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讨论)为什么学佛?

22 / 4892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发表时间 2008-3-10 22:14 |阅读模式
我非专门学佛者,但对某些有道高僧的禅理很叹服,真正有道高僧,谈禅论道并不引经据典,故弄玄虚,却是把禅理寓于鲜活的生活中,事,物,情,理,互为映照,互为印证,是很好的寓言,非常好懂。有些心浮气躁的,稍学了点皮毛就引经据典,姑弄玄虚,因为有多玄虚就能使人以为其多深不可测。还有一点我觉得很可笑,有些人的品行不怎么样,偏偏学什么佛,如果他是知其品行不好,而悔过自新学佛,倒是可取,可笑的是这类人把学佛当是一种包装,像泥菩萨镀了金身就以为是佛了。甚至是一种伪装,为龌踀的行径找了件堂皇的外衣,这是一种“秀”,其实很幼稚,因为你的品行怎么样,不是因为学佛了,就能让人改变看法,这种人有点掩耳盗铃,是驼鸟。我是碰过这类人了,觉得可笑,佛若有灵,该做何感想。

最新关注的会员朋友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23

主题

119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2910
发表时间 2008-3-10 23:24
※ 以下是引用 陈树彬2008-3-10 22:14:08 的发言:
我非专门学佛者,但对某些有道高僧的禅理很叹服,真正有道高僧,谈禅论道并不引经据典,故弄玄虚,却是把禅理寓于鲜活的生活中,事,物,情,理,互为映照,互为印证,是很好的寓言,非常好懂。只有稍学了点皮毛的人才引经据典,姑弄玄虚,因为有多玄虚就能使人以为其多深不可测。还有一点我觉得很可笑,有些人的品行不怎么样,偏偏学什么佛,如果他是知其品行不好,而悔过自新学佛,倒是可取,可笑的是这类人把学佛当是一种包装,像泥菩萨镀了金身就以为是佛了。这是一种“秀”,其实很幼稚,因为你的品行怎么样,不是因为学佛了,就能让人改变看法,这种人有点掩耳盗铃,是驼鸟。我是碰过这类人了,觉得可笑,佛若有灵,该做何感想。

红色部份:同意!

人都是需要有一定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的。


佛教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安定因素,也能提高个人的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

主题

38

帖子

2375

积分

泉水

Rank: 3

积分
2375
发表时间 2008-3-10 23:49
是不是高僧,一开口,一说话就知。。。修佛就是修自己,开悟智慧,与大自然瑜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00:02
听说海涨潮时,海边一些小鸟很灵活地蹦着躲开了,只有海鸥显得很笨拙。然而,真正能飞过大海的,就是那些笨拙的海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11:35
※ 以下是引用 传说的足迹2008-3-11 0:12:18 的发言:
认知需要感性,行为需要理性。

盲从那是教徒。

教徒总是认为,神的光辉无所不在。

其实不然。

成佛,只是想当然,只是一种催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2

主题

43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56
发表时间 2008-3-11 11:52
呵呵。看来大家都讨厌只做表面文章的假佛弟子。树彬兄,有空来喝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12:07
※ 以下是引用 方先生2008-3-11 11:51:39 的发言:
呵呵。看来大家都讨厌只做表面文章的假佛弟子。树彬兄,有空来喝茶啊。
好的,方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12:10
※ 以下是引用 金凤电子2008-3-11 11:48:58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陈树彬2008-3-10 22:14:08 的发言:
我非专门学佛者,但对某些有道高僧的禅理很叹服,真正有道高僧,谈禅论道并不引经据典,故弄玄虚,却是把禅理寓于鲜活的生活中,事,物,情,理,互为映照,互为印证,是很好的寓言,非常好懂。有些心浮气躁的,稍学了点皮毛就引经据典,姑弄玄虚,因为有多玄虚就能使人以为其多深不可测。还有一点我觉得很可笑,有些人的品行不怎么样,偏偏学什么佛,如果他是知其品行不好,而悔过自新学佛,倒是可取,可笑的是这类人把学佛当是一种包装,像泥菩萨镀了金身就以为是佛了。甚至是一种伪装,为龌踀的行径找了件堂皇的外衣,这是一种“秀”,其实很幼稚,因为你的品行怎么样,不是因为学佛了,就能让人改变看法,这种人有点掩耳盗铃,是驼鸟。我是碰过这类人了,觉得可笑,佛若有灵,该做何感想。


