自然性就是道,还说觉性本现前非悟时得。那么,修道者必须提起疑情,即疑“既然觉性本现前,为何我不见?”疑而能信就不是一般根器,真正大疑者更是上上上根者。不信者多数认为“心的本性就是道”是魔说,或说那是落入自然外道。信此道者听了默然一笑不与其争。


本节要点:道本现前
本节强调修道先要信道本现前—
智慧本圆满,要点如下:

大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本来具足,所以至道无难。
明心性毫厘有差则天地悬隔,所差是不识觉性之玄旨。
玄旨即心境万法因觉而现,因此觉性如如圆同太虚。
不识玄旨则心不如,于是拣择、取舍、念静而找觉性。


[0] 南传《小义释》:无障智是如来之如来力。于一切处无著、无害、无障智是如来之如来力。《瑜伽师地论》: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

[1] 识性:即八个识能知自家心境,即各自具自家识性。觉性:即诸识本一心性,能周遍觉知万法的显现唯一心智显。迷时妄见各别识心、识境对立——识的别相,悟时本觉一心法界无二——识的总相。

[2] 小乘说万法是业感缘起,但是业由心所感;大乘说是心的缘起,有阿赖耶识缘起和如来藏缘起二说。如来藏缘起说认为心性本净,因觉而幻现藏识,惠能大师称此为自性能生万法。唯识宗认为心本不净,需转阿赖耶识为清净识。

[3] 迷时意被六识染污遮盖不知有藏识,悟时意觉知藏识就是自性清净心。

[4] 意有二种状态,意随意识转时称为染污意,不随意识转时称为清净意。

[5] 《摄大乘论世亲释》之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一: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此复三种:一、加行无分别智,谓寻思慧。二、根本无分别智,谓正证慧。三、后得无分别智,谓起用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1 16:48
二、寻觉性——息道:勿住勿改,无求无念

  本节是让心休息无求——无念寻玄旨。必须依次:1.于境无住;2.于念无改;3.于空无求;4.天然无念。最后达到平时生活都能保持无住、无改、无求、无念的平常心。

2.1.于境无住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47

主题

758

帖子

5660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60
 楼主| 发表时间 2023-4-21 1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5-4 09:52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