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求助)是否辩才无碍?

29 / 8094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发表时间 2008-6-15 15:06 |阅读模式

以前师父说过,倘若某人要开宗立派,需要辩才无碍,答辩的时候由同修、道友轮番提问,回答的人不仅要回答得快速,而且正确。


我没有开宗立派的想法,只是今天兴起,开张帖子,试试身手,大家尽管提问,因为网络的便利,我不一定快速,而且可能查书,但是,这种事我尽量不做,尽可能凭有限的所知,回答大家的问题。

最新关注的会员朋友
回复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0

主题

310

帖子

5万

积分

水气

Rank: 1

积分
57432
发表时间 2008-6-15 15:33

如果佛法有边,边在哪里?如果找不到.佛法无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5 15:54
※ 以下是引用 金阳2008-6-15 15:13:51 的发言:

请教一下:为什么说佛法无边?

第一个问题不想随意作答,用两种方式说明吧:

一、法在梵语是达磨(Dharma),由于修习瑜伽的缘故,这个比较清楚。

意思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也就是说事物都有其形、色、性、质等,因此人们能辨别为何物,这和道家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称为法,而佛法(Buddha  Dharma)便有一切事物或者宇宙万有的意思。

因此佛法无边就是说,佛法涵盖了宇宙之间万有事物的内容。

在这里再说一点:现在我们看的佛经,所谓的佛法,都是释迦牟尼当时根据自己对一切法的了解如是演说而宣示出来的言教。


二、我自己平时回答的话,会这么说:

以前看过宏生师傅手书:“心包太虚,量同法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有足够了解的时候,是能够体量到宇宙浩瀚无边的知识的,因此,所谓的佛法无边需要我们通过实修,或者知识的积累,不断拓展知见,以宇宙大体为根基,摒弃人世是繁杂,洞见真理的存在,并与之合一不二,方能得解脱,生喜乐。


所学有限,只能说这么多, 所谓多说多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发表时间 2008-6-16 10:23
看到这个贴沉在下面,问个生活化问题顶上来。
如何用好网络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9

主题

30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88
发表时间 2008-6-16 17:51
※ 以下是引用 小夜灯2008-6-16 10:44:10 的发言:
有人说:
“释迦牟尼是第一个逃避责任的男人,
他的孩子生下来的当夜,说又一道绳索把我拴在土地上,然后就离家出走,就出家了。”
你是如何理解的?


把历史。。或者是佛学看清楚。。再来问这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

主题

35

帖子

1810

积分

泉水

Rank: 3

积分
1810
发表时间 2008-6-18 17:22
"边"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指证,若说佛法无边就落到一边了.若说佛法有边.又会落到另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23

主题

119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2910
发表时间 2008-6-18 21:24
佛法是从怎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生、死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01:26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08-6-16 10:22:36 的发言:
看到这个贴沉在下面,问个生活化问题顶上来。
如何用好网络工具?

高版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是佛版的帖子,我想我还是用佛教的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网络是个生聚场,和我们的人生,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一样,具备了成、住、坏、空的属性。小桥已成,还远没到坏的地步,所以现在是很好的住的时期。如果把人生看成虚拟的,只是用短暂的几十上百年的构造一场悲欢离合的网络游戏的话,网络反而越发显得真实。因此,在体用上,和我们真实的生活其实没什么两样。

如果说要如何用,八万四千个人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要做到好,就难了,熟悉禅宗的朋友也许比较容易理解我下面的话:要做到好,贵乎一心。

首先,是态度的问题,你是来嬉戏的,还是来做事的,还是其他的目的?由于网络的放纵性,人性潜在的因素反而越发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明眼的人一看便知,这个不用我多说。

接下来,是投入度和工作量的问题,网络是一个很公平的场所,没什么后门可走、暗箱可操,你付出、做了多少,和你得到的几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投入越大,收获越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再下来,是质的问题,量变产生质变。为什么我要把量提到前面将就是这个原因。只有当你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内在才会产生变化,具体的衡量标准在最后一点,就是你是否非常认真的对待你的每一张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做到了,就已经将网络用得很好了。(当然,如何将帖子的关注度、可读性等等内容都是术、都是技巧,就不繁复了。)

还有,要达到最后这一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如果是非常熟悉网络的人,从一开始就将网络用得很好的人,说好听点是龙女成佛,说网络化一点那是某人的马甲--化身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02:02
※ 以下是引用 小夜灯2008-6-16 19:15:34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诗铭轩2008-6-16 17:50:49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小夜灯2008-6-16 10:44:10 的发言:
有人说:
“释迦牟尼是第一个逃避责任的男人,
他的孩子生下来的当夜,说又一道绳索把我拴在土地上,然后就离家出走,就出家了。”
你是如何理解的?