你说了真话,恐怕没你好果子受!小心为妙!有些人就以“佛主”自居,专门“食斋补叔恶”!

善哉,我不是出家人,打下妄语,也不至于受佛祖责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发表时间 2008-3-11 19:46
※ 以下是引用 泷霆2008-3-10 23:48:48 的发言:
是不是高僧,一开口,一说话就知。。。修佛就是修自己,开悟智慧,与大自然瑜伽。

哈哈,瑜伽,我所爱耶。

从你开口,就知道你不是高僧,因为你不像和尚,但你说的在理,尊重你是高人。

修佛就是修自己,这句特别欣赏,修证佛法,更多的是以佛法为指南,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修正自己的缺憾,体证佛法圆融的奥妙。佛祖所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便是无上正等正觉,可见正的重要性,修正自己才是当务之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508 天
连续签到:3 天

2

主题

362

帖子

2万

积分

北冰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65
QQ
发表时间 2008-3-11 19:58

看着楼主是个小心眼的人哦。所谓海大什么鱼都有,不要说我们人类啦。一样米吃百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发表时间 2008-3-11 20:02
顺道说一下,忽然发现佛版很多发言的人,以前语文都读得很好,发帖都是绕着弯子的挤兑人。

难怪以前听方先生和高版谈话说:“少发文主要是因为文人相轻。。。。。。”(后面的忘记了),现在见识到了。

这样说话看上去似乎很有水平,其实,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是就是,是谁就是谁,我也说人,是性情中人就指名道姓的说,有什么不满你就说出来,高深的水平背后是怎样的居心大家会分析的。

有一个比较大胆的建议,大家不妨把小聪明多用在更多良善的事情上。

以前看刘墉的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是伪善,只要做了,总好比那些没做的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发表时间 2008-3-11 20:08
※ 以下是引用 czxqls2008-3-11 19:58:26 的发言:

看着楼主是个小心眼的人哦。所谓海大什么鱼都有,不要说我们人类啦。一样米吃百样人。

树彬兄的才识学问非一般人所能比,发这帖一定有什么因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20:36
※ 以下是引用 czxqls2008-3-11 19:58:26 的发言:

看着楼主是个小心眼的人哦。所谓海大什么鱼都有,不要说我们人类啦。一样米吃百样人。

有些事很大心眼,有些事很小心眼,我不是佛,所以难免,但此贴只是我的一点感受,竟让你看出小心眼,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20:44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3-11 20:02:10 的发言:
顺道说一下,忽然发现佛版很多发言的人,以前语文都读得很好,发帖都是绕着弯子的挤兑人。

难怪以前听方先生和高版谈话说:“少发文主要是因为文人相轻。。。。。。”(后面的忘记了),现在见识到了。

这样说话看上去似乎很有水平,其实,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是就是,是谁就是谁,我也说人,是性情中人就指名道姓的说,有什么不满你就说出来,高深的水平背后是怎样的居心大家会分析的。

有一个比较大胆的建议,大家不妨把小聪明多用在更多良善的事情上。

以前看刘墉的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是伪善,只要做了,总好比那些没做的强。”

神子啊,文人相轻没什么不好的,是人就会有所轻有所重,岂文人独有?相轻者,其实就是有些意见相左,一团和气的,倒是让人怀疑的.只要不是人身攻击,谩骂,彼此偏激点也何妨.当是自己站在另一角度看问题,不是朝着好的方向了,这不也是修心养性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20:49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3-11 20:07:58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czxqls2008-3-11 19:58:26 的发言:

