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儒道

1 / 2150

尚未签到

3

主题

9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6
发表时间 2008-2-11 07:05 |阅读模式
中国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向来为世界所称道。中国的教育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中国教育的鼻祖,这是世界公认的。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一系列思想观点,直至今日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但是,孔子在世的时候,本身并不得志。他周游列国,极力推销他那一套儒学思想,却很少能够有人接受,甚至觉得他迂腐可怜。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力推行孔子学说的鲁国,于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而仅仅过了短短的二十八年,秦始皇却利用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进行改革,他蔑视儒生,甚至焚书坑儒,却很快并吞了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一统的王朝。从这一点上看,无疑是对孔子教育思想讽刺。

  自秦国到西汉初年,孔子的儒家学说一直没有市场,从秦国推崇法家思想到汉初奉行黄老之术,儒学思想早已深埋于尘埃之中,无人问津。直到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经过深挖细究,对孔孟学说进行了大胆的修改,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深受统治阶级的欢迎,儒家思想才再一次被人们所推崇,这是儒学的巅峰时期。但是,当时推行的儒学已经与孔子的思想大相径庭。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指君应有君样,臣要有臣样,就是说君要做君应做之事,臣要做臣应做之事,君臣相安,父子相睦,这样才能够做到家兴国旺。而董博士却将其改为“君为臣刚,父为子刚”“君叫臣死则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则不得不亡”。这无疑是给老百姓身上套上了一副十分沉重的精神枷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受”把王权推向了极高之地,这些正为统治阶级所迫切需要,于是,孔孟儒学被高高的供奉到了神坛之上。而事实上,孔子的许多思想精髓却早已荡然无存了。

  孔子曾说过:“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无一不教导统治阶级以民为重,爱人民,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老百姓头上,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用礼仪教化人民,这样,社会才能安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但这些观点显然对统治阶级不利,特别是孔子的轻王权思想最难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因此便被更深的埋没了,孔子思想中鲜活的部分早已消失殆尽。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视儒学为正统,中国也因此自称为礼仪之帮,但却多为肤浅的标榜,孔子的思想精髓却一直为统治阶级难以容忍。直到唐朝初年,孔子思想才偶放光华,魏征提出的“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与孔子的“民为重、君为轻”思想如出一辙。事实上,当时也是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科举制度的兴盛无疑推动了孔子学说的飞速发展,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中国曾一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也正是从那时起,孔子的儒学思想开始影响世界,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均派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求学,中国做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屹立与地球的东方。

  但是,随着统治阶级的需要,孔子的儒学思想再一次被篡改,孔子的“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唯天下之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花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指出只有充分发挥人性,才能解放思想,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但到了宋朝朱程理学的时候,却变成了“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道之本源出自天而不可移”。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中国的封建思想进一步加强,严重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的历史中,成王者多为布衣,败国者却多为纶巾。南唐后主李煜满腹经纶,最后落了个亡国送命,而放牛出身的朱元璋却风光无限,成为一代开国明君。清兵入关之前,甚至不知道何为儒学,何为孔孟之道,他们驰骋于马背之上,国力是多么的强大。但是入关以后,开始遵循礼仪,崇尚孔孟,却国势日衰,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无能的王朝。孔孟学说在这里显得那样的软弱,千年的礼教无法挽救一个王朝的灭亡,教育的失败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因此而否定孔子的整个说学,显然是太过片面。孔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系博大精深,正如孟子所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为集大成者也。”而历代的统治阶级只选择其中有利于强化统治的内容,甚至将孔子的学说进行弯曲,对自己极尽神化,对人民极尽奴化,所有这些又都冠以儒学之名,这不能不说是儒学的悲哀,如果孔子有知,不知当做何想。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

主题

9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6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2-11 07:08
中国式的人格只有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才能体现,自我与他人的疆界模糊不清。

“做人”这件事是带有浓郁传统风味的中国土特产,说白了是指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西方文化中就找不到相应的固定词汇,在英语里只有“to be”(成为你自己),这有存在主义味道,和“做人”还隔了一段距离。小王“做人难”的感慨,其缘由是与中国人的人格构成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没有西方那种建立在自我意义上的抽象人格,它不倾向将个人从社会关系抽离出来进行自我反思。中国式的人格只有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才能体现,自我与他人的疆界模糊不清。“仁者人也”(《中庸》),这是中国文化对“人”下的最为经典的定义。“仁”字从“人”从“二”,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其中一方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种二人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中既然含有很重要的他人成分,那么也就产生了在别人面前“做人”的概念。

中国人的人格系统把“人”两分为“身”与“心”,文化上用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分别是道家与儒家。

美国孟菲斯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隆基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系统把“人”两分为“身”与“心”,文化上用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分别是道家与儒家。儒家可以说是“心学”,道家则是“身学”,二者互为补充,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倾向。

中国人一般比较“人情味”:不轻易拒绝别人的要求,急人所难,忘我地为朋友办事,甚至自己多吃一点亏也无所谓。这恰是“心”的表现,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关照的对象就是彼此之“身”,所以中国人打招呼就是:“吃了吗?”或者“别来无恙?”这种心的灵犀由一人之身发出,到达对方之身,正是“仁”最要紧的元素。儒学也是“仁学”———这是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正统,也是一般中国人的常态所显露的一面,所以中国人讲究“心心相印”、“将心比心”,处处以对方为重。

而道家是反对二人关系而主张“一人”之身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老子。法本第三十九》)在老子心目中,万物都是从这个“一”派生出来的,像仁义一类的东西只是末流,最好能够直接掌握到天地还未作二元分化之前的那个“道”。

儒道处世原则上的矛盾造成了中国人人格的双面性因素,这也是“做人难”的根本原因。

其实,道家式的偏重个人,目的仍在于保身养身,希冀“天地与我并生”。这种目的是现世的,甚至是自私的。它反映的也是文化深层中个体爱惜皮毛、明哲保身、不要好出头的倾向,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就是活命哲学和乌龟哲学。

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套哲学亦包括如何利用二人关系,用“忘其身”的姿态来作为“利吾身”的伎俩。不少传统士大夫“退隐终南”,也不过是宦海失意后力图东山再起。中国人往往养成“多吃一点亏”的习惯,方便以后在对方面前“吃得开”,吃亏倒成了使自己得益的方法。这个倾向甚至堕落成一种阴谋术,即如何利用欲取先予、欲擒故纵、欲贬先扬、以退为进的方式去算计别人,达到为自身利益服务的目的。

因此,在阴阳调和、儒道合用的中国文化里,才会一方面出现“忘我无私”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存在难以说清的“私心”。儒道处世原则上的矛盾造成了中国人人格的双面性因素,这也是“做人难”的根本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5-11 12:43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