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时间 2023-4-19 10:09
内明内学
对于佛学治学、修行佛教的两类佛系人来说,什么是内明,什么属内明是非常必要的了解,否则学佛不见收获倒给自已学业先挖了一个大坑,几乎得益者都要经越过这条又老(古老)又长(悠长)的大臭水沟。坛经: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定慧品第四)。
按佛法传统所讲的五明有:工明、医明、声明、因明、内明,可略为了解一下…工明约如工学,象现代的理工科、工艺科,乃至科学应用技术归工明处…声明约如语言、文字、声音(这个字念什么)归声明处…医明约如医学工作,通常说的治病归医明处…因明约如道理、逻辑等,比如哲学、思想,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心理学归到因明处…内明,比如佛学、佛教归到内明处。
婆婆不说话,媳妇怎么办?
有谱么?工明与医明,对于我们都有肉做或米粉做的身体来说,工明归外部物质范围,医明归内部物质范围,声明与因明,对于这个日常生活的世界来说,就是内外交流的应用……然后,就是内明了。但从内明说,一切唯心造,即前四明者也归唯心的应用,所以初学接触内明处,可以叫名内学,内学虽然也用到前四明,比如因明,但为获得并证知内明,所以就会有颠七倒八的内学过程,所以坛经有话说: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佛学老究者说守宗旨,道个什么?我想了好一会久,话说“佛心”宗吧?
读书与耙猪屎有什么差别?
是不是当初新学佛学,心得急于告之他者,名说分享智慧,究竟他者得否?从本因讲,人人是佛。“佛教”这个教字,念什么发音?因此关于内明有句老佛话新学但须记住:
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
真法不可说,无缘不能渡
作个明白人,还做清白人?
历史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自已的墓立无字碑,这样就有了很多猜测,古典小说西游记唐三藏取经时第一次取到的是无字经,到底什么意思呢?如来说是无字真经,这样说该是文学里的如来,如何顶真如来,当是娱乐如来。佛教是如何产生,大家都知道释迦佛创立。
传说中释迦佛为生老病死而欲求解脱之道,就是说,从对生老病死产生疑惑开始寻求出路,就象西游记石猴有天发现有猴子死去,然后开始为求长生不死术而漂洋过海,直至今天的现代科学家,滋滋不倦探求长生不死,我们道家文化中的长生不老或许相对易求。对于内明接触的缘起,据佛经中说,总有诸所原因,但非有第一因…这里有这种意味,若有第一因,那么这种道理则归因明处。从内明得益的古德或说过去人,确实有不因为生老病死而接触佛教,有为是追求终极真理的禅师,觉悟之后就好象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了,比如月溪禅师问求师父安排做事。
从坛经里中看,六祖惠能来见五祖弘忍,直言: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则是希望门人承续慧命: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从心经里中看,若说追求终极真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若说追求生死结果: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若说追求修行成就:无生老病死,无苦集灭道……从唯识学中看,唯识无境(金刚经:一相无相、一体同观)。
但相信内明或许可以满足各各见闻思惑或之诸种种困顿,因为从未有佛教之前,释迦佛始初为解脱生老病死痛苦直至最终成为觉悟者,如象让买万金油,结果买回来绿油精一样的情况,不可理喻,更何言说。
妈的味道
小孩子爱闹,爸爸给小孩子一颗糖,小孩子把糖吃了又转回来找爸爸:爸爸,你知道什么味道吗?爸爸说:你妈的味道! |
|