看着楼主是个小心眼的人哦。所谓海大什么鱼都有,不要说我们人类啦。一样米吃百样人。

树彬兄的才识学问非一般人所能比,发这帖一定有什么因由。

神子别给我戴高帽,才识学问非我所能,发这帖真无特别的深意,此贴也是泛指,在生活中左冲右突后,难免综合一些感想,找了个适当的时机,在某个适当的地方发发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1 21:01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3-11 20:02:10 的发言:

以前看刘墉的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是伪善,只要做了,总好比那些没做的强。”

神子这话我是极不苟同的,没做,不等于他今后就不会去做。至于伪善者做了某些好事,而还让刘老夫子赞道,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刘老夫子说这话是在误导,是极不负责任的。伪善可别只盯个“善”字,“伪”就视而不见了。伪善者做了一件好事,你弄清他的动机和目的了吗?如没不良的动机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不叫伪善了,既然是伪善,他做的一件好事,试问要多少件不可告人的坏事做垫底?这笔帐算得出来,再谈善恶才不本末倒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0

主题

12

帖子

5765

积分

湖泊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765
发表时间 2008-3-15 09:35
  佛从印度东渡而来,从被排挤到落脚,再到反客为主,成了中国三大教之一,而且一直居于道之上,其中不会只靠佛理去服众的,所有的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要想让普罗大众接受都需要一个介质,一个可供想象、寄托的东西,比如儒教的神灵、道教的祖师、佛教的佛,这些居于天上的化身作为人的一个精神寄托,他们生活的地方也就成了人心中的理想国。术这东西,据说儒道佛三教都排斥,认为术是不入流的东西,是手段,可在发展自己的时候都用上了,只是用得巧妙。就象我们的社会,提倡和谐,和谐的提倡也是一种术。
  所以如果一个人,心里空虚了,他去拜佛,和尚跟他说,他拜法可以得到正果,你又何必站出来跟和尚理论,然后再教导那人一番。
  另外我觉得一个人做了“叔恶”事能拜佛,能去求神,那说明他心里能意识到他的“恶”,能不能消他的“业”我还真的很指望那些和尚、法师的。因为这人能主动找上门,说明他有被劝善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5 天

2

主题

42

帖子

9376

积分

波澜

Rank: 6Rank: 6

积分
9376
发表时间 2008-3-15 09:40
人都是需要有一定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的。

佛教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安定因素,也能提高个人的素养   
   

有道理      合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5 17:20
※ 以下是引用 小偷2008-3-14 21:58:26 的发言:
 食斋补叔恶
 “叔恶”不是靠食斋来补的。造了恶必定要受报。食斋只是推迟
     “叔恶”的果报而已。
    欲将修福来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食斋补叔恶”好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是求心理的安慰,并没什么善的具体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5

主题

253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91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3-15 17:38
※ 以下是引用 竹语2008-3-15 9:34:47 的发言:
    另外我觉得一个人做了“叔恶”事能拜佛,能去求神,那说明他心里能意识到他的“恶”,能不能消他的“业”我还真的很指望那些和尚、法师的。因为这人能主动找上门,说明他有被劝善的可能。


好像并不尽然吧。要看到“善与恶”的“根”的问题。“一个人做了“叔恶”事能拜佛,能去求神,那说明他心里能意识到他的“恶”,”好了,能意识到他的“恶”,是没错,但会出现这样的选择:一,意识到“恶”,拜佛求神后从善,善莫大焉!二,意识到“恶”之后,又不想悔改的,怎么办?伪善呀,就像老虎,吃人以后再找串念珠念几声佛,这样的“食斋补叔恶”现实生活少吗?物欲横流的浮华时代,这样的人不是少,而是很多。

“能不能消他的“业””不是食斋就能补叔恶的。

埋在心里的恶的草没能除去根,邪恶的风一吹,再多理想化的野火是烧不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5-4 22:11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