把历史。。或者是佛学看清楚。。再来问这问题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国净饭王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在生下释迦牟尼的第七天逝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养育成人,也成为释迦牟尼的继母。八岁开始向毗奢婆蜜多罗,向羼提提婆学习武术,望从小在宫中生活,娶有三个妃子,分别为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乔比迦、鹿王,29岁时与耶输陀罗生有一子罗侯罗。然后,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后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岁时,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禅定“成道”,证得诸法实相。
觉悟后
随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阿若侨陈如等五人萱说“四谛”、“八正道”等道理,称之为“初转法轮”。此后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影响逐渐扩大。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婆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遗骨(佛遗骨也称舍利)分由摩竭陀国王阿阇世等八王带回建塔供养。
入灭后
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




金凤先生,这张帖子原本不想回答,但你我毕竟有数面之缘,我只想真心的告诉你:

在佛版,你已经是多次谤佛,因果之说无论你信与不信,会应验的,希望不要再纠缠这种问题了,你在小桥的处境实在令人担忧,继续这种态度的话,要解锁实在太难,你的心上了锁!引用呆哥对你的回答: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08-6-16 19:39:33 的发言:
楼上,何苦如此…阿尼陀佛…

金凤电子设备部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这样回答吧:

娶妻生子是佛祖当时的姻缘,而他当时尚未成佛,因此烦恼还未解脱,做出这种事情很正常。而且他的烦恼远远大于家庭生活的琐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取舍,何况智慧的佛陀。


跟你说何苦如此,是因为你用了“第一个”的字眼,用成龙大哥的话来说:“我犯了一个任何男人都可能犯的错误。”你何苦要将一些本无需佛祖承担的罪名硬是扣在他的头上呢?

玩人尚且丧德,何况玩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02:15
※ 以下是引用 知秋一叶2008-6-18 21:23:33 的发言:
佛法是从怎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生、死的问题?

佛法就是佛法,如何看待是人的问题,不如把问题换成这样吧:

站在学习佛法的人的角度上,神子你怎样看待这个生、死的问题?

这样,我再从佛法的角度来回答“看待”这个生、死问题(当然,这只是我的回答,不一定是正确答案,大家看看就好):

生、死只是生命阶段性的表现形式,生了,就在走向死亡,死了,就没办法再做事情。我们要关心的不是他的状态,而是他的功用、特别是质量,我们在生与死之间能做多少事、做了多少、多好,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02:37
※ 以下是引用 法学家2008-6-18 21:32:10 的发言:
问:何谓"不争是争,争是不争"

又问:"常说出家人应"四大皆空",但如今,和尚可以结婚,可以吃生,可以把善男信女捐的钱拿来买小车,为何????

是世人变了,还是和尚变了,抑或都变了??????

再问:你想成家立派,当如何处之????

问:何谓"不争是争,争是不争"

答:你说我是答你好呢?还是不答好呢?争者,即非争,是名争。争与不争的显现状态和争与不争的内在思维并不一定要一致。

不争可以是为了达到争的目的,争可以让争不继续下去,都是功用,取决于具体情况的运用。


又问:"常说出家人应"四大皆空",但如今,和尚可以结婚,可以吃生,可以把善男信女捐的钱拿来买小车,为何????
是世人变了,还是和尚变了,抑或都变了??????


答:1、和尚者,即非和尚,是名和尚。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该显现出怎样的情况就显现出怎样的情况,大势至,这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2、和尚结婚、吃生、买小车都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何必“一声秃驴骂全寺的和尚”呢?

3、无论世人、和尚,甚至社会,都是只是现量的,不必去比较,心不要变,就没那么多的分别。


再问:你想成家立派,当如何处之????

答:说了我不想开宗立派的,倘若我想了,我会做好我应该做的每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08:52

。。。。。。

作为版主,我要尽的是义务,至于职权,我向来不会滥用。

回帖我只说我该说的话和想说的话,不会去统一什么思想,有时我的言论也很偏激,也需要别人提醒、慢慢修改,不是说我的话就全对,特别是为人处事上我更需要学习。

作为朋友,我只能把话说到这里了,要怎么做始终是你的事,后天的聚会还是希望你能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1

主题

45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53
发表时间 2008-6-19 09:02
font></str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09:24
※ 以下是引用 熊仔2008-6-19 9:02:16 的发言: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我该怎么理解佛祖他们的口头禅呢.,

呵呵,熊仔,如果你问我怎么理解我就好回答,而问你该怎么理解就真的考我了。

首先,更正一点,佛祖在传统意义上更多的理解成释迦牟尼他老人家,他已经远去了,而把《心经》或者“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做口头禅的是后世我们这些以佛陀为榜样的所谓“学佛的人”。

你的问题我这样回答吧:这是一个转换角度的问题,当我们拥有或者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色”,比如情感、亲人、财物。。。我们可以看作他们本来是空的,不属于我们的,因此,拥有了,我们要好好珍惜,因为他们本不属于我们。失去了,也别太在意,他们只是回到他们原来的位置。

在我们中国有两句老话比较贴近这个意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及“福兮,祸所倚也。祸兮,福所倚也。”



这是我最近的另一种回答: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6-15 15:16:29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尚龙2008-6-15 15:08:41 的发言:

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唉,又是大问题。不想直接回答,打个比喻:

这张帖子发出来了,过几天又删了,它有过,又空了,说它空吧,它又有过。

你说它是色、是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35

主题

392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027
发表时间 2008-6-19 10:20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6-19 1:26:04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高老庄2008-6-16 10:22:36 的发言:
看到这个贴沉在下面,问个生活化问题顶上来。
如何用好网络工具?

高版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是佛版的帖子,我想我还是用佛教的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网络是个生聚场,和我们的人生,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一样,具备了成、住、坏、空的属性。小桥已成,还远没到坏的地步,所以现在是很好的住的时期。如果把人生看成虚拟的,只是用短暂的几十上百年的构造一场悲欢离合的网络游戏的话,网络反而越发显得真实。因此,在体用上,和我们真实的生活其实没什么两样。

如果说要如何用,八万四千个人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要做到好,就难了,熟悉禅宗的朋友也许比较容易理解我下面的话:要做到好,贵乎一心。

首先,是态度的问题,你是来嬉戏的,还是来做事的,还是其他的目的?由于网络的放纵性,人性潜在的因素反而越发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明眼的人一看便知,这个不用我多说。

接下来,是投入度和工作量的问题,网络是一个很公平的场所,没什么后门可走、暗箱可操,你付出、做了多少,和你得到的几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投入越大,收获越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再下来,是质的问题,量变产生质变。为什么我要把量提到前面将就是这个原因。只有当你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内在才会产生变化,具体的衡量标准在最后一点,就是你是否非常认真的对待你的每一张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做到了,就已经将网络用得很好了。(当然,如何将帖子的关注度、可读性等等内容都是术、都是技巧,就不繁复了。)

还有,要达到最后这一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如果是非常熟悉网络的人,从一开始就将网络用得很好的人,说好听点是龙女成佛,说网络化一点那是某人的马甲--化身来的


都老朋友了,客气话也不说了。
问这个问题,不是存心考老弟来了,缘因最近看到几位孩子玩网络后变坏了、呆了。心于是有所着,反应就出来了。
网络是件工具,有人用得很好,有人用的很糟,这本无话可说。因为这都是生活的投影,你的素质如何,思想如何,来网络不自觉就反映出来。
网络并不虚拟,网络也有因果。佛教讲述就是这些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58

主题

423

帖子

1万

积分

江水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769
 楼主| 发表时间 2008-6-19 10:36
※ 以下是引用 gilen2008-6-19 10:27:26 的发言:
佛曰: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你对此话。有啥看法!

请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佛祖还讲过这样的话

对这句话,我想很正常,怕与不怕在心,痛与不痛在肉。刀兵劫是很麻烦的。就算不与人争斗的孔子都说:“君子有三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9

主题

30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88
发表时间 2008-6-19 16:24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6-19 10:36:28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gilen2008-6-19 10:27:26 的发言:
佛曰: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你对此话。有啥看法!

请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佛祖还讲过这样的话

对这句话,我想很正常,怕与不怕在心,痛与不痛在肉。刀兵劫是很麻烦的。就算不与人争斗的孔子都说:“君子有三畏。”

佛曰: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恕我孤陋寡闻~!想请问这句话那本经书上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9

主题

30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88
发表时间 2008-6-19 16:26
※ 以下是引用 小夜灯2008-6-19 8:05:22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6-19 2:01:41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小夜灯2008-6-16 19:15:34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诗铭轩2008-6-16 17:50:49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小夜灯2008-6-16 10:44:10 的发言:
有人说:
“释迦牟尼是第一个逃避责任的男人,
他的孩子生下来的当夜,说又一道绳索把我拴在土地上,然后就离家出走,就出家了。”
你是如何理解的?


把历史。。或者是佛学看清楚。。再来问这问题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国净饭王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在生下释迦牟尼的第七天逝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养育成人,也成为释迦牟尼的继母。八岁开始向毗奢婆蜜多罗,向羼提提婆学习武术,望从小在宫中生活,娶有三个妃子,分别为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乔比迦、鹿王,29岁时与耶输陀罗生有一子罗侯罗。然后,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后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岁时,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禅定“成道”,证得诸法实相。
觉悟后
随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阿若侨陈如等五人萱说“四谛”、“八正道”等道理,称之为“初转法轮”。此后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影响逐渐扩大。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婆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遗骨(佛遗骨也称舍利)分由摩竭陀国王阿阇世等八王带回建塔供养。
入灭后
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




金凤先生,这张帖子原本不想回答,但你我毕竟有数面之缘,我只想真心的告诉你:

在佛版,你已经是多次谤佛,因果之说无论你信与不信,会应验的,希望不要再纠缠这种问题了,你在小桥的处境实在令人担忧,继续这种态度的话,要解锁实在太难,你的心上了锁!引用呆哥对你的回答:

※ 以下是引用 潮州呆呆2008-6-16 19:39:33 的发言:
楼上,何苦如此…阿尼陀佛…

金凤电子设备部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这样回答吧:

娶妻生子是佛祖当时的姻缘,而他当时尚未成佛,因此烦恼还未解脱,做出这种事情很正常。而且他的烦恼远远大于家庭生活的琐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取舍,何况智慧的佛陀。


跟你说何苦如此,是因为你用了“第一个”的字眼,用成龙大哥的话来说:“我犯了一个任何男人都可能犯的错误。”你何苦要将一些本无需佛祖承担的罪名硬是扣在他的头上呢?

玩人尚且丧德,何况玩佛!

敢做就要敢当!我非常相信报应!我有没有诽谤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有没有做过,这个要用事实说话!“无需佛祖承担的罪名硬是扣在他的头上”。这个是你的看法。我就是认为释迦牟尼的做法不对!我就是不赞同他的行为,你就让释迦牟尼来灭我吧!我问心无愧!
我认为,作为父亲不管老婆孩子,作为儿子不管年迈父母。作为王子,不管一国百姓,既是逃避家庭责任也是逃避社会责任。你如果想当“圣人”或者当“佛祖”可能行,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不能提倡。孔子可以杀人,理由是“统一思想”。普通人就不行。这个就是“现实”!这个就是“圣人”跟普通人的差别。
至于上小桥,解锁不解锁 ,这是标准的“掩耳盗铃”,我只要有空天天都有上小桥。我就是我,但是称呼可以变。
你当然可以“统一思想”,把我的辩论内容给删除,这是你的权利!请便。

佛法圆融,知者自知。保持沉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未签到

19

主题

301

帖子

1万

积分

洋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88
发表时间 2008-6-19 18:13
※ 以下是引用 回收二手货2008-6-19 18:04:04 的发言:
听说过佛渡有缘人。没听说过佛修除无缘人。
各人有各人的信仰,佛法虽无边。不渡无缘人。
人固有不信佛者。但不一定要也让别人不相信。人固有信佛者。未必能叫人人皆信佛。
然而若不信佛者偏要到佛寺门宣传无佛论。或者修佛者至人家中劝人出家。这才是宗教冲突的成因。
此处为佛板。便如佛寺。当宜让好佛者有清净的地方讨论。
至于开不开锁。只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不是一个发挥我们的这部分言论的地方。我们可以另找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发挥呀。
俗语说“言轻莫劝人”。希我的言论不会引来你们更多的不快。

肚困了。。吃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23

主题

119

帖子

1万

积分

潮汐

Rank: 6Rank: 6

积分
12910
发表时间 2008-6-19 22:13
※ 以下是引用 神子2008-6-19 2:15:19 的发言:
※ 以下是引用 知秋一叶2008-6-18 21:23:33 的发言:
佛法是从怎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生、死的问题?

佛法就是佛法,如何看待是人的问题,不如把问题换成这样吧:

站在学习佛法的人的角度上,神子你怎样看待这个生、死的问题?

这样,我再从佛法的角度来回答“看待”这个生、死问题(当然,这只是我的回答,不一定是正确答案,大家看看就好):

生、死只是生命阶段性的表现形式,生了,就在走向死亡,死了,就没办法再做事情。我们要关心的不是他的状态,而是他的功用、特别是质量,我们在生与死之间能做多少事、做了多少、多好,仅此而已。

哦,忘了你并不是法师,只是名神子.
这并不是从佛法的角度来回答,有点唯心也有点唯物.
昨天朋友介词一个网站:http://www.fozang.org.tw/talk_old.php?id=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登录后可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阁地摊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手机版|黑板报|小桥流水 ( 粤ICP备2022111527号) (粤工商备445100000015802号) (京公网安备44510202000028号)  

GMT+8, 2024-4-29 22:08

Powered by 521000.com © 2002-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